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装置及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1036发布日期:2021-12-11 11:1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装置及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装置及智能锁。


背景技术:

2.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手指部位的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锁一般由电子识别与控制、机械联动系统两部分组成。活体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指纹锁是目前所有锁具中最为安全的锁种。
3.目前,在安装门锁时,锁结构的把手方向需根据建筑门的开门方向进行安装,以此确定把手朝向,现有的智能门的换向装置换向操作存在以下几种方式:1、拆开面板及把手模块进行重新组装完成换向;2、借助一字螺丝刀或其他工具穿过调节孔,通过调节板将定位滑块向上滑动,脱离定位槽,把手换向完成后定位滑块卡入下一个定位槽;3、借助杆状物体穿过连接方孔作用于换向杆上,使换向杆向弹簧方向移动,从而使换向杆与联动组件分离完成换向,其换向工程较大,换向过程久,需要拆卸或者借助工具不便于换向工作的进行,以及换向前和换向后需多个定位槽,另外这样易造成指纹头连接线或者指纹锁内的其他零件被损坏,从而影响指纹锁的继续使用,且容易产生维修售后成本,因此,提出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装置及智能锁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装置及智能锁,旨在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锁把手换向装置,包括用于与解锁机构配合使用的把手换向装置,所述把手换向装置包括离合转芯,所述离合转芯的中部设置有前执手,所述前执手靠近离合转芯的一端连接有与离合转芯接触的第一联动块,所述第一联动块的后侧连接有位于前执手上的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联动块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套,所述第一安装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联动块其中一端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扭簧位置限定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联动块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离合转芯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槽对应的两个圆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依次贯穿圆孔和第一限位槽并与第一扭簧接触,用于对第一扭簧的位置限定。
6.优选地,所述离合转芯的中部靠近第一联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安装件位于容纳槽内,所述离合转芯的下方中部设置有与容纳槽对应的卡件。
7.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件远离第一联动块的一侧有与第一联动块水平设置的卡槽。
8.优选地,所述卡件包括连接在离合转芯底部中间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底端内部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中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上连接有与限位套接触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固定套的内部之间设置有套设于顶杆上的弹簧,所述顶杆的贯穿固定套
并与卡槽对应。
9.优选地,所述容纳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位于离合转芯上呈向下状态的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上端设置有位于离合转芯上且与第一限位槽对应的圆孔,所述螺杆滑动于滑槽内。
10.优选地,还包括后执手,所述后执手其中一端连接有第二联动块,所述第二联动块远离后执手的一侧连接有与后执手连接的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联动块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套,所述第二安装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联动块其中一端连接有用于对第二扭簧位置限定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联动块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螺杆。
11.所述离合转芯靠近第一联动块一侧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扭簧接触的限位块,用于离合转芯在转动后自动复位。
12.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设置于离合转芯下方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上方设置具有升降作用且与顶杆接触的圆弧顶件。
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锁,包括前面板、后面板以及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上设置与把手连接的把手换向装置,把手换向装置包括用于与解锁机构配合使用的把手换向装置,所述把手换向装置包括离合转芯,所述离合转芯的中部设置有前执手,所述前执手靠近离合转芯的一端连接有与离合转芯接触的第一联动块,所述第一联动块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套,所述第一安装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联动块其中一端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扭簧位置限定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联动块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离合转芯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槽对应的两个圆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依次贯穿圆孔和第一限位槽并与第一扭簧接触,用于对第一扭簧的位置限定。
14.优选地,所述离合转芯的中部靠近第一联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安装件位于容纳槽内,所述离合转芯的下方中部设置有与容纳槽对应的卡件。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件远离第一安装杆的一侧有与第一联动块水平设置的卡槽。
16.优选地,所述卡件包括连接在离合转芯底部中间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底端内部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中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上连接有与限位套接触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固定套的内部之间设置有套设于顶杆上的弹簧,所述顶杆的贯穿固定套并与卡槽对应。
17.优选地,所述容纳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位于离合转芯上呈向下状态的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上端设置有位于离合转芯上且与第一限位槽对应的圆孔,所述螺杆滑动于滑槽内。
18.优选地,还包括后执手,所述后执手其中一端连接有第二联动块,所述第二联动块远离后执手的一侧连接有与后执手连接的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联动块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套,所述第二安装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联动块其中一端连接有用于对第二扭簧位置限定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联动块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螺杆。
19.所述离合转芯靠近第一联动块一侧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扭簧接触的限位块,用于
离合转芯在转动后自动复位。
20.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设置于离合转芯下方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上方设置具有升降作用且与顶杆接触的圆弧顶件。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通过拨动前执手使第一联动块转动,使前执手旋转180度,随后采用螺杆从圆孔进入到第一限位槽内,使螺杆与第一扭簧接触对第一联动块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完成对把手的方向位置变换,实现无需拆卸面板及把手,也无需借助外物,即可完成把手的换向,有效的避免了智能锁内其它零部件的损坏,另外其换向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换向操作简单,使换向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盘结构立体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套结构立体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盘结构立体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离合转芯结构立体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件结构剖面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联动块结构立体示意图。
31.图中:1、前面板;2、后面板;3、把手;5、第一联动块;6、第一安装套;7、第一扭簧;8、离合转芯;9、限位块;10、滑槽;11、圆孔;12、卡件;121、固定套;122、限位套;123、顶杆;124、弹簧;125、限位板;13、第一安装件;14、卡槽;15、第一限位槽;16、电机;17、圆弧顶件;18、第一卡块;19、容纳槽;20、前执手;21、后执手;22、第二联动块;23、第二安装件;24、第二限位槽;25、第二卡块;26、第二安装套;27、第二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本实用新型智能锁把手换向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3至图8所示,包括用于与解锁机构配合使用的把手换向装置,把手换向装置包括离合转芯8,离合转芯8的中部设置有前执手20,前执手20靠近离合转芯8的一端连接有与离合转芯8接触的第一联动块5,第一联动块5的后侧连接有位于前执手20上的第一安装件13,第一联动块5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套6,第一安装套6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扭簧7,第一联动块5其中一端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扭簧7位置限定的第一卡块18,第一联动块5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5,离合转芯8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槽15对应的两个圆孔11,第一限位槽15的内部设置有螺杆,螺杆依次贯
穿圆孔11和第一限位槽15并与第一扭簧7接触,用于对第一扭簧7的位置限定,拨动前执手20使第一联动块5转动,使前执手旋转180度,随后采用螺杆从圆孔11进入到第一限位槽15内,使螺杆与第一扭簧7接触对第一联动块5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完成对把手3的方向位置变换,实现无需拆卸面板及把手3,也无需借助外物,即可完成把手3的换向,有效的避免了智能锁内其它零部件的损坏,另外其换向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换向操作简单,使换向更加方便。
35.本实施例中,离合转芯8的中部靠近第一联动块5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19,第一安装件13位于容纳槽19内,离合转芯8的下方中部设置有与容纳槽19对应的卡件12。
36.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13远离第一联动块5的一侧有与第一联动块5水平设置的卡槽14。
37.本实施例中,卡件12包括连接在离合转芯8底部中间的固定套121,固定套121的底端内部连接有限位套122,限位套122的中部设置有顶杆123,顶杆123上连接有与限位套122接触的限位板125,限位板125和固定套121的内部之间设置有套设于顶杆123上的弹簧124,顶杆123的贯穿固定套121并与卡槽14对应,卡件12与卡槽14的配合能够使第一联动块5与离合转芯8形成一体,从而带动锁芯转动。
38.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位于离合转芯8上呈向下状态的两个滑槽10,滑槽10的上端设置有位于离合转芯8上且与第一限位槽15对应的圆孔11,螺杆滑动于滑槽10内,螺杆能够对第一联动块5的位置进行限定。
39.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后执手21,后执手21其中一端连接有第二联动块22,第二联动块22远离后执手21的一侧连接有与后执手21连接的第二安装件23,第二联动块2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套26,第二安装套26的外侧套设有第二扭簧27,第二联动块22其中一端连接有用于对第二扭簧27位置限定的第二卡块25,第二联动块22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4,第二限位槽24的内部设置有螺杆。
40.本实施例中,离合转芯8靠近第一联动块5一侧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扭簧7接触的限位块9,用于离合转芯8在转动后自动复位。
41.本实施例中,顶起机构包括设置于离合转芯8下方的电机16,电机16的上方设置具有升降作用且与顶杆123接触的圆弧顶件17。
4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43.在开锁过程中,电机16会带动圆弧顶件17与顶杆123接触,将顶杆123顶起进入到第一安装件13内的卡槽14内,使第一联动块5和离合转芯8之间固定形成一体,随后只需转动把手3,把手3带动第一联动块5转动,第一联动块5通过第一安装件13带动离合转芯8转动,即可将锁打开,在把手3换向时,先转动把手3,把手3通过前执手20带动第一联动块5转动,使第一联动块5转动180度,然后通过螺杆从圆孔11穿入到第一限位槽15内,从而对换向后第一联动块5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完成对把手3的换向。
44.本实用新型智能锁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前面板1、后面板2以及前面板1和后面板2上设置与把手3连接的把手换向装置,把手换向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换向装置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