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可变位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0232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可变位夹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可变位夹持结构。它可用于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上,也可用于带电作业机器人其他专用作业工具。
【背景技术】
[0002]高压线路的带电作业是电力设备测试、检修、改造的重要手段,它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保证电网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螺栓螺母连接形式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高压线路设备也广泛采用这样结构,拆装螺栓螺母是常有的作业项目。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电作业机器人广泛应用高压输配电线路,现有的带电作业机器人专用扳手夹持机构与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内腔配合不紧密,造成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夹持不紧,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脱落,扳手高空坠落,造成摔坏,或是砸到设备造成设备损坏,也有可能砸伤工作人员,给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构成危险。现有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的夹持机构都是固定式的,不能进行角度调整,所以有些螺栓螺母并不能拆卸,缩小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工作范围,降低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可变位夹持结构,可以提高带电作业机器人作业安全性,增加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夹持牢靠性,使扳手不易脱落,也可以拆卸各方向螺栓螺母,提高了带电作业机器人使用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种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可变位夹持结构,包括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所述上夹持板上固定有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所述上夹持体和下夹持体在上夹持板上形成凸起结构;所述下夹持板连接于上夹持板的下部,且下夹持板可绕与上夹持板的连接处以设定角度转动。
[0007]所述下夹持板上部设有第一通孔和沟槽,所述沟槽为以第一通孔为圆心以设定距离为半径的弧形槽。通过弧形槽的设置,可以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连接时,使下夹持板可以进行角度调整,可以拆卸各方向螺栓螺母。
[0008]所述沟槽的弧形跨度为15° -180°。
[0009]所述上夹持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螺纹孔,上夹持板上还设有与沟槽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
[0010]所述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的位置分别对应弧形槽的两端的位置。
[0011]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一通孔通过转轴螺母组件连接,所述沟槽通过螺钉和蝶形螺母与第二螺纹孔或第三螺纹孔连接。当上夹持板上的第二螺纹孔和下夹持板的沟槽通过螺钉和蝶形螺母把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串联在一起,下夹持板可以绕着转轴螺母组件在沟槽顺时针转动15° -180° ;当上夹持板的第三螺纹孔和下夹持板的沟槽通过螺钉和蝶形螺母把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串联在一起,下夹持板可以绕着转轴螺母组件在沟槽逆时针转动15° -180°。根据待拆装螺栓螺母的位置,选择好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的角度,拧紧固定上述转轴螺母组件和蝶形螺母即可。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体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上夹持体正好卡在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的横向凹槽中,防止其在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中横向窜动。
[0013]所述下夹持体的外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三角形凹槽,与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内腔的三角形凸槽相吻合,可以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增强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夹持稳定性,有效的把其固定在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中,防止工作过程中脱落。
[0014]所述上夹持体、下夹持体、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均为绝缘材料制成,起到绝缘防护的作用。
[0015]所述下夹持板底部两侧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通过螺栓、螺母把该整体夹持结构安装在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上。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I)本实用新型上夹持体、下夹持体通过螺钉连接到上夹持板上,形成凸T型结构,与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内腔凹T型结构相吻合,而且下夹持体c和下夹持体d的外表面切割许多三角形凹槽,与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内腔的三角形凸槽相吻合,可以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增强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夹持稳定性,可以使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夹持更加牢靠,防止工作过程中扳手自动脱落,摔坏、砸毁相关设备和误伤工作人员,有效的避免了危险发生,保证了人身生命财产。
[0018](2)本实用新型的可变位夹持结构可以实现正负15° -180°旋转,满足各种方向作业要求,提高了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的使用范围。
[0019](3)上夹持体、下夹持体、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全部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符合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带电作业的规定和要求,确保作业人员高压电的隔离,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可变位夹持结构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可变位夹持结构的侧视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夹持板结构及重要孔位置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夹持板结构及重要孔位置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夹持体的俯视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夹持体的主视图;
[0026]其中,1.下夹持板,2.上夹持板,3.下夹持体c,4.上夹持体a,5.上夹持体b,6.下夹持体d,7.螺钉a,8.螺钉b,9.转轴螺母组件,10.蝶形螺母,11.螺钉C,12.沟槽,13.螺纹孔a,14.螺纹孔b,15.螺纹孔c,16.通孔a,17.通孔b,18.通孔c,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图2所示,带电作业机器人扳手可变位夹持结构包括上夹持体a 4、上夹持体b 5、下夹持体c 3、下夹持体d 6、上夹持板2、下夹持板1、转轴螺母组件9、螺钉a 7、螺钉b 8、螺母、蝶形螺母10等组成。
[0029]上夹持体a 4和上夹持体b 5通过螺钉a 7连接到上夹持板2上,上夹持体a 4和上夹持体b 5正好卡在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的横向凹槽中,防止其在带电作业机器人手爪中横向窜动;下夹持体c 3和下夹持体d 6通过螺钉b 8连接到上夹持板2上,下夹持体c 3和下夹持体d 6正好可以卡在带电作业机器人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