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卷绕机和纱线卷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78727发布日期:2019-11-20 00:46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纱线卷绕机和纱线卷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主要涉及具有能够相对于卷绕单元行进的接纱台车的纱线卷绕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纱线卷绕机中,公知有接纱台车基于卷绕单元输出的接纱信号行进来进行接纱动作的结构。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这种结构的纺纱机械。

专利文献1的纺纱机械具备将由气流纺纱喷嘴纺纱成的纱线卷绕于卷装的多个单元(卷绕单元)。若在某个单元产生断纱,则该单元发出需要接纱的信号(接纱信号),作业台车(接纱台车)接受该信号而在相对于该单元的作业位置停止,成为进行接纱动作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01259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虽未言及,但在纺纱机械中产生了断纱的情况下,在进行接纱而恢复卷绕之前,以将阻塞于纺纱喷嘴的纤维屑等除去为目的,有时进行纺纱装置的清洁动作。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虽未公开,但纺纱机械有时具备在将纱线卷绕于卷装之前暂时存积纱线的储纱装置。在这样的纺纱机械中,当产生了断纱的情况下,需要在进行接纱而恢复卷绕之前将残留于储纱装置的纱线除去。

以往,在产生了断纱的情况下,卷绕单元在使用于接纱的准备动作(例如,纺纱装置的清洁动作和储纱装置的残纱除去动作等)完成之后发出接纱信号。因此,从产生断纱到通过接纱台车进行接纱而恢复卷绕为止的时间变得长久,成为使作业效率降低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地进行接纱作业而能够缩短接纱的等待时间的纱线卷绕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纱线卷绕机。即,该纱线卷绕机具备多个卷绕单元和至少1台接纱台车。上述多个卷绕单元分别卷绕纱线。上述接纱台车进行对于上述卷绕单元的接纱动作。上述卷绕单元在产生了断纱后进行准备为能够开始上述接纱动作的状态的准备动作。上述接纱台车进行接纱行进,以便位于对于产生了断纱的上述卷绕单元进行上述接纱动作的动作位置。接纱行进是指朝向上述动作位置开始行进、中止当前的行进而停止在上述动作位置、或者从当前的行进减速而进行行进。在不存在上述准备动作完成的上述卷绕单元亦即完成卷绕单元,而存在上述准备动作过程中的上述卷绕单元亦即准备卷绕单元的情况下,上述接纱台车进行相对于上述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接纱行进。

这样,通过在卷绕单元进行准备动作的期间使接纱台车进行接纱行进,能够高效地进行包括接纱行进和接纱动作的接纱作业,能够缩短接纱的等待时间。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在上述接纱台车停止的当前位置与对于产生了断纱的上述卷绕单元进行上述接纱动作的上述动作位置一致的情况下,上述接纱台车不进行上述接纱行进而维持上述当前位置。

由此,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使接纱台车的当前位置与动作位置一致的台车对位。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上述卷绕单元具备在产生了断纱后且上述准备动作完成之前发送接纱预告信号的控制部。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指示接纱台车相对于进行接纱动作的预定的动作位置的接纱行进的开始时机。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结构。即,上述卷绕单元具备检测部。上述检测部检测上述准备动作的成功与否。在发送了上述接纱预告信号后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上述准备动作失败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取消上述接纱预告信号。

由此,能够迅速取消向在接纱预告信号的发送后准备动作失败的准备卷绕单元的接纱行进,接纱台车进行能够应对来自其他卷绕单元的接纱要求的准备。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准备动作完成后发送准备完成信号。

由此,可使接纱台车知晓能够开始对于卷绕单元的接纱动作。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在将某个上述准备卷绕单元设为第1准备卷绕单元,将位于上述接纱台车在预先决定的第1行进时间内能够从当前的行进位置到达的范围内的另一个上述准备卷绕单元设为第2准备卷绕单元的情况下,当在进行相对于上述第1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接纱行进的期间上述第2准备卷绕单元发送了上述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下,上述接纱台车中止相对于上述第1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接纱行进,而进行相对于上述第2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接纱行进。

由此,接纱台车能够根据各卷绕单元的状况,相对于位于接近当前的行进位置的位置的卷绕单元优先进行接纱作业。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对于多个准备卷绕单元的接纱作业。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在某个上述准备卷绕单元发送了上述接纱预告信号、某个上述完成卷绕单元发送了上述准备完成信号的情况下,上述接纱台车优先进行基于上述准备完成信号的上述接纱行进。

由此,在准备卷绕单元与完成卷绕单元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作为纱线卷绕机整体,能够高效地进行接纱台车的接纱作业。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在进行相对于发送了上述接纱预告信号的上述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接纱行进的期间,当位于上述接纱台车在基于上述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准备动作的动作时间而决定的第2行进时间内从当前的行进位置能够到达的范围内的上述完成卷绕单元发送了上述准备完成信号的情况下,该接纱台车中止相对于上述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接纱行进,而进行相对于发送了上述准备完成信号的上述完成卷绕单元的上述接纱行进。

由此,能够根据各卷绕单元的状况灵活地变更进行接纱作业的优先顺序。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结构。即,纱线卷绕机具备气流纺纱装置。上述气流纺纱装置利用旋转气流对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上述卷绕单元在产生了断纱后上述接纱台车进行上述接纱动作之前的期间,进行上述气流纺纱装置的清洁动作作为上述准备动作。在上述准备卷绕单元发送了上述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下,从该准备卷绕单元开始上述清洁动作至上述清洁动作结束的时间区间与从上述接纱台车相对于该准备卷绕单元开始上述接纱行进至上述接纱行进结束的时间区间至少局部重复。

由此,能够同时并行地进行气流纺纱装置的清洁动作与接纱台车的接纱行进,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接纱作业。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结构。即,纱线卷绕机具备储纱罗拉。上述储纱罗拉暂时存积纱线。上述卷绕单元在产生了断纱后上述接纱台车进行上述接纱动作之前的期间,进行将残留于上述储纱罗拉的纱线从该储纱罗拉除去的残纱除去动作作为上述准备动作。在上述准备卷绕单元发送了上述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下,从该准备卷绕单元开始上述残纱除去动作至上述残纱除去动作结束的时间区间与从上述接纱台车相对于该准备卷绕单元开始上述接纱行进至上述接纱行进结束的时间区间至少局部重复。

由此,能够同时并行地进行残纱除去动作和接纱台车的接纱行进,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接纱作业。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结构。即,在产生了2个上述准备卷绕单元的情况下,当在一个上述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储纱罗拉残留有纱线、在另一个上述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储纱罗拉不残留有纱线的情况下,上述接纱台车进行相对于上述另一个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接纱行进。

由此,能够根据准备卷绕单元所具备的储纱罗拉的纱线的残留状态来灵活地决定进行接纱作业的优先顺序。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成为以下的结构。即,上述卷绕单元分别还具备检测纱线所含的纱疵的长度的检测装置。在产生了2个上述准备卷绕单元的情况下,上述接纱台车进行相对于检测出的上述纱疵的长度短的上述准备卷绕单元的上述接纱行进。

由此,能够根据准备卷绕单元中的纱疵的长度来灵活地决定进行接纱作业的优先顺序。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上述卷绕单元分别具备显示发送了上述接纱预告信号这一情况的显示部。

由此,操作人员能够容易第识别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卷绕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2观点,提供以下的纱线卷绕方法。即,该纱线卷绕方法在多个卷绕单元的每一个中一边使纱线横动一边卷绕来形成卷装。该纱线卷绕方法包含准备工序和接纱行进工序。在上述准备工序中,在上述卷绕单元中,当产生了断纱后准备为能够开始接纱动作的状态。在上述接纱行进工序中,对于上述卷绕单元进行接纱动作的接纱台车为了位于对于产生了断纱的上述卷绕单元进行上述接纱动作的动作位置,而朝向上述动作位置开始行进、中止当前的行进而停止在上述动作位置、或者从当前的行进减速而进行行进。在不存在完成了上述准备工序的上述卷绕单元亦即完成卷绕单元,而存在进行上述准备工序的过程中的上述卷绕单元亦即准备卷绕单元的情况下,进行相对于上述准备卷绕单元的接纱行进工序。

由此,通过在利用卷绕单元进行准备工序的期间进行接纱行进工序,能够缩短接纱的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细纱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纺纱单元和接纱台车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接纱台车相对于接纱预告信号的行进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在不同的时机出现了2个准备纺纱单元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准备纺纱单元与完成纺纱单元同时存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在不同的时机出现了准备纺纱单元与完成纺纱单元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接纱台车的作业区域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细纱机;2…纺纱单元;2a…准备纺纱单元;2b…完成纺纱单元;3…接纱台车;10…短纤维纱。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细纱机(纱线卷绕机)1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游”和“下游”意味着卷绕短纤维纱(纱线)10时的纱条15、纤维束8以及短纤维纱10的行进方向的上游和下游。

图1所示的细纱机1具备:风箱80、原动机箱5、排成一列配置的多个纺纱单元(卷绕单元)2、以及接纱台车3。

细纱机1具备控制各结构的中央控制装置4。中央控制装置4经由省略图示的信号线连接于各纺纱单元2所具备的后述的单元控制部50(参照图2)。单元控制部50可以不针对一个纺纱单元2设置一个而针对规定的多个纺纱单元2设置一个。

在图1的风箱80内配置有用于向各纺纱单元2供给负压的负压源等。在原动机箱5配置有各纺纱单元2共同的驱动源。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纱机1中,对各纺纱单元2以能够识别各自的方式分配有作为识别符的单元编号。具体而言,如在图3中由圈起来的数字表示那样,对各纺纱单元2从细纱机1的机台的一端分配有第1、第2、第3、……的单元编号。附图中没有示出全部的纺纱单元2,本实施方式的细纱机1例如具备96台纺纱单元2。

如图1所示,各纺纱单元2主要具备从上游朝向下游按顺序配置的纺纱装置9和卷绕装置13。

纺纱单元2还具备牵伸装置7和储纱装置12。

牵伸装置7设置于细纱机1所具备的框架6的上端附近。如图2所示,牵伸装置7从上游侧起按顺序具备后罗拉对16、第三罗拉对17、中罗拉对19、以及前罗拉对20这4个牵伸罗拉对。在中罗拉对19,相对于各罗拉设置有龙带18。

牵伸装置7通过在牵伸罗拉对所包含的罗拉彼此之间夹持并搬运从省略图示的纱条箱供给的纱条15,由此拉长(牵伸)至成为规定的纤维量(或者粗细),而生成纤维束8。由牵伸装置7生成的纤维束8被供给至纺纱装置9。

纺纱装置(气流纺纱装置)9具备省略图示的纺纱喷嘴,利用通过从纺纱喷嘴向纺纱装置9的内部喷射压缩空气而产生的旋转气流对从牵伸装置7供给的纤维束8加捻,来生成短纤维纱(纱线)10。

在本实施方式中,纺纱装置9具备省略图示的喷嘴块、和省略图示的中空导轴体。喷嘴块具备纤维引导部、纺纱喷嘴和纺纱室。中空导轴体具备纱线通路和第2喷嘴。纺纱装置9的动作被单元控制部50控制。

纤维引导部是将被牵伸的纤维束8朝向纺纱装置9的内部(纺纱室)引导的部件。纺纱装置9从纺纱喷嘴向纺纱室内喷射空气,来对纺纱室内的纤维束8作用旋转气流。受到该旋转气流的作用而使构成纤维束8的多个纤维的各纤维端反转地旋转。中空导轴体是圆筒状的部件,在内部形成有纱线通路。中空导轴体将短纤维纱10从纺纱室内向纺纱装置9的外部引导。

在进行用于开始纺纱动作的出纱纺纱时,纺纱装置9通过从第2喷嘴向纱线通路内喷射空气来在纱线通路内产生旋转气流。此时在纱线通路内产生的旋转气流的方向与纺纱室的旋转气流的方向相反。由此,从牵伸装置7向纺纱装置9导入纤维束8,开始短纤维纱10的生成。

在纺纱单元2是通过接头(pierce)将短纤维纱10连接的结构的情况下,中空导轴体不具备第2喷嘴而具备其他的喷嘴,为了使来自卷装45的短纤维纱10向纺纱装置9内反向输送而从该其他的喷嘴喷射空气。

在纺纱装置9的下游设置有储纱装置12。如图2所示,储纱装置12具备储纱罗拉14、驱动该储纱罗拉14而使之旋转的马达25、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以及第2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2。

储纱罗拉14在其外周面卷绕一定量的短纤维纱10并暂时存积。储纱罗拉14通过在外周面卷绕了短纤维纱10的状态下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来从纺纱装置9以规定的速度引出短纤维纱10并将其向下游侧搬运。

这样,储纱装置12由于能够在储纱罗拉14的外周面暂时存积短纤维纱10,所以作为短纤维纱10的一种暂存装置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消除纺纱装置9中的纺纱速度与卷绕速度(后述的向卷装45卷绕短纤维纱10的行进速度)因某些理由不一致而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短纤维纱10的松动等)。

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和第2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2分别由具备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反射型的光电传感器构成。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检测存积于储纱罗拉14的短纤维纱10的存积量是否为规定量以上。第2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2被配置于比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靠下游侧的位置,检测存积于储纱罗拉14的短纤维纱10的存积量是否为限制值(规定最大量)以下。

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和第2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2也具有对在产生了断纱后进行的后述的准备动作的成功与否加以检测的检测部的功能。

在纺纱装置9与储纱装置12之间设置有纱线监视装置59。由纺纱装置9生成的短纤维纱10在被储纱装置12卷绕之前通过纱线监视装置59。

纱线监视装置(检测装置)59通过透光式传感器监视行进的短纤维纱10的品质(粗细等),检测短纤维纱10所含的纱疵(短纤维纱10的粗细等存在异常的部位、异物等)和该纱疵的长度。纱线监视装置59在检测到短纤维纱10的纱疵的情况下,向单元控制部50发送纱疵检测信号。纱线监视装置59并不限定于透光式传感器,例如也可以使用电容式传感器来监视短纤维纱10的品质。

单元控制部50若从纱线监视装置59接收到纱疵检测信号,则通过使纺纱装置9的驱动停止来切断短纤维纱10。即,纺纱装置9具有在纱线监视装置59检测到纱疵时切断短纤维纱10的作为切断部的功能。此外,也可以使用切割器来切断短纤维纱10。

卷绕装置13具备摇架臂71、卷绕筒72、和横动引导件76。摇架臂71被支承为能够绕支轴73摆动,可将用于卷绕短纤维纱10的纱管48(即卷装45)支承为能够旋转。卷绕筒72通过在与上述纱管48或者卷装45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来驱动卷装45而使之向卷绕方向旋转。卷绕装置13一边通过省略图示的驱动机构使横动引导件76往复移动,一边通过省略图示的电动马达驱动卷绕筒72。由此,卷绕装置13一边使短纤维纱10横动,一边将短纤维纱10卷绕于卷装45。

如图1所示,在细纱机1的框架6沿着纺纱单元2排列的方向设置有导轨41。接纱台车3构成为能够在导轨41上行进。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纱机1中,对于96台纺纱单元2设置有4台接纱台车3。对于该4台接纱台车3设置了各自的专属作业区域。例如,图3所示的接纱台车3的专属作业区域是配置有1~24号的纺纱单元2的区域。在没有来自纺纱单元2的接纱要求的情况下,各接纱台车3在各自的作业区域的中央位置待机。但是,接纱台车3也可以在结束了接纱动作的位置待机。或者,接纱台车3也可以在从该位置移动了规定距离的位置待机。

接纱台车3进行相对于产生了断纱的纺纱单元2的接纱作业。单元控制部50例如若通过配置于储纱装置12的下游的省略图示的纱线行进传感器检测到无短纤维纱10,则判断为产生了断纱。断纱的产生也可以由其他的传感器检测。该接纱作业包含台车对位和接纱动作。台车对位包含接纱台车3停止的当前位置与进行接纱动作的动作位置一致的情况下的当前位置维持和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的接纱行进。当前位置维持是指维持接纱台车3停止的当前位置。接纱行进是从接收到与接纱有关的信号的位置直到进行接纱动作的动作位置为止的行进。接纱动作是捕捉纱线头并进行接纱的动作。

如图1等所示,接纱台车3具备:行进车轮42、接纱装置43、纱线捕捉部(吸管44和吸嘴46)、台车控制部70、位置检测部(信号发送部61和省略图示的检测部传感器(dogsensor))。

行进车轮42构成为能够被省略图示的马达驱动而进行旋转。通过驱动该行进车轮42,能够使接纱台车3沿着导轨41相对于多个纺纱单元2行进。

吸管44通过在其前端产生吸引气流,能够吸入并捕捉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短纤维纱10。吸嘴46通过在其前端产生吸引气流,能够从被支承于卷绕装置13的卷装45吸入并捕捉短纤维纱10。吸管44与吸嘴46通过在捕捉到短纤维纱10的状态下转动,来将该短纤维纱10引导至能够导入接纱装置43的位置。

接纱装置43对被吸管44引导的来自纺纱装置9的短纤维纱10与被吸嘴46引导的来自卷装45的短纤维纱10进行接纱。在本实施方式中,接纱装置43是利用旋转气流使纱线头彼此捻合的捻接装置。接纱装置43并不限定于上述捻接装置,例如也能够采用机械式的打结器等。

在接纱台车3具备接纱装置43的情况下,接纱动作包括通过吸管44将来自纺纱装置9的短纤维纱10引导至接纱装置43的动作、通过吸嘴46将来自卷装45的短纤维纱10引导至接纱装置43的动作、以及通过接纱装置43对短纤维纱10进行接纱的动作。

接纱台车3也可以是通过进行接头作为接纱动作来将短纤维纱10连接的结构。该情况下,接纱台车3不具备接纱装置43。

台车控制部70构成为具有未图示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rom(readonlymemory)、和ram(randomaccessmemory)等的公知的计算机。台车控制部70通过控制接纱台车3所具备的各部的动作,来控制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作业。

信号发送部61通过无线向位于与该信号发送部61对置的位置的纺纱单元2发送规定的位置确认信号。如图3所示,各纺纱单元2具备接收该位置确认信号的接收部62。

台车控制部70在接纱台车3的行进停止时,从信号发送部61对于在该停止位置与信号发送部61对置的纺纱单元2发送位置确认信号。纺纱单元2的单元控制部50在由接收部62接收到来自接纱台车3的位置确认信号的情况下,向接纱台车3发送包含该纺纱单元2的单元编号的响应信号。由此,接纱台车3能够获得该台车的当前位置。单元控制部50也可以经由中央控制装置4向接纱台车3发送包含纺纱单元2的单元编号的响应信号。

检测部传感器检测设置于各纺纱单元2的省略图示的检测部。当接纱台车3在导轨41行进时,台车控制部70通过计数由检测部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部的数量,能够掌握该接纱台车3移动了与几个单元对应的量。由此,接纱台车3能够取得行进中的该台车的位置(行进位置)。

接着,参照附图,对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行进(接纱行进工序)进行说明。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行进例如是在下述那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行进。

作为第1例,当在接纱台车3待机时从远离待机位置的位置的纺纱单元2接收到与接纱有关的信号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行进是从当前位置到对于发送了与接纱有关的信号的纺纱单元2的动作位置为止的行进。

作为第2例,当在接纱台车3正朝向某个纺纱单元2行进的期间(即,在接纱台车3基于某个规定计划正行进的期间)出现了优先顺序更高的其他纺纱单元2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行进是指中止向最初的行进目的地的纺纱单元2的行进而朝向优先顺序高的纺纱单元2行进。

作为第3例,当在接纱台车3正朝向某个纺纱单元2行进的期间(即,在接纱台车3基于某个规定计划正行进的期间)优先顺序更高的其他纺纱单元2出现在当前行进位置的附近、且出现在当前行进的方向的前方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行进是指使当前的行进速度减速来进行行进以便能够在针对优先顺序高的纺纱单元2的动作位置停止。

此外,当接纱台车3在与某个纺纱单元2对应的位置待机并从该纺纱单元2接收到与接纱有关的信号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不进行上述接纱行进而维持当前位置。即,接纱台车3不行进而保持原样待机。

以上,对接纱行进的3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接纱台车3只要进行3个例子中的至少任一个例子作为接纱行进即可。换言之,作为接纱行进,接纱台车3可以构成为不进行3个例子中的最多2个例子。

与该接纱有关的信号包含预告为需要不久进行接纱动作的接纱预告信号、和表示为准备动作完成而能够开始接纱动作的准备完成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纱机1中,当因某些理由而纺纱装置9与卷装45之间的短纤维纱10产生了断纱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0执行作为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动作的前阶段的动作的准备动作(准备工序)。单元控制部50在进行该准备动作的期间,向接纱台车3的台车控制部70发送接纱预告信号。此外,单元控制部50也可以在进行准备动作之前向接纱台车3的台车控制部70发送接纱预告信号。

该准备动作包含基于纺纱装置9的纺纱喷嘴进行的清洁动作、和将残留于储纱罗拉14的短纤维纱10除去的残纱除去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动作与残纱除去动作同时开始。但是,也可以使任意一个准备动作先开始。

对清洁动作的一个例子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单元控制部50若判断为产生了断纱,则使牵伸装置7和纺纱装置9的纺纱动作停止,使中空导轴体从喷嘴块分离而敞开纺纱室。通过在该状态下使空气从纺纱喷嘴喷射规定时间,来进行清洁动作。若来自纺纱喷嘴的空气的喷射停止而结束清洁动作,则中空导轴体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对残纱除去动作的一个例子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在产生了断纱的情况下,比储纱装置12靠下游侧的短纤维纱10被卷绕于卷装45,但卷绕于储纱罗拉14的短纤维纱10不会卷绕于卷装45而残留在储纱罗拉1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储纱装置12具备被配置为与储纱罗拉14的下游侧端部对置的省略图示的残纱除去装置。储纱装置12使储纱罗拉14向与卷装45卷绕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在残纱除去装置的吸引管的吸引口产生吸引流,由此通过残纱除去装置吸引储纱罗拉14上的残纱并将其除去。

当在清洁动作和残纱除去动作完成之后接纱台车3到达动作位置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0使牵伸装置7和纺纱装置9的动作恢复,通过吸管44捕捉由纺纱装置9生成的短纤维纱10,将该短纤维纱10引导至能够由接纱装置43接纱的位置。接纱装置43对被吸管44引导的来自纺纱装置9的短纤维纱10与被吸嘴46引导的来自卷装45的短纤维纱10进行接纱。在通过接纱装置43完成了接纱之后,恢复纺纱单元2中的纱线卷绕作业。

单元控制部50在纺纱装置9的纺纱动作开始之后,例如基于纱线监视装置59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清洁动作(准备动作)的成功与否。在进行了准备动作之后即使开始纺纱装置9的纺纱动作也未通过纱线监视装置59检测到短纤维纱10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0判定为清洁动作失败。单元控制部50也可以在纱线监视装置59的基础上或者代替纱线监视装置59,基于设置于吸管44内的省略图示的传感器和/或设置于纺纱装置9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清洁动作的成功与否。

单元控制部50基于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和/或第2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2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残纱除去动作(准备动作)的成功与否。在即使进行了残纱除去动作也通过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和第2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2检测为在储纱罗拉14残留有短纤维纱10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0判定为残纱除去动作失败。

在准备动作失败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0向台车控制部70发送取消接纱预告信号这一内容的信号亦即预告取消信号。该情况下,接纱台车3可以在当前的行进位置停止并待机,也可以返回作业区域的中央位置并待机。

单元控制部50在完成了用于接纱动作的准备动作后(准备动作成功后),向台车控制部70发送准备完成信号。

如图3所示,各纺纱单元2具备显示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或者准备完成信号这一情况的显示部60。在通过单元控制部50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或者准备完成信号的情况下,显示部60使设置于纺纱单元2的led(灯)点亮。在通过单元控制部50取消了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下,或者在完成了接纱动作的情况等下,显示部60使led熄灭。由此,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确认纺纱单元2的状态。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产生了断纱后进行准备动作的纺纱单元2称为准备纺纱单元(准备卷绕单元)2a,将准备动作完成而能够进行接纱动作的纺纱单元2称为完成纺纱单元(完成卷绕单元)2b。

如图3所示,在不存在发送了准备完成信号的完成纺纱单元2b,且从准备纺纱单元2a接收到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下,台车控制部70使接纱台车3开始向针对准备纺纱单元2a的动作位置的接纱行进。即,在准备纺纱单元2a的准备动作完成之前,接纱台车3开始接纱行进。

换言之,在开始准备纺纱单元2a的准备动作之前,或者在正进行该准备动作的期间,接纱台车3开始接纱行进。这样,从准备纺纱单元2a开始准备动作到准备动作结束的时间区间与接纱台车3对于该准备纺纱单元2a开始接纱行进而到接纱行进结束为止的时间区间至少局部重复。

这样,在细纱机1中,能够同时并行地进行准备纺纱单元2a的准备动作和接纱台车3的接纱行进。接纱台车3在准备纺纱单元2a的准备动作完成之前,朝向针对该准备纺纱单元2a的动作位置开始行进。若在接纱台车3到达了动作位置时准备动作未完成,则接纱台车3停止在动作位置并待机。若在接纱台车3到达了动作位置时准备动作完成,则接纱台车3立即开始接纱动作。通过这样同时进行准备工序与接纱行进工序,能够高效地进行接纱作业,能够缩短从产生断纱到接纱完成为止的接纱周期的时间。

参照图4,对24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先发送接纱预告信号,20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在之后的时机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接纱台车3朝向24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开始行进,但在到达24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之前从20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接收到接纱预告信号。在该状况下,台车控制部70基于20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是否位于接纱台车3从当前行进位置起在第1行进时间内能够到达的范围内,来判定是否变更行进目的地的目标纺纱单元。

当20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配置在接纱台车3从当前行进位置起在第1行进时间内能够到达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台车控制部70将接纱台车3的目标纺纱单元变更成该20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接纱台车3中止相对于24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行进,开始相对于20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行进。

当20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未被配置在接纱台车3从当前行进位置起在第1行进时间内能够到达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台车控制部70不变更接纱台车3的目标纺纱单元,接纱台车3保持原样朝向24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行进。

优选基于先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准备动作的动作时间、和后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准备动作的动作时间来决定上述第1行进时间。另外,优选考虑接纱台车3从当前的行进位置行进至针对先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动作位置所需的时间来决定第1行进时间。

这样,当存在多个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情况下,不论哪个准备纺纱单元先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本实施方式的台车控制部70均以优先进行能够先开始接纱动作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动作的方式控制接纱台车3的接纱行进。

参照图5,说明在相对于某个纺纱单元2的接纱动作中产生了完成纺纱单元2b与准备纺纱单元2a双方的情况。该情况下,在结束了纺纱单元2的接纱动作后,台车控制部70以使发送了准备完成信号的完成纺纱单元2b的接纱动作比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优先进行的方式控制接纱台车3的接纱行进。即,接纱台车3在当前的接纱动作结束之后,朝向完成纺纱单元2b开始接纱行进。

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在相对于完成纺纱单元2b的接纱行进的时间大于准备纺纱单元2a的准备动作的动作时间、且在准备纺纱单元2a的准备动作完成之前接纱台车3能够到达对于该准备纺纱单元2a的动作位置的情况下,优先进行对于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作业。

参照图6,对24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先发送接纱预告信号,2号的完成纺纱单元2b在之后的时机发送了准备完成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接纱台车3朝向先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24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开始了行进,但在到达该准备纺纱单元2a之前,从2号的完成纺纱单元2b接收到准备完成信号。在该状况下,台车控制部70基于2号的完成纺纱单元2b是否位于接纱台车3从当前行进位置起在第2行进时间内能够到达的范围内,来判定是否变更目标纺纱单元。

当2号的完成纺纱单元2b配置在接纱台车3从当前行进位置起在第2行进时间内能够到达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台车控制部70将接纱台车3的目标纺纱单元变更成该完成纺纱单元2b。接纱台车3朝向2号的完成纺纱单元2b行进。

当2号的完成纺纱单元2b未被配置在接纱台车3从当前行进位置起在第2行进时间内能够到达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台车控制部70不变更接纱台车3的目标纺纱单元,接纱台车3保持原样朝向24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行进。

优选基于准备纺纱单元2a的准备动作的动作时间来决定上述第2行进时间。另外,优选考虑接纱台车3从接纱台车3的当前的行进位置行进至对于完成纺纱单元2b的动作位置所需的时间来决定第2行进时间。由此,即使出现原则上应该优先处理的完成纺纱单元2b,也能够基于接纱台车3的当前的行进位置与准备纺纱单元2a和完成纺纱单元2b各自的位置,从缩短接纱周期的时间的观点出发,对各纺纱单元2适当地赋予优先顺序而通过接纱台车3进行接纱作业。

另外,细纱机1那样的纤维机械有时具备使成为满卷的卷装45落纱的落纱台车。因此,与接纱台车3的情况同样地考虑,单元控制部50也能够成为在卷装45成为满卷的某一程度前的时机向落纱台车发送落纱预告信号,在卷装45实际成为满卷的时机向落纱台车发送准备完成信号的结构。

在落纱台车的情况下,由于从落纱预告信号到准备完成信号之间的动作变动的因素很少,所以可考虑为发送落纱预告信号的纺纱单元2的顺序与发送准备完成信号的纺纱单元2的顺序几乎不变。然而,在接纱台车3的情况下,因准备动作的失败等,会频繁地产生发送接纱预告信号的纺纱单元2的顺序与发送准备完成信号的纺纱单元2的顺序不一致的情况。因此,上述的台车的控制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应用于接纱台车3会更加有效。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细纱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和至少1台接纱台车3。各个纺纱单元2卷绕短纤维纱10。接纱台车3进行对于纺纱单元2的接纱动作。纺纱单元2在产生了断纱之后,进行准备为能够开始接纱动作的状态的准备动作。接纱台车3为了位于对于产生了断纱的纺纱单元2进行接纱动作的动作位置而进行接纱行进。接纱行进是指朝向动作位置开始行进、中止规定计划行进并停止在动作位置、或者使规定计划行进减速而进行行进。在不存在准备动作完成了的纺纱单元2亦即完成纺纱单元2b,而存在准备动作中的纺纱单元2亦即准备纺纱单元2a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进行对于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行进。

这样,通过在纺纱单元2进行准备动作的期间,使接纱台车3进行接纱行进,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包括接纱行进和接纱动作的接纱作业,缩短纺纱单元2中的接纱的等待时间。

在细纱机1中,当接纱台车3停止的当前位置与对于产生了断纱的纺纱单元2进行接纱动作的动作位置一致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不进行接纱行进而维持当前位置。

由此,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使接纱台车3的当前位置与动作位置一致的台车对位。

在细纱机1中,纺纱单元2具备在产生了断纱后且准备动作完成之前发送接纱预告信号的单元控制部50。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指示接纱台车3相对于进行接纱动作的预定的动作位置的接纱行进的开始时机。

在细纱机1中,纺纱单元2具备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和第2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2。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和第2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2检测准备动作的成功与否。在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之后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和第2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2检测到准备动作的失败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50取消接纱预告信号。

由此,能够迅速取消向在接纱预告信号的发送后准备动作失败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行进,该接纱台车3进行能够应对来自其他纺纱单元2的接纱要求的准备。

在细纱机1中,单元控制部50在完成了准备动作之后发送准备完成信号。

由此,可使接纱台车3知晓能够开始对于纺纱单元2的接纱动作。

将某个准备纺纱单元2a设为第1准备卷绕单元,将位于接纱台车3能够在预先决定的第1行进时间内从当前的行进位置到达的范围内的其他准备纺纱单元2a设为第2准备卷绕单元。在细纱机1中,当在进行相对于第1准备卷绕单元的接纱行进的期间第2准备卷绕单元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中止相对于第1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行进,而进行相对于第2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行进。

由此,接纱台车3能够根据各纺纱单元2的状况,对位于接近当前的行进位置的位置的纺纱单元2优先进行接纱作业。因此,作为细纱机1整体能够高效地进行对于多个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作业。

在细纱机1中,当某个准备纺纱单元2a发送接纱预告信号、某个完成纺纱单元2b发送了准备完成信号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使基于准备完成信号的接纱行进优先进行。

由此,在同时存在准备纺纱单元2a和完成纺纱单元2b的情况下,作为细纱机1整体,能够高效地进行接纱台车3的接纱作业。

在细纱机1中,在进行相对于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行进的期间,当位于该接纱台车3在基于该准备纺纱单元2a的准备动作的动作时间而决定的第2行进时间内从当前的行进位置能够到达的范围内的完成纺纱单元2b发送了准备完成信号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中止相对于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行进,而进行相对于发送了准备完成信号的完成纺纱单元2b的接纱行进。

由此,能够根据各纺纱单元2的状况,灵活地变更进行接纱作业的优先顺序。

细纱机1具备纺纱装置9。纺纱装置9利用旋转气流对纤维束8加捻而生成短纤维纱10。纺纱单元2在产生了断纱后接纱台车3进行接纱动作之前的期间,作为准备动作,进行纺纱装置9的清洁动作。在准备纺纱单元2a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下,从该准备纺纱单元2a开始清洁动作至清洁动作结束的时间区间与从接纱台车3相对于该准备纺纱单元2a开始接纱行进到接纱行进结束的时间区间至少局部重复。

由此,能够同时并行地进行纺纱装置9的清洁动作与接纱台车3的接纱行进,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接纱作业。

细纱机1具备储纱罗拉14。储纱罗拉14暂时存积短纤维纱10。纺纱单元2在产生了断纱后接纱台车3进行接纱动作之前的期间,作为准备动作,进行将残留于储纱罗拉14的短纤维纱10从该储纱罗拉14除去的残纱除去动作。在准备纺纱单元2a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下,从该准备纺纱单元2a开始残纱除去动作至残纱除去动作结束的时间区间与从接纱台车3相对于该准备纺纱单元2a开始接纱行进至接纱行进结束的时间区间至少局部重复。

由此,能够同时并行地进行残纱除去动作与接纱台车3的接纱行进,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接纱作业。

在细纱机1中,纺纱单元2分别具备显示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这一情况的显示部60。

由此,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识别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纺纱单元2。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结构例如能够如下那样进行变更。在采用了以下的例子的任一个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都进行上述的接纱行进。以下的例子能够适当地组合。

清洁动作和残纱除去动作是准备动作的一个例子,纺纱单元2也能够变更为进行上述以外的动作作为准备动作。另外,作为准备动作,纺纱单元2也可以不执行清洁动作与残纱除去动作中的至少任一个。在纺纱单元2不进行清洁动作的情况下,中空导轴体可以不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喷嘴块分离。

在各个卷绕单元中,也可以相对于机台以供短纤维纱10行进的纱线通道为从下向上的方式配置各装置。该情况下,接纱台车3一边被设置于细纱机1的上部的导轨引导一边行进。

细纱机1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回转器等对纤维加捻的自由端细纱机。该情况下,若产生断纱,则接纱台车3使来自卷装45的纱线向回转器反向输送,恢复基于回转器进行的纺纱动作,由此进行接纱动作。

在没有来自纺纱单元2的接纱要求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可以进行以规定的速度在作业区域的两端之间往复行进的规定计划行进。该情况下,若接纱台车3接收到接纱预告信号或者准备完成信号,则接纱台车3中止该规定计划行进而在对于发送了信号的纺纱单元2的动作位置停止。

可以按多个纺纱单元2的每一个设置单元控制部50,也可以省略单元控制部50而由中央控制装置4直接控制各纺纱单元2的各构成。

单元控制部50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向中央控制装置4发送接纱预告信号、准备完成信号、预告取消信号。该情况下,中央控制装置4向接纱台车3的台车控制部70发送哪个纺纱单元2发送了什么信号的信息。

单元控制部50也可以仅基于第1存积纱线检测传感器21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准备动作的成功与否。

纺纱单元2也可以通过输出罗拉对从纺纱装置9引出短纤维纱10。该情况下,也可以在输出罗拉对的下游设置储纱装置12。或者,也可以在输出罗拉对的下游代替储纱装置12而设置为了吸收短纤维纱10的松动使用吸引气流的松弛管和/或机械式的补偿器。在不设置储纱装置12的情况下,作为准备动作,不进行残纱除去动作,例如进行清洁动作。

在显示部60中,为了能够区别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与发送了准备完成信号的情况,可以使led发出不同的颜色、使配置于不同场所的各个led发光。显示部60可以不是led而是能够显示消息的液晶面板,也可以是利用英文字母数字表示状态的7段的指示器。

接纱台车3可以设置1台以上3台以下或者5台以上。接纱台车3也可以具备当在纺纱单元2中卷装45成为满卷的情况下排出卷装45的落纱功能、和供给新的纱管48的供给功能。

接纱台车3也可以在细纱机1的机台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接纱台车3均等地配置的状态下进行待机。

考虑在2个准备纺纱单元2a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下,在一个准备纺纱单元2a所具备的储纱罗拉14残留有短纤维纱10,在另一个准备纺纱单元2a所具备的储纱罗拉14未残留有短纤维纱10的情况。在储纱罗拉14未残留有短纤维纱10的情况与残留有短纤维纱10的情况相比,能够预测为准备动作迅速完成。因此,台车控制部70能够使接纱台车3进行相对于在储纱罗拉14未残留有短纤维纱10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行进。通过该控制,作为整体能够高效地进行接纱作业。

考虑2个准备纺纱单元2a均因通过纱线监视装置59检测到纱疵而发送了接纱预告信号的情况。台车控制部70能够基于由各个准备纺纱单元2a所具备的纱线监视装置59检测出的纱疵的长度,来决定进行接纱作业的优先顺序。具体而言,若纱疵的长度较短,则由于为了除去该纱疵所需的时间也变短,所以能够预测为准备动作会迅速完成。因此,台车控制部70使接纱台车3进行相对于检测到相对较短的纱疵的准备纺纱单元2a的接纱行进。通过该控制,作为整体能够高效地进行接纱作业。

也可以如图7所示的细纱机1x那样,对于多个接纱台车3设置专属作业区域与重复作业区域双方。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对于第1接纱台车3a,设置了供1~16号的纺纱单元2配置的专属作业区域、和供17~24号的纺纱单元2配置的重复作业区域。

对于第2接纱台车3b,设置了供25~40号的纺纱单元2配置的专属作业区域、和供17~24号的纺纱单元2配置的重复作业区域。

对于配置在重复作业区域的纺纱单元2,第1接纱台车3a和第2接纱台车3b的任一个均能够进行接纱作业。在从配置于重复作业区域的纺纱单元2接收到接纱预告信号或者准备完成信号的情况下,各接纱台车3的台车控制部70基于该接纱台车3的当前位置与其他接纱台车3的当前位置和作业状态(是否为动作中),来决定是该接纱台车3应该进行接纱作业,还是委托另一个接纱台车3进行接纱作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