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型涤纶色纺用母粒在线添加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目前,纱线、纱布纺织时,首先需要使用色母粒对纱线和纱布进行染色处理,提高纱布的美观性,但是,在对纱布染色添加色母粒染色时,色母粒一般直接通过进料管道进行添加,难以控制色母粒的添加量,容易导致色母粒添加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纱布的生产质量,不便于人们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保型涤纶色纺用母粒在线添加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型涤纶色纺用母粒在线添加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对纱布染色添加色母粒染色时,色母粒一般直接通过进料管道进行添加,难以控制色母粒的添加量,容易导致色母粒添加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纱布的生产质量,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型涤纶色纺用母粒在线添加控制装置,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方管,所述下料方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挡块,所述圆柱挡块的圆周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接料槽,所述圆柱挡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下料方管的左右两侧,且第一转杆的杆壁两侧均通过第一轴承分别与下料方管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下料方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杆转动连接,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还设有搅拌机构,所述下料方管的下端设有分散机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多个搅拌杆,多个所述搅拌杆均位于进料斗的内部下方竖直设置,多个所述搅拌杆的杆壁中部共同固定插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料斗的左右两个侧壁转动连接,且第二转杆的左端延伸至进料斗的外部,所述第一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的直径大于第二皮带轮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为十字形设置,且多个搅拌杆的长度从中部向两侧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进料斗和下料方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进料斗和下料方管的内表面均为光滑设置。
优选的,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圆形广口罩,所述圆形广口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分散板,所述锥形分散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三角形开口,多个所述三角形开口呈环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的进料斗和下料方管,将待添加的色母粒放置在进料斗中,进料斗内部下侧的色母粒落入下料方管中,且其中一部分落入圆柱挡块上的一个接力槽中,启动伺服电机能够带动第一转杆旋转,第一转杆带动圆柱挡块转动,使两个接力槽位置转换,从而其中一个接料槽中的色母粒向下进料,另一个接料槽开始接料,便于定量添加,避免影响色母粒添加精度;
2、通过设有的多个搅拌杆,第一转杆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带动多个搅拌杆转动,便于对进料斗内部的色母粒进行搅拌,避免色母粒堵塞而影响下料;
3、通过设有的圆形广口罩和锥形分散板的相互配合,当接料槽中的色母粒下落进入圆形广口罩内部时,色母粒落在锥形分散板上,从而色母粒沿着锥形分散板向四周分散,当色母粒滚动至多个三角形开口位置时,能够从多个三角形开口中落下,便于进行分散进料,避免色母粒集中添加而造成纱线色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挡块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形分散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斗;2、下料方管;3、圆柱挡块;4、第一转杆;5、伺服电机;6、搅拌杆;7、第二转杆;8、第一皮带轮;9、第二皮带轮;10、皮带;11、圆形广口罩;12、锥形分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保型涤纶色纺用母粒在线添加控制装置,包括进料斗1,进料斗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方管2,下料方管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挡块3,圆柱挡块3的圆周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接料槽,圆柱挡块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杆4,且第一转杆4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下料方管2的左右两侧,且第一转杆4的杆壁两侧均通过第一轴承分别与下料方管2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下料方管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杆4转动连接,进料斗1的内部还设有搅拌机构,下料方管2的下端设有分散机构。
如图1示,搅拌机构包括多个搅拌杆6,多个搅拌杆6均位于进料斗1的内部下方竖直设置,多个搅拌杆6的杆壁中部共同固定插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转杆7,第二转杆7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料斗1的左右两个侧壁转动连接,且第二转杆7的左端延伸至进料斗1的外部,第一转杆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8,第二转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第一皮带轮8通过皮带10与第二皮带轮9传动连接,第一转杆4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8转动,第一皮带轮8通过皮带10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第二皮带轮9带动第二转杆7转动,第二转杆7带动多个搅拌杆6转动,便于对进料斗1内部的色母粒进行搅拌,避免色母粒堵塞而影响下料。
如图1示,第一皮带轮8的直径大于第二皮带轮9的直径,能够提高第二皮带轮9的转速,从而提高第二转杆7和多个搅拌杆6的转动速度,能够提高对进料斗1内部的色母粒搅拌效率,避免色母粒堵塞搅拌。
如图3示,搅拌杆6为十字形设置,且多个搅拌杆6的长度从中部向两侧依次减小,能够对进料斗1的内部下方充分搅拌,且避免搅拌杆6与进料斗1的侧壁相互碰撞。
同时,进料斗1和下料方管2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进料斗1和下料方管2的内表面均为光滑设置,能够减小色母粒与进料斗1及下料方管2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进行下料。
如图1和图4示,分散机构包括圆形广口罩11,圆形广口罩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分散板12,锥形分散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三角形开口,多个三角形开口呈环形分布,当接料槽中的色母粒下落进入圆形广口罩11内部时,色母粒落在锥形分散板12上,从而色母粒沿着锥形分散板12向四周分散,当色母粒滚动至多个三角形开口位置时,能够从多个三角形开口中落下,便于进行分散进料,避免色母粒集中添加而造成纱线色差。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待添加的色母粒放置在进料斗1中,进料斗1内部下侧的色母粒落入下料方管2中,且其中一部分落入圆柱挡块3上的一个接力槽中,启动伺服电机5能够带动第一转杆4旋转,第一转杆4带动圆柱挡块3转动,使两个接力槽位置转换,从而其中一个接料槽中的色母粒向下进料,另一个接料槽开始接料,便于定量添加,避免影响色母粒添加精度;
第一转杆4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8转动,第一皮带轮8通过皮带10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第二皮带轮9带动第二转杆7转动,第二转杆7带动多个搅拌杆6转动,便于对进料斗1内部的色母粒进行搅拌,避免色母粒堵塞而影响下料;
当接料槽中的色母粒下落进入圆形广口罩11内部时,色母粒落在锥形分散板12上,从而色母粒沿着锥形分散板12向四周分散,当色母粒滚动至多个三角形开口位置时,能够从多个三角形开口中落下,便于进行分散进料,避免色母粒集中添加而造成纱线色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