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压持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工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特别是高速无梭织机普遍应用的今天,减少纱线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毛羽产生于细纱工序,所以降低细纱毛羽是减少毛羽的基础和关键。
纱线毛羽产生于环锭纺纱的细纱加工工序。普通环锭纺纱的细纱工序关键问题在于:前罗拉钳口将纤维须条压持呈扁平带状,在加捻扭转力作用下,扁平带状纤维须条内的纤维发生内外转移,当纤维某部位通过内外转移已经进入纱体,此时该纤维露出纱体的头端部分脱离前罗拉钳口握持作用后,无法再次进入或包缠在纱体主干上,于是形成毛羽。中国知识产权局2007年07月11日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纱线性能的熨烫纺纱方法”,专利号200610166509.9;美国知识产权局2009年6月30日公开发明专利“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igh quality yarn on a ring-spinning machine”,专利公开号7552580B2。这两项申请公案共同提供了一种能够对纺纱三角区内纤维进行加热以改善成纱质量的熨烫纺纱方法;具体而言,是提供了一种对所纺纱线中的纤维特别是加捻三角区中的纤维进行熨烫处理的柔顺光洁纺纱装置,能够大大减少纱线毛羽,降低细纱扭矩,提高纱线质量。目前无论是侧置式、下置式还是上置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共同特点是仅仅采用单一熨烫装置的熨烫工作面对纱条进行处理。由于在纺纱过程中,纺纱段纱条不仅产生气圈晃动,而且纱条随导纱钩升降而不断改变高度和角度,使得纱条在整熨烫式柔洁纺纱过程中,与熨烫装置的熨烫工作面接触不紧密、不均匀一致,致使所纺的纱线光洁度差异系数大,产品品质一致性差。而且单一的熨烫装置的熨烫工作面对纱条进行处理,降低纱线毛羽的缠绕紧度不够,容易在后续络筒工序加工过程中大量反弹,不能真正地满足高光洁纱线生产需求。
中国知识产权局2016年08月03日公开的发明专利“用于柔顺光洁纺纱的下压式压片装置”,专利号201510883443.4,该申请公案公开了一种由壳体、加热陶瓷片、加热器组成的下压式电热陶瓷片装置,该柔洁纺纱装置与上述熨烫装置一样,仅仅采用单一的高温陶瓷工作面对纱条进行处理,高温陶瓷工作面与纱线压持力度大,纱线缠绕紧度大,但捻陷剧增,纺纱断头率增大;减小捻陷作用,高温陶瓷工作面与纱线压持力度小,接触紧密度不足,纱线缠绕紧度小;且该装置也受纺纱段气圈晃动和导纱钩升降带来的周期性纱条张力和位置变化,纱条与高温陶瓷工作面接触紧度周期性变化,致使所纺的纱线光洁度差异系数大,产品品质一致性差。针对该问题,中国知识产权局2016年03月16日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沟槽限位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专利号201510927279.2,该申请公案提供了一种采用集聚槽杆对纱条进行限位,保证纱条始终紧贴加热装置的熨烫工作面,解决了原有纺纱品质差异大的问题;中国知识产权局2016年03月16日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约束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专利号201510927279.2,该申请公案提供了一种采用出了约束杆对纱条进行限位,保证纱条始终紧贴加热装置的熨烫工作面,解决了原有纺纱品质差异大的问题。但是上述柔顺光洁纺纱装置都是固定的非弹性部件,不能实现对处理段纱条的表面外露毛羽进行弹性压持包缠,缺少自调节功能,导致了如下矛盾性技术难题:单一高温陶瓷工作面、或单一高温陶瓷工作面与集聚槽(或约束杆)串联使用,对纱条接触紧度大,纱条的包缠紧度大,络筒后纱线毛羽反弹少,而纺纱捻陷增加,纺纱断头率增高;对纱条接触紧度小,纺纱捻陷降低,纺纱断头率减少,但纱条的包缠紧度低,络筒后纱线毛羽反弹多,产生了“加热装置工作面重压纱高紧度包缠毛羽与轻压纱减少纱线断头”的矛盾性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压持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弹性压持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包括由加热装置、绝热护盖、连接臂、基架组成的柔顺光洁纺纱装置,在柔顺光洁纺纱装置的加热装置下方设置弹片,弹片的一端为走纱段,走纱段的前端为平面状,走纱段的后段为上凸弧面状,在上凸弧面上沿弹片长度方向设有集聚沟槽,集聚沟槽呈喇叭口状,集聚沟槽的大槽口位于走纱段的平面与弧面的交界处,弹片的另一端为弹性段,弹性段两侧对称开有弹性调节槽,在柔顺光洁纺纱装置基架的侧壁上设有弹片卡座,弹片的弹性段底端插入在弹片卡座中,弹片走纱段活动置于加热装置下方,走纱段的平面与加热装置工作面平行,走纱段的弧面延伸出加热装置,走纱段弧面上的集聚沟槽的槽底与加热装置的工作面相切。
弹片走纱段前端平面与加热装置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为0.3-1.2毫米。
弹片厚度为0.1-0.2毫米。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弹性压持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其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在加热装置下方设置弹片,弹片走纱段的前端平面平行于加热装置工作面,弹片走纱段前端平面与加热装置工作面之间形成纱线弹性握持通道,对相应支数细度的纱条表面毛羽实施弹性握持,协同与配合加热装置的工作面静态握持,加强纱条表面毛羽包缠握持力,增加毛羽在纱体主干上的包缠量和包缠紧度,通过弹片弹性调节纱条表面毛羽包缠握持力,满足纱条不同粗细、数量的毛羽包缠要求,避免捻阻突增而导致纱线断头;弹片走纱段后段上凸弧面上沿弹片长度方向设有集聚沟槽,走纱段的弧面延伸出加热装置,走纱段弧面上的集聚沟槽的槽底与加热装置的工作面相切的结构设计,协同纺纱纱条加捻自转作用,对纱条表面未被完全包缠的少量毛羽、以及未被充分高紧度包缠的毛羽进行充分集聚包缠,充分改善柔顺光洁纱线表面光洁度和致密度;本发明装置弹片结构设计能够满足纱条轻接触加热装置工作面,就能形成双面握持力加强控制纱条表面毛羽,同时配置沟槽进一步提高毛羽包缠量和包缠紧度,大幅降低纺纱断头,从而消除了往柔顺光洁纺纱装置加热装置7工作面重压纱高紧度包缠毛羽与轻压纱减少纱线断头的矛盾性技术缺陷。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易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压持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见附图。
针对现有单一熨烫工作面柔顺光洁纺纱装置、以及约束式和沟槽限位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都为固定非弹性部件,无法对纱线表面毛羽实施弹性压持包缠,不能调和纺纱断头、毛羽包缠紧度之间矛盾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压持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该装置是在由加热装置7、绝热护盖2、连接臂1、基架6组成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883443.4,发明名称为“用于柔顺光洁纺纱的下压式压片装置”的基础上改进,本发明采用在“用于柔顺光洁纺纱的下压式压片装置”的加热装置7下方设置弹片3,弹片3的一端为走纱段,走纱段的前端为平面状,弹片3走纱段前端平面与加热装置7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为0.3-1.2毫米,弹片3走纱段前端平面与加热装置7工作面之间形成纱线弹性握持通道,所纺纱线支数越高、纱线直径越细,弹片3走纱段前端平面与加热装置7工作面之间的距离越小,所纺纱线支数越低、纱线直径越粗,弹片3走纱段前端平面与加热装置7工作面之间的距离越大;走纱段的后段为上凸弧面状,在上凸弧面上沿弹片3长度方向设有集聚沟槽4,集聚沟槽4呈喇叭口状,集聚沟槽4槽深大于等于1.5毫米,所纺纱线支数越高、纱线直径越细,槽深越小,所纺纱线支数越低、纱线直径越粗,槽深越深;集聚沟槽4的大槽口位于走纱段的平面与弧面的交界处,集聚沟槽4的小槽口位于走纱段的弧面与弹性段的平面交界处,集聚沟槽4小槽口槽宽为0.5-2毫米,所纺纱线支数越高、纱线直径越细,小槽口槽宽越小,所纺纱线支数越低、纱线直径越粗,小槽口槽宽越大;弹片3的另一端为弹性段,弹性段两侧对称开有弹性调节槽,所纺纱线支数越高、纱线直径越小,需配置较大弹性调节槽,材质相同的弹片3弹力越小,所纺纱支越低、纱线直径越粗,需配置较小的性调节槽,材质相同的弹片3弹力越大;在基架6的侧壁上设有弹片卡座5,弹片3的弹性段底端插入在弹片卡座5中,弹片3走纱段活动置于加热装置7下方,走纱段的平面与加热装置7工作面平行,走纱段的弧面延伸出加热装置7,走纱段弧面上的集聚沟槽4的槽底与加热装置7的工作面相切,弹片3厚度为0.1-0.2毫米,弹片3为弹簧钢。基架6内设有引线,引线一端外接电源,引线另一端经支撑臂1内部接通加热装置7内的电加热装置,使得加热装置7的熨烫工作面具有80-150℃温度。
采用混纺比为50/50的苎麻/棉粗纱,纺制60英支细纱,弹片3厚度为0.1毫米,弹片3材质为弹簧钢,将弹片3走纱段前端平面与加热装置7工作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5毫米,集聚沟槽4槽深为2.0毫米,集聚沟槽4小槽口槽宽为0.6毫米,加热装置7工作面压纱深度为0.8毫米左右;通过喂入喇叭进入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经牵伸系统牵伸后,从由前胶辊、前罗拉组成的前罗拉钳口输出,前罗拉钳口输出纤维须条在加捻和卷绕的同时作用下,形成边自转、边前行的纱条,瞬间进入弹性压持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的加热装置7的工作面与弹片3走纱段的前端平面之间,在加热装置7的工作面高温熨烫作用下,纱条表面外露的毛羽得到柔化处理,柔化后的毛羽在纱条高速自转作用下,同时受到加热装置7的工作面静态握持力和弹片3走纱段的前端平面弹性握持力的共同作用,当一段纱条毛羽较多较长时,纱条表面体积较大,弹片3虽然会被弹离加热装置7的工作面,形成较大距离,但对毛羽的握持力加强,毛羽被握持包缠在纱条主干上的程度和紧度加强,以满足较长较多毛羽包缠的要求,且对纱线主干的压持力减小,避免捻阻突增而导致纱线断头;当一段纱条毛羽较少较短时,弹片3对毛羽的握持力恢复到距离加热装置7的工作面较小距离,以满足较短毛羽被有效弹性握持包缠的要求,实现纱条表面毛羽有效包缠;从加热装置7的工作面与弹片3走纱段的前端平面之间输出的纱条,立即进入集聚沟槽4中,纱条表面未被完全包缠的少量毛羽、以及未被充分高紧度包缠的毛羽,受到集聚沟槽4槽壁的再次集聚握持作用,纱条在加捻自转作用下,表面未被完全包缠的少量毛羽、以及未被充分高紧度包缠的毛羽得到充分集聚包缠,进一步提高纱条表面毛羽的包缠量和包缠紧度,充分改善柔顺光洁纱线表面光洁度和致密度;从集聚沟槽4输出的纱条,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终卷绕到纱管上。经实验测试对比得出:采用本发明弹性压持集聚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所纺制的60英支苎麻/棉管纱与对应原柔洁纺管纱相比,3毫米毛羽指数降低88.7%;络筒后60英支苎麻/棉筒纱与对应原柔洁纺筒纱相比,3毫米毛羽指数改善61.3%;由于本发明装置使用时,不需加热装置7工作面配置较大压纱深度(2.5毫米以上),纱条只要轻轻接触加热装置7工作面,就实现了纱条表面毛羽的充分高紧度包缠处理,消除了以往柔顺光洁纺纱装置加热装置7工作面重压纱高紧度包缠毛羽与轻压纱减少纱线断头的矛盾性技术缺陷,大幅降低纺纱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