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243发布日期:2019-08-07 01:5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消防人员进行救援时,由于救援环境较为复杂,在救援过程中易出现很多不确定的情况,例如救援过程中发现围困群众后,由于救援环境嘈杂,不便于与外界进行联系,或者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耽误最佳救援时机;或者由于现场环境复杂,不便于撤离,此时,容易因为救援不及时导致巨大的损失,对被困人员以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救援过程中,消防人员常常处于较为嘈杂的环境下进行作业。救援过程中消防人员与外界的联系较为困难,容易因为耽误了最佳救援时机而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消防人员在救灾环境中的联系不便,不便于接收救援过程中的多种指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消防人员使用的救援设备结构单一导致救援不及时造成财产和人员的重大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气体供给单元、携带单元以及报警单元,其中:

所述气体供给单元包括氧气瓶、呼吸管以及面罩,所述氧气瓶上设置有供气接口以及气源接口,所述呼吸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供气接口,所述呼吸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面罩;所述氧气瓶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接凸起沿所述氧气瓶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报警灯以及气喇叭,所述气喇叭连通所述气源接口,所述气喇叭上对应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启与关闭的阀门开关;所述携带单元包括背带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金属底盘、金属环以及多根连接带,所述金属底盘与所述金属环通过所述多根连接带连接,所述金属底盘与所述金属环同轴设置,多根所述连接带围绕所述金属底盘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金属环以及多根所述连接带围成用于放置所述氧气瓶的空间;所述金属底盘上设置有限位槽、第一卡接槽以及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金属底盘上,所述第二卡接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限位槽的槽侧壁上,所述卡接环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卡接凸起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且能够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二卡接凸起卡接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背带的一端连接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金属环上,其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底盘连接;所述报警灯安装在固定机构上,且位于所述气体供给单元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气体供给单元还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套设在所述呼吸管外,所述阀门开关安装于所述安装管。

优选的,多个所述气喇叭均安装于所述安装管。

优选的,所述报警单元还包括多个连接头,每个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固定安装于一个所述气喇叭,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管。

优选的,所述安装管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凸耳,多个凸耳绕所述安装管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凸耳的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每个所述连接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内螺纹,相配合的所述凸耳与所述连接头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阀门开关包括压力阀以及旋控按钮,所述压力阀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气体供给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压力阀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气喇叭,所述旋控按钮位于所述压力阀与所述气喇叭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气喇叭的开启与关闭。

优选的,每个所述气喇叭的外部设置有金属壳,所述金属壳包裹于所述气喇叭,且所述金属壳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金属壳外部设置有荧光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底盘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呈挤压状态且位于所述氧气瓶和所述金属底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该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以及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同时,该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能够适应复杂嘈杂的环境,能够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且便于被外界接收到,便于消防人员的营救工作,营救更加安全有效。具体如下:

该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气体供给单元以及报警单元,气体供给单元能够给消防人员或者受灾群众使用,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呼吸,保证生命的安全。在空气呼吸机上安装报警单元,报警单元与空气呼吸机结合为一体,空气呼吸机上有携带单元,便于通过背带将空气呼气器穿戴在人体上,便于携带。报警单元依靠流动的气流发出声音,且发出的声音传播范围广,穿透力强,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作为求救信号使用,便于向周围的救护人员发出指令,以及便于对消防人员发出集合、撤离等指令。报警单元包括气喇叭和报警灯,安装时,气喇叭的输入端与气体供给单元的输出端连通,气体供给单元内的气体能够流动到气喇叭,从而给气喇叭提供气流,气喇叭能够发出声音,气喇叭上安装有阀门开关,阀门开关位于气喇叭和气体供给单元之间,能够控制气体供给单元内的气体流向气喇叭或者将气体供给单元内的气体阻断,便于操控。使用时,将气喇叭的阀门开关打开,使得气体供给单元内的气体进入到气喇叭,启动气喇叭发出声音,进而便于其他人员通过发声的位置快速找到被困人员,进行实时的营救,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气喇叭发出声音后可以对消防人员发出指令,消防人员听到喇叭声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既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安全,同时保证了消防人员的安全。同时,结合报警灯,便于识别位置,使用更加方便可靠。同时,在未使用该装置时,固定单元便于折叠,占用的空间小,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实施例一的携带单元与气体供给单元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的携带单元和气体供给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实施例二的金属壳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汇总:

气体供给单元100,报警单元200,气喇叭101,阀门开关102,氧气瓶103,第一卡接凸起001;第二卡接凸起002;呼吸管104,面罩105,气管106,安装管107,连接头108,压力阀109,旋控按钮110,报警灯111,金属壳201,通孔202,携带单元300,固定机构310,金属环311,定位槽 005;金属底盘312,第一卡接槽003;第二卡接槽004;限位槽006;连接带313,背带320;弹性件3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该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用于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的使用或者被困人员的使用,使用范围广,能够及时将求救信号传出,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该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气体供给单元100、报警单元200以及携带单元300,该气体供给单元100包括氧气瓶103、呼吸管104以及面罩105等部件,该报警单元200包括气喇叭101、阀门开关102以及报警灯111。

氧气瓶103内盛装有供呼吸的气体,即盛装有氧气,氧气瓶103内的气体按需进行存放,保证使用过程中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为救援提供充足的时间,氧气瓶103内的气体使用完毕后,可以进行充气,能够重复使用,进而节省制造成本。氧气瓶103内的气体通过呼吸管104连通面罩105,在群众被困时或者消防人员营救时,能够使用该气体供给单元100,将面罩 105盖在人体的面部即可。报警单元200与气体供给单元100组合在一起,每个气喇叭101的输入端连通气体供给单元100的输出端,可以通过气管 106将氧气瓶103和气喇叭101连通,并且,在气管106上设置阀门开关 102,阀门开关102控制气体的流动或者阻断,阀门开关102打开时,气体从氧气瓶103流动到对应的气喇叭101,进而启动气喇叭101,使气喇叭101 发出求救声音,便于救援人员接收,提高营救的效率和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氧气瓶的端部设置有供气接口和气源接口,供气接口用于通过呼吸管与面罩连通,气源接口用于与气喇叭连通。

报警灯111安装在携带单元300上,且位于气体供给单元的顶部,便于人员的识别,便于确定位置,救援更加安全可靠。

气体供给单元100的氧气瓶103采用钢材制成,强度高,能够承受的压力大,气体位于氧气瓶103内不易将氧气瓶103损坏,使用安全可靠,氧气瓶103优选设置为圆柱形瓶,便于使用和制造,不易出现菱角,不易在行动过程中出现刮伤的情况。

请参阅图3,进一步的,氧气瓶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001和第二卡接凸起002,所述第一卡接凸起001与所述第二卡接凸起002沿所述氧气瓶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第一卡接凸起001和第二卡接凸起002均为圆柱形凸起。显然,第一卡接凸起001和第二卡接凸起002的数量按需设置,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均设置两个。

氧气瓶103通过呼吸管104与面罩105连通,呼吸管104为软管,便于发生形变,使用时更加方便。

实际安装时,为了提高整体性,便于携带和携带后行动更加方便灵活,将阀门开关102安装于呼吸管104上,氧气瓶103内的气体流出后形成两个流动通道,一个通道内的气体从呼吸管104流动至面罩105,便于人们进行正常的呼吸动作,保证生命的安全;另一个通道从气管106内流动出来,通过阀门开关102后进入到气喇叭101,将阀门开关102安装于呼吸管104 上,即气喇叭101和呼吸管104连接在一起,气喇叭101位于呼吸管104 上,使用时,将呼吸管104固定后,气喇叭101相对固定,不易移动,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的整体性好,使用更加方便,不易因为晃动而影响行动。

为了便于安装,气体供给单元100还包括安装管107,安装管107套设在呼吸管104外,安装管107为金属管,既可以用于保护呼吸管104,同时便于阀门开关的安装,将安装管107固定于呼吸管104后,阀门开关102 安装于安装管107上,安装管107为金属管,阀门开关102可以采用焊接、螺接、卡接等方式安装于安装管107,安装管107不易损坏,阀门开关102 与呼吸管104的位置更加稳定,使用时操作方便,能够快速操作阀门开关 102,第一时间通知救援人员,得到及时的营救。显然,安装管107的结构牢固,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优选设置为,将气喇叭101安装于安装管107,气喇叭101的位置固定,将气喇叭101安装于安装管107后,使用者操作阀门开关102使气喇叭101发出求救声音,不需要调整气喇叭101的位置即可将声音传播出去,使用方便,显然,安装时,将气喇叭101的出声口远离人体,声音传播更加方便,不会影响使用者的听力。

气喇叭101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未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为了避免叙述重复累赘,在此,不进行详细描述。气喇叭101依靠压缩空气导入到气喇叭101的发声装置(铜盘、硅胶盘或者纸盘)发出声响,为了便于气喇叭101的安装,该报警单元200还包括多个连接头108,连接头108用于将安装管107和气喇叭101相连接,连接头108的一端固定于气喇叭101,连接头108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安装管107,安装管107和连接头108均具有连接作用,将安装管107和连接头108分开加工,加工更加方便,制造精度更高,便于安装。实际加工时,在安装管107的外周面设置多个凸耳,多个凸耳沿安装管107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凸耳之间的空间足够大,不会影响多个气喇叭101的安装,凸耳的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截面为圆形,在每个凸耳的周面上设置外螺纹,同时,在每个连接头108上设置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安装时,安装管107和连接头108 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螺接。连接头108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结构强度高,便于制作成型,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将安装管107和连接头108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拆卸方便,便于气喇叭101的维修和更换,保证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的正常使用。

显然,为了便于阀门开关102的控制操作,保证使用时更加灵活快捷,及时发出求救信号,优选设置为,阀门开关102包括压力阀109以及旋控按钮110,压力阀109的输入端连通气体供给单元100的输出端,压力阀 109的输出端连通气喇叭101,旋控按钮110位于压力阀109与气喇叭101 之间,用于控制气喇叭101的开启与关闭,通过控制压力阀109能够控制气体的输出量,进而控制气喇叭101的声音大小,适合不同环境下的使用。使用时,旋钮一下旋钮开关即可,气体流动至气喇叭101的发声装置(铜盘、硅胶盘或者纸盘),气喇叭101发出声音。

请参阅图2,为了便于气体供给单元的携带,气体供给单元通过携带单元300连接,携带单元300包括背带320以及固定机构310,固定机构310 与背带320连接,氧气瓶安装在固定机构310内,背带320供使用者穿戴。进一步的,固定机构310包括金属底盘312、金属环311以及石棉制成的连接带313,所述金属底盘与所述金属环通过所述多根连接带连接,所述金属底盘与所述金属环同轴设置,多根所述连接带围绕所述金属底盘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金属环以及多根所述连接带围成用于放置所述氧气瓶的空间;所述金属底盘上设置有限位槽006、第一卡接槽003以及第二卡接槽004,所述第一卡接槽003与所述第二卡接槽004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槽003 的槽口位于所述金属底盘上,所述第二卡接槽004的槽口位于所述限位槽 006的槽侧壁上,所述卡接环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005,所述第一卡接凸起 00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槽003内且能够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卡接槽 004内,所述第二卡接凸起002卡接在所述定位槽005内,第一卡接槽003、第二卡接槽004和定位槽005均为矩形槽。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接槽003、第二卡接槽004的数量与第一卡接凸起001对应,定位槽005的数量与第二卡接凸起002对应。背带320的一端连接于位于顶部的金属环 311上,其另一端与金属底盘312连接。氧气瓶为圆柱状,多个金属环311、金属底盘312以及多根连接带313围成的空间为柱形空腔,氧气瓶放入在柱形空腔内,由金属底盘312承重,将背带320背在身上时,在氧气瓶的重力作用下,连接带313拉直,能够较好的限制氧气瓶的位置。在未使用时,连接带313发送形变,金属环311和金属底盘312叠在一起,占用的空间小,便于运输和放置。背带320优选采用松紧带,便于使用。

可选的,金属底盘的顶面安装有弹性件330,弹性件330可以是弹簧或者橡胶层。将氧气瓶安装在金属底盘后,弹性件330呈挤压状态,具有锁紧氧气瓶和金属底盘的作用。将氧气瓶安装在固定机构后,氧气瓶的位置更加稳定,作业人员背着氧气瓶行动时氧气瓶不易晃动,增加安全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已经公开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为了避免叙述重复累赘,实施例一已经描述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具体如下:

该实施例是为了保证气喇叭101的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更长时间,保证其使用寿命而进行的改进,气喇叭101的外部设置有金属壳201,气喇叭101在火灾环境中使用时,气喇叭101易被火苗融化,导致结构变形,进而导致声音的传播距离变短,影响使用,在其外部设置金属层,能够有效保证其使用寿命,使用安全可靠。金属层的尺寸大于气喇叭101的尺寸,将气喇叭101的外层遮盖住。为了便于声音的传播,在金属壳201上设置多个通孔202,声音从通孔202处传出,不会影响气喇叭101的使用。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在金属壳201外部设置有荧光层,荧光层的颜色为绿色、蓝色、红色等中的一种,与火焰的颜色区别开,便于人们的搜救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