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8605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的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交车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交车在运营过程中产生自然或人为纵火时有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有必要考虑采用灭火装置来抑制或消灭车辆发生的初期火灾,对保护财产和人员逃生创造必要的条件。现有公交车的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有的人使用不来,另一方面,当乘客较多时发生火灾,人们会惊慌失措,只顾逃生,灭火器材根本派不上用场,火势会越来越大,不能为人员逃生创造有利的时机,造成更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交车灭火装置。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交车灭火装置,包括药剂箱、液位变送器、箱盖、气罐、卡箍、进气管、安全阀、出液管、端盖、减压器、压力传感器和瓶头阀,其中,液位变送器设置在药剂箱上部,气罐由卡箍固定在药剂箱上,箱盖设置在气罐的上部和前部,进气管一端连通药剂箱的上部空间,另一端连通减压器;减压器通过瓶头阀连接气罐,药剂箱右侧中部设置有中部接管,安全阀安装在药剂箱的中部接管上,先装一弯头,再竖直安装安全阀,药剂箱右侧底部设置有底部接管,出液管安装在药剂箱靠近药剂箱的底部的接管上;压力传感器是安装在瓶头阀的接头上,端盖设置在药剂箱右侧。

所述的液位变送器采用UYB-8005C液位计。

所述的减压器采用捷瑞R21BGK-DIG减压阀。

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采用omegaPX409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瓶头阀采用ERF12/12.4容器阀。

所述的气罐容积为10升,最大工作压力为8MPa。

所述的药剂箱容积为200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液位变送器的设计是为了检测药剂箱的液位,低液位报警,避免发生火灾时无灭火剂喷出;减压器的设计是为了对气罐内出来的高压气体进行减压,减压稳定可靠,可以确保喷头的工作压力满足要求;压力传感器的设计是为了监测气罐内的气体压力,以判断气罐内气体是否泄漏或膨胀;瓶头阀的设计是为了封闭气罐内的气体,采用自封式结构,可靠稳定,气罐的气体很难泄漏;本实用新型即使在无电、断电或线路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启动,在火灾发生时实现灭火,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公交车灭火装置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一种公交车灭火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药剂箱1、液位变送器2、箱盖3、气罐4、卡箍5、进气管6、安全阀7、

出液管8、端盖9、减压器10、压力传感器11、瓶头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考附图,一种公交车灭火装置,包括药剂箱1、液位变送器2、箱盖3、气罐4、卡箍5、进气管6、安全阀7、出液管8、端盖9、减压器10、压力传感器11和瓶头阀12,其中,液位变送器2设置在药剂箱1上部,气罐4由卡箍5固定在药剂箱1上,箱盖3设置在气罐4的上部和前部,进气管6一端连通药剂箱1的上部空间,另一端连通减压器10;减压器10通过瓶头阀12连接气罐4,药剂箱1右侧中部设置有中部接管,安全阀7安装在药剂箱1的中部接管上,先装一弯头,再竖直安装安全阀7,药剂箱1右侧底部设置有底部接管,出液管8安装在药剂箱1靠近药剂箱的底部的接管上;压力传感器11是安装在瓶头阀12的接头上,端盖9设置在药剂箱1右侧。

所述的液位变送器2采用UYB-8005C液位计。

所述的减压器10采用捷瑞R21BGK-DIG减压阀。

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1采用omegaPX409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瓶头阀12采用ERF12/12.4容器阀。

所述的气罐4容积为10升,最大工作压力为8MPa。

所述的药剂箱1容积为200升。

工作原理:当车辆发生火灾,人员及时发现,按启动按钮,则瓶头阀12上的电磁铁通电,瞬间瓶头阀被打开,气罐4中的气体通过阀体进入减压器10,然后进入进气管6,再进入药剂箱1的上部空间,对灭火药剂施压,接着药剂被压入出液管8,经过管网向喷头供灭火剂而进行灭火。当药剂处于低液位或高液位,由液位变送器2传递报警信号,相应的指示灯亮;当药剂箱1中的压力超过规定的数值,则安全阀7打开泄压,以保护药剂箱不被损坏;当气罐4中的气体压力产生变化,可通过压力传感器11进行检查,超过规定的值,相应的指示灯报警,以判断气罐压力是否过高或者气罐中的气体是否泄漏。其中,采用卡箍5固定气罐4在药剂箱1上,箱盖3和端盖9是保护气罐和相应的零部件,并能体现装置的美观。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补充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广大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