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合页结构及应用其的柜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2.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有相应的合页结构作柜体与柜门之间的连接构件;但目前的合页结构或存在安装不稳定、易松动等技术缺陷;且在合页结构的安装过程中,可调节度不高,不能综合地适配不同的柜体与柜门之间安装应用所需。
3.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合页结构应用,其合页两边构件的开启角度范围仅为0~180度,则使应用其的柜门连接结构具有柜门开启角度不足的缺陷情况。
4.基于合页结构的常规安装应用,现有的柜门连接结构或存在柜门门板与合页之间连接松动、存在异响等应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合页结构及应用其的柜门连接结构。
6.合页结构,包括合页大边及合页小边,所述合页大边与合页小边之间穿接有合页轴,所述合页大边呈之字形设置,其包括与所述合页轴连接的第三边板、设置于中段的第二边板及远离所述合页轴设置的第一边板;所述第一边板上沿所述合页轴的轴向方向布置有至少两个大边安装孔,所述大边安装孔呈长条孔状且所述大边安装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合页轴的轴向方向相同;所述合页小边包括与所述合页轴连接的第四边板,所述第四边板上沿所述合页轴的轴向方向布置有至少两个小边安装孔,所述小边安装孔呈长条孔状且所述小边安装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合页轴的轴向方向垂直。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处于两所述大边安装孔位置之间;和/或所述第四边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处于两所述小边安装孔位置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圆心位置与两个所述大边安装孔的对中轴线位置错开;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圆心位置与两个所述小边安装孔的对中轴线位置错开。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圆心位置相对于两个所述大边安装孔的对中轴线位置而于远离所述合页轴一侧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圆心位置相对于两个所述小边安装孔的对中轴线位置而于远离所述合页轴一侧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板上沿所述合页轴的轴向方向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所处位置处于两所述第三安装孔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或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呈圆孔状。
12.进一步地,所述大边安装孔外周缘朝向所述第一边板的板面侧径向外扩地延伸设
置有第一引导斜面;和/或所述小边安装孔外周缘朝向所述第四边板的板面侧径向外扩地延伸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
13.进一步地,所述合页小边相对于所述合页大边绕所述合页轴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270度。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边板朝向所述合页轴一端卷绕形成有大边穿接腔,所述第四边板朝向所述合页轴一端卷绕形成有小边穿接腔,所述合页轴穿接设置于所述大边穿接腔及小边穿接腔以形成所述合页大边与合页小边的连接。
15.进一步地,沿所述合页轴的轴向布置方向,所述第三边板朝向该合页轴一端分设有第一卷绕段及第二卷绕段,所述第一卷绕段卷绕形成第一卷绕腔、所述第二卷绕段卷绕形成第二卷绕腔,所述第一卷绕段与第二卷绕段之间形成有第一留空位;所述第四边板朝向该合页轴一端设置有第四卷绕段,所述第四卷绕段卷绕形成有所述第四卷绕腔;所述第四卷绕段配合所述第一留空位设置,所述合页轴穿接于所述第一卷绕腔、第四卷绕腔及第二卷绕腔以形成所述合页大边与合页小边的连接。
16.进一步地,沿所述合页轴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三边板尺寸大于所述第四边板尺寸;对应所述合页轴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三边板设置有倾斜朝向于所述第四边板的第一倾斜边,和/或所述第二边板设置有倾斜朝向于所述第三边板的第二倾斜边。
17.柜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于柜体板与柜门板之间的连接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合页应用有如上述所述的合页结构;所述合页大边与所述柜体板连接,所述合页小边与所述柜门板连接,所述合页小边与所述柜门板之间连接有缓冲构件。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通过该合页结构的结构应用设置,使应用其的柜门连接结构具有安装稳定、不易松动的技术特点,且该合页结构安装调节度高,能综合地适配不同的柜体与柜门之间安装应用所需。
20.基于呈之字形设置的合页大边结构,则可使与其组合应用的合页小边能相对其绕所述合页轴的转动角度范围达到0~270度,使应用其的柜门连接结构具有柜门开启角度更大的有益技术效果。
21.通过应用有缓冲构件的柜门连接结构设置,有效地解决柜门连接结构中存在的柜门门板与合页之间连接松动、存在异响等应用缺陷。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合页结构的第一组合应用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合页结构的第二组合应用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合页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构件安装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柜门连接结构的第一应用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柜门连接结构的第一应用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合页大边1、第一边板11、大边安装孔111、第一引导斜面1110、第一安装孔112、第二边板12、第三安装孔121、第三边板13、第一卷绕段14、第二卷绕段15、第三卷绕段16、第一
留空位17、第二留空位18、第一倾斜边19、
30.合页小边2、第四边板21、小边安装孔211、第二引导斜面2110、第二安装孔212、第四卷绕段22、第四卷绕腔221、第五卷绕段23、第五卷绕腔231、第三留空位24、
31.合页轴3、柜体板4、柜门板5、柜内空间6、
32.缓冲构件7、基板段71、缓冲段72、压接段73、连接孔74。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34.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柜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于柜体板4与柜门板5之间的连接合页,所述连接合页采用有一种合页结构设置形式。
35.上述合页结构包括合页大边1及合页小边2,所述合页大边1与合页小边2之间穿接有合页轴3。
36.具体而言,所述合页大边1呈之字形设置,其包括与所述合页轴3连接的第三边板13、设置于中段的第二边板12及相对所述第二边板12而远离所述合页轴3设置的第一边板11,所述第三边板13与第二边板12之间连接角度设置呈90度,所述第二边板12与第一边板11之间连接角度设置呈90度;所述第二边板12和/或所述第一边板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柜体板4安装配合的柜体安装孔。
37.所述合页小边2包括与所述合页轴3连接的第四边板21,所述第四边板2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柜门板5安装配合的柜门安装孔。
38.所述合页小边2相对于所述合页大边1绕所述合页轴3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270度。使所述第四边板21转动朝向至所述第三边板13与第二边板12之间位置一侧为靠接侧,所述第四边板21转动背向所述第三边板13与第二边板12之间位置一侧为装接侧。
39.使所述柜体板4通过以螺钉或螺栓经所述柜体安装孔而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边板12与第一边板11之间,使所述柜体板4的宽度位置与所述第二边板12位置配合,所述柜体板4的长度位置与所述第一边板11位置配合,所述柜体板4的一侧板面布置与所述第三边板13的板面布置相互平行设置。
40.使所述柜门板5以其宽度位置通过螺钉或螺栓经所述柜门安装孔而固定连接至所述第四边板21的装接侧上,则在所述合页小边2相对所述合页大边1绕所述合页轴3的转动过程中,当所述合页小边2的转动角度呈0度时,所述柜门板5相对于所述柜体板4呈90度设置,所述柜门板5呈关门状态,所述柜门板5与柜体板4之间的柜内空间6围合关闭。
41.当所述合页小边2的转动角度呈270度使,所述柜门板5相对于所述柜体板4而平行地相互靠接设置,所述柜门板5呈开门状态,所述柜门板5与柜体板4之间的柜内空间6开启。
42.为了防止柜门板5与合页小边2之间的连接松动,而造成有使用异响的缺陷,可使所述合页小边2与所述柜门板5之间安装设置有缓冲构件7。
43.所述缓冲构件7整体呈长条板状,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合页轴3的轴向布置方向相同;其包括基板段71,所述基板段71两端抬升地延伸设置有缓冲段72,两侧所述缓冲段72末端分别设置有压接段73,两侧所述压接段73与所述基板段71相互平行设置。
44.则使所述基板段71对应所述第四边板21位置设置,该基板段71对应该第四边板21
的各所述门柜门安装孔而设置有相应的连接孔74;则使两端压接段73靠近所述第四边板21装接,而所述基板段71靠近所述柜门板5装接,基板段71与所述第四边板21之间能形成有一定的缓冲空间,相应的螺钉或螺栓连接构件经由该连接孔74而连接于所述第四边板21与柜门板5上;则在该缓冲空间的缓冲应用下,柜门板5对合页结构之间的安装异响及连接松动情况能得到有效解决。
45.为了更好地完成该合页结构对柜门板5与柜体板4的安装,则使所述柜体安装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板11上的大边安装孔111及第一安装孔112、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板12上的第三安装孔121;所述大边安装孔111呈长条孔状,且沿所述合页轴3的轴向方向布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大边安装孔1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合页轴3的轴向方向设置相同,所述第一安装孔112处于两个所述大边安装孔111位置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孔112的圆心位置与两个所述大边安装孔111的对中轴线位置错开且所述第一安装孔112的圆心位置相对于两个所述大边安装孔111的对中轴线位置而于远离所述合页轴3一侧设置。
46.所述柜门安装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边板21上的两个小边安装孔211,所述小边安装孔211呈长条孔状,两所述小边安装孔211沿所述合页轴3的轴向方向布置且各所述小边安装孔2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合页轴3的轴向方向垂直。两所述小边安装孔211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2,所述第二安装孔212的圆心位置与两个所述小边安装孔211的对中轴线位置错开且所述第二安装孔212的圆心位置相对于两个所述小边安装孔211的对中轴线位置而于远离所述合页轴3一侧设置。
47.所述第三安装孔121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三安装孔121沿所述合页轴3的轴向方向布置;则沿所述合页轴3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安装孔1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12所处位置均处于两所述第三安装孔121之间。
48.所述第一安装孔112、第二安装孔212及第三安装孔121均呈圆孔状设置。
49.基于长条孔状的大边安装孔111及小边安装孔211设置,能满足合页构件安装时的位置微调应用需求,从而有效综合地适配不同的柜体与柜门之间安装应用所需。
50.为了满足外接螺钉或螺栓的安装应用需求,则各所述柜体安装孔其外周缘背向所述柜体板4侧径向外地延伸设置有相应的柜装引导斜面,各所述柜门安装孔其外周缘背向所述柜门板5侧径向外地延伸设置有相应的门装引导斜面;具体而言,如所述大边安装孔111外周缘朝向所述第一边板11的板面侧径向外扩地延伸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1110;或如所述小边安装孔211外周缘朝向所述第四边板21的板面侧径向外扩地延伸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2110等。
51.为了满足合页轴3的穿接应用需求,则所述第三边板13朝向所述合页轴3一端卷绕形成有大边穿接腔,所述第四边板21朝向所述合页轴3一端卷绕形成有小边穿接腔,所述合页轴3穿接设置于所述大边穿接腔及小边穿接腔以形成所述合页大边1与合页小边2的连接。
5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则沿所述合页轴3的轴向布置方向,所述第三边板13朝向该合页轴3一端分设有第一卷绕段14、第二卷绕段15及第三卷绕段16,所述第一卷绕段14卷绕形成第一卷绕腔、所述第二卷绕段15卷绕形成第二卷绕腔、所述第三卷绕段16卷绕形成第三卷绕腔,所述第一卷绕段14与第二卷绕段15之间形成有第一留空位17,所述第二卷绕段15与第三卷绕段16之间形成有第二留空位18,所述第一卷绕腔、第二卷绕腔及第三卷绕腔
同轴设置以综合形成所述大边穿接腔。
53.沿所述合页轴3的轴向布置方向,所述第四边板21朝向该合页轴3一端设置有第四卷绕段22及第五卷绕段23,所述第四卷绕段22卷绕形成有第四卷绕腔221,所述第五卷绕段23卷绕形成有第五卷绕腔231,所述第四卷绕段22与第五卷绕段23之间形成有第三留空位24,所述第四卷绕腔221与第五卷绕腔231同轴设置以综合形成所述小边穿接腔。
54.则在装接过程中,使所述第四卷绕段22配合所述第一留空位17设置,所述第五卷绕段23配合所述第二留空位18设置,所述第二卷绕段15配合所述第三留空位24设置,以令所述合页小边2与合页大边1形成组合装配,使所述合页轴3依次穿接于所述第一卷绕腔、第四卷绕腔221、第二卷绕腔第五卷绕腔231及第三卷绕腔,以形成所述合页大边1与合页小边2的连接。
55.因应施力作用需求,则使所述合页小边2整体尺寸小于所述合页大边1设置,所述第三边板13尺寸大于所述第四边板21尺寸;则沿所述合页轴3的轴向方向,对应所述合页轴3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三边板13设置有倾斜朝向于所述第四边板21的第一倾斜边19设置。
56.另一方面,或因应不同的合页结构,同理或使所述第二边板12设置有倾斜朝向于所述第三边板13的第二倾斜边,以进行安装应用。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