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线材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8608发布日期:2021-05-28 14:3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线材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线材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复合板一般分为:金属复合板,木材复合板,彩钢复合板,岩棉复合板等等。金属复合板是指在一层金属板上覆以另外一种金属板,以达到在不降低使用效果(防腐性能、机械强度等)的前提下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效果。复合方法通常有爆炸复合法,爆炸轧制复合、轧制复合等。复合材料可分为复合板、复合管、复合棒等。主要应用在防腐、压力容器制造,电建、石化、医药、轻工、汽车等行业。

复合板在生产过程中,制作的宽度会大于实际的预定值,因此需要在后续将多余的余量切除掉。目前的加工方式主要采用铣削加工,传动的旋转刀具加工要保证表面光洁度,需要加快转速和减小进刀速度,所以效率低而且需要的功率高。所需的主轴等系统功率高,维护所需的技能和刀具替换成本高。旋转刀具每次对工件的切削实际上就是一个自上向下的冲击,如果切削量较大的时候会导致冲击力更大,复合材料有剥离现象。另外就是旋转刀具加工切屑和冷却液会四处飞溅,环境恶劣,噪音大,震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线材的加工设备,能够提高复合线材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复合线材的加工设备,包括:切削装置,所述切削装置包括两把相对设置的拉刀,两把所述拉刀相对设置,围成复合线材切削腔,所述复合线材切削腔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两把所述拉刀通过和驱动装置连接,以控制两把所述拉刀相向运动;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复合线材切削腔的进料端,以将待切削的复合线材送入所述复合线材切削腔,并带动所述复合线材沿所述进料端向所述出料端方向行进;拉床,所述拉床设置在所述复合线材切削腔的出料端,以拉动从所述出料端伸出的复合线材,直至将所述复合线材从所述复合线材切削腔中全部拉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线材的加工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为复合线材提供一种加工设备,复合线材在进料装置和拉床的作用下,在切削装置的复合线材切削腔中,一边行进,一边通过两侧的拉刀对复合线材两侧的余量进行切削,采用这种切削方式,复合线材不会出剥离的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切削过程中刀具产生的振动小,生产比较安静,冷却液也不会因为刀具的作用四处飞溅,改善了生产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多组输送辊组,多组所述输送辊组沿所述复合线材行进方向并排设置,所述输送辊组包括输送辊和压辊,所述输送辊之间通过同步传动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输送辊同步转动传输,多组并排设置的所述输送辊共同组成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复合线材切削腔的进料端相对接,所述压辊能够升降运动的设置在所述输送辊的上方,用于压送所述输送辊上的复合线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辊上设有环形槽,并排设置的所述输送辊上的所述环形槽共同组成进料槽,所述进料槽与所述复合线材切削腔的进料端相对接,所述导向槽包括前槽和后槽,所述前槽和所述后槽之间通过支撑条连接,所述支撑条对应所述拉刀的加工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槽的两侧槽壁为倾斜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合线材切削腔内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复合线材行进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槽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槽对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槽的上方设有第一压轮,所述第一压轮能够升降运动的设置在所述前槽的上方,用于压送所述前槽中的复合线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槽的上方设有第二压轮,所述第二压轮能够升降运动的设置在所述后槽的上方,用于压送所述后槽中的复合线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上料平台,所述上料平台的横向一侧设有上料槽,所述上料槽与所述进料槽的进料端对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床包括往复行走装置和两块相对设置的夹块,两所述夹块通过和驱动机构连接,控制两所述夹块相向运动,以夹紧复合线材,两所述夹块通过和所述往复行走装置连接,以带动两所述夹块沿所述复合板的材行进方向往复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出料平台,所述出料平台设置在所述拉床的下方,用于承接加工好的复合线材,所述出料平台上设有横向传输机构,将所述复合线材输送至所述出料平台的外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复合线材的加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料装置和切削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复合线材倾斜放入在输送辊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切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拉床及出料平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切削装置100、拉刀110、复合线材切削腔120、前槽121、后槽122、支撑条123;

进料装置200、输送辊组210、输送辊211、压辊212、环形槽2111;

复合线材300;

拉床400、行走装置410、夹块420;

第一压轮510、第二压轮520;

上料平台600、上料槽610;

出料平台700、横向传输机构7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线材的加工设备,包括:

切削装置100,切削装置100包括两把相对设置的拉刀110,两把拉刀110相对设置,围成复合线材切削腔120,复合线材切削腔120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两把拉刀110通过和驱动装置连接,以控制两把拉刀110相向运动;

进料装置200,进料装置200设置在复合线材切削腔120的进料端,以将待切削的复合线材300送入复合线材切削腔120,并带动复合线材300沿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行进;

拉床400,拉床400设置在复合线材切削腔120的出料端,以拉动从出料端伸出的复合线材300,直至将复合线材300从复合线材切削腔120中全部拉出。

在对复合线材300进行加工前,首先通过驱动装置调节两把拉刀110的相对位置,使得二者的加工距离与复合线材300的设定加工宽度相对应。

在对复合线材300进行加工的时候,复合线材300在进料装置200的作用下,被送入复合线材切削腔120,并沿复合线材切削腔120的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行进。复合线材300的头部首先进入复合线材切削腔120,并继续行进直至进入拉床400中,被拉床400夹持复合线材300的头部。拉床400拉动复合线材300的头部,拉动复合线材300行进,直至将复合线材300从复合线材切削腔120中全部拉出。完成复合线材300两侧从头到尾的余量切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料装置200包括多组输送辊组210,多组输送辊组210沿复合线材300行进方向并排设置,输送辊组210包括输送辊211和压辊212,输送辊211之间通过同步传动机构连接,以驱动输送辊211同步转动传输,多组并排设置的输送辊211共同组成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与复合线材切削腔120的进料端相对接,压辊212能够升降运动的设置在输送辊211的上方,用于压送输送辊211上的复合线材300。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进料的时候,将复合线材300的一端从进料通道送入,复合线材300被压持在输送辊211和压辊212之间,可以通过升降调节压辊212的位置,使得复合线材300受到足够的夹持力,这样才能保证在行进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动力,带动复合线材300在复合线材切削腔120中行进。

在行进过程中,在同步传动机构的作用下,所有的输送辊组210一起转动,带动被夹持的复合线材300平稳前进。在复合线材300行进过程中,压辊212也会随着一起转动,复合线材300受到的滚动摩擦力,阻力比较小,使得复合线材300平稳前进,提高加工质量。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输送辊211上设有环形槽2111,并排设置的输送辊211上的环形槽2111共同组成进料槽,进料槽与复合线材切削腔120的进料端相对接。

如图2和图4所示,通过设置环形槽2111,复合线材300在进料的时候,放在环形槽2111,并顺着共同组成进料槽行进,这样可以保证复合线材300在行进过程中一直都在预定的路线上行进,避免复合线材300出现偏移,保证能准确的切除复合线材300两侧的余量。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环形槽2111的两侧槽壁为倾斜壁面。

环形槽2111的两侧槽壁如图4所示的倾斜壁面,当出现复合线材300倾斜进入环形槽2111的时候,因为环形槽2111的倾斜壁面,配合压辊212的作用下,倾斜的复合线材300在受力下校正,最终变的平躺的进入环形槽2111中,保证后续切削的正常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合线材切削腔120内设有导向槽,导向槽沿复合线材300行进方向设置,导向槽的进料端与进料槽对接,导向槽包括前槽121和后槽122,前槽121和后槽122之间通过支撑条123连接,支撑条123对应拉刀110的加工区域。

如图3和图5所示,通过在复合线材切削腔120内设有导向槽,复合线材300从进料槽伸入复合线材切削腔120的时候,首先进入前槽121中,复合线材300沿着前槽121行进,随后进入支撑条123上,复合线材300的两侧漏出,支撑条123与拉刀110的加工区域对应,拉刀110开始对复合线材300的两侧切削。其中支撑条123长度不小于拉刀110的加工区域,保证切削工作的进行。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前槽121的上方设有第一压轮510,第一压轮510能够升降运动的设置在前槽121上方,用于压送前槽121中的复合线材300。

当复合线材300全部从进料槽出来以后,当复合线材300失去了进料装置200对其的限位作用,复合线材300容易从前槽121中脱出。如图5所示,复合线材300在进入前槽121中以后,第一压轮510下压,避免复合线材300从前槽121中脱出,同时第一压轮510会随着复合线材300的行进转动,摩擦阻力小,使得复合线材300平稳前进。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后槽122的上方设有第二压轮520,第二压轮520能够升降运动的设置在后槽122的上方,用于压送后槽122中的复合线材300。

复合线材300经过切削这段距离没有限位设备对其限位,其首部容易因为没有限制,复合线材300容易后槽122中脱出。复合线材300在进入后槽122中以后,第二压轮520下压,避免复合线材300从后槽122中脱出,同时第二压轮520会随着复合线材300的行进转动,摩擦阻力小,使得复合线材300平稳前进。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还包括上料平台600,上料平台600的横向一侧设有上料槽610,上料槽610与进料槽的进料端对接。

通过设置上料平台600,平台上可以放置数量众多的待加工复合线材300,在进行上料的时候,将复合线材300放入上料槽610中,复合线材300从上料槽610进入进料槽,这样可以尽量使得复合线材300按预定的进入位置进入进料槽中,最终能够按预定的位置进入复合线材切削腔120进行切削。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拉床400包括往复行走装置410和两块相对设置的夹块420,两夹块420通过和驱动机构连接,控制两夹块420相向运动,以夹紧复合线材300,两夹块420通过和往复行走装置410连接,以带动两夹块420沿复合线材300的行进方向往复运动。

如图7所示,复合线材300的头部从复合线材切削腔120中伸出以后,两夹块420夹住复合线材300的头部,两夹块420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复合线材300的行进,从而拖动复合线材300行进,直至将复合线材300从复合线材切削腔120中全部拖出。之后两夹块420松开对复合线材300的头部,再在驱动机构的带动回到初始位置,开始下一轮的工作。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还包括出料平台700,出料平台700设置在拉床400的下方,用于承接加工好的复合线材300,出料平台700上设有横向传输机构710,将复合线材300输送至出料平台700的外侧。

如图7所示,夹块420松开对复合线材300的头部以后,复合线材300落入下方的出料平台700,复合线材300在横向传输机构710的作用下被输送至出料平台700的外侧,工作人员将加工好的复合线材300取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