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藕粉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6209发布日期:2021-10-27 16:5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藕粉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藕粉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藕粉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莲藕含20%的碳水化合物和丰富的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利用莲藕加工藕粉,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藕粉可分为红莲藕粉、纯藕粉、冰糖藕粉。
3.相关技术中,藕粉的生产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清洗;s2、粉碎与过滤;s3、浓缩精制;s4、干燥;s5、包装。在粉碎时一般选用现有的粉碎机,包括机体和转动连接在机体内的两个粉碎辊,机体上固定有电动粉碎辊转动的电机;原料清洗完后放入机体内,经过粉碎辊的粉碎后取出进行过滤。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通过粉碎辊之间的摩擦对莲藕粉碎,莲藕不易落入相啮合的粉碎辊之间,导致莲藕的粉碎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莲藕的粉碎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藕粉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藕粉生产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藕粉生产设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切条筒、切块筒、粉碎筒、过滤收集筒;切条筒顶部上开口处设有切片机构,切片机构用于将莲藕切成片状并送入切条筒内;切条筒内设有用于将片状的莲藕切成细条状的切条机构;切块筒内设有用于将细条状的莲藕切成块状的切块机构;粉碎筒内设有用将块状的莲藕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过滤收集筒内设有用于将粉碎后的莲藕进行筛选的筛选机构;过滤收集筒底部连通有出料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整条莲藕先通过切片机构切成多个的片状,切片机构将切片后的莲藕推送至切条筒内,切条机构将片状的莲藕切成体积更小的细条状,切块机构再将细条状的莲藕切成体积更小的块状,此时粉碎机构再对块状的莲藕进行粉碎,使得莲藕的粉碎更加充分,最后筛选机构再对粉碎完的莲藕末进行筛选;先切片再切条能够提高切条机构的工作效率,先切条再切块能够提高切块机构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了莲藕的粉碎效率。
8.可选的,所述粉碎筒内设有研磨机构,研磨机构位于粉碎机构的下方,研磨机构用于对粉碎后的莲藕进行研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莲藕粉碎完毕后,研磨机构对其进行研磨,能够将粉碎后的莲藕研磨成更细的颗粒,进而提高莲藕的粉碎质量。
10.可选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研磨电机和两个相互平行的研磨辊,两个研磨辊的周向侧壁相互贴合,研磨电机固定在粉碎筒外侧壁上,研磨电机与其中一个研磨辊固定,两个研磨辊之间通过两个啮合的齿轮联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研磨电机使得其中一个研磨辊转动,通过两个齿轮使得两个研磨辊相向转动,提高了莲藕的研磨效率。
12.可选的,所述切片机构包括支撑板、推送件、容纳框、切片架、升降件、刀片;支撑板固定在切条筒顶端开口处,容纳框上下开口设置并与推送件固定,推送件固定在支撑板上并推动容纳框朝向切条筒移动;切片架固定在支撑板上,升降件固定在切片架上并用于带动刀片进行升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莲藕放入容纳框内,推送件将容纳框推送至刀片下方,升降架带动刀片进行升降,刀片每升降一次,推送件朝向切条筒推动容纳框一侧,使得容纳框内的莲藕切成多个的片状,最后推送件将容纳框推送至切条筒的开口上方,即可使片状的藕片掉落到切条筒内,提高了莲藕的切片效率和送入切条筒内的效率。
14.可选的,所述容纳框内相对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对上下开口设置的切槽,升降件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板,刀片共有多个且均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下表面,每对切槽均供不同刀片的两端插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莲藕放入容纳框内后,推送件带动容纳框移动至第一连接板正下方,使得所有刀片对准对应的每对切槽,升降架通过第一连接板带动所有刀片下移,刀片两端插入切槽内进行切片,使得莲藕的切片效率更高。
16.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平移件,平移件上固定有第二连接板,平移件用于带动第二连接板朝向容纳框移动,第二连接板正对容纳框的侧壁固定有若干高于容纳框上表面的拦截杆,拦截杆的排布方向与刀片的排布方向一致,且所有拦截杆与所有刀片交错分布。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有刀片下移插入对应的切槽内后,平移件通过第二连接板带动所有拦截杆插入对应的相邻刀片之间,此时升降架再带动所有刀片上移,拦截杆能够将粘贴在刀片侧壁上的藕片拦下,进一步提高了莲藕的切片效率。
18.可选的,所述切块机构包括支撑架、切块电机、转轴、若干切块刀,支撑架固定在切块筒内,切块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并与转轴同轴固定,切块刀固定在转轴的周向侧壁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切块电机使得转轴带动所有切块刀快速转动,细条状的莲藕掉入到切块筒内后,切块刀将细条状的莲藕进行切块,提高了莲藕的切块效率。
20.可选的,所述切条筒至少有两个,且切条筒与切块筒的连通处均位于切块刀转动轨迹的正上方。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更多的莲藕同时进行切条,并且细条状的莲藕能够直接掉落到切割刀上,减小了细条状的莲藕掉落到转轴处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莲藕的切块效率。
22.可选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筛板、振动电机、若干托板、若干弹簧;筛板位于粉碎筒正下方,振动电机固定在筛板下表面,托板固定在过滤收集筒周向内侧壁上,弹簧固定在托板上表面与筛板下表面之间;过滤收集筒一侧连通有废渣箱,筛板倾斜设置,筛板的底端延伸至废渣箱内;废渣箱一侧设有清理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碎后的莲藕末掉落到筛板上,启动振动电机使得筛板振动,由于筛板倾斜设置,使得筛板上的废渣能够逐渐的掉落到废渣箱内,提高了莲藕末的过滤效率。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藕粉生产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藕粉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莲藕的清洗;s2、清理后的莲藕放入容纳框内,升降件带动刀片将莲藕切片;s3、推送件将切片后的莲藕推送至切条筒内,切条机构将片状莲藕切成细条状;s4、细条状的莲藕掉入切块筒内,切块机构将细条状的莲藕切成块状;s5、块状的莲藕掉入粉碎筒内,依次经过粉碎机构的粉碎和研磨机构的研磨;s6、研磨后的莲藕末掉落到筛板上进行筛选,废渣掉落到废渣箱内,通过出料管将粉碎过滤好的莲藕末抽出;s7、莲藕末加入配料后进行混合搅拌;s8、搅拌完毕后进行造粒和干燥;最后进行消毒包装。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后的莲藕依次进行切片、切条、切块、粉碎和研磨,使得莲藕的粉碎效率更高,研磨后的莲藕末掉落到筛板上进行筛选,通过充分的对莲藕进行粉碎和研磨,能够减少废渣的数量,筛好的莲藕末即可从过滤收集箱内抽出进行配料混合搅拌,最终提高了莲藕的粉碎效率。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莲藕先通过切片机构进行切片,再通过切条机构进行切条,能够提高切条机构的工作效率,先切条再通过切块机构进行切块,能够提高切块机构的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了莲藕的粉碎效率;2.当所有刀片下移插入对应的切槽内后,平移件通过第二连接板带动所有拦截杆插入对应的相邻刀片之间,拦截杆能够将粘贴在刀片侧壁上的藕片拦下,进一步提高了莲藕的切片效率;3.细条状的莲藕能够直接掉落到切割刀上,减小了细条状的莲藕掉落到转轴处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莲藕的切块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除去切片机构的剖视图;图3是为显示切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切条筒;11、切条机构;111、切条电机;112、切条辊;2、切块筒;21、切块机构;211、支撑架;212、切块电机;213、转轴;214、切块刀;3、粉碎筒;31、粉碎机构;311、粉碎电机;312、粉碎辊;32、研磨机构;321、研磨电机;322、研磨辊;4、过滤收集筒;41、出料管;42、废渣箱;43、清理门;5、切片机构;51、支撑板;52、推送件;53、容纳框;531、切槽;54、切片架;541、第一连接板;542、平移件;543、第二连接板;544、拦截杆;55、升降件;56、刀片;6、筛选机构;61、筛板;62、振动电机;63、托板;6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藕粉生产设备。
31.参考图1和图2,一种藕粉生产设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切条筒1、切块筒2、粉碎筒3和过滤收集筒4;切条筒1至少有两个且均连通在切块筒2顶部,每个切条筒1均为上开
口设置,切条筒1顶端均设有用于将莲藕切成片状并送入切条筒1内的切片机构5;切条筒1内设有将藕片切成多个藕条的切条机构11;切块筒2内设有将藕条切成多个藕块的切块机构21,粉碎筒3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对藕块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31、对粉碎后的莲藕末进行研磨的研磨机构32,过滤收集筒4内设有对研磨后的莲藕末进行打散并筛选的筛选机构6,过滤收集筒4底端连通有带有阀门的出料管41。莲藕依次进行切片、切条、切块、粉碎、研磨、打散筛选,通过增加莲藕加工过程中的个体数量和减小莲藕个体的体积,能够使得莲藕的粉碎更加彻底,提高了莲藕的粉碎效率。
32.参考图1和图3,切片机构5包括水平固定在切条筒1顶端一侧的支撑板51、水平固定在支撑板51上表面并朝向切条筒1的推送件52、固定在推送件52正对切条筒1一端的容纳框53、固定在支撑板51上表面的切片架54、竖直倒置固定在切片架54顶端的升降件55、若干竖直设置并沿推送件52伸缩方向排布的刀片56;容纳框53为上下开口设置;容纳框53平行于自身移动方向的两个内侧壁开设有若干对上下开口设置的切槽531;升降件55底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541,所有刀片56均固定在第一连接板541下表面。
33.切刀架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平移件542,平移件542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板543,第二连接板543正对容纳框53的侧壁固定有若干水平设置并平行于刀片56排布方向的拦截杆544,所有刀片56与所有拦截杆544交错分布,拦截杆544下表面不低于容纳框53上表面;本实施例中推送件52、升降件55和平移件542均可为气缸或液压缸。
34.将莲藕放入容纳框53内,推送件52带动容纳框53移动至第一连接板541正下方,升降件55带动所有刀片56下移,并使所有刀片56插入对应的切槽531内,刀片56对莲藕进行切割,平移件542带动所有拦截杆544插入相邻刀片56之间,此时升降件55带动所有刀片56上移,拦截杆544将粘贴到刀片56上的藕片拦截回容纳框53内,刀片56复位后再启动平移件542使得拦截杆544复位,此时即可再次启动推送件52使得容纳框53移动至切条筒1开口上方,藕片全部调入切条筒1内,提高了莲藕的切片效率。
35.参考图1和图2,切条机构11包括水平固定在切条筒1外侧壁上的切条电机111、两个转动连接在切条筒1内的切条辊112,两个切条辊112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切条电机111与其中一个切条辊112同轴固定,两个切条辊112之间通过两个啮合的齿轮联动,两个切条辊112的周向侧壁上均固定套设若干均匀分布且为环状的切割环,两个切条辊112上的切割环交错分布。启动切条电机111使得两个切条辊112相向转动,藕片被两个切条辊112切割成多个细条状的藕条,提高了藕片的切条效率。
36.参考图1和图2,切块机构21包括水平固定在切块筒2内的支撑架211、竖直固定在切割架上的切块电机212、同轴固定在切块电机212上的转轴213、水平固定在转轴213周向侧壁的若干切块刀214,转轴213位于所有切条筒1之间,所有切条筒1与切块筒2的连通处均位于切块刀214的转动轨迹正上方。启动切块电机212使得转轴213转动,转轴213带动所有切块刀214快速转动,藕条掉落至切块筒2内后被切块刀214切成多个藕块,提高了藕条的切块效率。
37.参考图1和图2,粉碎机构31包括水平固定在粉碎筒3外侧壁上的粉碎电机311、两个转动连接在粉碎筒3内的粉碎辊312,两个粉碎辊312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两个粉碎辊312周向侧壁上的螺旋刀刃相互啮合,粉碎电机311与其中一个粉碎辊312同轴固定,两个粉碎辊312之间通过两个啮合的齿轮联动;切块筒2底端为收口设置,粉碎机构31位于切块机
构21的正下方。启动粉碎电机311的使得两个粉碎辊312相向转动,提高了藕块的粉碎效率。
38.参考图1和图2,研磨机构32包括水平固定在粉碎筒3外侧壁上的研磨电机321、两个转动连接在粉碎筒3内并位于粉碎辊312正下方的研磨辊322,两个研磨辊322均平行于粉碎辊312,研磨电机321与其中一个研磨辊322同轴固定,两个研磨辊322之间通过两个啮合的齿轮联动。启动研磨电机321使得两个研磨辊322相向转动,粉碎后的莲藕末经过两个研磨辊322的研磨,提高了莲藕的藕粉生产利用率。
39.参考图1和图2,筛选机构6包括倾斜设置在过滤收集筒4内的筛板61、固定在筛板61下表面的振动电机62、固定在过滤收集筒4周向内侧壁上并位于筛板61下方的若干托板63、固定在托板63上表面与筛板61下表面之间的若干弹簧64;筛板61位于两个研磨辊322的正下方,过滤收集筒4一侧连通有废渣箱42,筛板61的底端伸入废渣箱42内,废渣箱42侧壁与过滤收集筒4侧壁均铰接有清理门43。研磨后的莲藕末掉落到筛板61上,启动振动电机62,使筛板61上的莲藕末进行振动筛选,合格的莲藕末掉落到过滤收集筒4底部,不合格的废渣沿着筛板61上表面掉落到废渣箱42内,提高了莲藕末的打散筛选效率。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藕粉生产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将整条莲藕先放入容纳框53内,通过切片机构5切成多个的片状,切片机构5将切片后的莲藕推送至切条筒1内,切条机构11将片状的莲藕切成体积更小的细条状,切块机构21再将藕条切成体积更小的块状,此时粉碎机构31再对藕块进行粉碎,使得莲藕的粉碎更加充分,粉碎后的莲藕末再经过研磨机构32的研磨,最后筛选机构6再对粉碎完的莲藕末进行筛选,提高了莲藕的粉碎效率。
41.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藕粉生产工艺。
42.一种藕粉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莲藕的清洗;s2、清理后的莲藕放入容纳框53内,升降件55带动刀片56将莲藕切片;s3、推送件52将切片后的莲藕推送至切条筒1内,切条机构11将片状莲藕切成细条状;s4、细条状的莲藕掉入切块筒2内,切块机构21将细条状的莲藕切成块状;s5、块状的莲藕掉入粉碎筒3内,依次经过粉碎机构31的粉碎和研磨机构32的研磨;s6、研磨后的莲藕末掉落到筛板61上进行筛选,废渣掉落到废渣箱42内,通过出料管41将粉碎过滤好的莲藕末抽出;s7、莲藕末加入白砂糖、麦芽糊精、香精后进行混合搅拌;s8、搅拌完毕后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和干燥;最后进行消毒包装。
4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