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压式酒盒内外衬同步贴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2788发布日期:2022-01-12 06:0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压式酒盒内外衬同步贴纸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酒盒贴纸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压式酒盒内外衬同步贴纸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现如今人们对于酒瓶的外包装也越来越精致。酒瓶的外包装不仅仅能够保护酒瓶,同时能够通过在外包装上压图案使得酒瓶包装更加美观。现有对酒盒进行贴纸主要包括人工粘贴和机器粘贴。
3.人工粘贴存在粘贴效率低下,粘贴精度不足的缺点;机器粘贴则通常采用压贴机将贴纸直接压贴在酒盒表面。但是现有的压贴机通常只能针对酒盒的外表面进行贴纸压贴,并不能针对酒盒的内衬贴纸进行压贴。同时,酒盒通常采用硬纸板、塑料、剥离等较为脆弱的材料制备得到,现有的压贴机仅对酒盒的外表面进行压贴时,由于酒盒内部为中空的状态,没有有效支撑,很容易造成酒盒变形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压式酒盒内外衬同步贴纸机,实现对酒盒的内衬贴纸及外衬贴纸进行同步高效压贴。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斜压式酒盒内外衬同步贴纸机,包括门式框架,所述门式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一端为上料端另一端为加工端的酒盒移动装置,所述酒盒移动装置的移动部上设置有内胀压贴装置;所述门式框架上对应酒盒移动装置的加工端设置有外衬斜压装置;所述内胀压贴装置包括设置在酒盒移动装置的移动部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分别沿着斜向上的方向滑动设置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底部设置有带动压紧块斜向上滑动的顶推装置。
7.酒盒移动装置的一端为延伸至门式框架底部的加工端,酒盒移动装置的另一端为延伸至门式框架外侧的上料端。酒盒移动装置的移动部带动内胀压贴装置在加工端与上料端之间往复移动,内胀压贴装置用于固定酒盒并对酒盒内侧面进行内胀。
8.固定块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前后两侧的限位板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等于酒盒内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前后两侧的限位板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等于酒盒内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将酒盒套装在固定块、限位板、压紧块的外侧后,通过限位板与酒盒内部轮廓的配合,进而实现对酒盒在前后及左右方向上的限位,避免后续贴纸过程中酒盒窜动。
9.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压紧块,压紧块朝向斜上方滑动设置。平时,压紧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回缩,使得压紧块的压贴端面与酒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需要对酒盒内部进行贴纸时,首先将内衬贴纸贴合平铺在压紧块的压贴端面上。然后将酒盒套装在固定块、限位板、压紧块外侧,然后通过顶推装置带动压紧块朝向斜上方滑动扩张,进而使得压紧块的压贴端面与将酒盒内部左右两侧的内壁压紧,进而将贴纸压贴在酒盒的内
壁上。带贴纸压贴牢固后,真空吸附装置停止吸附,同时顶推装置的顶推端回缩,使得压紧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下沉回缩,进而使得压紧块的压贴端面与酒盒的内壁分离,完成酒盒内衬贴纸作业。
10.通过内胀压贴装置对酒盒的内侧进行内衬帖子压贴的同时,通过对应酒盒外侧面设置的外衬斜压装置对酒盒的外侧面进行外衬贴纸压贴,进而实现对酒盒进行内外衬贴纸同步压贴。
11.通过侧压块与内胀压贴装置的配合,进而将酒盒外侧面上的外衬贴纸与酒盒内侧面上的内衬贴纸同步压紧。酒盒加工完成后,酒盒移动装置逆向移动带动酒盒从加工端回到上料端,然后即可将加工后的酒盒从内胀压贴装置上取下,然后将下一个未加工的酒盒套装在内胀压贴装置上,重复上述步骤进行酒盒外衬贴纸与内衬贴纸同步循环压合。
12.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分别朝向左右两侧斜向上设置有左导向件与右导向件;左侧的压紧块上对应左导向件斜向上设置有左导向斜槽,右侧的压紧块上对应右导向件斜向上设置有右导向斜槽。
13.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压紧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上对应限位块设置有限位槽。
14.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压紧块的压贴端面上设置有真空吸附通道。
1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外衬斜压装置包括对应酒盒相对两侧面设置的侧压块、对应酒盒相对两侧面设置的斜压柱、对应两侧的侧压块设置在门式框架顶部的斜压伸缩装置;所述侧压块远离酒盒的一端与斜压柱顶部倾斜滑动连接;所述斜压伸缩装置倾斜设置在门式框架的顶部,且斜压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与侧压块顶部连接。
16.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斜压柱的顶端设置有倾斜的斜槽,所述侧压块远离酒盒的一端设置有斜块;所述斜槽与斜块的倾斜角度相同,且斜槽与斜块倾斜滑动连接。
17.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斜压伸缩装置的倾斜角度与斜槽或斜块的倾斜角度相同。
18.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斜槽为倾斜的t形槽,所述斜块为t形斜块
19.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酒盒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滑轨、移动滑块、移动支座,所述移动滑轨的一端延伸至门式框架的外侧;所述移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上设置有移动支座,所述移动支座上设置有内胀压贴装置。
20.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滑轨延伸至门式框架外侧的一端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红外检测传感器。
2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式框架的底部设置酒盒移动装置,并在酒盒移动装置的移动部上设置内胀压贴装置,通过将内衬贴纸预先贴合在内胀压贴装置的压贴端面上,然后将酒盒套装在内胀压贴装置的外侧实现对酒盒的定位固定,同时通过酒盒移动装置带动酒盒在加工端与上料端之间往复移动,实现酒盒的便捷转运;当酒盒移动至加工端,通过内胀压贴装置对酒盒的内侧面进行内胀压贴,通过外衬斜压装置对酒盒外侧进行斜向挤压,
进而同步对酒盒的内侧和外侧进行贴纸压贴,然后通过酒盒移动装置带动酒盒移动至上料端进行下料与重新上料,实现高效循环进行酒盒的上料、内外衬贴纸同步压贴、下料作业,大大提高了酒盒内外衬贴纸的加工效率;
23.(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式框架的加工端设置外衬斜压装置,通过外衬斜压装置中的斜压伸缩装置顶推侧压块,进而使得测压块沿着斜压柱的顶部朝向靠近酒盒外侧的方向斜向下滑动,配合移动至加工端的酒盒内胀压贴装置中的顶推装置向上顶推压紧块,进而使得压紧块沿固定块两侧进行斜向上滑动,进而同步将外衬贴纸压贴在酒盒外侧、将内衬贴纸压贴在酒盒内壁上,对于材质较为脆弱的酒盒,通过斜向施力取代了传统的正向施力,同时配合内胀压贴装置对酒盒内侧的支撑,进而有效避免酒盒变形或损坏。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6.图3为外衬斜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斜压柱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侧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内胀压贴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30.图7为内胀也贴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31.图8为侧压块的安装示意图;
32.图9为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0为侧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1为侧压块与固定块的连接示意图;
35.图12为酒盒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其中:1-门式框架;2-内胀压贴装置;3-酒盒移动装置;4-外衬斜压装置;21-固定块;22-限位板;23-压紧块;24-顶推装置;31-移动滑轨;32-移动滑块;33-移动支座;41-侧压块;42-斜压柱;43-斜压伸缩装置;001-左导向斜槽;002-右导向斜槽;111-左导向件;222-右导向件;01-斜槽;02-斜块;03-限位块;04-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37.实施例1:
38.本实施例的一种斜压式酒盒内外衬同步贴纸机,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门式框架1,所述门式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一端为上料端另一端为加工端的酒盒移动装置3,所述酒盒移动装置3的移动部上设置有内胀压贴装置2;所述门式框架1上对应酒盒移动装置3的加工端设置有外衬斜压装置4;所述内胀压贴装置2包括设置在酒盒移动装置3的移动部上的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22,所述固定块21的左右两侧分别沿着斜向上的方向滑动设置有压紧块23,所述压紧块23的底部设置有带动压紧块23斜向上滑动的顶推装置24。
39.门式框架1的底部为加工端,酒盒移动装置3的一端延伸至加工端,酒盒移动装置3的另一端延伸至门式框架1外侧的上料端,酒盒移动装置3的移动部能够带动内胀压贴装置
2在加工端与移动部之间往复移动。
40.固定块2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22,前后两侧的限位板22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等于酒盒内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前后两侧的限位板22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等于酒盒内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将酒盒套装在固定块21、限位板22、压紧块23的外侧后,通过限位板22与酒盒内部轮廓的配合,进而实现对酒盒在前后及左右方向上的限位,避免后续贴纸过程中酒盒发生窜动。
41.固定块2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压紧块23,压紧块23朝向斜上方滑动设置。平时,压紧块2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回缩,使得压紧块23的压贴端面与酒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需要对酒盒内部进行贴纸时,首先将内衬贴纸贴合平铺在压紧块23的压贴端面上。然后将酒盒套装在固定块21、限位板22、压紧块23外侧,然后通过顶推装置24带动压紧块23朝向斜上方滑动扩张,进而使得压紧块23的压贴端面与将酒盒内部左右两侧的内壁压紧,进而将贴纸压贴在酒盒的内壁上。带贴纸压贴牢固后,真空吸附装置停止吸附,同时顶推装置24的顶推端回缩,使得压紧块2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下沉回缩,进而使得压紧块23的压贴端面与酒盒的内壁分离,完成酒盒内衬贴纸作业。
42.通过内胀压贴装置2对酒盒的内侧进行内衬贴纸压贴时,同时通过对应酒盒的外侧面设置在门式框架1上的外衬斜压装置对酒盒的外侧面进行斜压。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外衬贴纸贴合放置在酒盒的外侧面上,然后通过外衬斜压装置对酒盒外侧面上的外衬贴纸进行压贴。
43.酒盒的内外衬贴纸同步压贴完成后,外衬斜压装置4的压贴端回缩与酒盒外侧面分离,内胀压贴装置2中的顶推装置24回缩,进而使得压紧块23受重力作用下落,进而使得压紧块23的压贴端与酒盒的内侧面分离。然后通过酒盒移动装置3带动内胀压贴装置2从加工端回到上料端,然后即可将加工完成的酒盒从内胀压贴装置2上取下并进行重新上料,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对酒盒进行上料、内外衬贴纸同步压贴、下料循环作业。
44.进一步的,所述顶推装置24为顶推气缸、顶推油缸、顶推推杆中的任意一种。
45.实施例2:
4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3所示,所述外衬斜压装置4包括对应酒盒相对两侧面设置的侧压块41、对应酒盒相对两侧面设置的斜压柱42、对应两侧的侧压块41设置在门式框架1顶部的斜压伸缩装置43;所述侧压块41远离酒盒的一端与斜压柱42顶部倾斜滑动连接;所述斜压伸缩装置43倾斜设置在门式框架1的顶部,且斜压伸缩装置43的伸缩端与侧压块41顶部连接。
47.酒盒移动装置3的移动部位于上料端时,即内胀压贴装置2位于上料端时,将内衬贴纸平铺放置在内胀压贴装置2的压贴端面上,然后将未加工的酒盒套装在内胀压贴装置2的外侧。然后酒盒移动装置3带动内胀压贴装置2移动至门式框架1底部的结构的加工端,此时酒盒的相对的两个外侧面与分别外衬斜压装置4中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压块41的压合端面对应。然后通过倾斜设置在门式框架1顶部两侧的斜压伸缩装置43同步顶推两侧的侧压块41,使得两侧的侧压块41沿着斜压柱42的顶部朝向靠近酒盒侧面的方向倾斜滑动,直到侧压块41的压合端面与酒盒的侧面贴合,配合内胀压贴装置2对酒盒内侧面的内胀压紧,实现对酒盒的内衬与外衬贴纸的同步压合。
48.酒盒加工完成后,斜压伸缩装置43回缩,带动侧压块41沿着斜压柱42的顶部朝向
远离酒盒侧面的方向倾斜滑动,使得侧压块41的压合端面与酒盒的外侧面分离。然后酒盒移动装置3即带动内胀压贴装置2以及酒盒移动回到上料端,然后即可将加工后的酒盒从内胀压贴装置2上取下,并将下一个未加工的酒盒套装至内胀压贴装置2的外侧,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对酒盒进行循环外衬贴纸作业。
49.进一步的,所述斜压伸缩装置43为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与侧压块41的顶部万向球接。
50.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51.实施例3:
5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斜压柱42的顶端设置有倾斜的斜槽01,所述侧压块41远离酒盒的一端设置有斜块02;所述斜槽01与斜块02的倾斜角度相同,且斜槽01与斜块02倾斜滑动连接。
53.斜压柱42的顶端设置有朝向酒盒侧面向下倾斜的斜槽01,侧压块41远离酒盒的一端设置有斜块02,斜块02靠近斜槽01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斜槽01倾斜滑动配合的斜面。当伸缩装置43倾斜顶推侧压块41时,进而使得侧压块41一端的斜块02沿着斜压柱42顶部的斜槽01倾斜滑动,直到侧压块41靠近酒盒一侧的压合端面与酒盒的外侧面贴合。通过斜压的方式,实现对酒盒侧面进行倾斜施力,避免酒盒直接正向受力,同时配合内胀压贴装置2对酒盒内部的支撑,有效避免酒盒变形。
54.进一步的,所述斜压伸缩装置43的倾斜角度与斜槽01或斜块02的倾斜角度相同。
55.进一步的,所述斜槽01的倾斜角度为30
°‑
60
°

56.进一步的,所述斜槽01为倾斜的t形槽,所述斜块02为t形斜块。
57.进一步的,所述斜压伸缩装置43为倾斜设置在门式框架1顶部的伸缩气缸、伸缩油缸、伸缩推杆中的任意一种。
58.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59.实施例4:
60.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8-图10所示,所述固定块21的内部分别朝向左右两侧斜向上设置有左导向件111与右导向件222;左侧的压紧块23上对应左导向件111斜向上设置有左导向斜槽001,右侧的压紧块23上对应右导向件222斜向上设置有右导向斜槽002。
61.固定块2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朝向左上方倾斜的左斜安装孔与朝向右上方倾斜的右斜安装孔,左斜安装孔中安装有左导向件111,右斜安装孔中安装有右导向件222。左侧的压紧块23上对应左导向件111的导向端同轴设置有朝向左上方倾斜的左导向斜槽001,左导向件111的导向端延伸至左导向斜槽001的内部并与左导向斜槽001的内壁滑动配合;右侧的压紧块23上对应右导向件222的导向端同轴设置有朝向右上方倾斜的右导向斜槽002,右导向件222的导向端延伸至右导向斜槽002的内部并与右导向斜槽002的内壁滑动配合。
62.通过左导向件111的导向端与左导向斜槽001的内壁进行滑动配合,进而使得顶推装置24向上顶推左侧的压紧块23时,使得左侧的压紧块23朝向左上方倾斜滑动,进而将酒盒内部左侧内壁压紧;通过右导向件222的导向端与右导向斜槽002的内壁进行滑动配合,进而使得顶推装置24向上顶推右侧的压紧块23时,使得右侧的压紧块23朝向右上方倾斜滑动,进而将酒盒内部右侧内壁压紧。
63.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64.实施例5:
6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1所示,所述固定块21的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限位块03,所述压紧块23靠近固定块1的一侧上对应限位块03设置有限位槽04,所述限位槽04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限位块0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所述限位槽04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限位块03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
66.固定块21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安装螺纹孔,限位块03上对应安装螺纹孔设置有安装过孔,通过在安装过孔与安装螺纹孔中螺纹安装紧固螺栓,进而实现限位块03在固定块21前侧或后侧上的安装。
67.限位块03的左端朝向左侧的压紧块23延伸,限位块03的右端朝向右侧的压紧块23延伸,左侧的压紧块23靠近固定块21的一侧上对应限位块03的左端设置有限位槽04,右侧的压紧块23靠近固定块21的一侧上对应限位块03的右端设置有限位槽04,限位槽04的宽度大于限位块03的宽度,限位槽04的深度等于压紧块23斜向上移动的高度,通过限位块03与限位槽04的配合,进而避免压紧块23在竖直方向上顶升过位。
68.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块23和固定块21的顶部设置有避让凹槽,针对内侧顶部设置有顶托的酒盒,在压紧块23和固定块21的顶部设置有避让凹槽,避让凹槽用于避让酒盒内侧顶部的顶托。
69.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块23的压贴端面上设置有真空吸附通道,真空吸附通道的一端与压紧块23的压贴端面连通,真空吸附通道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软管与外部真空吸附装置连接。将内衬贴纸平铺贴合在压紧块23的压贴端面上后,外部真空吸附装置启动并通过真空吸附通道将内衬贴纸吸附在压紧块23的压贴端面上,避免内衬贴纸脱落。
70.进一步的,针对l形的贴纸,在压紧块23远离固定块21的压贴端面上以及压紧块23的顶部端面上均设置有与吸附通道连通的吸附孔,l形的贴纸的水平段通过压紧块23的顶部端面上的吸附孔进行吸附,l形贴纸的竖直段通过压紧块23远离固定块21的压贴端面上的吸附孔进行吸附。
71.针对平面形贴纸,则通过压紧块23远离固定块21的压贴端面上的吸附孔进行吸附。
72.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块23的压贴端面上还设置有感应孔,所述感应孔的内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是都有贴纸贴合在压紧块23的压贴端面上,若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贴纸,则发送信号至外部真空吸附装置,外部真空吸附装置启动对贴纸进行吸附;若红外传感器没有检测到贴纸,则不会发送信号至外部真空吸附装置,外部真空吸附装置不会启动。
73.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74.实施例6:
75.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2所示,所述酒盒移动装置3包括移动滑轨31、移动滑块32、移动支座33,所述移动滑轨31的一端延伸至门式框架1的外侧,所述移动滑轨31的另一端对应外衬斜压装置4的斜压端设置;所述移动滑轨31上滑动设置有移动滑块32,所述移动滑块32上设置有移动支座33,所述移动支座33上设置有内胀压贴装置2。
76.通过手工驱动或外部线性驱动装置带动移动滑块32沿着移动滑轨31在加工端与上料端之间滑动,进而带动移动支座33与移动支座上的内胀压贴装置2在加工端与上料端之间往复移动。
7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座33的底部设置有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线性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螺杆、驱动螺母座、轴承座,驱动螺杆平行与移动滑轨31设置,且驱动螺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支撑安装。驱动螺杆上螺纹套装有驱动螺母座,驱动螺母座与移动支座33的底部连接,驱动螺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螺母座沿着驱动螺杆线性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支座33线性移动。
7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滑轨31延伸至门式框架1外侧的一端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红外检测传感器,红外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加工端的一侧,用于检测移动支座33上的酒盒内胀固定装置4是否进入加工端就位。若红外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内胀压贴装置2进入加工端,则红外检测传感器发送信号至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则控制外衬斜压装置4对酒盒进行外衬贴纸压合。
7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滑轨31延伸至门式框架1外侧的一端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红外检测传感器,通过红外检测传感器检测移动支座33是否进入加工端。若红外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移动支座33进入加工端,则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外衬斜压装置4与内胀压贴装置2工作,对酒盒就行内外衬贴纸同步压合;若红外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移动支座33进入加工端,则不发送信号至控制器,外衬斜压装置4与内胀压贴装置2不工作。
80.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8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