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26496发布日期:2019-12-17 15: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侧壁;

一第二侧壁,第二侧壁的形状与面积与第一侧壁互相对应,第二侧壁的顶端沿一翻折线设置成一外翻的翻折部;第二侧壁除翻折部与翻折线外,其周缘与第一侧壁相对应的周缘互相紧密压合连接;

一顶壁,顶壁由翻折线区隔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其中,顶壁第一部分的周缘与翻折部的周缘互相紧密压合连接,而顶壁第二部分的周缘与第一侧壁未与第二侧壁重迭部分的周缘紧密压合连接,并形成一供容置物质的袋状结构体;

两强化压痕,两强化压痕分别形成于顶壁对应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外侧边;以及

一管嘴,管嘴为一硬质凸起的管状结构,管嘴定位于顶壁上,并向外贯穿顶壁,通过管嘴使得袋状结构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互相紧密压合连接的底端间,进一步连结有一底壁,底壁呈对折形态而夹置结合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帽盖,帽盖选择性地装设于管嘴上并封闭管嘴。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底壁对折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定位孔,通过定位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局部互相结合。

5.一种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包括互相热压结合的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顶壁以及一管嘴,具强化压痕的软性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制备一供成型第一侧壁的第一侧壁成型带;

制备一供成型第二侧壁的第二侧壁成型带;

制备一供成型顶壁所需的顶壁成型带;

通过一导料手段将第一侧壁成型带与第二侧壁成型带导引成上、下平行对位的输送状态;

通过一曲折手段将位于上方的第二侧壁成型带的顶缘沿一翻折线曲折导引成一外翻的翻折部;

通过一第二导料手段将顶壁成型带导引输送至第二侧壁成型带形成有翻折部的一侧上,并分别与翻折部与第一侧壁呈互相对位状态;

于顶壁成型带的导引输送路径上,设置一管嘴供应装置,并通过一打孔手段于顶壁成型带上形成系列间隔设置的穿孔,再通过管嘴供应装置依序将一管嘴穿组于顶壁成型带上所形成的穿孔,再通过一第一热压合手段将每一管嘴定位于其所相对应的穿孔;

通过一隔离手段将一隔板插置于翻折部以及与其连设的第二侧壁成型带之间;

通过一第二热压合手段将互相接触贴靠的第一侧壁成型带、第二侧壁成型带以及顶壁成型带热压结合,并形成一多边型的封闭压合线,令顶壁成型带紧密贴合翻折部与第一侧壁成型带上相对应的位置处;由于隔离手段,使得第一侧壁成型带与第二侧壁成型带互相重迭的部分于此程序中仍处于分离的状态;

通过一第三热压合手段将互相重迭的第一侧壁成型带与第二侧壁成型带互相对应的周缘热压结合,第一侧壁成型带与第二侧壁成型带两侧边的压合线分别通过顶壁的两侧延伸至第一侧壁成型带的顶端缘;以及

通过一裁切手段对第一侧壁成型带与第二侧壁成型带两侧边的压合线进行裁切分袋作业,制成一完整的软性包装袋,而每一软性包装袋顶壁的两侧,因重复进行前述第二热压合手段与第三热压合手段,因此每一软性包装袋顶壁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强化压痕,藉以强化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顶壁三者间接合处的密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一供成型顶壁所需的顶壁成型带与通过一导料手段将第一侧壁成型带与第二侧壁成型带导引成上、下平行对位的输送状态的步骤间,进一步包含一制备一供成型底壁所需的底壁成型带的步骤;底壁通过第三热压合手段而呈对折形态而夹置结合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第三导料手段将底壁成型带导引输送至第一侧壁成型带与第二侧壁成型带之间,并位于远离翻折部一端的位置处;第三导料手段的流程后置处并利用一对折手段,以将底壁成型带导引折成一对折状形态接触贴靠于第一侧壁成型带与第二侧壁成型带互相对应的内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折手段的流程后置处进一步包括一冲孔手段,以于对折状形态的底壁成型带上形成预定间距的定位孔,且令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与压合线相对位,以使相对应的第一侧壁成型带与第二侧壁成型带能够通过所述定位孔达成局部热压融合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包括一第一侧壁;一形状与面积皆与第一侧壁互相对应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的顶端沿一翻折线设置有一外翻的翻折部;第二侧壁除翻折部与翻折线外,其周缘与第一侧壁相对应的周缘互相紧密压合连接;一顶壁,顶壁的周缘与翻折部的周缘,同时与第一侧壁未与第二侧壁重迭部分的周缘紧密压合连接,并形成一供容置物质的袋状结构体;两分别形成于顶壁对应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外侧边的强化压痕;以及一管嘴,管嘴为一硬质凸起的管状结构,通过管嘴使得袋状结构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张禄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禄文
技术研发日:2018.06.07
技术公布日:2019.12.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