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31057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单向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与扳手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单向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单向棘轮扳手是配合一套筒以驱转螺丝或螺帽等螺合件,其结构是透过一个内棘轮与一个具有外棘齿的卡掣块单向卡制,当以该螺合件为旋转中心扳动该单向棘轮扳手时,其中一个方向可驱使螺合件转动,反之,另一方向则会空转,由此,使用者不需重复将该套筒与该螺合件分离与套合,具有操作简便之效。然而,现有的单向棘轮扳手因为内棘轮与卡掣块的外棘齿之间存有齿隙,造成该单向棘轮扳手在正式驱动该套筒以驱转螺合件之前,会有一段旋摆的空行程,除此之外,套筒的四角孔与四角棘轮头之间亦存在套合后的间隙,且套筒用以结合如螺丝或螺帽等螺合件的六角型头部的结合孔,在该六角型头部伸入时仍与之有间隙存在,前述因素的组合,再加大该旋摆的空行程,更使得该单向棘轮扳手不适用于狭窄的空间使用。虽然有业者期以增加该内棘轮与该卡掣块的外棘齿的齿数,以减缩齿隙,但,过多齿数的内棘轮与该卡掣块的外棘齿制作不易,徒增成本支出,更容易因齿型细致而衍生结构强度不足致有崩损之虞。因此,利用增加齿数以减缩齿隙的方式,显然并非实用的选择。
[0003]为此,一种可消除齿隙的单向棘轮扳手便应运而生,如中国台湾证书号第M311540号「具有两种扭力输出的棘轮扳手结构」实用新型专利案即是,该专利技术具备一传动杆与二环形齿轮,透过把手带动传动杆的转动来达到消除齿隙的目的,但是上述构件过多,在组装上格外困难,造成付出的人力与时间成本也随之上升。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用于提供一种单向棘轮扳手,该单向棘轮扳手构件减少,可提高组装效率并可降低成本支出。
[0005]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单向棘轮扳手包含一本体、一驱动杆、一转动体,至少一第一卡掣块、至少一第二卡掣块以及一把手。其中,该本体包括有相连通的一容置孔与一轴孔,该容置孔内壁设有一第一内棘齿;该驱动杆可转动地穿设于该本体的该轴孔中,该驱动杆一端设有一环形齿,该驱动杆相对该环形齿的另一端为一受驱转部;该转动体可转动地设于该本体的该容置孔中,该转动体包含有一套筒部与一齿部,该套筒部具有一结合孔供一传动杆插置其中,该齿部连接于该套筒部一端,且具有一端面棘齿与该驱动杆的该环形齿啮合;该第一卡掣块设置于该转动体的该套筒部与该容置孔内壁之间,该第一卡掣块包含有一第一外棘齿与该第一内棘齿啮合;该把手是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套设于该驱动杆上,且该把手包括有一套管,该套管内壁设有一第二内棘齿;以及该第二卡掣块设置于该把手的该套管与该驱动杆之间,该第二卡掣块包含有一第二外棘齿与该第二内棘齿口四合。
[0006]本发明的效果在于用户透过旋转该驱动杆消除该第一卡掣块与第一内棘齿的齿隙,接着扳动该单向棘轮扳手即可转动一螺合件(例如螺丝、螺帽),由此称为无角度的锁固。且该容置孔内的元件数量大幅减少,所以本发明在组装上更有效率,并由此降低组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单向棘轮扳手的立体图。
[0008]图2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单向棘轮扳手的分解立体图。
[0009]图3是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0010]图4是图3的B-B方向剖视图。
[0011]图5是图4的C-C方向剖视图。
[0012]图6是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单向棘轮扳手的局部剖视图,揭示驱动杆与该把手的组合。
[0013]符号说明
[0014]100单向棘轮扳手
[0015]10 本体
[0016]12头部122容置孔 122a第一开口
[0017]122b第二开口 14柄部142轴孔
[0018]142a第三开口 142b第四开口 144穿孔
[0019]16第一内棘齿18插销
[0020]20驱动杆
[0021]22环形齿 24受驱转部 242沟槽
[0022]26环形沟
[0023]30转动体
[0024]32套筒部 322结合孔324切槽
[0025]326滑槽326a挡面34齿部
[0026]342端面棘齿
[0027]40 第一^^掣块
[0028]42第一外棘齿44第一弹复元件
[0029]50第二卡掣块
[0030]52第二外棘齿54第二弹复元件56定位珠
[0031]60 把手
[0032]62套管622第二内棘齿 64轴孔
[0033]70传动杆
[0034]72定位凹槽 722弹性件724定位珠
[0035]74定位孔 742弹簧76定位销
[0036]80 垫片
[0037]LI第一轴线
[0038]L2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单向棘轮扳手100,包括有一本体1、一驱动杆20、一转动体30、二第一卡掣块40、一第二卡掣块50,以及一把手60。
[0040]该本体10具有一头部12与一柄部14,该头部12具有一容置孔122,该容置孔122相对应两端具有一第一开口 122a与一第二开口 122b,该容置孔122的侧壁环绕设置有一第一内棘齿16,该柄部14 一端连接该头部12,该柄部14具有一轴孔142,该轴孔142相对应两端具有一第三开口 142a与一第四开口 142b,该第三开口 142a位于该柄部14相对该头部12的一端,该第四开口 142b连通该头部12的该第一开口 122a。于此定义该容置孔122的中心轴线为一第一轴线LI,定义该轴孔142的中心轴线为一第二轴线L2,且该第一轴线LI与该第二轴线L2垂直交设。
[0041]如图2及图4所示,该转动体30可转动地穿设于该头部12的该容置孔122中,该转动体30包含有一体成型的一套筒部32与一齿部34,其中该套筒部32中央具有一结合孔322供一传动杆70插设其中。如图2及图3所示,该套筒部32的外侧壁另具有二相对应设置的切槽324,各该切槽324分别设置有一该第一卡掣块40,每一第一卡掣块40具有一第一外棘齿42,如图3所示,各该第一卡掣块40与相对应的该套筒部32的切槽324间设有一第一弹复元件44,该第一弹复元件44顶推对应的第一卡掣块40,使该第一卡掣块40的该第一外棘齿42与该本体10的该第一内棘齿16哨合。
[0042]如图4所示,该转动体30的该齿部34朝向该套筒部32的一面具有一端面棘齿342,当该转动体30的该套筒部32穿设于该容置孔122内时,该齿部34遮蔽该第一开口122a,另有一垫片80设于该套筒部32邻近该第二开口 122b的一端,用以遮蔽该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