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3858发布日期:2021-04-27 19:0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用共同框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


背景技术:

2.炼钢厂连铸机的大包回转台和中间包之间空间狭小,操作环境恶劣,温度高、粉尘大,还有钢水飞溅的危险,今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这样危险、繁重的作业,这样的技术改进,需要安装一台或几台机器人主要设备,还要安装消耗材料架、工具架等辅助设备,敷设液压管、压缩空气管、电缆等动力管线和通讯、摄像信号等监视控制电缆,改造可能分几次、几年实施,每次安装均需要开凿地面,浇筑基础混凝土,安装底板,调平等作业,作业繁琐,效率不高,设备高低不一,排列不整齐,再增加设备困难,维护麻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包括回转台和钢梁,所述钢梁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钢梁一侧两端安装有多个呈“田”字型的主板,所述主板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主板和钢梁上、下表面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主板上放置有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并且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二转接板顶部安装有机器人固定机构,多个所述第一转接板顶部分别安装有工具架和耗材架,所述钢梁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三个钢板,三个所述钢板顶部分别固定有机器视觉镜头架、长水口存放架、氧气清洗罩。
5.优选的,所述工具架包括焊接在对应的第一转接板顶部四角的多个支撑腿,相对的所述支撑腿两两之间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部放置有测温枪。
6.优选的,所述耗材架包括焊接在对应的第一转接板顶部四角的多个支撑柱,相对的支撑柱两两之间固定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放置有探头。
7.优选的,所述机器人固定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转接板上的支撑盘,所述第二转接板顶面开设有接线孔,所述支撑盘顶部固定有机器人。
8.优选的,所述钢梁一侧放置有溜渣槽,所述溜渣槽设置于机器人下方位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该装置可以用多个主板并列安装,以获得更大的面积,需要安装的设备,可以逐步分批安装,且便于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连接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具架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耗材架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板结构示意图。
16.图中:钢梁1、主板2、溜渣槽3、回转台4、第二转接板5、支撑盘6、机器人7、第一转接板8、支撑腿9、支撑柱10、机器视觉镜头架11、长水口存放架12、氧气清洗罩13、钢板14、接线孔15、第一安装孔16、第一连接孔17、第二连接孔18、测温枪19、探头20、支撑板21、支撑槽22、支撑条23、固定槽24、第二安装孔25、凹槽26。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18.如图1和图5所示的一种连铸机器人安装用的共同框架装置,包括回转台 4和钢梁1,钢梁1一侧开设有凹槽26,凹槽26内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7,钢梁1一侧两端安装有多个呈“田”字型的主板2,主板2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8,第一连接孔17和第二连接孔18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主板2和钢梁1上、下表面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6,主板2 上放置有第一转接板8和第二转接板5,第一转接板8和第二转接板5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5,第二安装孔25与第一安装孔16一一对应,并且第二安装孔25与第一安装孔16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第二转接板5顶部安装有机器人固定机构,多个第一转接板8顶部分别安装有工具架和耗材架,钢梁1顶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三个钢板14,三个钢板14顶部分别固定有机器视觉镜头架11、长水口存放架12、氧气清洗罩13;
19.钢梁1一侧放置有溜渣槽3,溜渣槽3设置于机器人7下方位置。
20.实施方式具体为:钢梁1和主板2都是使有槽钢构成,钢梁1和主板2所用槽钢的凹槽可以布设电缆、液压管、压缩空气管等管线,不受坠物、高温的影响,钢梁的凹槽在埋设管线完毕后,把开口侧用防火板封闭,将钢梁1放在回转台4和溜钢槽3之间,再将主板2和钢梁1用螺栓连接,把下面的混凝土基础打掉一部分,露出钢筋,把长螺栓穿过钢梁1和主板2下表面的孔,大部分插入打掉的混凝土的孔洞,用两个螺母固定长螺栓在钢梁1和主板2的下表面,用混凝土灌入打好的孔洞,将螺栓和混凝土基础浇筑在一起,也可以将螺栓和钢筋焊接,再浇筑,增加强度。
21.将螺栓的上螺母拧松,在钢梁1和主板2间插入垫片,调整钢梁1和主板2 高度,使上表面呈水平,拧紧上螺母,灌入混凝土淹没钢梁1和主板2的下表面,使两者结合成坚固的整体。
22.将转接板类型2和机器人7吊运到主板2,用螺栓固定,将转接板1和耗材架、工具架,吊运到主板2上,用螺栓固定,将长水口存放架12、机器视觉镜头架11、氧气清洗罩13吊
运到钢梁1上,用螺栓固定。
23.在主板2的漏空处,往下在混凝土基础上钻孔,接入液压管、压缩空气管、各类电缆,沿主板2连接到机器人7上,沿钢梁1的凹槽26处,连接到机器视觉镜头11、氧气清洗罩13。
24.如有需要,在回转台4的两侧,可以安装更多个机器人7、耗材架、工具架等,满足连铸机器人7无人化操作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测温、取样、加覆盖剂、氧气清洗水口、更换长水口、用摄像头完成钢包、中间包的机器视觉定位。
25.如图1

5所示,工具架包括焊接在对应的第一转接板8顶部四角的多个支撑腿9,相对的支撑腿9两两之间固定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支撑槽22,支撑槽22内部放置有测温枪19;
26.耗材架包括焊接在对应的第一转接板8顶部四角的多个支撑柱10,相对的支撑柱10两两之间固定有支撑条23,支撑条23顶部开设有固定槽24,固定槽24内部放置有探头20;
27.机器人固定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转接板5上的支撑盘6,第二转接板5顶面开设有接线孔15,支撑盘6顶部固定有机器人7;
28.实施方式具体为:该装置在安装时,通过将工具架、耗材架焊接到对应的第一转接板8上,将机器人7同螺栓固定到对应的第二转接板5上,然后,将第一转接板8和第二转接板5通过螺栓固定到主板2上,可以用多个主板2并列安装,固定多个第一转接板8和第二转接板5,以获得更大的面积,需要安装的设备,可以逐步分批安装。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0.参照说明书附图1

5所示,该装置在安装时,通过将工具架、耗材架焊接到对应的第一转接板8上,将机器人7同螺栓固定到对应的第二转接板5上,然后,将第一转接板8和第二转接板5通过螺栓固定到主板2上,可以用多个主板2并列安装,固定多个第一转接板8和第二转接板5,以获得更大的面积,需要安装的设备,可以逐步分批安装,钢梁1和主板2都是使有槽钢构成,钢梁1和主板2所用槽钢的凹槽可以布设电缆、液压管、压缩空气管等管线,不受坠物、高温的影响,钢梁的凹槽在埋设管线完毕后,把开口侧用防火板封闭,将钢梁1放在回转台4和溜钢槽3之间,再将主板2和钢梁1用螺栓连接,把下面的混凝土基础打掉一部分,露出钢筋,把长螺栓穿过钢梁1和主板2下表面的孔,大部分插入打掉的混凝土的孔洞,用两个螺母固定长螺栓在钢梁1和主板2的下表面,用混凝土灌入打好的孔洞,将螺栓和混凝土基础浇筑在一起,也可以将螺栓和钢筋焊接,再浇筑,增加强度。
31.将螺栓的上螺母拧松,在钢梁1和主板2间插入垫片,调整钢梁1和主板2 高度,使上表面呈水平,拧紧上螺母,灌入混凝土淹没钢梁1和主板2的下表面,使两者结合成坚固的整体。
32.将转接板类型2和机器人7吊运到主板2,用螺栓固定,将转接板1和耗材架、工具架,吊运到主板2上,用螺栓固定,将长水口存放架12、机器视觉镜头架11、氧气清洗罩13吊运到钢梁1上,用螺栓固定。
33.在主板2的漏空处,往下在混凝土基础上钻孔,接入液压管、压缩空气管、各类电缆,沿主板2连接到机器人7上,沿钢梁1的凹槽26处,连接到机器视觉镜头11、氧气清洗罩13。
34.如有需要,在图2右边,及回转台4的另一侧,可以安装更多个机器人7、耗材架、工
具架等,满足连铸机器人7无人化操作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测温、取样、加覆盖剂、氧气清洗水口、更换长水口、用摄像头完成钢包、中间包的机器视觉定位。
35.下面通过机器人7测温操作描述动作过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用途:
36.机器人7末端的抓手,从工具架上拿取测温枪19,(测温枪19是一个细长的钢管,内部有电缆通过机器人7和计算机连接),移动测温枪19到探头架 (耗材架的一种),根据摄像头的图像或预设的位置,将枪头插入探头尾部空腔,装好探头20,机器人7运动,将探头20移动到中间包测温孔上方,插入钢水中,停留数秒,计算机测量读取温度数据,测温枪19移出钢水,将用过的探头丢弃在溜渣槽内,机器人7末端移动到工具架,将测温枪19放在原位。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