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曲柄制动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60067阅读:来源:国知局
置为非圆形,使此摩擦垫片能与齿轮轴同步转动。由此,当棘轮摩擦组件处于压紧的状态时,可以达到更好的摩擦效果,使得棘轮摩擦组件一起与齿轮轴同步转动。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切换防坠落模式和救援模式。进一步地,模式切换机构包含与齿轮轴同轴的齿轮和调节齿轮相对齿轮轴位置的装置。由于采用了调整齿轮相对齿轮轴位置的方法进行模式切换,而没有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齿轮与齿轮轴上的键销接合的方法进行模式切换,因此改善齿轮与齿轮轴接合时的应力集中,延长齿轮使用寿命。
[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调节齿轮相对齿轮轴位置的装置为套于齿轮轴上的连接套,连接套的一端与齿轮贴合,另一端抵接与连接套同步旋转的齿轮把手,连接套内部设置有两个相互呈90度的阶梯凹槽,能够转动齿轮把手以调节连接套的转动角度。由此,通过连接套内部的构造就能够实现调节齿轮相对齿轮轴的相对位置的目的。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齿轮与外接齿轮相配合,当齿轮与外接齿轮处于不同平面时,齿轮与外接齿轮脱开,处于防坠落模式;当齿轮与外接齿轮处于相同平面时,齿轮与外接齿轮啮合,处于救援模式。进一步地,齿轮轴的端部设有与连接套内的不同阶梯凹槽相对应的切换模式标签,用于指示模式切换机构的模式。由此可以准确地对防坠落模式和救援模式进行切换,并能直观地观察到模式切换机构所处的具体模式。
【附图说明】
[0025]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摇曲柄制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摇曲柄制动机构的剖视图。
[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摇曲柄制动机构的装配图。
[00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组件的立体图。
[00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切换机构的分解示意侧视图。
[003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切换机构的分解示意立体图。
[003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切换机构处于防坠落模式时的侧视图。
[003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切换机构处于防坠落模式时的立体图。
[003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切换机构处于救援模式时的侧视图。
[00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式切换机构处于救援模式时的立体图。
[003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摇曲柄制动机构包括手摇曲柄、螺母组件、棘轮摩擦组件和齿轮轴40。
[0038]手摇曲柄包括折叠手柄2和一端与之相连的曲柄4。曲柄4的另一端与螺母组件相连。具体而言,曲柄4位于齿轮轴螺母20的正上方,4个螺钉6穿过曲柄4这一端上的4个通孔,旋紧于齿轮轴螺母20的相对应的4个螺孔内,从而将曲柄4端部与齿轮轴螺母20固定起来。
[0039]螺母组件包括齿轮轴螺母20、齿轮轴棘轮16、齿轮轴棘爪14、齿轮轴棘轮弹簧18、紧固螺钉10、齿轮轴棘轮销弹簧8和销钉12。其中:
[0040]齿轮轴螺母20,其一端与手摇曲柄固定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至齿轮轴40,齿轮轴螺母20的内部设有导槽19 ;
[0041]齿轮轴棘轮16,其被容纳在导槽19中并随齿轮轴螺母20的转动而旋转,齿轮轴棘轮16具有轴向通孔13和从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的相对的第一端15和第二端17,第一端15通过偏压部件与导槽19的内壁周向抵接;
[0042]齿轮轴棘爪14,其被容纳在齿轮轴棘轮16的轴向通孔13,并具有能够固定套接至齿轮轴40上的轴向通孔13以及从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的相对的至少一个棘爪锋,棘爪锋背面设有止挡面;
[0043]此外,齿轮轴棘轮16的第二端17设置有径向通孔11,径向通孔11的远端被紧固螺钉10封死,设置在径向通孔11内的齿轮轴棘轮销弹簧8 一端抵住紧固螺钉10,另一端抵住部分位于径向通孔11内的销钉12,销钉12露出径向通孔11的部分径向向内伸出以抵接齿轮轴棘爪14的外周面。
[0044]棘轮摩擦组件位于齿轮轴螺母20的正下方,其中包括:非圆型中孔的下摩擦垫片38、下摩擦片30、带有棘轮轴套26的棘轮28、上摩擦片24、上摩擦垫片22依次从内向外套于齿轮轴40上。其中,棘轮轴套26位于棘轮28的中空部分内,两者采用紧密的过盈配合;位于最下方的非圆型中孔的下摩擦垫片38套设于齿轮轴40对应的非圆形支撑肩部,使得下摩擦垫片38能够与齿轮轴40同步转动。在棘轮28的同一平面内,设置有能够与棘轮28卡紧的棘爪32,固定棘爪32通过棘爪扭簧34安装在固定的棘爪底座36上。
[0045]摩擦片的磨损补偿的功能是通过包括齿轮轴棘轮16、齿轮轴棘爪14、齿轮轴棘轮弹簧18、销钉12、紧固销钉10和齿轮轴棘轮销弹簧8在内的螺母组件予以实现的,具体实现过程描述如下:在实施提升被救援人员的过程中,在手摇曲柄带动下,齿轮轴40顺时针转动,上摩擦片24和下摩擦片30会不断被磨损消耗,齿轮轴螺母20能始终沿着齿轮轴40的螺纹,压紧下面的上摩擦垫片22、上摩擦片24、棘轮28、下摩擦片30和下摩擦垫片38,此时,由于齿轮轴棘爪14是固定在齿轮轴40上的,在提升时,齿轮轴棘轮16就会连同齿轮轴螺母20 —起顺时针旋转,并能跨过齿轮轴棘爪14顺时针转动,而不受阻碍,从而实现无限地补偿摩擦片磨损产生的厚度差,使得螺母组件始终能够压紧摩擦部件和棘轮
[0046]避免压并现象的功能是通过包括齿轮轴棘轮16、齿轮轴棘爪14、齿轮轴棘轮弹簧18、销钉12、紧固销钉10和齿轮轴棘轮销弹簧8在内的螺母组件予以实现的,具体实现过程描述如下:在实施放下被救援人员的过程中,在手摇曲柄带动下,齿轮轴40逆时针转动,如果此时位于齿轮轴螺母20下方的棘轮摩擦组件发生压并现象,那么当逆时针转动齿轮轴螺母20时,由于齿轮轴棘轮弹簧18的压力,就使得齿轮轴棘轮16与齿轮轴螺母20保持相对静止并一起转动,当销钉12碰到齿轮轴棘爪14时,齿轮轴棘轮16开始压缩齿轮轴棘轮弹簧18,此时齿轮轴棘轮16与齿轮轴螺母20开始发生相对转动,直至齿轮轴棘轮16另一端与齿轮轴螺母20压并在一起,此时继续转动齿轮轴螺母20,销钉12就会推动齿轮轴螺母20的转动,棘轮摩擦组件的压并状态就会被释放,从而开始实现下降功能,这时候齿轮轴螺母20与齿轮轴棘轮16因为有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齿轮棘轮弹簧18的压力,就不会被压并,从而可以将被救援人员顺利降下。
[0047]如图5和图6所示,齿轮轴40的非连接于螺母组件和棘轮摩擦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模式切换机构,模式切换机构用于切换防坠落模式和救援模式。本实用新型的手摇曲柄制动机构的模式识别机构,包括齿轮轴40和依次布置于齿轮轴40上的齿轮42、连接套44、齿轮把手46、切换模式标签48。连接套44的底部直接抵住齿轮42,通过改变连接套44与齿轮轴40的结合位置,就可以改变齿轮42相对于齿轮轴40的位置。齿轮把手46的下部直接抵住连接套44的顶部,齿轮把手46与连接套44是可以同步旋转的,切换模式标签48贴于齿轮把手46的顶部可见部位。
[0048]为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