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97877发布日期:2021-07-30 18: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系统、液压系统、冷加工控制系统和成型装置;

其中切割系统包括z轴运动机构、转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和切割执行机构;其中z轴运动机构可实现上下移动;转动机构可进行空间旋转,可完成折叠状态扁平电缆切割;水平移动机构可在x、y轴向移动;切割执行机构可对产品进行定位及切割加工;

液压系统用于执行切割回路用切割材料种类、比例及容积,所述切割材料为硅橡胶材料,为双组份材料;

冷加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温度和压力,液压系统中压力可调节,其切割执行机构输出端压力达2gpa以上。

成型装置包括外形控制及定位装置和缓冲控制装置,其中外形控制及定位装置用于将折叠式柔性电缆固定于冷加工控制系统内平台上,缓冲控制装置用于将折叠式柔性电缆分层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材料为双组份材料,通过双组份参数配置,硅橡胶粘度1000cps~3000cps,室温下固化时间0.5h~3h调节,硅橡胶附着力不小于0.3n/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加工产品及数量,整个液压系统中硅橡胶材料容积为3升~10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缓冲装置控制及切割系统控制,折叠式柔性电缆外协加工精度达0.1mm,折叠式柔性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达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z轴运动机构可实现上下移动,移动行程覆盖0.1m~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可进行空间旋转,旋转角度达-60°~+60°。

7.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一体折叠式柔性电缆与成型装置匹配后安装于冷加工控制系统上,确保柔性电缆摆放水平位置符合要求;

步骤二,打开液压系统,放入新配置的切割材料,充分调节均匀;

步骤三,打开冷加工控制系统,调节控制液压系统中材料运行温度和压力;

步骤四,启动切割系统,移动切割系统至产品加工区域,开始柔性电缆外型加工,通过该装置完成一体折叠式柔性电缆外协加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一体折叠式柔性电缆采用缓冲控制装置分层隔开,缓冲控制装置尺寸覆盖柔性电缆外协尺寸,且比柔性电缆宽度大10mm以上,缓冲控制装置选用硅橡胶垫材料,其厚度不低于0.5mm;当叠式柔性电缆每个表面均用缓冲控制装置隔离后,上下表面再采用外形控制及定位装置进行固定,然后整体移动至冷加工控制系统内平台上,完成固定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配置3升以上的硅橡胶材料,控制粘结剂与固化剂比例为30:1~100:1,调配均匀,其粘度为1000cps~3000cps,打开液压系统,将新配置的硅橡胶液体放入液压系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打开冷加工控制系统,调节控制液压系统中硅橡胶温度,控制在室温,实现无热影响加工,调节液压系统压力,使得切割执行机构输出端压力至少为5gpa。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启动切割系统,移动切割系统,通过调节z轴运动机构、转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将切割执行机构移动至柔性电缆加工区域,开始柔性电缆一边外型加工,通过压力控制,实现柔性电缆外协成型,同时采用低粘度的硅橡胶材料处理后,柔性电缆切割边缘可进行硅橡胶固封,其固化后厚度控制在5μm以上,满足空间原子氧、紫外辐照等空间环境要求;

完成电缆一边外型加工后再移动切割系统,将切割执行机构移动至柔性电缆另一边加工区域,开始柔性电缆另一边外型加工;通过该装置完成一体折叠式柔性电缆外协加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用柔性电缆外型加工装置,包括切割系统、液压系统、冷加工控制系统和成型装置;其中切割系统包括Z轴运动机构、转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和切割执行机构;其中Z轴运动机构可实现上下移动;转动机构可进行空间旋转,可完成折叠状态扁平电缆切割;水平移动机构可在X、Y轴向移动;切割执行机构可对产品进行定位及切割加工;液压系统用于执行切割回路用切割材料种类、比例及容积,所述切割材料为硅橡胶材料,为双组份材料。本发明利用硅橡胶冷加工方式实现折叠式柔性电缆外协加工,解决一体式柔性电缆外协尺寸加工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彬;吕文佳;邢路;方良超;陆剑峰;王斌;曹佳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