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散湿纱线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1906发布日期:2022-07-13 06:1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透气散湿纱线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气散湿纱线及面料。


背景技术:

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
3.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冬季,为了维持体温人们常会选择进行运动,但是运动过后会大量出汗,现有的服装面料通常无法兼顾保暖效果和透湿效果,会使得人们容易感觉到闷热和不适。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散湿纱线及面料,其透气性和散湿性都较为优异,能够尽可能避免穿着者感到闷热和不适。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透气散湿纱线,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的外纱和外包纱且外纱和外包纱均与纱线本体加捻,所述纱线本体的收缩率大于外纱的收缩率且外纱在纱线本体的外周壁上形成若干毛圈一,所述外包纱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毛圈二,所述毛圈一的吸湿性大于毛圈二的吸湿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纱和外包纱与纱线本体进行加捻,使得纱线本体上同时具有毛圈一和毛圈二,从而能够利用毛圈一和毛圈二的吸湿性来对纱线上的水分进行控制,使得本纱线制成的面料具有一定的导湿作用,通过毛圈一和毛圈二使得本纱线更加蓬松,制成的面料也会较为丰满,能够尽可能与穿着者的体表进行接触从而利用好毛圈一和毛圈二的吸湿导湿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纱通过纱线一与纱线二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二的收缩率小于纱线一的收缩率且毛圈二通过纱线二形成,所述纱线一通过高收缩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二通过棉纤维加捻而成。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纱线二在纱线一的外周壁上形成毛圈二,使得吸湿性较差的外包纱能够通过纱线二具有一定的吸湿效果,同时还让外包纱更加蓬松,与穿着者的体表接触时更加柔软亲肤。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线本体通过高收缩腈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外纱通过羊毛纤维加捻而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羊毛纤维使得纱线本体上具有毛圈一的位置吸湿性更强,保证了本纱线制成的衣物具有较为优异的吸湿效果,不会让穿着者感觉湿冷贴身。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该面料,包括通过纱线本体编织而成的面层,所述面层
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起,若干所述凸起的中央均开设有贯穿面层的通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起处的通孔使得本面料制成的衣物较为透气,能够避免穿着者感觉闷热不适,通过凸起则使得通孔相比起面层上的其他位置更容易与外界流动的空气接触,从而加快凸起处的干燥速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为方格组织,所述凸起和通孔均通过外纱形成。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格组织为20页综且其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方格组织由二十条十浮十沉的经面组织组成。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格组织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纱线本体上的外纱处来形成面层上的凸起,使得凸起处的吸湿放湿的效果更好,并且由于通孔开设在凸起处的中央,使得面层上的水分被朝向凸起导向后,能够在外界空气流动时从通孔处的毛圈一上被带走至空气中,从而实现让本面料速干的效果,且由于毛圈一和毛圈二的存在,使得面层与穿着者的体表进行接触时较为柔软亲肤。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通过外纱和外包纱与纱线本体进行加捻,使得纱线本体上同时具有毛圈一和毛圈二,从而能够利用毛圈一和毛圈二的吸湿性来对纱线上的水分进行控制,使得本纱线制成的面料具有一定的导湿作用,通过毛圈一和毛圈二使得本纱线更加蓬松,制成的面料也会较为丰满,能够尽可能与穿着者的体表进行接触从而利用好毛圈一和毛圈二的吸湿导湿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格组织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纱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纱线本体的切面图一;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纱线本体的切面图二。
25.图中:1、纱线本体;2、外纱;3、外包纱;4、纱线一;5、纱线二;6、高收缩涤纶纤维;7、
棉纤维;8、高收缩腈纶纤维;9、羊毛纤维;10、面层;11、凸起;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7.实施例:
28.该透气散湿纱线,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通过高收缩腈纶纤维8加捻而成的纱线本体1,纱线本体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的外纱2和外包纱3且外纱2和外包纱3均与纱线本体1加捻,纱线本体1的收缩率大于通过羊毛纤维9加捻而成的外纱2的收缩率且外纱2在纱线本体1的外周壁上形成若干毛圈一,外包纱3通过纱线一4与纱线二5加捻而成,纱线二5的收缩率小于纱线一4的收缩率且纱线二5在纱线一4的外周壁上形成毛圈二,毛圈二的吸湿性小于毛圈一的吸湿性,纱线一4通过高收缩涤纶纤维6加捻而成,纱线二5通过棉纤维7加捻而成。
29.当人们需要获得本纱线时,先将高收缩腈纶纤维8和高收缩涤纶纤维6分别送入加捻机内进行加捻得到纱线本体1和纱线一4,然后把通过棉纤维7加捻而成的纱线二5与纱线一4进行加捻得到外包纱3,并进行热收缩处理,使得纱线二5被挤压在纱线一4的表面形成蓬松的毛圈二,接着将若干通过羊毛纤维9加捻而成的外纱2与纱线本体1进行加捻,并在相邻外纱2之间留出间距后进行热收缩处理,让外纱2被挤压在纱线本体1的表面形成蓬松的毛圈一,最后将处理好的外包纱3加捻在纱线本体1的相邻外纱2之间即可。
30.该面料,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通过纱线本体1编织而成的面层10,面层10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起11,若干凸起11的中央均开设有贯穿面层10的通孔12,面层10为方格组织且凸起11和通孔12均通过外纱2形成,方格组织为20页综且其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方格组织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
31.当人们穿着本面料制成的衣物时,外纱2形成的毛圈一和纱线二5形成的毛圈二都能够与穿着者的体表进行接触来保证吸汗效果,由于面层10上凸起11通过外纱2形成且凸起11处的吸湿性更好,使得面层10上外包纱3处的水分会朝向外纱2形成的凸起11处流动,让水分尽可能汇集在凸起11处,并且由于面层10上开设的通孔12位于凸起11的中央,使得从通孔12处露出的毛圈一上的水分能够与外界空气接触从而加快凸起11处的干燥速度,有风吹过时也更容易将通孔12处的水分带走使其风干,让穿着者感到舒适透气。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