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模具开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5938发布日期:2022-09-21 05:4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模具开片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模具开片设备。


背景技术:

2.手机配件生产中经常需要使用注塑模具进行配合,已完成对配件的批量和高质量的生产。如图4所示,图中展示了一种手机配件生产用塑料模具100,其包括模具主体110,模具主体110上间隔成型有若干容置槽120,其中容置槽120底部成型有待切底托130。
3.上述塑料模具中的待切底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为了方便一体注塑成型而产生,但是在塑料模具实际使用前,需要将待切底托进行开片切除,以确保达到使用需求;而常规的开片机通常用于切割泡沫板材,塑料模具相较于泡沫板材来说硬度更大,且塑料模具上的每个待切底托分别与刀碰撞,在切割时容易导致容置槽切割处产生裂边,破损的问题,而一旦出现容置槽的裂边破损会造成整个塑料模具的报废,影响企业的成品率;因此需要针对现有的开片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模具开片设备,利用压紧输送组件实现对塑料模具的稳定输送,同时通过调整刀带的倾角以确保对入刀角度,同时配合磨刀组件对刀带持续性磨削以确保刀带的锋利度,从而能够确保对容置槽的快速切割,有效减少容置槽裂边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成品率。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塑料模具开片设备,包括开片机主体,所述开片机主体上依次设置有切削组件、压紧输送组件和磨刀组件;
7.切削组件,包括传动设置在开片机主体上的刀带,所述开片机主体上可翻转设置有与刀带滑动配合的支撑座,所述开片机主体上设置有带动支撑座翻转的调节组件;
8.压紧输送组件,包括两相向转动设置在刀带上游一侧的输送辊,其中两所述输送辊分别位于刀带上下两侧,所述开片机主体上还设置有承托塑料模具的导向台,所述塑料模具上还设置有用于与上侧输送辊抵紧的弹性压紧板;
9.磨刀组件,包括位于开片机主体下侧的磨刀架,所述磨刀架上转动设置有两分别与刀带刀刃上下两侧抵接的打磨砂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将塑料模具与弹性压紧板组合,并放置到导向台上通过输送辊对其进行压紧输送,以保证同时通过磨刀架对刀带进行持续打磨保证刀带的锋利度,而通过可调角度的支撑座调整刀带对塑料模具的切割角度,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保证塑料模具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刀带的锋利和初始切入角,有效减少待切底托切割时造成的容置槽裂边或破损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塑料模具的成品率。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片机主体上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刀带和支撑座均设置在升降架上,所述开片机主体两侧均转动设置有与升降架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刀带和支撑座设置在升降架上,能够进一步带动刀带和支撑座的入刀位置,确保对不同规格的塑料模具进行精准切割,提高装置使用的适用性。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两端的支撑轴,其中一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设置有蜗轮,所述升降架上转动设置有与蜗轮啮合配合的蜗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蜗杆和蜗轮对支撑座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实现对支撑座角度的调整。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上弹性设置有两用于与刀带抵紧配合的压刀轮,所述压刀轮上成型有供刀刃穿过的刀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设置的压刀轮对刀带进行限位,确保刀带在高速运转时不会从支撑座内脱出,同时刀槽的设置能够确保刀带在穿过刀槽是不会损伤,确保刀带的锋利程度。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上滑移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与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滑台一侧固定设置有拉动把手,所述压刀轮转动设置在滑台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动把手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滑台的位置进行调整,方便工作人员对于刀带的更换和取出,有效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内部滑移设置有调整座,所述调整座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与刀带抵接配合的导轮,所述支撑座上螺纹连接与调整座转动配合的第二螺杆。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整座带动导轮与刀带抵接,从而能够实现导轮与弹性设置的压刀轮配合,对刀带进行限位,同时通过调整座,在刀带产生磨损时,调整刀带伸出支撑座的距离,提高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刀架滑移设置在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上转动设置有与磨刀架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移设置的磨刀架,能够确保在刀带产生较大磨损时两磨刀轮仍旧能够对刀带进行稳定的磨削操作,提高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4.(1)利用压紧输送组件实现对塑料模具的稳定输送,同时通过调整刀带的倾角以确保对入刀角度,同时配合磨刀组件对刀带持续性磨削以确保刀带的锋利度,从而能够确保对容置槽的快速切割,有效减少容置槽裂边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成品率;
25.(2)利用升降架带动刀带移动,从而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塑料模具的切割操作,进一步提高装置使用的适用性;
26.(3)通过弹性设置的压刀轮配合调整座和导轮对刀带进行限位和支撑,保证不同磨损状态的刀带均能稳定运转,提高刀带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升降架部分的轴测示意图,体现升降架上各组件的
位置连接关系;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压刀轮部分的剖面示意图,体现压刀轮与刀带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
30.图4是现有技术的轴测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00、塑料模具;110、模具主体;120、容置槽;130、待切底托;1、开片机主体;2、升降架;3、第一螺杆;4、刀带;5、刀带轮;6、切割电机;7、支撑座;8、支撑轴;9、蜗轮;10、蜗杆;11、滑台;12、第一弹性件;13、拉动把手;14、压刀轮;15、刀槽;16、调整座;17、导轮;18、第二螺杆;19、输送辊;20、输送电机;21、齿轮;22、导向台;23、弹性压紧板;24、磨刀架;25、第三螺杆;26、打磨砂轮;27、打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3.参见附图1,一种塑料模具开片设备,包括开片机主体1,其中开片机主体1为长方体架状结构,开片机主体1上依次设置有切削组件、压紧输送组件和磨刀组件。
34.结合附图2,切削组件包括沿开片机主体1高度方向滑移设置在升降架2,且开片机主体1长度方向两侧均转动设置有与升降架2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3,其中升降架2上传动设置有刀带4,且升降架2两端均转动设置有刀带4刀带轮5,且升降架2上固定设置有与伸出端其中一刀带4刀带轮5固连的切割电机6(图3中示出),切割电机6优选为调速电机,以适应不同进给速度的塑料模具100切割操作,开片机主体1上可翻转设置有与刀带4滑动配合的支撑座7,其中刀带4从支撑座7中部穿过。
35.其中升降架2上设置有带动支撑座7翻转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座7两端的支撑轴8,其中一支撑轴8上固定设置有蜗轮9,升降架2上转动设置有与蜗轮9啮合配合的蜗杆10。
36.结合附图3,支撑座7两端均沿其宽度方向滑移设置有滑台11,滑台11与支撑座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12,滑台11一侧固定设置有拉动把手13,其中滑台11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与刀带4抵紧配合的压刀轮14,压刀轮14上成型有供刀刃穿过的刀槽15,其中刀槽15边缘处与刀刃的侧壁抵接,且刀刃与刀槽15内部为分离状态,从而能够确保刀槽15不会对刀刃造成损伤;支撑座7内部沿其宽度方向滑移设置有若干调整座16,调整座16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与刀带4远离刀刃一侧抵接配合的导轮17,支撑座7上螺纹连接与调整座16转动配合的第二螺杆18。通过压刀轮14和可调整位置的导轮17配合对刀带4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保证刀带4磨损后伸出支撑座7的尺寸不会产生太大变化,进一步保证对刀带4的充分利用。
37.压紧输送组件包括两相向转动设置在刀带4上游一侧的输送辊19,其中两输送辊19同步转动且开片机主体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两输送辊19转动的输送电机20;两输送辊19分别位于刀带4切削部位的上下两侧,且两输送辊19远离输送电机20的一端均固定有相互啮合的齿轮21;开片机主体1上还设置有承托塑料模具100的导向台22,导向台22对应设置在开片机主体1宽度方向远离升降架2的一侧,塑料模具100上还设置有用于与上侧输送辊19抵紧的弹性压紧板23,弹性压紧板23优选为硬质海绵板,通过弹性压紧板23和塑料模具100配合,能够确保两同步转动的输送辊19对塑料模具100的稳定输送,同时弹性压紧板23的设置放置输送辊19对塑料模具100造成损伤。
38.磨刀组件包括沿升降架2宽度方向滑移设置在升降架2下部的磨刀架24,且升降架2上转动设置有与磨刀架24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杆25;磨刀架24上转动设置有两分别与刀带4刀刃上下两侧抵接的打磨砂轮26,且磨刀架24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打磨砂轮26转动的打磨电机27。
3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将塑料模具100与弹性压紧板23组合,并放置到导向台22上通过输送辊19对其进行压紧输送,以保证同时通过磨刀架24对刀带4进行持续打磨保证刀带4的锋利度,而通过可调角度的支撑座7调整刀带4对塑料模具100的切割角度,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保证塑料模具10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刀带4的锋利和初始切入角,有效减少待切底托130切割时造成的容置槽120裂边或破损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塑料模具100的成品率。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