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门板加工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电梯门板加工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cn201921345448.1,公开了电梯门板加工用辅助夹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活动槽,所述底座内设有弹簧回复装置,所述弹簧回复装置上连接有齿轮齿条装置,所述齿轮齿条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夹持装置,所述齿轮齿条装置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底座内对称设有限位杆,每个所述活动杆穿过限位杆滑动连接于底座上,每个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圆孔。该装置虽然实现了电梯门板的加紧,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门板的多面进行加工处理,在需要翻面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翻转,由于门板体积大且较重,在翻转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且大大增加了劳动力,降低了加工效率。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梯门板加工用辅助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梯门板加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板中部滑动连接有垫块,所述底板一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油压缸,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滑槽另一侧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端部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内转动连接有螺杆一,所述安装座前部开设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内转动连接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安装座两侧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一面铺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油压缸推杆处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支撑杆端部卡接,所述连接杆端部与所述支撑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垫块有若干块。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一转动连接与所述安装槽一两侧侧壁,所述螺杆一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侧壁并活动连接有摇把,所述螺杆一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二转动连接与所述安装槽二上下侧壁,所述螺杆二由两根相同螺杆焊接且两侧螺纹相反,所述夹块一侧中部螺纹连接与所述螺杆二。
进一步地,所述夹块相对设置,所述油压缸、支撑杆、连接杆、安装座、螺杆一、螺杆二和齿轮均有两个且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控制油压缸处于收回状态,转动螺杆一端部的摇把使两夹块处于张开状态,将门板抬至垫块上并向底板中心推动,推动过程中使门板穿过两个夹块的间隙,当夹块位于门板中心时转动摇把,摇把转动带动螺杆一转动,螺杆一转动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螺杆二转动,此时夹块相向运动对门板进行夹持,摇把转动卡紧后即对门板夹持完成,螺杆齿轮的配合具有自锁功能避免发生松动,此时即可对门板进行加工处理,当需要对门板进行翻转时启动油压缸,油压缸推杆推出带动支撑杆一端向连接杆靠近,由于支撑杆中部与连接杆端部转动连接且连接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端部被限定,所以使支撑杆另一端上升达到了可以翻转门板的高度,此时手持门板并转动使门板翻转,翻转完成后启动油压缸收回,同理带动支撑杆下降此时门板翻转完成进行加工即可,在加工过程中如有阻挡可以微调油压缸伸出并调整垫块位置,避免了影响加工,该装置实现了门板的稳定夹持且方便对门板进行翻转处理,避免手动翻转出现安全事故,且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回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6位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2、滑槽;3、垫块;4、油压缸;5、支撑杆;6、连接杆;7、安装座;8、安装槽一;9、螺杆一;10、安装槽二;11、螺杆二;12、齿轮;13、滑轨;14、夹块;15、防滑垫;16、摇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顶”、“中”、“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梯门板加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中部开设有滑槽2,所述底板1中部滑动连接有垫块3,所述底板1一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油压缸4,所述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滑槽2另一侧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支撑杆5端部转动连接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一8,所述安装槽一8内转动连接有螺杆一9,所述安装座7前部开设有安装槽二10,所述安装槽二10内转动连接有螺杆二11,所述螺杆二11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12,所述安装座7两侧开设有滑轨13,所述滑轨13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块14,所述夹块14一面铺设有防滑垫15。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油压缸4来说,所述油压缸4推杆处位于所述滑槽2内且与所述支撑杆5端部卡接,所述连接杆6端部与所述支撑杆5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垫块3有若干块,从而在油压缸4收回状态时,由于支撑杆5中部与连接杆6端部转动连接且连接杆6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2端部被限定,所以支撑杆5处于下降状态,当油压缸4推杆推出时带动支撑杆5一端向连接杆6靠近使支撑杆5另一端上升达到了可以翻转门板的高度,而在下降到底端时因为支撑杆5不能完全进入滑槽2内所以门板会漂浮在底板1上部,此时就需要垫块3起支撑作用,而垫块3可以移动方便在不同区域进行加工时不会造成阻挡和影响,进而实现了门板的快捷翻转且更方便加工,提高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螺杆一9来说,所述螺杆一9转动连接与所述安装槽一8两侧侧壁,所述螺杆一9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7侧壁并活动连接有摇把16,所述螺杆一9与所述齿轮12相互啮合,从而可以通过摇把16转动螺杆一9带动啮合的齿轮12转动,进而保证了可实施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螺杆二11来说,所述螺杆二11转动连接与所述安装槽二10上下侧壁,所述螺杆二11由两根相同螺杆焊接且两侧螺纹相反,所述夹块14一侧中部螺纹连接与所述螺杆二11,从而在螺杆一9转动带动齿轮12转动时同时带动螺杆二11转动,因为螺杆二11两端的螺纹相反且螺纹连接夹块14,所以在螺杆二11正转时同时带动两个夹块14相对运动对门板进行夹持,而在反转使带动夹块14相反运动方便取出门板,且螺杆和齿轮配合具有自锁功能,能对门板进行有效稳定的夹持且避免出现松动的情况,进而保证了夹持稳定性方便对门板进行加工处理且操作方便减轻了劳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夹块14来说,所述夹块14相对设置,所述油压缸4、支撑杆5、连接杆6、安装座7、螺杆一9、螺杆二11和齿轮12均有两个且相对设置,从而两侧的油压缸4同时对支撑杆5做出顶出防止一侧出现偏心导致卡死影响使用,且夹持装置有两个对门板两侧进行夹持保证了稳定性,进而使结构更加稳定且使用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油压缸4处于收回状态,转动螺杆一9端部的摇把16使两夹块14处于张开状态,将门板抬至垫块3上并向底板1中心推动,推动过程中使门板穿过两个夹块14的间隙,当夹块14位于门板中心时转动摇把16,摇把16转动带动螺杆一9转动,螺杆一9转动通过啮合的齿轮12带动螺杆二11转动,此时夹块14相向运动对门板进行夹持,摇把16转动卡紧后即对门板夹持完成,螺杆齿轮的配合具有自锁功能避免发生松动,此时即可对门板进行加工处理,当需要对门板进行翻转时启动油压缸4,油压缸4推杆推出带动支撑杆5一端向连接杆6靠近,由于支撑杆5中部与连接杆6端部转动连接且连接杆6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槽2端部被限定,所以使支撑杆5另一端上升达到了可以翻转门板的高度,此时手持门板并转动使门板翻转,翻转完成后启动油压缸4收回,同理带动支撑杆5下降此时门板翻转完成进行加工即可,在加工过程中如有阻挡可以微调油压缸4伸出并调整垫块3位置,避免了影响加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1、通过油压缸4、支撑杆5、连接杆6、安装座7、螺杆一9、螺杆二11、齿轮12和夹块14的配合作用,实现了门板的稳定夹持且方便对门板进行翻转处理,避免手动翻转出现安全事故,且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