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9502发布日期:2021-06-08 16:30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1.本大明涉及五金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螺丝刀。


背景技术:

2.螺丝刀是一种用来拧转螺丝钉以迫使其就位的工具,通常有一个薄楔形头,可插入螺丝钉头的槽缝或凹口内,对螺丝进行拧紧和松动;传统的螺丝刀在使用时不能对螺丝刀的刀柄进行调节,而且需要携带多种不同形状刀头的螺丝刀,从而不方便对螺丝进行松动和拧紧;为此我们需要一款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螺丝刀,解决了传统的一种多功能螺丝刀使用不便的问题,可以切换刀头,调节方向并且能调节预紧力的打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螺丝刀,以解决现有的螺丝刀使用不便的问题。
4.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螺丝刀,包括:固定部分、换头部分、换向部分和预紧力部分;固定部分、换头部分、换向部分和预紧力部分呈线性布局安装;固定部分在拧动的时候作为固定刀头机构,用以确保在拧动的时候来削减向下按压的压力对整体零件产生损坏,可以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换头部分具有自动换刀头的功能,使螺丝刀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来拧不同型号的螺丝,增加了产品的使用情景,同时具有自锁功能,呈圆形布局,有效的减小了螺丝刀的体积,制造成本低,同时操作简单;换向部分和常见的棘轮扳手的功能类似,可以实现在拧螺丝时不用平凡的拿起放下,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适用性;预紧力部分具有自动调节预紧力大小的功能,有效的针对不同的螺丝,避免了因用力过度而对螺丝或者刀头造成损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延长了使用寿命。
5.进一步地,还包括握把部分,所述的握把部分固定安装在预紧力部分的一端;握把部分提高了扭矩,使拧动时更加省力,并且还具有一个按钮用以来复位换头部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的握把部分包括:把手和复位按钮;所述的复位按钮滑动安装在把手内部的圆孔上,复位按钮并与换头部分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部分包括:外壳a、套筒、限位块a、支架、弹簧a、连杆、限位片和固定杆;所述的外壳a是中控结构;套筒转动安装在外壳a的内部,套筒中部设有一个固定安装的限位块a;支架有四个,支架均匀安装在外壳a的内部,支架一端设有一个滑槽,滑槽内部滑动安装有一个固定杆;每个支架的中部圆孔都转动安装有一个连杆;连杆的一端通过弹簧a与支架的一端连接,连杆的一端同时与限位块a的斜面契合,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杆上的圆孔滑动连接;固定杆的一端设有固定安装的限位片。
7.进一步地,所述的换头部分包括:外壳b、套壳a、套壳b、套壳b换向部分、软管、弹簧b、按钮a、弹芯、限位筒和复位管;所述的外壳b是中空结构,外壳b的头部包覆在固定部分上;套壳a是中空结构,套壳a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壳b的一端,套壳a上均匀的设有六个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按钮a;按钮a的下端设有软管,软管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不同型号的批
头,批头的外侧设有凹槽,凹槽与套筒内部的凹槽契合;弹簧b套在软管上,弹簧b的一端与按钮a固定连接,弹簧b的另一端与套壳b的一端固定连接;套壳b固定安装在外壳b的内部,位于固定部分的一侧,批头位于套壳b的内部;限位筒固定安装在套壳a的内部;限位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一个复位管,复位管的一端设有一根顶簧,顶簧和套壳b固定连接,复位管的另一端与复位按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按钮a上设有一个圆孔,内部滑动安装有一个弹芯,弹芯与限位筒上的圆孔契合。
8.进一步地,所述的换向部分包括:外壳c、异型棘轮、异型棘爪a、异型棘爪b、限位块b、限位块c、限位块d、外壳d、按钮b、顶柱和顶珠;所述的外壳c时中空结构,外壳c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套壳a的一端;异型棘轮的平面端与套壳a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壳d固定安装在外壳c内部,外壳d内设有凹槽;限位块d固定安装在外壳c的内部;限位块c滑动安装在限位块d内圈的凹槽内,限位块b滑动安装在限位块d外圈的凹槽内;限位块b和限位块c的一端都设有多个顶簧,限位块b的顶簧一端与异型棘爪a固定连接,异型棘爪a滑动安装在外壳c内部;限位块c的顶簧一端与异型棘爪b固定连接,异型棘爪b滑动安装在外壳c的内部;异型棘爪a与异型棘轮的外圈齿契合;异型棘爪b与异型棘轮的内圈齿契合;在限位块b和限位块b上都安装有一个按钮b,按钮b滑动安装在外壳d上的滑槽内,在按钮b上设有顶柱和顶珠,顶柱和顶珠契合。
9.进一步地,所述的预紧力部分包括:外壳e、旋钮、限位轴、转轴、异型齿轮a、异型齿轮b、限位套圈和弹簧c;所述的外壳e是中空结构,外壳e的一端与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壳e的另一端与外壳c转动连接;旋钮转动安装在外壳e的外侧;限位轴固定安装在外壳e的内部,转轴滑动安装在限位轴的内部,转轴的一端设有异型齿轮a,异型齿轮b转动安装在外壳e的内部并与外壳c固定连接;异型齿轮a和转轴的齿契合;限位套圈滑动安装在外壳e的内部,限位套圈的外螺纹与旋钮的内圈螺纹契合;限位套圈的一端设有多个弹簧c,弹簧c的一端与异型齿轮a的一侧固定连接。
10.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固定部分:在拧螺丝时,固定部分对批头起到固定卡死作用,使得在拧动螺丝时,使整体受力,不会因软管受力,增加了整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11.(2)换头部分:在更换批头时,手动按下按钮a,使得批头固定;当需要更换时,按动复位按钮,批头和软管复位;实现了方便更换批头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了安全性,不易造成批头丢失,方便操作,快速高效。
12.(2)换向部分:当需要更换转动卡死的方向时,搬动对向的按钮b,按钮b带动其上连接的限位块c或者限位块b向下移动,使得实现了棘轮扳手的功能;实现了自动调节拧动方向的受力或者空转,具有了棘轮扳手的功能,避免了拧螺丝时的费时问题,增加了工作效率,方便高效。
13.(3)预紧力部分:当拧动螺丝时,当到达设定值使,异型齿轮b带动异型齿轮a转动,因异型齿轮b卡死,使得异型齿轮a克服弹簧c的弹力向弹簧c方向移动产生空转,使得不会对螺丝造成损坏;实现了自动调节预紧力大小的功能,有效的避免了扭力过大时,对螺丝造成损坏,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了安全性,延长了螺丝刀的使用寿命。
14.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16.图2、3为本发明整体的剖面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固定部分及内部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固定部分剖面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固定部分爆炸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换头部分及剖面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换头部分爆炸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换向部分整体及内部和剖面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换向部分爆炸示意图。
24.图11为本发明换向部分切换按钮示意图。
25.图12为本发明预紧力部分整体及内部和剖面示意图。
26.图13为本发明预紧力部分爆炸示意图。
27.附图标号:1

握把部分;2

固定部分;3

换头部分;4

换向部分;5

预紧力部分;101

把手;102

复位按钮;201

外壳a;202

套筒;203

限位块a;204

支架;205

弹簧a;206

连杆;207

限位片;208

固定杆;301

外壳b;302

套壳a;303

套壳b;304

批头;305

软管;306

弹簧b;307

按钮a;308

弹芯;309

限位筒;310

复位管;401

外壳c;402

异型棘轮;403

异型棘爪a;404

异型棘爪b;405

限位块b;406

限位块c;407

限位块d;408

外壳d;409

按钮b;410

顶柱;411

顶珠;501

外壳e;502

旋钮;503

限位轴;504

转轴;505

异型齿轮a;506

异型齿轮b;507

限位套圈;508

弹簧c。
28.具体实施例
2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
ꢀ“
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2.实施例,如图1

13所示,一种多功能螺丝刀,包括:固定部分2、换头部分3、换向部分4和预紧力部分5;固定部分2、换头部分3、换向部分4和预紧力部分5呈线性布局安装;固定部分2在拧动的时候作为固定刀头机构,用以确保在拧动的时候来削减向下按压的压力对整体零件产生损坏,可以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换头部分3具有自动换刀头的功能,使螺丝刀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来拧不同型号的螺丝,增加了产品的使用情景,同时具有自锁功
能,呈圆形布局,有效的减小了螺丝刀的体积,制造成本低,同时操作简单;换向部分4和常见的棘轮扳手的功能类似,可以实现在拧螺丝时不用平凡的拿起放下,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适用性;预紧力部分5具有自动调节预紧力大小的功能,有效的针对不同的螺丝,避免了因用力过度而对螺丝或者刀头造成损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延长了使用寿命。
33.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还包括握把部分1,握把部分1固定安装在预紧力部分5的一端;握把部分1提高了扭矩,使拧动时更加省力,并且还具有一个按钮用以来复位换头部分3;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的握把部分1包括:把手101和复位按钮102;所述的复位按钮102滑动安装在把手101内部的圆孔上,复位按钮102并与换头部分3连接。
34.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固定部分2包括:外壳a201、套筒202、限位块a203、支架204、弹簧a205、连杆206、限位片207和固定杆208;所述的外壳a201是中控结构;套筒202转动安装在外壳a201的内部,套筒202中部设有一个固定安装的限位块a203;支架204有四个,支架204均匀安装在外壳a201的内部,支架204一端设有一个滑槽,滑槽内部滑动安装有一个固定杆208;每个支架204的中部圆孔都转动安装有一个连杆206;连杆206的一端通过弹簧a205与支架204的一端连接,连杆206的一端同时与限位块a203的斜面契合,连杆206的另一端与固定杆208上的圆孔滑动连接;固定杆208的一端设有固定安装的限位片207。
35.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换头部分3包括:外壳b301、套壳a302、套壳b303、套壳b303换向部分4、软管305、弹簧b306、按钮a307、弹芯308、限位筒309和复位管310;所述的外壳b301是中空结构,外壳b301的头部包覆在固定部分2上;套壳a302是中空结构,套壳a30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壳b301的一端,套壳a302上均匀的设有六个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按钮a307;按钮a307的下端设有软管305,软管305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不同型号的批头304,批头304的外侧设有凹槽,凹槽与套筒202内部的凹槽契合;弹簧b306套在软管305上,弹簧b306的一端与按钮a307固定连接,弹簧b306的另一端与套壳b303的一端固定连接;套壳b303固定安装在外壳b301的内部,位于固定部分2的一侧,批头304位于套壳b303的内部;限位筒309固定安装在套壳a302的内部;限位筒309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一个复位管310,复位管310的一端设有一根顶簧,顶簧和套壳b303固定连接,复位管310的另一端与复位按钮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按钮a307上设有一个圆孔,内部滑动安装有一个弹芯308,弹芯308与限位筒309上的圆孔契合。
36.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换向部分4包括:外壳c401、异型棘轮402、异型棘爪a403、异型棘爪b404、限位块b405、限位块c406、限位块d407、外壳d408、按钮b409、顶柱410和顶珠411;所述的外壳c401时中空结构,外壳c40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套壳a302的一端;异型棘轮402的平面端与套壳a302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壳d408固定安装在外壳c401内部,外壳d408内设有凹槽;限位块d407固定安装在外壳c401的内部;限位块c406滑动安装在限位块d407内圈的凹槽内,限位块b405滑动安装在限位块d407外圈的凹槽内;限位块b405和限位块c406的一端都设有多个顶簧,限位块b405的顶簧一端与异型棘爪a403固定连接,异型棘爪a403滑动安装在外壳c401内部;限位块c406的顶簧一端与异型棘爪b404固定连接,异型棘爪b404滑动安装在外壳c401的内部;异型棘爪a403与异型棘轮402的外圈齿契合;异型棘爪b404与异型棘轮402的内圈齿契合;
在限位块b405和限位块b405上都安装有一个按钮b409,按钮b409滑动安装在外壳d408上的滑槽内,在按钮b409上设有顶柱410和顶珠411,顶柱410和顶珠411契合。
37.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零件外,预紧力部分5包括:外壳e501、旋钮502、限位轴503、转轴504、异型齿轮a505、异型齿轮b506、限位套圈507和弹簧c508;所述的外壳e501是中空结构,外壳e501的一端与把手101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壳e501的另一端与外壳c401转动连接;旋钮502转动安装在外壳e501的外侧;限位轴503固定安装在外壳e501的内部,转轴504滑动安装在限位轴503的内部,转轴504的一端设有异型齿轮a505,异型齿轮b506转动安装在外壳e501的内部并与外壳c401固定连接;异型齿轮a505和转轴504的齿契合;限位套圈507滑动安装在外壳e501的内部,限位套圈507的外螺纹与旋钮502的内圈螺纹契合;限位套圈507的一端设有多个弹簧c508,弹簧c508的一端与异型齿轮a505的一侧固定连接。
38.工作原理:固定部分2的工作原理是:当批头304就位时,批头304与套筒202卡死,当拧动外壳a201时,螺丝与批头304卡死,批头304带动套筒202转动,套筒202带动限位块a203转动,限位块a203卡住四个连杆206的一端移动,连杆206克服弹簧a205的弹力带动固定杆208移动,固定杆208带动限位片207向里移动,卡死批头304,这时外壳a201带动批头304拧动螺丝,在不拧动时,限位片207复位,便于更换批头304;实现了在拧螺丝时,固定部分2对批头304起到固定卡死作用,使得在拧动螺丝时,使整体受力,不会因软管305受力,增加了整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39.换头部分3的工作原理是:在更换批头304时,手动按下按钮a307,按钮a307克服弹簧b306的弹力移动,按钮a307带动软管305移动,软管305带动批头304移动,套壳b303的内部具有斜面,使得批头304从套壳b303的中心伸出,进入固定部分2中;当批头304就位时,按钮a307内的弹芯308与限位筒309的圆孔契合弹出卡死,使得批头304固定;当需要更换时,按动复位按钮102,复位按钮102带动复位管310克服顶簧的弹力向下移动,复位管310把按钮a307卡出,这时弹簧b306弹起使按钮a307、批头304和软管305复位;实现了方便更换批头304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了安全性,不易造成批头304丢失,方便操作,快速高效。
40.换向部分4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更换转动卡死的方向时,搬动对向的按钮b409,按钮b409带动其上连接的限位块c406或者限位块b405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异型棘爪a403或异型棘爪b404向下移动,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按钮b409上的顶柱410顶住对向的顶珠411,使得顶珠411弹回,使对向的按钮b409弹起,按钮b409带动限位块b405或者限位块c406回弹,进而带动异型棘爪a403或异型棘爪b404回弹,因异型棘轮402内外圈的齿的方向相反,使得实现了棘轮扳手的功能;实现了自动调节拧动方向的受力或者空转,具有了棘轮扳手的功能,避免了拧螺丝时的费时问题,增加了工作效率,方便高效。
41.预紧力部分5的工作原理是:当转动旋钮502时,旋钮502控制限位套圈507移动,使得限位套圈507与异型齿轮a505的距离变化,进而使弹簧c508的长度进行变化,实现了调节预紧力的作用,当拧动螺丝时,当到达设定值使,异型齿轮b506带动异型齿轮a505转动,因异型齿轮b506卡死,使得异型齿轮a505克服弹簧c508的弹力向弹簧c508方向移动产生空转,使得不会对螺丝造成损坏;实现了自动调节预紧力大小的功能,有效的避免了扭力过大
时,对螺丝造成损坏,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了安全性,延长了螺丝刀的使用寿命。
42.整体的工作原理是:按动一个按钮a307,调整到想要的批头304,按动按钮b409,调整拧动时的受力方向,转动旋钮502调整预紧力;调节完毕后,转动把手101;把手101带动外壳e501转动,外壳e501带动限位轴503转动,限位轴503带动转轴504转动,转轴504带动异型齿轮a505转动,异型齿轮a505带动异型齿轮b506转动,异型齿轮b506带动外壳c401转动,外壳c401带动限位块d407转动,限位块d407带动限位块c406或限位块b405转动,进而带动异型棘爪b404或异型棘爪a403转动,进而带动异型棘轮402转动,异型棘轮402带动套壳a302转动,套壳a302带动外壳b301转动,外壳b301带动外壳a201转动,外壳a201转动时因批头304与套筒202卡死,使得固定部分2内部与批头304卡死,进而拧动螺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