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零部件加工的定位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33880发布日期:2021-06-18 20:2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零部件加工的定位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飞机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飞机零部件加工的定位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飞机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机是最常见的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

如申请号为:cn201811578412.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飞机发动机薄壁零件成型工装,包括上定位装置和底座,所述上定位装置与底座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可调支撑装置,所述可调支撑装置由数量均在两块以上的支撑块和联动块相互交错构成,所述支撑块和联动块能够横向地朝向薄壁零件内壁移动且设有匹配薄壁零件内壁的贴合面,所述联动块由其两侧的支撑块带动,所述支撑块由单独的动力装置驱动且所有支撑块能够同步移动。该工装通过上定位装置对零件上端压紧,通过底座将零件下端固定,通过可调支撑装置从零件内壁对零件进行支撑,实现了薄壁零件的稳定装夹,方便对零件外形进行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无论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其零部件均需要进行单个加工后组装,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加工中,对于其中一些零件加工需要进行设置专门的定位夹具对其进行夹持,才能进行后续的加工,不能使用一个定位夹具进行多种型号的零部件加工,且频繁更换定位夹具导致设备精度降低,降低了加工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工厂制作工装的成本,不便于使用,其次传统的定位装置在使用时,当夹持装置在夹紧时,定位装置容易对零部件表面造成划伤,影响了零部件的加工,且现有的定位夹具底部的残渣不易清理,导致零部件在加工时底部不平整,使得加工后的零部件报废,现有的定位夹具满足不了当代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零部件加工的定位夹持工装,以解决现有不能使用一个定位夹具进行多种型号的零部件加工、定位装置容易对零部件表面造成划伤和零部件在加工时底部不平整的问题。

本发明飞机零部件加工的定位夹持工装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飞机零部件加工的定位夹持工装,包括底板,固定装置,升降结构,夹持装置,定位装置,丝杆;所述底板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通槽、限位孔、滑槽、通孔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贯穿开设有四个限位孔,且安装板中心处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左右对称贯穿开设有通槽,且安装板前后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板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中心位置,且固定装置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装置;所述升降结构滑动连接在安装板内部,且升降结构底部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夹持装置滑动连接在升降结构顶部,且安装板顶部右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在固定块内部,且丝杆左侧与夹持装置转动连接,丝杆右侧焊接有六角块;所述定位装置焊接在升降结构顶部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底座、限位板和t型槽;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t型槽,且底座前后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滑块、调节孔、t型块和拉手一;所述滑块内部开设有调节孔,且滑块前端中心处焊接有拉手一;所述滑块底部焊接有t型块,且t型块滑动连接在t型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顶板、限位柱、固定帽、滑板、调节块和调节槽;所述顶板底部焊接有四个限位柱,四个限位柱滑动连接在限位孔内部,且四个限位柱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帽;所述顶板底部中心处焊接有调节块,且调节块滑动连接在通孔内部;所述顶板前后对称贯穿开设有调节槽;所述顶板底部左右对称焊接有滑板,且滑板滑动连接在通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板一、调节板二、支撑块和手柄;两个所述支撑块左右对称焊接在底板顶部,且两个调节板一通过转轴与两个滑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板一外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板二,且两个调节板二通过转轴与两个支撑块固定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板二之间焊接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夹板、稳定块和固定销;所述夹板滑动连接在两个调节槽内部,且夹板底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稳定块;两个所述稳定块通过固定销与夹板固定连接,且两个稳定块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定位板、固定槽、限位销、弹簧、压紧装置、限位块和拉手二;所述定位板内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定位板内部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限位销;两个所述限位销前端焊接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与定位板左右对称安装有弹簧,且两个弹簧位于两个限位销外部;所述拉手二滑动连接在固定槽内部,拉手二前端转动连接在压紧装置前端,且拉手二外壁焊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压紧板、转动辊、连接块和固定轴;所述压紧板上下对称焊接有九组连接块,九组连接块内部设置有转动辊,且九个转动辊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在九组连接块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块位于最前端调节孔时,顶板顶部与夹板之间的距离为5mm,且调节块位于最后端调节孔时,顶板底部与稳定块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mm;所述顶板外壁与固定板内壁之间设置有3mm间隙。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槽和限位孔使得顶板安装更加牢固,避免了飞机零部件加工时发生晃动,保证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通过拉动拉手一使得滑块滑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零部件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该装置可以对不同高度的零部件进行加工,避免了频繁更换加工工装导致设备精度降低,该装置减少了更换工装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工厂制作工装的成本,两个调节板二之间焊接有手柄,工作人员通过按压手柄即可控制顶板升起,便于工作人员调节滑块的位置,且该结构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2、本发明夹板滑动连接在两个调节槽内部的设置,使得夹板不仅可以与固定板顶部一直保持平齐,还能根据零部件高度进行自动调节,保证了夹持最大化,两个稳定块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部,提高了零部件加工时的稳定性,压紧装置便于对待加工的零部件进行定位,保证了夹持的准确性,传统的夹持方式一般都是凭借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手动夹持,但飞机零部件在加工时要求较高,这种方式容易在夹持时发生角度变化,导致加工后的产品报废,且当夹持装置夹持完成后可通过拉动拉手二进行九十度旋转,使得限位块卡合连接在固定槽内部,避免了零部件加工时刀具对定位装置造成损坏,同时也避免了定位装置妨碍零部件加工,该设计较为人性化,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效率。

3、传统的定位装置在使用时,当夹持装置在夹紧时,定位装置容易对零部件表面造成划伤,影响了零部件的加工,该装置通过转动辊、连接块和固定轴的设置,解决了传统的方式在定位时对零部件表面造成划伤的问题,保证了零部件加工时的夹持准确性,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传统的夹持工装在使用时,顶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角落容易残留废渣,且不便于工作人员发现和清理,导致零部件在加工时底部不平整,使得加工后的零部件报废,不仅影响了零部件的加工进度,而且飞机零部件价格昂贵,对工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安装结构和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升降结构和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固定装置和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底板;2、安装结构;201、通槽;202、限位孔;203、滑槽;204、通孔;205、安装板;3、固定装置;301、底座;302、限位板;303、t型槽;4、滑动装置;401、滑块;402、调节孔;403、t型块;404、拉手一;5、升降结构;501、顶板;502、限位柱;503、固定帽;504、滑板;505、调节块;506、调节槽;6、调节装置;601、调节板一;602、调节板二;603、支撑块;604、手柄;7、夹持装置;701、夹板;702、稳定块;703、固定销;8、定位装置;801、定位板;8011、固定槽;802、限位销;803、弹簧;804、压紧装置;8041、压紧板;8042、转动辊;8043、连接块;8044、固定轴;805、限位块;806、拉手二;9、固定板;10、丝杆;11、固定块;12、六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零部件加工的定位夹持工装,包括底板1,固定装置3,升降结构5,夹持装置7,定位装置8,丝杆10;底板1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结构2;安装结构2还包括通槽201、限位孔202、滑槽203、通孔204和安装板205;安装板205内部贯穿开设有四个限位孔202,且安装板205中心处贯穿开设有通孔204;安装板205左右对称贯穿开设有通槽201,且安装板205前后对称开设有滑槽203;安装板205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固定板9;固定装置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部中心位置,且固定装置3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装置4;升降结构5滑动连接在安装板205内部,且升降结构5底部连接有调节装置6;夹持装置7滑动连接在升降结构5顶部,且安装板205顶部右侧焊接有固定块11;丝杆10螺纹连接在固定块11内部,且丝杆10左侧与夹持装置7转动连接,丝杆10右侧焊接有六角块12;定位装置8焊接在升降结构5顶部前端。

其中,固定装置3还包括底座301、限位板302和t型槽303;底座301内部开设有t型槽303,且底座301前后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02,限位板302避免了t型块403发生滑落。

其中,滑动装置4还包括滑块401、调节孔402、t型块403和拉手一404;滑块401内部开设有调节孔402,且滑块401前端中心处焊接有拉手一404;滑块401底部焊接有t型块403,且t型块403滑动连接在t型槽303内部,通过拉动拉手一404使得滑块401滑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零部件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该装置可以对不同高度的零部件进行加工,避免了频繁更换加工工装导致设备精度降低,该装置减少了更换工装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工厂制作工装的成本。

其中,升降结构5还包括顶板501、限位柱502、固定帽503、滑板504、调节块505和调节槽506;顶板501底部焊接有四个限位柱502,四个限位柱502滑动连接在限位孔202内部,且四个限位柱502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帽503;顶板501底部中心处焊接有调节块505,且调节块505滑动连接在通孔204内部;顶板501前后对称贯穿开设有调节槽506;顶板501底部左右对称焊接有滑板504,且滑板504滑动连接在通槽201内部,顶板501便于放置待加工的产品,固定帽503便于顶板501的拆装。

其中,调节装置6还包括调节板一601、调节板二602、支撑块603和手柄604;两个支撑块603左右对称焊接在底板1顶部,且两个调节板一601通过转轴与两个滑板504转动连接;两个调节板一601外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板二602,且两个调节板二602通过转轴与两个支撑块603固定转动连接;两个调节板二602之间焊接有手柄604,工作人员通过按压手柄604即可控制顶板501升起,便于工作人员调节滑块401的位置,且该结构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其中,夹持装置7还包括夹板701、稳定块702和固定销703;夹板701滑动连接在两个调节槽506内部,且夹板701底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稳定块702;两个稳定块702通过固定销703与夹板701固定连接,且两个稳定块702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203内部,夹板701滑动连接在两个调节槽506内部的设置,使得夹板701不仅可以与固定板9顶部一直保持平齐,还能根据零部件高度进行自动调节,保证了夹持最大化,两个稳定块702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203内部,提高了零部件加工时的稳定性。

其中,定位装置8还包括定位板801、固定槽8011、限位销802、弹簧803、压紧装置804、限位块805和拉手二806;定位板801内部开设有固定槽8011,且定位板801内部左右对称滑动连接有限位销802;两个限位销802前端焊接有压紧装置804,压紧装置804与定位板801左右对称安装有弹簧803,且两个弹簧803位于两个限位销802外部;拉手二806滑动连接在固定槽8011内部,拉手二806前端转动连接在压紧装置804前端,且拉手二806外壁焊接有限位块805,压紧装置804便于对待加工的零部件进行定位,保证了夹持的准确性,传统的夹持方式一般都是凭借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手动夹持,但飞机零部件在加工时要求较高,这种方式容易在夹持时发生角度变化,导致加工后的产品报废,且当夹持装置7夹持完成后可通过拉动拉手二806进行九十度旋转,使得限位块805卡合连接在固定槽8011内部,避免了零部件加工时刀具对定位装置8造成损坏,同时也避免了定位装置8妨碍零部件加工,该设计较为人性化,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效率。

其中,压紧装置804还包括压紧板8041、转动辊8042、连接块8043和固定轴8044;压紧板8041上下对称焊接有九组连接块8043,九组连接块8043内部设置有转动辊8042,且九个转动辊8042通过固定轴8044转动连接在九组连接块8043内部,传统的定位装置8在使用时,当夹持装置7在夹紧时,定位装置8容易对零部件表面造成划伤,影响了零部件的加工,该装置通过转动辊8042、连接块8043和固定轴8044的设置,解决了传统的方式在定位时对零部件表面造成划伤的问题,保证了零部件加工时的夹持准确性,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其中,调节块505位于最前端调节孔402时,顶板501顶部与夹板701之间的距离为5mm,且调节块505位于最后端调节孔402时,顶板501底部与稳定块702顶部之间的距离为5mm;顶板501外壁与固定板9内壁之间设置有3mm间隙,保证了该装置在最高处和最低处能够正常使用,顶板501外壁与固定板9内壁之间设置有3mm间隙的设置,传统的夹持工装在使用时,顶板501与固定板9之间的角落容易残留废渣,且不便于工作人员发现和清理,导致零部件在加工时底部不平整,使得加工后的零部件报废,不仅影响了零部件的加工进度,而且飞机零部件价格昂贵,对工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通过底板1将该装置固定在设备工作台顶部,然后工作人员根据待加工的零部件高度,通过拉动拉手一404使得滑块401滑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零部件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该装置可以对不同高度的零部件进行加工,避免了频繁更换加工工装导致设备精度降低,该装置减少了更换工装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工厂制作工装的成本,然后将待加工的零部件放置在顶板501顶部,然后通过定位装置8进行压紧,保证了夹持的准确性,然后拧动六角块12使得丝杆10带动夹持装置7进行夹持,当夹持装置7夹持完成后可通过拉动拉手二806进行九十度旋转,使得限位块805卡合连接在固定槽8011内部,避免了零部件加工时刀具对定位装置8造成损坏,同时也避免了定位装置8妨碍零部件加工,该设计较为人性化,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