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安全防护装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轨道转盘。
背景技术:
在电信、石油、化工、电力系统等应用输变电的行业都需要工人在高空进行作业,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要有可靠的防坠落的安全防护装置。在高空作业中,通常在塔架上设置有轨道,作业人员将防坠器卡在轨道上,由此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现有的高空防坠落轨道一般是以一个方向向前不断延伸的,但作业人员的工作路线有可能不是一条直线,当需要转向时,工作人员需要将防坠器取下再安装至另一条轨道上,操作过程复杂,且极不方便,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转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较好实现防坠器在轨道上的转向。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轨道转盘,包括转盘底板、安装在所述转盘底板上的可转动转芯、固定安装在所述转盘底板上并设置在所述转芯左右两侧的横向轨道接头座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转盘底板上并设置在所述转芯上下两侧的竖向轨道接头座,在所述转盘底板上设有横向定位孔和竖向定位孔,在所述转芯上设有与所述横向定位孔和竖向定位孔相匹配的弹性定位块;当所述转芯转动至竖直位置时,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侧的竖向轨道接头座相对接,所述弹性定位块恰好落入所述竖向定位孔中使所述转芯被定位;当所述转芯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其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横向轨道接头座相对接,所述弹性定位块恰好落入所述横向定位孔中使所述转芯被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转盘中,所述竖向轨道接头座和横向轨道接头座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轨道型材,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在转盘底板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竖向轨道接头座和横向轨道接头座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螺栓固定在所述转盘底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转盘中,所述第一轨道型材包括横截面为T形的上端和横截面为8字形的下端,其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相连,包括位于上侧的第一圆形部分、位于下侧的第二圆形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圆形部分和第二圆形部分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圆形部分和第二圆形部分分别设有一个沿第一轨道型材延伸的型芯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转盘中,在所述第一轨道型材上还设有用于与其他轨道单元上的型芯连接的横向贯穿连接孔,在其他轨道单元上的型芯上设有横向的第一定位缺口,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圆形部分和第二圆形部分相交并在所述第一圆形部分和第二圆形部分形成与型芯孔相通且与所述第一定位缺口对应相同的第二定位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转盘中,还包括转芯固定螺栓,在所述转盘底板的中央设有第一螺孔,在所述转芯的中部设有可放置螺母的螺母孔,所述螺母孔通过第二螺孔与所述转芯的底部相通,所述转芯固定螺栓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与设置在所述螺母孔中螺母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转盘中,所述螺母孔可供所述螺母在其中旋转,所述第一螺孔远离所述转芯的一端为与所述转芯固定螺栓螺头部位形状大小相同的凹陷位,所述转芯固定螺栓的螺头部位为非圆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转盘中,所述转芯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竖向轨道接头座和横向轨道接头座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转盘中,在所述转芯上设有与其底部相通的通孔,所述弹性定位块为具有弹性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芯上,另一端上设有定位凸块且所述定位凸块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在弹力的作用下所述定位凸块的末端始终穿出所述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转盘中,在所述转盘底板上还设有限位孔,所述轨道转盘还包括插设在所述限位孔中的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用于限制所述转芯转动,使所述转芯只可正向或反向旋转90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转盘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底板上、用于保护所述转芯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转盘通过设置可转动转芯,使作业人员在某一条轨道上施工完成后需要转向时,只需将防坠器从该轨道上滑入至轨道转盘的转芯上,并将转芯旋转接入另一条轨道,即可使防坠器顺利接入另一条轨道,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大大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该轨道转盘适用性广,与其他轨道单元连接无需额外的连接器,连接后的导轨只有连接件突出在导轨外,不会对防坠器在导轨上的顺滑性产生影响,且连接后的导轨为复合结构的一体化导轨,结构更加牢固,韧性和强度也更高;设有限位销钉,可放置转芯360转动,有效保证了切换轨道后的防坠器始终具有防坠锁止的功能,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竖向轨道接头座和横向轨道接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他轨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转盘,包括转盘底板1、转芯2、横向轨道接头座3、竖向轨道接头座4、限位销钉5、弹性定位块6以及多个螺栓。转盘底板1整体呈十字形板结构,转芯2可转动的安装在转盘底板1的中间。横向轨道接头座3设置在其他的横向的轨道单元和转芯2之间,用于将其他的横向轨道单元和转芯2连接起来,使防坠器能从其他延续的横向轨道上通过横向轨道接头座3进入到转芯2上。竖向轨道接头座4设置在其他的竖向轨道单元和转芯2之间,用于将其他的竖向轨道单元和转芯2连接起来,使防坠器能从其他延续的竖向轨道上通过竖向轨道接头座4进入到转芯2上。转芯2作为中转中心,可以左右旋转使其呈现竖直位置状态和水平位置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当转盘底板1竖直放置时,横向轨道接头座3分设在转芯2水平方向左右两侧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转盘底板1上,竖向轨道接头座4分设在转芯2的竖直方向上下两侧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转盘底板1上。在转盘底板1上设有横向定位孔11和竖向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弹性定位块6固定设置在转芯2上且其一端设有可落入横向定位孔11和竖向定位孔中定位凸块。当转芯2转动至竖直位置时,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侧的竖向轨道接头座4相对接,此时弹性定位块6恰好落入竖向定位孔中,使转芯2定位不可移动;当转芯2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其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横向轨道接头座3相对接,此时弹性定位块6恰好落入横向定位孔11中,使转芯2同样被定位不可移动。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转盘安装在水平轨道和垂直轨道的交界中间,当作业人员在某一条轨道上施工完成后需要转向时,只需将防坠器从该轨道上滑入至轨道转盘的转芯2上,并将转芯2旋转接入另一条轨道,即可使防坠器顺利接入另一条轨道,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大大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竖向轨道接头座4和横向轨道接头座3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与与其相连的竖直轨道或横向轨道结构相同,使该轨道转盘在使用时可以不区分轨道的方向来使用。如图1和图3所示,竖向轨道接头座4和横向轨道接头座3均包括第一连接板31和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1上的第一轨道型材32,在第一连接板3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3,相应的,在转盘底板1设有多个与第一通孔33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13,竖向轨道接头座4和横向轨道接头座3即通过穿过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13的螺栓、螺母以及平垫片、弹簧垫片固定在转盘底板1上,平垫片用于加大螺栓的接触面积,弹簧垫片用于防止螺母松动。第一轨道型材32包括横截面为T形的上端321和横截面为8字形的下端322,其下端322与第一连接板31固定相连,包括位于上侧的第一圆形部分323、位于下侧的第二圆形部分324以及连接第一圆形部分323和第二圆形部分324的中间部分325,第一圆形部分324和第二圆形部分324分别设有一个沿第一轨道型材延伸的型芯孔35。在第一轨道型材32上还设有用于与其他轨道单元上的型芯连接的横向贯穿连接孔34,如图4所示,在其他轨道单元上的型芯上设有横向的第一定位缺口7,连接孔34与第一圆形部分324和第二圆形部分324相交并在第一圆形部分324和第二圆形部分324形成与型芯孔35相通且与定位缺口7相对应的第二定位缺口。竖向轨道接头座4和横向轨道接头座3与其他竖直轨道或横向轨道连接时,可将其他轨道单元上的型芯插设在竖向轨道接头座4或横向轨道接头座3上的型芯孔35中,并使其上的定位缺口7与第二定位缺口相重合,再通过螺栓、插销等连接件使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为包括螺栓、与螺栓相匹配的螺母以及平垫片等,螺栓的直径大小与连接孔34的直径大小相同,使螺栓同时穿过连接孔34和定位缺口7,由于其形状大小与连接孔34相同,螺栓的周面将与完全填充在连接孔34和定位缺口7中,使型芯的纵向和横向均被固定,从而实现竖向轨道接头座4和横向轨道接头座3与其他竖直轨道或横向轨道的固定相连。该连接过程简单可靠,无需额外的连接器,连接后的导轨只有连接件突出在导轨外,不会对防坠器在导轨上的顺滑性产生影响。
如图5所示,转芯2包括第二连接板21和固定在第二连接板21上的第二轨道型材22,转芯2的整体外形与竖向轨道接头座4和横向轨道接头座3相似,不同之处,在第二轨道型材22的下端位置处设有可放置螺母的螺母孔23,螺母孔23通过第二螺孔与转芯2的第一连接板21底部相通,在转盘底板1的中央设有第一螺孔13,转芯2即通过穿过第一螺孔13和第二螺孔的转芯固定螺栓8与设置在螺母孔23中螺母配合连接实现固定在转盘底板1上,当转芯2需要转动时,只需调整转芯固定螺栓8和螺母之间的松紧度即可使转芯2松动,使其可以旋转以调节位置角度。进一步的,该螺母孔23可供螺母在其中旋转,第一螺孔13远离转芯1的一端为与转芯固定螺栓8螺头部位形状大小相同的凹陷位,且转芯固定螺栓8的螺头部位为非圆形结构,在安装时,转芯固定螺栓8的螺头部位完全吻合的放置在上述凹陷位中,使转芯固定螺栓8无法转动,只能通过放置在螺母孔23中的螺母的旋转来调节松紧度,这样可以使作业人员在调整时更方便、更省力,同时可尽量避免转芯1在调节过程中掉落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定位块6为具有弹性的长条形弹簧片,弹簧片一端设有螺孔并通过螺丝固定在转芯1的第二连接板21上,在第二连接板21上还设有与其底部相通的通孔24,上述弹簧片的另一端上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设置在通孔中且在弹簧片弹力的作用下始终穿出通孔24,当转芯1安装在转盘底板1上时,所述定位凸块始终抵压在转盘底板1上。横向定位孔11和竖向定位孔在转盘底板1上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定位凸块的位置相对应,即当转芯2转动至竖直位置时,弹性定位块6恰好落入竖向定位孔中,这时转芯2在一定的阻尼作用不会随意转动,从而方便对转芯2进行锁定,此时转芯2上下两端也恰好分别与上下两侧的竖向轨道接头座4相对接,用户此时将螺母孔23中的螺母旋紧即可使转芯2固定在转盘底板1上并成为竖向轨道的一部分,此时防坠器可从竖向轨道上进入至转芯2上;当防坠器需要换向时,松开螺母孔23中的螺母,使转芯2及弹性定位块6稍微脱离转盘底板1并旋转至水平位置,此时弹性定位块6可恰好落入横向定位孔11中,转芯2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横向轨道接头座3相对接,此时转芯2与横向轨道连为一体,使防坠器可从转芯2移动至横向轨道上,从而完成防坠器从竖向轨道到横向轨道上的切换,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极大的提高了防坠器换向的效率和安全性。防坠器从横向轨道到竖向轨道的切换与上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由于防坠器进入轨道是有固定方向的,方向正确时防坠器坠落时方可锁止保护人身安全,若防坠器进入轨道的方向反了就无法实现锁止功能,为防止转芯360度旋转、避免防坠器在进入转芯2后再旋转进入其他轨道时方向错误,本实施例还设有用于限制转芯2转动的限位销钉5,在转盘底板1上设有限位孔(图中未示出),限位销钉5即插设在限位孔中,其上端竖立在转盘底板1上,转芯2在转动的过程中将与限位销钉5相触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销钉5设置在转盘底板1中间部分的右下方,当转芯2处于竖直位置时,限位销钉5与转芯2的右侧相触碰,使转芯2无法再反向旋转;当转芯2处于水平位置时,限位销钉5与转芯2的下侧相触碰,使转芯2无法再正向旋转,从而将转芯2限制为只可正向或反向旋转90度,即,转芯2在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的方向是固定的,从而有效保证了防坠器始终具有防坠锁止的功能,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为保护转芯2的安全,本实施例在转盘底板1的四个角上还有用于保护转芯2的挡板9。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型材32和第二轨道型材22均采用重量轻、防锈性能好的铝合金制成,其他轨道单元中的型芯为机械性能好、成本低的钢筋,当其他轨道单元中的型芯与该轨道转盘上的第一轨道型材32和第二轨道型材22连接后,可形成复合材料结构,使两种材料共同受力、互相保护,克服了现有单一均质材料型材的缺点,具有总密度小、整体重量轻、抗拉强度等机械性能好、总成本低、可以实现工厂成规模标准化加工、防锈性能好,结构形状多种多样,适用性、通用性强等显著优点。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