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塑料模型件定位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8716发布日期:2022-08-23 23:3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大型塑料模型件定位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型塑料模型件定位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2.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机器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
3.现有的大型塑料模型在加工时,由于加工装置与模型件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容易导致模型件发声位置的偏移,现有的加工装置对模型件的固定大多数都是通过螺钉和固定板对模型建的上下以及两侧进行格挡夹持,容易导致模型件加工时模型件拆卸调整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大型塑料模型件定位夹持工装,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能有效的对模型件四周进行格挡固定,以及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能有效的对模型件的上下进行固定,从而对模型件进行全方位的固定,同时便于模型件位置的调整,以解决现有的加工装置对模型件的固定大多数都是通过螺钉和固定板对模型建的上下以及两侧进行格挡夹持,容易导致模型件加工时模型件拆卸调整比较复杂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大型塑料模型件定位夹持工装,包括工装台,所述工装台顶部设有夹持组件;
6.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工装台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十字槽,所述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块,所述十字块设于十字槽内部且与工装台滑动连接,所述工装台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设有矩形块,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矩形块且与矩形块螺纹连接,所述矩形块外侧与十字块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矩形块与十字块中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均设于固定轴外侧且与固定台活动铰接。
7.优选的,所述工装台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与工装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设于底座轴心处且通过轴承与底座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座一侧开设有内部槽,所述内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一侧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板,所述移动板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夹板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于滑动槽内部且
与移动板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工装台顶部轴心处设有模型本体,所述模型本体设于多个移动板中部,所述模型本体设于夹板与工装台中部。
12.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滑动块且与滑动块螺纹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一侧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移动板一侧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一侧与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顶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转动轴外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
15.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螺纹相反。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能有效的对模型件四周进行格挡固定,以及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能有效的对模型件的上下进行固定,从而对模型件进行全方位的固定,同时便于模型件位置的调整,以解决现有的加工装置对模型件的固定大多数都是通过螺钉和固定板对模型建的上下以及两侧进行格挡夹持,容易导致模型件加工时模型件拆卸调整比较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组件结构爆炸图。
24.图中:1工装台、2底座、3支撑杆、4夹持组件、5固定组件、401移动板、402十字槽、403十字块、404第一螺纹杆、405矩形块、406固定台、407连接杆、408电机、409转动杆、4010第一锥齿轮、4011第二锥齿轮、501夹板、502滑动槽、503滑动块、504模型本体、505第二螺纹杆、506转动轴、507转动块、508第三锥齿轮、509第四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塑料模型件定位夹持工装,包括工装台1,工装台1顶部设有夹持组件4;
27.夹持组件4包括移动板401,工装台1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十字槽402,移动板401底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块403,十字块403设于十字槽402内部且与工装台1滑动连接,工装台1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04,第一螺纹杆404外侧设有矩形块405,第一螺纹杆404贯穿矩形块405且与矩形块405螺纹连接,矩形块405外侧与十字块403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台406,固定台406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矩形块405与十字块403中部设有连接杆407,连接杆407两端均设于固定轴外侧且与固定台406活动铰接;
28.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夹持组件4的设置,能有效的对模型件四周进行格挡固定,以及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固定组件5的设置,能有效的对模型件的上下进行固定,从而对模型件进行全方位的固定,同时便于模型件位置的调整,以解决现有的加工装置对模型件的固定大多数都是通过螺钉和固定板对模型建的上下以及两侧进行格挡夹持,容易导致模型件加工时模型件拆卸调整比较复杂的问题;
29.其中,为了实现带动第一螺纹杆404转动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工装台1底部设有底座2,底座2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顶部与工装台1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404底部设于底座2轴心处且通过轴承与底座2转动连接;
30.底座2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08,底座2一侧开设有内部槽,内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09,转动杆409一端与电机408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40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010,转动杆40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011,第二锥齿轮4011与第一锥齿轮4010啮合连接;
31.使用者将模型本体504放置在工装台1顶部,然后使用者通过电机408带动转动杆40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4010与第二锥齿轮4011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一螺纹杆404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404与矩形块405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矩形块405下降,此时通过连接杆407两端分别与矩形块405和十字块403之间的活动铰接,使得矩形块405下降带动多个十字块403做相向运动,从而带动多个移动板401向内运动,进而将模型本体504四周进行固定;
32.其中,为了实现对模型本体504上下进行固定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移动板401一侧设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夹板501,移动板401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502,夹板501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503,滑动块503设于滑动槽502内部且与移动板401滑动连接;
33.工装台1顶部轴心处设有模型本体504,模型本体504设于多个移动板401中部,模型本体504设于夹板501与工装台1中部;
34.滑动槽502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05,第二螺纹杆505贯穿滑动块503且与滑动块503螺纹连接;
35.移动板401一侧顶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06,移动板401一侧设有转动块507,转动块507一侧与转动轴506一端固定连接;
36.第二螺纹杆505顶部顶连接有第三锥齿轮508,转动轴506外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509,第四锥齿轮509与第三锥齿轮508啮合连接;
37.两个第二螺纹杆505外侧螺纹相反,由于两个第二螺纹杆505通过第三锥齿轮508与第四锥齿轮509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二螺纹杆505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两个第二螺纹杆505外侧螺纹相反的设置,能有效的带动夹板501进行升降;
38.使用者通过转动块507带动转动轴506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锥齿轮508与第四锥齿轮509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二螺纹杆505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505与夹板501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夹板501下降,从而将模型本体504固定在夹板501与工装台1中部,进而对模型本体504进行上下固定。
3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将模型本体504放置在工装台1顶部,然后使用者通过电机408带动转动杆40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4010与第二锥齿轮4011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一螺纹杆404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404与矩形块405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矩形块405下降,此时通过连接杆407两端分别与矩形块405和十字块403之间的活动铰接,使得矩形块405下降带动多个十字块403做相向运动,从而带动多个移动板401向内运动,进而将模型本体504四周进行固定;
40.固定好模型本体504四周后,使用者通过转动块507带动转动轴506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锥齿轮508与第四锥齿轮509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二螺纹杆505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505与夹板501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夹板501下降,从而将模型本体504固定在夹板501与工装台1中部,进而对模型本体504进行上下固定。
4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