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捻装置及加捻生产线。
背景技术:2.纱线是由短纤维或者长丝束相互抱合或纠缠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外观性质且适合于织造加工的线性集合体。纱线是由短纤维或者长丝束相互抱合或纠缠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外观性质且适合于织造加工的线性集合体。加捻是成纱的必要手段,也是使纱线具有稳定性和可使用性的必要手段,是纱线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加捻作用直接影响纱线结构,几乎影响到纱线的所有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相应织物的性能。
3.通过锭子转动实现加捻的环锭纺是最为传统的加捻方法,然而现有技术中这种加捻方式加捻效率较低,无法批量快速加捻,影响纺纱速率和纺纱成本。
4.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加捻装置及加捻生产线,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5.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捻装置及加捻生产线,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捻装置及加捻生产线,包括:
8.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以竖直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
9.纱筒,所述纱筒竖直固定在所述旋转装置上,且随所述旋转装置进行旋转,纱线从所述纱筒内侧引出;
10.握持组件,所述握持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纱筒上端,所述握持组件包括两握持部,纱线从两所述握持部之间经过,两所述握持部对纱线进行握持,限制纱线以自身长度延伸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
11.进一步地,两所述握持部为两弹性夹片,纱线从两所述弹性夹片之间经过时,两所述弹性夹片至少局部产生弹性形变,对纱线进行握持。
12.进一步地,两所述握持部为两夹块,两所述夹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至少一个所述夹块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限制两所述夹块相互远离,纱线从两所述夹块之间经过时,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两所述夹块对纱线进行握持。
13.进一步地,两所述握持部包括两弹性夹片和两夹块,纱线经过两所述弹性夹片和两所述夹块;
14.纱线从两所述弹性夹片之间经过时,两所述弹性夹片至少局部产生弹性形变,对纱线进行握持;
15.两所述夹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至少一个所述夹块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限制两所述夹块相互远离,纱线从两所述夹块之间经过时,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两所述夹块对纱线进行握持。
16.进一步地,两所述弹性夹片竖直设置,且其中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纱筒顶端,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固定端可转动调节设置。
17.进一步地,两所述夹持端相互贴合时为正v型、倒v型、x型或腰型中的任一种。
18.进一步地,两所述夹块两端设置有安装块,两所述夹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滑槽,其中一所述夹块沿所述滑槽滑动靠近或远离另一所述夹块,所述弹性件为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位于所述滑槽内长度可调节设置。
19.进一步地,所述夹块沿垂直于长度延伸方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中的任一种。
2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加捻生产线,包括基座及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若干加捻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加捻装置其加捻方向、加捻转速可调节设置。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装置、纱筒和握持组件,旋转装置以竖直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纱筒固定设置在旋转装置上,随旋转装置进行旋转,握持组件通过两握持部对纱线进行握持,限制纱线进行旋转,从而纱线一端被握持,另一端旋转从而加捻,提高了加捻效率。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加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弹性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夹持端不同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夹块和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隐藏了安装块后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不同截面形状的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加捻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1、旋转装置;2、纱筒;3、握持组件;31、弹性夹片;311、固定端;312、夹持端;32、夹块;321、弹性件;33、安装块;33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7.实施例1:
38.如图1至2所示:一种加捻装置,包括:
39.旋转装置1,旋转装置1以竖直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
40.纱筒2,纱筒2竖直固定在旋转装置1上,且随旋转装置1进行旋转,纱线从纱筒2内侧引出;
41.握持组件3,握持组件3固定设置于纱筒2上端,握持组件3包括两握持部,纱线从两握持部之间经过,两握持部对纱线进行握持,限制纱线以自身长度延伸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
42.通过设置旋转装置1、纱筒2和握持组件3,旋转装置1以竖直方向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纱筒2固定设置在旋转装置1上,随旋转装置1进行旋转,握持组件3通过两握持部对纱线进行握持,限制纱线进行旋转,从而纱线一端被握持,另一端旋转从而加捻,提高了加捻效率。
43.在本实施例中,两握持部为两弹性夹片31,纱线从两弹性夹片31之间经过时,两弹性夹片31至少局部产生弹性形变,对纱线进行握持。
44.通过设置两弹性夹片31,对纱线握持的同时可保持其上的张力,增加加捻效果。
45.实施例2:
46.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握持部为两夹块32,两夹块3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至少一个夹块32上设置有弹性件321,弹性件321限制两夹块32相互远离,纱线从两夹块32之间经过时,弹性件321产生弹性形变,两夹块32对纱线进行握持。
47.通过设置两夹块32和弹性件321,纱线从两夹块32之间经过时,弹性件321产生弹性形变,两夹块32对纱线进行握持,在对纱线握持的同时可保持其上的张力,增加加捻效果。
48.实施例3:
49.如图4至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握持部包括两弹性夹片31和两夹块32,纱线经过两弹性夹片31和两夹块32;
50.纱线从两弹性夹片31之间经过时,两弹性夹片31至少局部产生弹性形变,对纱线
进行握持;
51.两夹块3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至少一个夹块32上设置有弹性件321,弹性件321限制两夹块32相互远离,纱线从两夹块32之间经过时,弹性件321产生弹性形变,两夹块32对纱线进行握持。
52.通过设置弹性夹片31和夹块32,握持效果和加捻效果更好,维持纱线上张力效果也更好。
5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两弹性夹片31竖直设置,且其中一端为固定端311,固定端311固定于纱筒2顶端,另一端为夹持端312,固定端311可转动调节设置。
54.通过将固定端311可转动调节设置,从而控制夹持端312对纱线施加的张力,以适应不同纱线张力需求,增加了通用性。
5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两夹持端312相互贴合时为正v型、倒v型、x型或腰型中的任一种。
56.在本实施例中,两夹块32两端设置有安装块33,两夹块32设置在安装块33上,安装块33上设置有滑槽331,其中一夹块32沿滑槽331滑动靠近或远离另一夹块32,弹性件321为球头柱塞,球头柱塞设置在滑槽331内,且位于滑槽331内长度可调节设置。
57.通过将弹性件321设置为球头柱塞,球头柱塞设置在滑槽331内,且位于滑槽331内长度可调节设置,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球头柱塞,来控制两夹块32对纱线施加的张力,以适应不同纱线张力需求,增加了通用性。
5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夹块32沿垂直于长度延伸方向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中的任一种。
59.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加捻生产线,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的若干加捻装置,其中,每个加捻装置其加捻方向、加捻转速可调节设置,从而可以对每个加捻装置上纱线加捻进行独立控制,实现正向,反向加捻,且转速可调节从而调节不同加捻装置上纱线的加捻速度,以适应不同纱线的编制需求。
60.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