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菜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7979发布日期:2021-11-10 02:3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菜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切菜刀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同时切坚硬和软质食材的切菜刀。


背景技术:

2.为了能够提高切菜速度,现有技术中实用新型出了很多能够一次性将食材切割的切菜装置,在这些切菜装置中,用于使用绷紧的丝线切割,有些使用刀片切割,由于丝线受力有限,因此使用丝线只能切割豆腐、鸭血等较软的食材,而当使用刀片切割硬质食材时,由于刀片厚度的影响,切割时会因为刀片的侧向推动使食材相互挤压导致无法继续切割,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挤压装置在切割过程中对食材进行挤压,使食材发生挤压变形,但是这样会破坏食材的表面形状,而且还会导致切菜装置结构复杂,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切坚硬食材又能切软质食材的切菜刀。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切菜装置只能且软质食材、或者结构复杂,容易导致食材变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菜刀来解决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菜刀,包括刀座、压杆和切割组件,所述刀座上适于放置待切食材,所述切割组件连接所述压杆,所述压杆带动所述切割组件由初始位置运动至终点位置;当所述切割组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切割组件与刀座围成容纳所述待切食材的容置区,切割组件由初始位置穿过待切食材到达终点位置;所述切割组件运动过程中能够沿切割方向变形或者能够使待切食材在垂直切割方向上产生位移。
5.进一步的,所述容置区为两端贯通的柱状结构;所述压杆上具有位于所述容置区的轴向两端且与所述刀座铰接的连接臂,所述刀座上具有适于切割组件穿过的穿槽,压杆带动切割组件绕所述连接臂与刀座的铰接轴旋转。
6.进一步的,所述切割组件为若干沿垂直切割方向并排设置的丝线;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穿槽与所述丝线一一对应布置,每根所述丝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上连接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容置区与所述下连接杆连接;所述下连接杆能够沿连接臂的长度方向运动,下连接杆与所述刀座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杆,所述刀座上设置有支撑轴,每根所述丝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上连接杆,丝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弹性件,每个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支撑轴铰接。
8.进一步的,所述切割组件为沿切割方向排列的多排刀片组,所述切割组件为沿切割方向排列的多排刀片组,每排所述刀片组由沿垂直所述切割方向排列的一个或者多个刀片组成,相邻刀片组中的刀片错列布置;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切割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
9.当所述刀片的横街面的一条侧边与切割方向平行时,每排所述刀片组中,每块食材由两片刀片切割,且两个所述刀片中与切割方向平行的边正对布置;当所述刀片的横街面的两条侧边均与切割方向倾斜时,每排所述刀片组中,每块食材由一片刀片切割。
10.进一步的,以靠近容置区的刀片组为前排刀片组,则后排刀片组中刀片的最大厚度小于前排刀片组中刀片的最大厚度。
1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刀片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当切割组件位于初始位置时,以最靠近容置区的刀片组为第一排刀片组,则每排所述刀片组中刀片的数量n=2
m
‑1,其中m为刀片组所在的排数。
12.进一步的,所述刀片组中的每个刀片间距相同。
13.当切割组件位于初始位置时,以最靠近容置区的刀片组为第一排刀片组,第一排刀片组中的刀片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余刀片组中的刀片的横街面为等腰三角形,则每排所述刀片组中刀片的数量其中m为刀片组所在的排数。
14.进一步的,所述刀座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弧形放置台;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底座铰接。
1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连接臂上具有适于所述上连接杆穿过的第一腰型孔,所述上连接杆抵在所述第一腰型孔的下端面。
1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连接臂上具有适于所述下连接杆穿过的第二腰型孔,所述刀座上还设置有适于所述下连接杆穿过的扇形孔。
17.进一步的,所述刀座上设置有适于所述下连接板穿过的扇形孔。
18.进一步的,所述丝线为金属丝或者尼龙线。
19.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杆为圆柱形杆,所述丝线缠绕在所述上连接杆上,丝线的端部通过卡扣固定。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菜刀结构简单,不仅可以且豆腐类的软质食材、还可以切割土豆、红薯等硬质食材,当切割组件能够沿切割方向变形时,切割组件在切割食材时可以产生变形,这样可以避免切割组件断裂;当切割组件使待切食材在垂直切割方向上产生位移时,通过食材的位移补偿刀片厚度占据的位置,从而避免食材挤压而导致无法切割。
2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菜刀,所述切割组件为若干丝线,切割组件的上端固定、下端通过弹性件连接刀座,从而使丝线的下端位置可调,当丝线与食材接触时,丝线因压力作用可以产生弯曲变形,从而避免丝线的断裂,即使是坚硬的食材也能够轻易切断。
23.(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菜刀,所述切割组件为呈一定规律布置的多排刀片,通过错列布置的刀片时食材在切割过程中自动发生位移,避免食材受到挤压。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菜刀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26.图2是图1所示切菜刀的俯视图;
27.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28.图4是图2的a

a向剖视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菜刀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30.图6是图5所示切菜刀的俯视图;
31.图7是图5的b处放大图;
32.图8是图5的b

b向剖视图;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菜刀的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34.图10是图9所示切菜刀的俯视图;
35.图11是图10的d

d向剖视图;
36.图12是图10的e

e向剖视图;
37.图13是图9所示切菜刀中的刀片排布示意图;
38.图14是使用丝线切菜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39.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丝线与上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0.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丝线与上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1.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丝线的缠绕方式示意图;
42.图1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菜刀的实施例四中第一排刀片的排布示意图。
43.图中,1、刀座,101、底座,1011、扇形孔,102、弧形放置台,1021、穿槽,2、压杆,3、丝线,4、容置区,5、连接臂,501、第一腰型孔,502、第二腰型孔,6、铰接轴,7、上连接杆,8、下连接杆,9、弹性件,10、刀片,13、支撑轴,14、上连接板,15、下连接板,16、固定轴,17、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5.一种切菜刀,包括刀座1、压杆2和切割组件,刀座1上适于放置待切食材,切割组件连接压杆2,压杆2带动切割组件由初始位置运动至终点位置;当切割组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切割组件与刀座1围成容纳所述待切食材的容置区4,切割组件由初始位置穿过待切食材到达终点位置;切割组件运动过程中能够沿切割方向变形或者能够使待切食材在垂直切割方向上产生位移。
46.现有技术中的切菜刀的切割部件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丝线3,此时切割部件的截面积很小,切割食材时不会使其发生位移,不会造成食材挤压,因此能够切割食材,但是现有技术都是将丝线3拉紧进行切割的,使绷紧的丝线3如同刀片10一样锋利,但是这种结构只能用于切割较软的食材,若用来切割硬质食材,则会导致丝线3断裂。具体原理分析如图14所示,切菜时,丝线3要对食材施加一个切菜力f

,丝线3具有沿轴向拉力f

,丝线3的拉力和切菜力的角度为θ,二者关系为f

=f

/2/cosθ,切菜力f

基本不变,丝线3的轴向拉力f

随角度θ而变化,如果丝线3为直线,则θ=90
°
,cos90
°
=0,这时f

=∞,即丝线3承受的力为无穷大,丝线3会断掉。所以,丝线3必须有一定的角度,不能为一条直线。如果角度θ为89
°
,f

=f

/2/cos89
°
=28.649f

,如果角度为85
°
,f

=f

/2/cos85
°
=5.737f

,如果角度为80
°
,f

=f

/2/cos80
°
=2.879f

,如果角度为60
°
,f

=f

/2/cos60
°
=f

。因此,在切菜
力f

一定的情况下,角度θ越大,丝线3的轴向拉力f

也越大,若丝线3绷紧,切菜时丝线3弯曲角度很小,角度θ则很大,因此切菜力f

较大时会造成f

过大,导致丝线3断裂,因此现有技术中使用丝线3作为切割部件的切菜刀结构只能用于切割软质食材,切菜时的切菜力f

较小。
47.现有技术中的切菜刀的第二种切割部件形式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刚性刀片10,此时刀片10的强度非常大,因此可以承受切菜力,但是由于刀片10具有厚度,食材被切割后,刀片10的厚度占据了食材的原有位置,因此切割后的食材会产生侧向位移,由于硬质食材不会变形,此时位于中间的食材会因为刀片10占据的空间而受到挤压,导致食材卡在相邻两片刀片10之间无法切割,因此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另外设置挤压装置,避免食材卡在相邻刀片10之间,但是这样会导致食材发生挤压变形破坏食材的表面形状,而且整体切菜装置的结构也很复杂。
48.本实用新型则是针对以上两种形式的切割部件进行的改进,针对第一种类型的切割部件,本实用新型中的切割组件在切割食材时可以产生弯曲变形,这样可以避免切割组件断裂,针对第二种类型的切割部件,本实用新型中的切割组件使待切食材在垂直切割方向上产生位移时,通过食材的位移补偿刀片10厚度占据的位置,从而避免食材挤压而导致无法切割。
49.本实用新型中的切割组件可以整体同步运动切割、也可以一端固定、另一端绕其旋转,以下例举的实施例均为第二种运动方式,具体结构为:容置区4为两端贯通的柱状结构;压杆2上具有位于容置区4的轴向两端且与刀座1铰接的连接臂5,刀座1上具有适于切割组件穿过的穿槽1021,压杆2带动切割组件绕连接臂5与刀座1的铰接轴6旋转。
50.容置区4采用柱状结构是因为大多数的食材都是类似圆柱形结构,食材放置在刀座1上的容置区4内,切割组件需要穿过容置区4切割食材,刀座1上的插槽作为切割组件的运动轨道。连接臂5用于将压杆2的操作端向外延伸,可以降低切菜时操作者需要施加的作用力。
51.刀座1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如下结构,刀座1包括底座101和位于底座101上方的弧形放置台102;连接臂5与底座101铰接,弧形放置台102用于放置食材。
52.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形式的切割部件进行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中的丝线3为高强度丝线,可以为金属丝,也可以为尼龙线。
53.一种切菜刀,包括刀座1、压杆2和切割组件,刀座1上适于放置待切食材,切割组件连接压杆2,压杆2带动切割组件由初始位置运动至终点位置;当切割组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切割组件与刀座1围成容纳所述待切食材的容置区4,切割组件由初始位置穿过待切食材到达终点位置;切割组件运动过程中能够沿切割方向变形。
54.所述切割组件为若干沿垂直切割方向并排设置的丝线3;两个连接臂5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8,穿槽1021与丝线3一一对应布置,每根丝线3的一端连接上连接杆7,另一端穿过容置区4与下连接杆8连接;下连接杆8能够沿连接臂5的长度方向运动,下连接杆8与刀座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9。
55.如图1

图4所示,丝线3与连接臂5平行布置,在两个连接臂5之间设置若干间隔布置的丝线3,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8均为圆柱杆,弹性件9为伸缩弹簧,弧形放置台102上设置穿槽1021,丝线3的上端统一固定在上连接杆7上、下端统一固定在下连接杆8上,上连接
杆7架在连接臂5上,每个连接臂5上具有适于上连接杆7穿过的第一腰型孔501,上连接杆7抵在第一腰型孔501的下端面。每个连接臂5上具有适于下连接杆8穿过的第二腰型孔502,刀座1上还设置有适于下连接杆8穿过的扇形孔1011,扇形孔1011位于底座101上,下连接杆8与弹性件9连接,连接臂5对下连接杆8限位,使下连接杆8仅沿弹性件9的轴向运动。穿槽1021与丝线3一一对应布置,每根丝线3在相应的穿槽1021内运动,当切割食材时,下连接杆8受到丝线3下端的拉力作用向上连接杆7方向靠近,同时弹性件9拉伸,从而使丝线3弯曲变形,切菜力越大,变形量也越大,从而可以降低丝线3的轴向拉力,避免丝线3断裂,因此本实施例既可以用来切软质食材也可以用来切硬质食材。
56.丝线3在切菜时应当尽量避免在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8处折弯,否则很容易导致丝线3断裂,因此丝线3与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8优选采用如下方式固定:丝线3缠绕在上连接杆7上,丝线3的端部通过卡扣17固定。如图15所示,丝线3缠绕在上连接杆7的外周,丝线3的端部与丝线3本身重叠,通过环状卡扣17压紧固定,也可以在上连接杆7上设置凹陷槽(如图16所示,),可以对丝线3进行轴向限位,避免相邻丝线3互相干扰。丝线3与下连接杆8的连接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作为优选的,如图17所示,也可以将丝线3在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8上多次缠绕后再固定,当丝线3拉紧时可以拧成绳,提高丝线3的强度。
57.实施例二
58.在实施例一中,所有丝线3连接在同一个下连接杆8上,下连接杆8通过两个弹性件9与刀座1连接,此时每根丝线3的弯曲状况相同,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对于食材的不同部位,切菜力也是不一样的,这样会导致部分丝线3受力过大,为此,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中丝线3的连接方式进行如下改进:如图5

图8所示,切割组件为若干沿垂直切割方向并排设置的丝线3;两个连接臂5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杆7,刀座1上设置有支撑轴13,每根丝线3的一端连接上连接杆7,丝线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弹性件9,每个弹性件9与支撑轴13铰接。当切割食材时,每根丝线3可以依据相应的切菜力各自弯曲变形,切菜力较大的丝线3变形较大,可以使丝线3的轴向拉力始终控制在拉力极限范围内,避免丝线3断开。支撑轴13和铰接轴6也可以为同一根轴,此时铰接轴6轴向贯通刀座1的两端,为了防止弹性件9在支撑轴13上产生侧滑,支撑轴13上可以设置凹槽,弹性件9卡在所述凹槽内。
59.本实施例中丝线3与相邻部件(即上连接杆7和弹性件9)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相同。
60.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种形式的切割部件进行的改进。
61.如图9

图12所示,一种切菜刀,包括刀座1、压杆2和切割组件,刀座1上适于放置待切食材,切割组件连接压杆2,压杆2带动切割组件由初始位置运动至终点位置;当切割组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切割组件与刀座1围成容纳所述待切食材的容置区4,切割组件由初始位置穿过待切食材到达终点位置;切割组件运动过程中能够使待切食材在垂直切割方向上产生位移。
62.切割组件为沿切割方向排列的多排刀片组,每排所述刀片组由沿垂直所述切割方向排列的一个或者多个刀片组成,相邻刀片组中的刀片10错列布置;两个连接臂5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板14和下连接板15,切割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连接板14和下连接板15。当刀片10的横街面的一条侧边与切割方向平行时,每排所述刀片组中,每块食材由两片刀片10切割,且两个刀片10中与切割方向平行的边正对布置;此时,两片刀片10的相对面是垂直
设置的,食材由两片刀片10切成3块,中间那块食材位置不变,两边的食材往外移动(如图18所示,)。
63.当刀片10的横街面的两条侧边均与切割方向倾斜时,每排所述刀片组中,每块食材由一片刀片10切割,刀片10将一块食材切成两块,同时将食材向两侧推动。
64.通常每个刀片10的厚度由朝向食材的一端至背对食材的一端逐渐增大,即刀片10的一端为刀尖、另一端为刀背,刀尖朝向食材,用于切割食材,第一排刀片10的刀背最厚,第二排刀片10的刀背稍薄,第三排刀片10的刀背更薄,依次类推,越往后刀片10的刀背越薄。
65.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刀片10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当切割组件位于初始位置时,以最靠近容置区4的刀片组为第一排刀片组,则每排所述刀片组中刀片10的数量n=2
m
‑1,其中m为刀片组所在的排数。
66.上连接板14和下连接板15均为较宽的面板,刀座1上设置有适于下连接板15穿过的扇形孔1011。第一排设置一片刀片10,第二排设置两片刀片10,第三排设置四片刀片10,第四排设置八片刀片10,依次类推
……
往下切食材的过程中,第一排刀片10切过食材时,食材往两边移动,中间留出缝隙,第二排刀片10切过食材时,同样,刀片10经过的地方留出缝隙,并把第一排刀片10切出的缝隙缩短一部份,第三排刀片10通过时,把第一排刀片10和第二排刀片10留下的缝隙缩短,这样,多排多个刀片10切下去,不会因为刀片10使食材移动而切不下。
67.作为优选的,所述刀片组中的每个刀片10间距相同。
68.更优选的,如图13所示,以靠近容置区4的刀片组为前排刀片组,则后排刀片组中刀片10的最大厚度小于前排刀片组中刀片10的最大厚度。
69.另外,为了避免切割组件在自由状态下掉落在地面上,弧形放置台102的中间部位向下延伸,从而使该部位的底部成为弧形放置台102的最低点,并且在所述最低点处设置一轴向连接的固定轴16,穿槽1021被固定轴16分为两段,当切割组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切割组件可以由固定轴16支撑,不会直接掉落在地面上。
70.实施例四
7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刀片10的形状和排布方式不同,当切割组件位于初始位置时,以最靠近容置区4的刀片组为第一排刀片组,第一排刀片组中的刀片10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余刀片组中的刀片10的横街面为等腰三角形,则每排所述刀片组中刀片10的数量其中m为刀片组所在的排数。
72.即第一排刀片组设置有两片刀片10,将整块食材切成三块,第二排刀片组设置有三片刀片10,将三块食材切成六块,第三排刀片组设置有六片刀片10,将六块食材切成十二块,依次类推
……
73.另外,等腰三角形的刀片10和直角三角形的刀片10也可以在每排刀片组中混合使用,只要保证每块食材对应两片等腰三角形的刀片10或者每块食材对应一片直角三角形的刀片10即可。
74.通过本实用新型对于切割部件连接方式和排布方式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切割软质食材,也可切割硬质食材,适用范围十分广泛,例如萝卜、黄瓜、丝瓜、辣椒、洋葱、茄子、红薯、豆腐、鸭血、土豆等等。
7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6.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77.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8.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