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0017发布日期:2021-02-09 17:2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压水堆核电站热电偶属于堆芯温度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反应堆堆芯的出口温度。热电偶信号送专用微机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在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工况下,它能及时为操作人员提供堆芯冷却剂温度的情况。
[0003]
相关技术中,堆芯热电偶的更换维修工作之前严重依赖国外公司,国内不具备自主维修能力,并且,堆芯热电偶的更换维修工作技术难度高,工作现场辐射剂量大,工序复杂。因此,为保障热电偶更换工作的顺利进行,打破了国外对堆芯热电偶维修技术的垄断,需要精确、迅速的对堆芯热电偶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
[0005]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所述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包括:主轴、手柄、连接杆、拉杆、第一夹持抓爪以及第二夹持抓爪;
[0006]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主轴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轴连接在所述手柄的两端之间;
[0007]
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拉杆的上端轴连接,所述拉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抓爪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抓爪能够夹持热电偶;
[0008]
所述第二夹持抓爪连接在所述主轴的下端,所述第二夹持抓爪能够夹持热电偶套管;
[0009]
在所述第二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套管,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的情况下,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被下压,所述手柄的一端通过所述拉杆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向上运动,将热电偶从热电偶套管中拔出;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被上抬,所述手柄的一端通过所述拉杆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向下运动,将热电偶插入热电偶套管。
[001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第一螺栓;
[0011]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一端开设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螺栓被向第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螺栓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向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另一端靠近,直至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另一端相扣合;
[0012]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另一端相扣合时,能够夹持热电偶。
[001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一组块、第二组块、活动块、
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
[0014]
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组块和所述第二组块之间,所述活动块的上端凸出于所述第一组块和所述第二组块的上端,所述活动块的下端凸出于所述第一组块和所述第二组块的下端;
[0015]
所述第一组块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组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块轴连接,所述第二组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组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块轴连接;
[0016]
在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的情况下,所述活动块与所述第一组块和/或所述第二组块之间具有缝隙;
[0017]
在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的情况下,若所述活动块被下压或被上抬,所述活动块与所述第一组块和/或所述第二组块之间的缝隙变小,使得所述第一组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另一端相分离,所述第一夹持抓爪松开夹持的热电偶。
[001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轴的上端设置第一凸台;
[0019]
在所述第一夹持抓爪位于所述主轴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的状态下,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被下压,所述第一夹持抓爪被带动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下表面压抵所述活动块的顶端,使得所述活动块相对所述第一组块和所述第二组块向下运动,所述第一组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另一端相分离,所述第一夹持抓爪松开夹持的热电偶。
[002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轴的下端设置第二凸台;
[0021]
在所述活动块被所述第一凸台压抵,使得所述第一夹持抓爪松开夹持的热电偶的情况下,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被上抬,所述第一夹持抓爪被带动向下运动至所述第二凸台,所述活动块的底端压抵所述第二凸台的上表面,使得所述活动块相对所述第一组块和所述第二组块持续向上运动,直至所述第一组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另一端相扣合,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
[002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包括固定柄,所述活动块侧面开设长圆孔,所述固定柄穿过所述长圆孔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上的第一位置;
[0023]
在所述活动块被所述第一凸台压抵,使得所述第一夹持抓爪松开夹持的热电偶的情况下,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被上抬,所述第一夹持抓爪被带动向下运动至所述第二凸台,所述活动块的底端压抵所述第二凸台的上表面,使得所述活动块相对所述第一组块和所述第二组块持续向上运动,直至所述固定柄卡在所述长圆孔的下边缘;
[0024]
所述固定柄卡在所述长圆孔的下边缘时,所述第一组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另一端相扣合,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
[002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轴的下端设置第二凸台;
[0026]
在所述第一夹持抓爪位于所述主轴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的状态下,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被上抬,所述第一夹持抓爪被带动向下运动至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上表面压抵所述活动块的底端,使得所述活动块相对所述第一组块和所述第二组块向上运动,所述第一组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另一端相分离,所述第一夹持抓爪松开夹持的热电偶。
[002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轴的上端设置第一凸台;
[0028]
在所述活动块被所述第二凸台压抵,使得所述第一夹持抓爪松开夹持的热电偶的情况下,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被下压,所述第一夹持抓爪被带动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一凸台,所述活动块的顶端压抵所述第一凸台的下表面,使得所述活动块相对所述第一组块和所述第二组块持续向下运动,直至所述第一组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另一端相扣合,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
[002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还包括固定柄,所述活动块侧面开设长圆孔,所述固定柄穿过所述长圆孔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上的第二位置;
[0030]
在所述活动块被所述第二凸台压抵,使得所述第一夹持抓爪松开夹持的热电偶的情况下,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被下压,所述第一夹持抓爪被带动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一凸台,所述活动块的顶端压抵所述第一凸台的下表面,使得所述活动块相对所述第一组块和所述第二组块持续向下运动,直至所述固定柄卡在所述长圆孔的上边缘;
[0031]
所述固定柄卡在所述长圆孔的上边缘时,所述第一组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另一端相扣合,所述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
[003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包括两个手柄。
[003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手柄与主轴形成杠杆机构,在第二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套管,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的情况下,若手柄的另一端被下压,手柄的一端通过拉杆带动第一夹持抓爪向上运动,将热电偶从热电偶套管中拔出;若手柄的另一端被上抬,手柄的一端通过拉杆带动第一夹持抓爪向下运动,将热电偶插入热电偶套管,这样,既能够方便的进行热电偶插拔的操作,也易于控制插拔的力量从而提高热电偶插拔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34]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的立体图。
[0035]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包括:主轴15、手柄10、连接杆11、拉杆12、第一夹持抓爪13以及第二夹持抓爪14;
[0038]
连接杆11的一端可以与主轴15的上端连接,连接杆11的另一端可以轴连接在手柄10的两端之间,这样,手柄10和主轴15可以构成杠杆结构;
[0039]
手柄10的一端可以与拉杆12的上端轴连接,拉杆12的底端可以与第一夹持抓爪13连接,第一夹持抓爪13能够夹持热电偶。
[0040]
举例来讲,第一夹持抓爪13可以包括第一夹持组件131、第二夹持组件132以及第一螺栓133。第二夹持组件132可以设置在第一夹持组件131的两端之间,第一夹持组件131的一端可以开设螺纹通孔,第一螺栓133可以穿过该螺纹通孔与第二夹持组件132的一端连
接,第一螺栓133被向第一方向旋转(例如,第一螺栓133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第一螺栓133能够推动第二夹持组件132向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靠近,直至第二夹持组件132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相扣合;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相对的表面均可以开设与热电偶外形相适配的凹槽,这样,第二夹持组件132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相扣合时,能够夹持热电偶。
[0041]
第二夹持抓爪14可以连接在主轴15的下端,第二夹持抓爪14能够夹持热电偶套管;
[0042]
举例来讲,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夹持抓爪14可以包括第三夹持组件142、第四夹持组件141以及第二螺栓143,第三夹持组件142和第四夹持组件141可以并列设置,第三夹持组件142和第四夹持组件141可以开设贯通的螺纹孔,第二螺栓143可以贯穿的连接在该螺纹孔中,可以通过向第一方向旋转第二螺栓143(例如,第二螺栓143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带动第三夹持组件142向第四夹持组件141持续移动,直至第三夹持组件142与第四夹持组件141相扣合,第三夹持组件142与第四夹持组件141相扣合的情况下,能够夹持热电偶套管。
[004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持抓爪13和第二夹持抓爪14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044]
在第二夹持抓爪14夹持热电偶套管,第一夹持抓爪13夹持热电偶的情况下,若手柄10的另一端被下压,手柄10的一端通过拉杆12带动第一夹持抓爪13向上运动,将热电偶从热电偶套管中拔出;若手柄10的另一端被上抬,手柄10的一端通过拉杆12带动第一夹持抓爪13向下运动,将热电偶插入热电偶套管。
[0045]
本公开实施例中,手柄与主轴形成杠杆机构,在第二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套管,第一夹持抓爪夹持热电偶的情况下,若手柄的另一端被下压,手柄的一端通过拉杆带动第一夹持抓爪向上运动,将热电偶从热电偶套管中拔出;若手柄的另一端被上抬,手柄的一端通过拉杆带动第一夹持抓爪向下运动,将热电偶插入热电偶套管,这样,既能够方便的进行热电偶插拔的操作,也易于控制插拔的力量从而提高热电偶插拔的准确度。
[004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轴上可以设置滑轨,第一夹持抓爪可以通过滑块设置在滑轨上,使得第一夹持抓爪可以沿主轴上下运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第一夹持抓爪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有利于更加可靠的插拔热电偶。
[004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夹持组件132可以包括第一组块1322、第二组块1325、活动块1323、第一连接片1324和第二连接片1321;
[0048]
活动块1323可以设置在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之间,活动块1323的上端可以凸出于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的上端,活动块1323的下端可以凸出于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的下端;
[0049]
第一组块1322的一端靠近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第一组块1322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片1324的一端轴连接,第一连接片1324的另一端与活动块1323轴连接,第二组块1325的一端与第一螺栓133连接,第二组块132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1321的一端轴连接,第二连接片1321的另一端与活动块1323轴连接。
[0050]
在第一夹持抓爪13夹持热电偶的情况下,活动块1323与第一组块1322和/或第二组块1325之间具有缝隙。例如,活动块1323与第一组块1322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的缝隙,且活
动块1323与第二组块1325之间具有第二距离的缝隙,其中,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51]
在第一夹持抓爪13夹持热电偶的情况下,若活动块1323被下压或被上抬,第一连接片1324和第二连接片1321发生倾斜,这使得活动块1323与第一组块1322和/或第二组块1325之间的缝隙变小,第一组块1322的一端与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相分离,从而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松开夹持的热电偶。这样,可以通过移动活动块1323来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松开或夹持热电偶。
[005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轴15的上端可以设置第一凸台16,主轴15的下端可以设置第二凸台17,该第一凸台16可以位于活动块1323的上方,并正对于滑动块,该第二凸台17可以位于活动块1323的下方,并正对于滑动块。
[0053]
在一种示例中,若需要将热电偶从热电偶套管中拔出,可以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位于主轴15的下端,旋转第一螺栓133,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夹持热电偶,并使得第二夹持抓爪14夹持热电偶套管,接着,可以下压手柄10的另一端,第一夹持抓爪13可以夹持热电偶被带动向上运动,将热电偶从热电偶套管中拔出,第一夹持抓爪13运动至至第一凸台16后,第一凸台16的下表面可以压抵活动块1323的顶端,使得活动块1323相对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向下运动,第一组块1322的一端与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相分离,第一夹持抓爪13松开夹持的热电偶。这样,在第一夹持抓爪13将热电偶从热电偶套管中拔出的过程中,当第一夹持抓爪13运动至主轴15的上端时,第一夹持抓爪13可以自动松开热电偶,无需人工松开第一夹持抓爪13,由此提高工作效率。
[0054]
在活动块1323被第一凸台16压抵,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松开夹持的热电偶的情况下,可以上抬手柄10的另一端,第一夹持抓爪13被带动向下运动至第二凸台17,活动块1323的底端压抵第二凸台17的上表面,使得活动块1323相对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持续向上运动,活动块1323与第一组块1322和/或第二组块1325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推动第一组块1322向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运动,直至第一组块1322的一端与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相扣合,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再次夹持热电偶。这样,在第一夹持抓爪13将热电偶从热电偶套管中拔出的过程中,当第一夹持抓爪13自动松开热电偶,可以通过手柄10下移第一夹持抓爪13,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可以重新自动夹持下端的热电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0055]
在一另种示例中,若需要将热电偶插入至热电偶套管中,可以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位于主轴15的上端,旋转第一螺栓133,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夹持热电偶,并使得第二夹持抓爪14夹持热电偶套管,可以上抬手柄10的另一端,第一夹持抓爪13夹持热电偶被带动向下运动,将热电偶插入至热电偶套管中,第一夹持装置运动至第二凸台17后,第二凸台17的上表面压抵活动块1323的底端,使得活动块1323相对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向上运动,第一组块1322的一端与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相分离,第一夹持抓爪13松开夹持的热电偶。这样,在第一夹持抓爪13将热电偶插入热电偶套管的过程中,当第一夹持抓爪13运动至主轴15的下端时,第一夹持抓爪13可以自动松开热电偶,提高工作效率。
[0056]
在活动块1323被第二凸台17压抵,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松开夹持的热电偶的情况下,可以下压手柄10的另一端,第一夹持抓爪13被带动向上运动至第一凸台16,活动块1323的顶端压抵第一凸台16的下表面,使得活动块1323相对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持续
向下运动,直至第一组块1322的一端与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相扣合,第一夹持抓爪13再次夹持热电偶。这样,在第一夹持抓爪13将热电偶插入热电偶套管的过程中,当第一夹持抓爪13自动松开热电偶,可以通过手柄10上移第一夹持抓爪13,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可以重新自动夹持下端的热电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005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夹持抓爪13还可以包括固定柄18,活动块1323的侧面可以开设长圆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夹持组件131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为位置(图中未示出)可以分别开设螺纹孔,固定柄18的一端可以具有螺纹,固定柄18的一端可以穿过长圆孔螺纹连接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螺纹孔中。
[0058]
在需要将热电偶从热电偶套管中拔出的情况下,可以将固定柄18穿过长圆孔安装在第一位置,在活动块1323被第一凸台16压抵,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松开夹持的热电偶时,可以上抬手柄10的另一端,第一夹持抓爪13被带动向下运动至第二凸台17后,活动块1323的底端压抵第二凸台17的上表面,使得活动块1323相对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持续向上运动,直至固定柄18卡在长圆孔的下边缘;其中,固定柄18卡在长圆孔的下边缘时,第一组块1322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夹持组件132的另一端相扣合,第一夹持抓爪13可以再次夹持热电偶。这样,通过固定柄18与长圆孔的结构,可以在拔出热电偶的操作过程中,有效防止活动块1323相对于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过度上移,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可以再次稳定的夹持热电偶。
[0059]
在需要将热电偶插入热电偶套管的情况下,可以将固定柄18穿过长圆孔安装在第二位置,在活动块1323被第二凸台17压抵,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松开夹持的热电偶的时,可以下压手柄10的另一端,第一夹持抓爪13被带动向上运动至第一凸台16,活动块1323的顶端压抵第一凸台16的下表面,使得活动块1323相对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持续向下运动,直至固定柄18卡在长圆孔的上边缘,其中,固定柄18卡在长圆孔的上边缘时,第一组块1322的一端与第一夹持组件131的另一端相扣合,第一夹持抓爪13夹持热电偶。这样,通过固定柄18与长圆孔的结构,可以在插入热电偶的操作过程中,有效防止活动块1323相对于第一组块1322和第二组块1325过度下移,使得第一夹持抓爪13可以再次稳定的夹持热电偶。
[006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堆芯热电偶插拔装置包括两个手柄,这样双重杠杆结构可以更加省力,方便检修人员进行操作。
[0061]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