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4156发布日期:2020-07-04 04: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设于基底上的人造草丝,所述人造草丝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负载纳米银的二氧化硅5-10份、基体树脂75-95份、抗氧剂1-2份、爽滑剂1-2份、色母粒3-10份、光稳定剂2-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纳米银的二氧化硅按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1)将硝酸银固体溶于去离子水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30min,配制成硝酸银水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氨水,制成络合银氨溶液,络合银氨溶液中的银氨离子为0.5mol/l,在向络合银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合肼还原剂,得到纳米银溶液;

(2)将二氧化硅倒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20min,使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到水中,得到二氧化硅悬浮液;

(3)将所述纳米银溶液与所述二氧化硅悬浮液混合,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升温至70℃,均匀搅拌1小时,再恒温1小时,过滤后,得到沉淀的二氧化硅纳米银;再用无水乙醇对沉淀进行洗涤、干燥,制得负载纳米银的二氧化硅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纳米银的二氧化硅按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1)将二氧化硅搅拌分散至去离子水中,得到二氧化硅悬浮液,二氧化硅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0g/l;

(2)将硝酸银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氨水,制成络合银氨溶液,络合液中的硝酸银浓度为0.85mol/l,氨的浓度为1.5mol/l;

(3)再将络合银氨溶液加入到二氧化硅悬浮液中,悬浮液与络合银氨溶液的体积比为1:3,在40℃吸附银氨离子5小时,使得银氨离子吸附于二氧化硅中;

(4)再在向步骤3中络合银氨溶液和二氧化硅悬浮液的混合液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65mol/l的丙二醇,加入1mol/l氨水,再加入摩尔浓度为0.15mol/l的硅酸酯,在35℃下反应8小时,得到白色悬浮液;

(5)将白色悬浮液使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再分散至水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5mol/l的还原剂柠檬酸,再45℃下搅拌反应4小时,使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干燥,制得负载纳米银的二氧化硅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草丝按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将各组分称量好,放入高混壶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单螺杆挤出机组挤出、牵伸、定型、收卷,制得所述人造草丝;其中,单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170-250℃,转速控制在200-2000rmp。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为lldpe、hdpe、pp、poe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十二碳醇酯、硫代二丙酸双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其特征在于:光稳定剂为苯甲酸(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酯、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酯、氮基三[乙酸(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酯]和n、n′-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己二胺、亚磷酸三(1,2,2,6,6-五甲基-4-羟基哌啶)酯、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羟基哌啶)酯和2-乙基-2-(4-羟基-3,5-三级丁基苄基)丙二酸双(1,2,2,6,6-五甲基-4-羟基哌啶)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其特征在于:爽滑剂为硬脂酸丁酯、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包括基底和设于基底上的人造草丝,该人造草丝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负载纳米银的二氧化硅5‑10份、基体树脂75‑95份、抗氧剂1‑2份、爽滑剂1‑2份、色母粒3‑10份、光稳定剂2‑5份。该散热缓释型抗菌人造草,该抗菌人造草散热性能好,且抗菌时效性长。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傲胜人造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4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