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机械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重移动外骨骼。
背景技术:2.在应急抢险救灾时,常常会遇到有人员受伤而无法移动的情况,此时医护人员需要将受伤人员通过人力背负或担架搬运的形式将其从抢险救灾一线搬运到伤员集中点的救护需求。
3.现有通过人力背动或者双人抬担架的方式负担过重,效率太低,容易错过救援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重移动外骨骼,旨在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移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重移动外骨骼,包括脚部组件、穿戴组件、能源箱和两个驱动组件,所述穿戴组件包括腰部支撑环和顶部杆,所述顶部杆设置在所述腰部支撑环的一侧,所述能源箱设置在所述顶部杆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腰部支撑环的一侧,并与所述能源箱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脚部组件包括底板、支撑杆和复位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腰部支撑环的一侧,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所述复位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并靠近所述转动杆。
6.其中,所述脚部组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包括第二电机、驱动齿轮和履带,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履带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履带啮合。
7.其中,所述脚部组件还包括升降板和调节螺杆,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履带的一侧,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并与所述升降板转动连接。
8.其中,所述升降板具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
9.其中,所述脚部组件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板底部。
10.其中,所述顶部杆包括支撑杆本体、滑动杆和卡杆,所述滑动杆具有多个通孔,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支撑杆本体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本体的一侧,所述卡杆与所述支撑杆本体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通孔内。
11.其中,所述穿戴组件还包括吊袋,所述吊袋与所述腰部支撑环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腰部支撑环的一侧。
12.本发明的一种负重移动外骨骼,所述顶部杆设置在所述腰部支撑环的一侧,通过所述腰部支撑环可以佩戴在使用者腰部,所述顶部杆用于在搬运患者时将患者固定在所述
顶部杆上,所述能源箱设置在所述顶部杆的一侧,通过所述能源箱可以提供电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腰部支撑环的一侧,并与所述能源箱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可以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从而可以驱动人的大腿抬起或者放下,为了跟大腿的转动轨迹重合,可以适应性的调整所述转动杆的结构,相关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脚部组件包括底板、支撑杆和复位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腰部支撑环的一侧,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所述复位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并靠近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底板可以对人的脚部和小腿进行支撑,所述复位器可以对所述转动杆进行支撑。使用时医护人员的脚放置到所述底板上,然后将小腿和大腿依次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转动杆连接,然后将所述腰部支撑环连接,将伤者固定在所述顶部杆上,然后驱动所述驱动电机可以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大腿抬起和放下,所述复位器将伤者的重量依次通过所述腰部支撑环、所述转动杆、所述复位器传递到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底板上以减轻身体的承受负担,从而可以方便地带动伤者进行移动,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负重移动外骨骼的结构图。
15.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负重移动外骨骼的左侧结构图。
16.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负重移动外骨骼的顶部结构图。
17.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负重移动外骨骼的剖面示意图。
18.图5是图2细节a的局部放大图。
19.1-脚部组件、2-穿戴组件、3-能源箱、4-驱动组件、11-底板、12-支撑杆、13-复位器、14-驱动器、15-升降板、16-调节螺杆、17-防滑垫、21-腰部支撑环、22-顶部杆、23-吊袋、41-驱动电机、42-转动杆、43-光栅、44-光电传感器、131-第一板、132-第二板、133-第二弹簧、141-第二电机、142-驱动齿轮、143-履带、151-推板、221-支撑杆本体、222-滑动杆、223-卡杆、224-连接环、22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
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负重移动外骨骼:
23.包括脚部组件1、穿戴组件2、能源箱3和两个驱动组件4,所述穿戴组件2包括腰部支撑环21和顶部杆22,所述顶部杆22设置在所述腰部支撑环21的一侧,所述能源箱3设置在所述顶部杆22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和转动杆42,所述驱动电机41固定设置在所述腰部支撑环21的一侧,并与所述能源箱3连接,所述转动杆42与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脚部组件1包括底板11、支撑杆12和复位器13,所述支撑杆12与所述转动杆42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杆42远离所述腰部支撑环21的一侧,所述底板11与所述支撑杆12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12的一侧,所述复位器13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2上,并靠近所述转动杆42。
2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杆22设置在所述腰部支撑环21的一侧,通过所述腰部支撑环21可以佩戴在使用者腰部,所述顶部杆22用于在搬运患者时将患者固定在所述顶部杆22上,所述能源箱3设置在所述顶部杆22的一侧,通过所述能源箱3可以提供电能,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和转动杆42,所述驱动电机41固定设置在所述腰部支撑环21的一侧,并与所述能源箱3连接,所述转动杆42与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41可以带动所述转动杆42转动,从而可以驱动人的大腿抬起或者放下,为了跟大腿的转动轨迹重合,可以适应性的调整所述转动杆42的结构,相关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脚部组件1包括底板11、支撑杆12和复位器13,所述支撑杆12与所述转动杆42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杆42远离所述腰部支撑环21的一侧,所述底板11与所述支撑杆12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12的一侧,所述复位器13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2上,并靠近所述转动杆42,通过所述支撑杆12和所述底板11可以对人的脚部和小腿进行支撑,所述复位器13可以对所述转动杆42进行支撑。使用时医护人员的脚放置到所述底板11上,然后将小腿和大腿依次与所述支撑杆12和所述转动杆42连接,然后将所述腰部支撑环21连接,将伤者固定在所述顶部杆22上,然后驱动所述驱动电机41可以带动所述转动杆42转动从而带动大腿抬起和放下,所述复位器13将伤者的重量依次通过所述腰部支撑环21、所述转动杆42、所述复位器13传递到所述支撑杆12和所述底板11上以减轻身体的承受负担,从而可以方便地带动伤者进行移动,提高工作效率。
25.进一步的,所述脚部组件1还包括驱动器14,所述驱动器14包括第二电机141、驱动齿轮142和履带143,所述第二电机141设置在所述底板11的一侧,所述履带143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机141的一侧,所述驱动齿轮142与所述第二电机1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履带143啮合。
26.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移动到较为平稳的地带时可以节省体力,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141可以带动所述驱动齿轮142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所述履带143转动,以在较为平缓的地面上自动前进以节省医护人员的体力。
27.进一步的,所述脚部组件1还包括升降板15和调节螺杆16,所述升降板15与所述底板11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履带143的一侧,所述调节螺杆16与所述底板11螺纹连接,并与所述升降板15转动连接。
2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道路比较崎岖时需要采用双腿走路的方式前进,此时需要转动所述调节螺杆16带动所述升降板15向下移动而接触地面,使得履带143脱离和地面的接
触,从而可以更加方便行走。
2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15具有推板151,所述推板151位于远离所述驱动电机41的一侧。
3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地表的碎石等物品影响所述履带143前进设置有所述推板151可以将地面的杂质推开,使得前进更加平稳。
31.进一步的,所述脚部组件1还包括防滑垫17,所述防滑垫17与所述升降板1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板15底部。
3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防滑垫17可以增加所述升降板15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移动更加平稳。
33.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杆22包括支撑杆本体221、滑动杆222和卡杆223,所述滑动杆222具有多个通孔2221,所述滑动杆222与所述支撑杆本体221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本体221的一侧,所述卡杆223与所述支撑杆本体221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通孔2221内。
3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滑动所述滑动杆222可以改变支撑的高度,从而可以在不需要固定伤者时将所述滑动杆222放置到所述支撑杆本体221中收纳,在需要时再伸出进行使用。
35.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杆22还包括连接环224,所述连接环224与所述滑动杆22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杆222顶部。
3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连接环224可以方便地对伤者进行固定,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37.进一步的,所述穿戴组件2还包括吊袋23,所述吊袋23与所述腰部支撑环2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腰部支撑环21的一侧。
3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吊袋23中可以放置其他物品,使得便于携带和移动。
3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4还包括光栅43和光电传感器44,所述光栅43与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44设置在所述光栅43的一侧。
4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光栅43和所述光电传感器44配合可以检测大腿的与移动方向,从而可以在检测到移动方向后自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41运作,使得响应更快。
41.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器13包括第一板131、第二板132和第二弹簧133,所述第一板131与所述支撑杆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12的一侧,所述第二板132与所述第一板131转动连接,并位于靠近所述转动杆42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133设置在所述第一板131和所述第二板132之间。
4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板131的支撑下,所述第二板132可以在所述第二弹簧133支撑下对所述转动板进行支撑,从而可以分担部分载荷,使得使用更加省力。
4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