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油温的锦纶生产用储油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0850发布日期:2020-01-03 10:1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调节油温的锦纶生产用储油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油温的锦纶生产用储油槽系统。



背景技术:

上油是纺丝生产中所必须的工序,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丝条中各单丝之间的抱合性,改善牵伸、卷绕工序中丝条与金属构件、导丝器之间的润滑性和抗静电性,减少毛丝,提高成品的满卷率等。纺丝油剂的上油对纺丝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丝束的聚束性,减少纺丝过程的断头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油剂在上油之前需要通过储油罐调配到一定的浓度,再送入中间储油槽,最终由中间储油槽输送油剂至上油系统到达油槽中。

储油槽内油剂温度如果过高则会腐败,生产出的丝容易出现白粉,油剂的温度过低,生产出的丝束则容易产生飘丝等现象,丝束品质大大降低。而现有的储油槽无法控制油剂温度,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定期进行测试温度,反馈不及时,劳动强度大,也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油温的锦纶生产用储油槽系统,能够很好的杜绝储油槽内的油剂温度过高或过低带来的丝束容易出现白粉或飘丝等现象,大大提高生产的丝束品质,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可自动调节油温的锦纶生产用储油槽系统,所述锦纶生产用储油槽系统包括储油槽本体、水加热槽、蓄水池、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加热棒、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储油槽本体内部,所述水加热槽套设在储油槽本体外侧,所述加热棒设置在水加热槽底部,所述水加热槽的上部设置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蓄水池的下部,所述水加热槽的下部设置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蓄水池的上部,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进水管上,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出水管上;

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棒、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均连接至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储油槽本体内的油剂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可以自动进行调整,能够很好的杜绝储油槽本体内的油剂温度过高或过低带来的丝束容易出现白粉或飘丝等现象,大大提高生产的丝束品质,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油温的锦纶生产用储油槽系统,所述锦纶生产用储油槽系统包括储油槽本体1、水加热槽2、蓄水池3、控制系统4、温度传感器5、加热棒6、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所述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储油槽本体1内部,所述水加热槽2套设在储油槽本体1外侧,所述加热棒6设置在水加热槽2底部,所述水加热槽2的上部设置有一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另一端连接至蓄水池3的下部,所述水加热槽2的下部设置有一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的另一端连接至蓄水池3的上部,所述第一电磁阀7设置在进水管9上,所述第二电磁阀8设置在出水管10上;

所述温度传感器5、加热棒6、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均连接至控制系统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往水加热槽2内灌满水,并在控制系统4中设置油剂温度值范围值:25-30℃,温度传感器5实时采集储油槽本体1内油剂的温度并传输至控制系统4;

当温度传感器5传输回的温度小于25℃时,控制系统4开启加热棒6,加热棒6开始对水加热槽2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储油槽本体1对油剂进行热交换,当温度传感器5采集回传的温度在25-30℃时,控制系统4关闭加热棒6电源;

当温度传感器5传输回的温度大于30℃时,控制系统4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将蓄水池3中的冷水加入到水加热槽2内,并将水加热槽2内的热水排出,送回蓄水池3,以此来调节降低水加热槽2内的水温,降温后的水通过储油槽本体1对油剂进行热交换,当温度传感器5采集回传的温度在25-30℃时,控制系统4关闭第一电磁阀7以及第二电磁阀8。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储油槽本体1内的油剂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可以自动进行调整,能够很好的杜绝储油槽本体1内的油剂温度过高或过低带来的丝束容易出现白粉或飘丝等现象,大大提高生产的丝束品质,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节省人力。

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应当理解的是,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对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