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
背景技术:2.在工厂的铝板的生产和传输过程中,存在多个加工工序,如储料、开卷、校平、抛光等等工序,工序较多,浪费人力物力;如在铝板传输过程中,铝板厚度较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铝板的平整,但由于铝板的长度可几千米以上,并不利于储存和运输;且在铝板表面抛光工艺中,一般是通过人工利用抛光砂轮的打磨实现,这种人工抛光虽然抛光效果较好,但效率低,抛光时所产生的大量粉尘对操作人员也有较大的身体伤害,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
3.因此,亟需一种能自动抛光铝板、且能减少铝板操作工序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采用本方案,能在传输铝板的过程中对铝板进行自动打磨抛光,效率高,节省了人力物力。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包括可相对移动的固定辊组和移动辊组,所述固定辊组和移动辊组均包括有辊轮,铝板从固定辊组一侧穿入,并依次穿插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上的辊轮,并从固定辊组另一侧穿出,还包括导向装置;
6.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沿辊轮长度方向设置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套设于辊轮上,并和辊轮之间留有间隙通道,所述间隙通道用于使铝板穿过,所述弧形板内侧带有打磨段。
7.本方案具体运作时,在铝板传输过程中需使用储料架,储料架包括有固定辊组和移动辊组,其中移动辊组位于固定辊组上方,并向上移动,其中移动辊组的辊轮和固定辊组的辊轮错开设置,且中轴线不在同一竖直面上,铝板从固定辊轮最左侧的辊轮一侧下方穿入,并从另一侧穿出,之后再穿入到移动辊组最左侧的辊轮一侧上方,再从另一侧穿出,依次类推,如图3所示,直到从固定辊组的最右侧穿出,连接到外部的牵引装置拉出铝板,初始状态时,移动辊组接近固定辊组,穿完铝板后,在外部牵引装置的拉动下,铝板逐渐从左至右移动,而此时便可将移动辊组向上移动,使储料架中储存更多的铝板;本方案在固定辊组和移动辊组的辊轮上均设有导向装置,其中导向装置包括沿辊轮长度方向设置的弧形板,其中弧形板和辊轮为同一中心轴线,但弧形板的直径大于辊轮的直径,使弧形板和辊轮之间存在间隙通道,此时铝板便可通过间隙通道穿过辊轮,而在弧形板内侧带有打磨段,其中打磨段的长度和铝板的宽度相匹配,打磨段和辊轮之间的间距和铝板的厚度相匹配,使打磨段能接触并打磨抛光铝板,而打磨段侧面两端为弧形段,能避免阻挡铝板运输;更具体的,为不影响铝板运输,固定辊组上的导向装置设置在辊轮下方,移动辊组的导向装置设置在辊轮上方,此时固定辊组的打磨段能打磨抛光铝板的一面,移动辊组的打磨段能打磨抛
光铝板的另一面,最终使铝板的两面都能进行抛光打磨;自动化传输与抛光,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
8.进一步优化,为提高打磨段的打磨寿命,设置为:所述打磨段采用棕刚玉研磨石。
9.进一步优化,每个所述辊轮上均带有导向装置,所述固定辊组上的多个导向装置中,至少一个导向装置带有打磨段,所述移动辊组上的多个导向装置中,至少一个导向装置带有打磨段;由于打磨段和铝板的相互作用下,摩擦力较大,且为提高储料架的储料空间,辊轮设置相对较多,导致牵引装置的牵引力较大,甚至会损伤铝板,因此,本方案中,为降低整体运输摩擦力,在每个辊轮上均设有导向装置,而在固定辊组上的多个导向装置中,至少有一个导向装置带有打磨段,优选为1到3个,在移动辊组上的多个导向装置中,至少一个导向装置带有打磨段,优选为1到3个。
10.进一步优化,导向装置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固定端和弧形板侧面的端部连接,所述导向板的延伸端朝远离辊轮一方倾斜设置,所述弧形段侧面的两端均带有导向板;本方案中,为引导铝板顺利从辊轮上传输,设置有导向板,其中导向板的固定端和弧形板的侧面端部固定连接,导向板另一端向外延伸,而在移动辊组上下移动过程中,不影响铝板的运输,其延伸端朝远离辊轮的一方倾斜,导向板和辊轮竖向直径之间的夹角大于15度。
11.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辊组包括有多个第一辊轮,所述移动辊组均包括有多个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上位于同侧的两个导向板之间相互错开,所述两个导向板之间留有供铝板穿过的通道;由于在铝板初始穿入储料架的过程中,均为手动穿入,效率极慢,本方案中,固定辊组包括有多个第一辊轮,移动辊组均包括有多个第二辊轮,其中,如图3所示,第二辊轮左侧的导向板和第一辊轮右侧的导向板之间相互错开,且导向板的延伸端均向辊轮处延伸,在两个导向板之间留有供铝板穿过的通道,在最开始穿入铝板时,此时固定辊组和移动辊组均为动力辊组,由外部电机驱动旋转,此时铝板便能随辊轮转动,依次通过间隙通道和两个导向板之间的通道,无需人工操作,在铝板穿出储料架后,此时便可将移动辊组和动力辊组变为无动力辊组,辊轮可自由转动。
12.进一步优化,设置为:还包括挡板,所述导向装置两端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阻挡铝板偏移;本方案为避免铝板在传输过程中,从辊轮两端偏移而出,还设置有挡板,其中挡板设置在导向装置端部,挡板一端和导向装置端部连接,另一端朝辊轮中轴线方向延伸,并能覆盖间隙通道。
13.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用于连接导向装置和辊组架;为支撑导向装置,还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一端和导向板端部连接,另一端和辊轮架连接,用于固定导向装置;其中辊轮架为组装多个辊轮的架体,组装后形成固定辊组或移动辊组;支撑臂为多个,导向板两端均设有支撑臂。
14.进一步优化,本方案为带动移动辊组向上移动,设置为:还包括支架和传动机构,固定辊组和移动辊组均设于支架上,移动辊组位于固定辊组上方,移动辊组可沿支架高度方向移动,传动机构设于支架顶部,传动机构通过链条带动移动辊组移动;其中传动机构为分设于支架顶部四角的四个传动齿轮,链条和传动齿轮啮合,其下方连接移动辊组的辊轮架两端,旋转传动齿轮,便能带动移动辊组上移。
15.进一步优化,本方案为驱动传动机构带动移动辊组向上移动,设置为:还包括设于支架上的油缸,油缸通过链条驱动传动机构。
16.进一步优化,本方案为维修储料架,还包括维修平台,维修平台和支架侧面可拆卸连接,支架两侧均设有维修平台。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采用本方案,能在传输铝板的过程中对铝板进行自动打磨抛光,效率高,节省了人力物力;在初始阶段,还能自动穿入铝板,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的主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的局部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油缸的主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的局部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的局部视图。
25.图中附图标记为:1-固定辊组,11-第一辊轮,2-移动辊组,21-第二辊轮,3-油缸,4-弧形板,5-打磨段,6-导向板,7-挡板,8-支撑臂,9-支架,10-传动机构,30-维修平台,40-铝板。,5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7.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28.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0.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具有铝材传输用传送辊组的储料架,包括可相对移动的固定辊组1和移动辊组2,所述固定辊组1和移动辊组2均包括有辊轮,铝板40从固定辊
组1一侧穿入,并依次穿插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21上的辊轮,并从固定辊组1另一侧穿出,还包括导向装置;
31.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沿辊轮长度方向设置的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4套设于辊轮上,并和辊轮之间留有间隙通道,所述间隙通道用于使铝板40穿过,所述弧形板4内侧带有打磨段5。
32.本实施例中,在铝板40传输过程中需使用储料架,储料架包括有固定辊组1和移动辊组2,其中移动辊组2位于固定辊组1上方,并向上移动,其中移动辊组2的辊轮和固定辊组1的辊轮错开设置,且中轴线不在同一竖直面上,铝板40从固定辊轮最左侧的辊轮一侧下方穿入,并从另一侧穿出,之后再穿入到移动辊组2最左侧的辊轮一侧上方,再从另一侧穿出,依次类推,如图3所示,直到从固定辊组1的最右侧穿出,连接到外部的牵引装置拉出铝板40,初始状态时,移动辊组2接近固定辊组1,穿完铝板40后,在外部牵引装置的拉动下,铝板40逐渐从左至右移动,而此时便可将移动辊组2向上移动,使储料架中储存更多的铝板40;本方案在固定辊组1和移动辊组2的辊轮上均设有导向装置,其中导向装置包括沿辊轮长度方向设置的弧形板4,其中弧形板4和辊轮为同一中心轴线,但弧形板4的直径大于辊轮的直径,使弧形板4和辊轮之间存在间隙通道,此时铝板40便可通过间隙通道穿过辊轮,而在弧形板4内侧带有打磨段5,其中打磨段5的长度和铝板40的宽度相匹配,打磨段5和辊轮之间的间距和铝板40的厚度相匹配,使打磨段5能接触并打磨抛光铝板40,而打磨段5侧面两端为弧形段,能避免阻挡铝板40运输;更具体的,为不影响铝板40运输,固定辊组1上的导向装置设置在辊轮下方,移动辊组2的导向装置设置在辊轮上方,此时固定辊组1的打磨段5能打磨抛光铝板40的一面,移动辊组2的打磨段5能打磨抛光铝板40的另一面,最终使铝板40的两面都能进行抛光打磨;自动化传输与抛光,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
33.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打磨段5的打磨寿命,设置为:所述打磨段5采用棕刚玉研磨石。
34.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辊轮上均带有导向装置,所述固定辊组1上的多个导向装置中,至少一个导向装置带有打磨段5,所述移动辊组2上的多个导向装置中,至少一个导向装置带有打磨段5;由于打磨段5和铝板40的相互作用下,摩擦力较大,且为提高储料架的储料空间,辊轮设置相对较多,导致牵引装置的牵引力较大,甚至会损伤铝板40,因此,本方案中,为降低整体运输摩擦力,在每个辊轮上均设有导向装置,而在固定辊组1上的多个导向装置中,至少有一个导向装置带有打磨段5,优选为1到3个,在移动辊组2上的多个导向装置中,至少一个导向装置带有打磨段5,优选为1到3个。
35.本实施例中,导向装置还包括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的固定端和弧形板4侧面的端部连接,所述导向板6的延伸端朝远离辊轮一方倾斜设置,所述弧形段侧面的两端均带有导向板6;本方案中,为引导铝板40顺利从辊轮上传输,设置有导向板6,其中导向板6的固定端和弧形板4的侧面端部固定连接,导向板6另一端向外延伸,而在移动辊组2上下移动过程中,不影响铝板40的运输,其延伸端朝远离辊轮的一方倾斜,导向板6和辊轮竖向直径之间的夹角大于15度。
36.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辊组1包括有多个第一辊轮11,所述移动辊组2均包括有多个第二辊轮21,所述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21上位于同侧的两个导向板6之间相互错开,所述两个导向板6之间留有供铝板40穿过的通道;由于在铝板40初始穿入储料架的过程中,均
为手动穿入,效率极慢,本方案中,固定辊组1包括有多个第一辊轮11,移动辊组2均包括有多个第二辊轮21,其中,如图3所示,第二辊轮21左侧的导向板6和第一辊轮11右侧的导向板6之间相互错开,且导向板6的延伸端均向辊轮处延伸,在两个导向板6之间留有供铝板40穿过的通道,在最开始穿入铝板40时,此时固定辊组1和移动辊组2均为动力辊组,由外部电机驱动旋转,此时铝板40便能随辊轮转动,依次通过间隙通道和两个导向板6之间的通道,无需人工操作,在铝板40穿出储料架后,此时便可将移动辊组2和动力辊组变为无动力辊组,辊轮可自由转动。
37.本实施例中,设置为:还包括挡板7,所述导向装置两端均设有挡板7,所述挡板7用于阻挡铝板40偏移;本方案为避免铝板40在传输过程中,从辊轮两端偏移而出,还设置有挡板7,其中挡板7设置在导向装置端部,挡板7一端和导向装置端部连接,另一端朝辊轮中轴线方向延伸,并能覆盖间隙通道。
3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臂8,所述支撑臂8用于连接导向装置和辊组架;为支撑导向装置,还设置有支撑臂8,支撑臂8一端和导向板6端部连接,另一端和辊轮架连接,用于固定导向装置;其中辊轮架为组装多个辊轮的架体,组装后形成固定辊组1或移动辊组2;支撑臂8为多个,导向板6两端均设有支撑臂8。
39.本实施例中,本方案为带动移动辊组2向上移动,设置为:还包括支架9和传动机构10,固定辊组1和移动辊组2均设于支架9上,移动辊组2位于固定辊组1上方,移动辊组2可沿支架9高度方向移动,传动机构10设于支架9顶部,传动机构10通过链条带动移动辊组2移动;其中传动机构10为分设于支架9顶部四角的四个传动齿轮,链条和传动齿轮啮合,其下方连接移动辊组2的辊轮架两端,旋转传动齿轮,便能带动移动辊组2上移。
40.本实施例中,本方案为驱动传动机构10带动移动辊组2向上移动,设置为:还包括设于支架9上的油缸3,油缸3通过链条驱动传动机构10。
41.本实施例中,本方案为维修储料架,还包括维修平台30,维修平台30和支架9侧面可拆卸连接,支架9两侧均设有维修平台30。
4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