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5736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打印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卷绕成辊状的纸张并进行打印发放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条形码打印机所使用的纸张主要使用有折返重叠(折叠的纸张)或者卷绕成辊状的纸张(纸卷),当使用纸卷时,为了输送用于打印的纸张而以纸卷的中心为支点使其旋转,但当纸张的卷取量增大时则重量、外形变大,在纸张输送时惯性以及纸卷的旋转的最初状态从静止变化到运动时旋转负荷变大。此外,打印速度变快也是引起旋转负荷加大的原因。

因此,可知因在从静止变化到移动时的旋转负荷而导致在纸张输送中产生混乱并发生破坏打印的障碍。目前,作为应对方法,采取有在纸张线路上设置阻尼器减少旋转负荷对纸张输送带来的影响并抑制破坏打印的发生的措施,但由于纸张线路因纸卷的卷绕方向而不同,所以很难制作外纸卷和内纸卷的纸张共用的阻尼器。此外,即使制作了也由于线路不同,所以负荷也不同,减少旋转负荷对纸张输送带来的影响的效果也因外纸卷、内纸卷而不同的情况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其能够使外纸卷和内纸卷的纸张负荷降低的效果都相同。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打印机,包括:纸卷收纳部,用于收纳内纸卷或外纸卷;纸张输送线路,输送从所述纸卷收纳部收纳的所述内纸卷或所述外纸卷拉出的纸张;打印部,对所述纸张输送线路输送来的所述纸张进行打印;以及阻尼装置,以在通过所述打印部对所述纸张进行打印时具有兼用缓和所述内纸卷和所述外纸卷的惯性影响的作用的方式,上下转动自如且通过弹性部件能够向上方或向下方偏置所述纸张地设置在所述纸张输送线路上且与所述纸卷收纳部相比位于所述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打印机中,还包括:线路支点部,设置在所述纸张输送线路上且与所述阻尼装置相比位于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具有支撑部件和滑动部,其中,所述支撑部件根据使用所述纸卷的不同能够切换位置地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上并能够旋转自如地支撑输送来的所述纸张。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支撑部件是支撑辊,所述支撑辊在使用内纸卷时通过所述支撑辊的顶点来旋转支撑输送来的所述纸张,在使用外纸卷时通过所述支撑辊的底点来旋转支撑输送来的所述纸张。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滑动部具有相互对置设置的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所述支撑辊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切换位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支撑辊的顶点或者底点来支撑输送来的所述纸张。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阻尼装置具有支点部件、转动部件及旋转部件。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支点部件设置在所述纸张输送线路上,所述转动部件具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具有连接端、主体臂及自由端,所述转动臂通过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支点部件进行转动连接并能够围绕所述支点部件进行上下转动,所述旋转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件的所述自由端上,能够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偏置力对从所述内纸卷或所述外纸卷拉出的纸张进行旋转偏置,所述弹性部件具有上弹性部件和下弹性部件,在没有纸张的情况下能够以所述支撑辊的顶点或底点、所述支点部件的中心点、旋转部件的中心点和所述纸卷的中心点在同一轴线上的方式保持所述转动部件。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支点部件具有第一支点部件和第二支点部件,所述转动臂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纸张,所述第一转动臂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一主体臂及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转动臂具有第二连接端、第二主体臂及第二自由端,所述上弹性部件具有第一上弹性部件和第二上弹性部件,所述下弹性部件具有第一下弹性部件和第二下弹性部件,所述第一转动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支点部件连结并围绕所述第一支点部件进行上下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臂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支点部件连结并围绕所述第二支点部件进行上下转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之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第一上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二上弹性部件分别向上方偏置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下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二下弹性部件分别向下方偏置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上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二上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下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二下弹性部件,在没有所述纸张输送时以所述支撑辊的顶点或底点、所述第一支点部件和所述第二支点部件的中心点、旋转部件的中心点和所述纸卷的中心点在同一轴线上的方式保持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旋转部件是旋转辊,所述第一上弹性部件、所述第二上弹性部件、所述第一下弹性部件以及所述第二下弹性部件均是拉伸弹簧。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打印机是条形码打印机。

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通过在纸张输送线路上依次设置有阻尼器和线路支点部,能够在使用内纸卷时和在使用外纸卷时,减少旋转负荷(纸卷的惯性)对纸张输送带来的影响的效果在内纸卷和外纸卷中变为相同(同等)。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条形码打印机的概略构成示意图;

图2是阻尼器的构成示意图;

图3是表示使用内纸卷时的阻尼器的转动部件和线路支点部的支撑辊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表示使用外纸卷时的阻尼器的转动部件和线路支点部的支撑辊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条形码打印机 1a 机箱

10 纸卷收纳部 20 阻尼器

21 支点部件 21a 第一支点部件

21b 第二支点部件 22 转动部件

22a 第一转动臂 22b 第二转动臂

23 旋转辊 24 拉伸弹簧

30 线路支点部 31 支撑辊

31a 顶点 31b 底点

40、50 纸张供给辊 60 打印部

61 热敏打印头 62 压纸滚筒

221a 第一连结端 222a 第一主体臂

223a 第一自由端 221b 第一连结端

222b 第二主体臂 223b 第二自由端

241a 第一上拉伸弹簧 242a 第二上拉伸弹簧

241b 第一下拉伸弹簧 242b 第二下拉伸弹簧

A 纸张 B 内纸卷

C 外纸卷 D 传感器

F 拉力 L 纸张输送线路

O1 内纸卷中心点 O2 外纸卷中心点

O3 支点部件中心点 O4 旋转辊中心点

O31 第一支点部件中心点

O32 第二支点部件中心点

P1、P2 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照图1至图4,对作为打印机以条形码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条形码打印机1的概略示意图图。如图1所示,条形码打印机1包括在大致中央位置上设置有纸张输送线路L的机箱1a。在机箱1a中从纸卷收纳部10开始沿纸张输送线路L依次设置有后述的阻尼器(阻尼装置)20、后述的线路支点部30、一对纸张供给辊40、50以及打印部60。此外,在一对纸张供给辊40、50和打印部60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从纸张输送线路L输送来的纸张A的传感器D。

纸卷收纳部10既可以收纳有内纸卷B(参照图3),又可以收纳外纸卷C(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内纸卷B和外纸卷C是根据将纸张A卷绕成辊状的方向而定义的,也就是说,内纸卷B是指将纸张A的打印面(有打印标签的面)以O1为中心朝内卷绕成辊状的纸卷,外纸卷C是将纸张A的打印面以O2为中心朝外卷绕成辊状的纸卷。此外,顺便说明一下,在图1中由于纸卷既可以是内纸卷B,又可以是收纳外纸卷C,所以用符号H统一标记来表示图1中的未拉出纸张A的纸卷,纸卷H的中心点用H1来标记示出。

一对纸张供给辊40、50隔着纸张输送线路L上下对置设置,用于将从纸张输送线路L输送来的纸张A输送到打印部60。

打印部60隔着纸张输送线路L上下对置设置有热敏打印头61和压纸滚筒62,用于在纸张输送线路L上通过一对纸张供给辊40、50输送来的纸张A进行打印,也就是说对纸张A上的打印面上粘贴的标签进行打印。

图2是阻尼器20的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阻尼器20具有支点部件21、转动部件22、旋转辊(旋转部件)23及拉伸弹簧(弹性部件)24。

支点部件21设置在纸张输送线路L上(参照图1),具有第一支点部件21a和第二支点部件21b,也就是,第一支点部件21a和第二支点部件21b分别对置设置在纸张输送线路L的两侧。转动部件22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臂(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转动臂)22b,第一转动臂(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转动臂)22b之间的宽度为能够通过纸张A的宽度,也就是能够通过输送来的纸张A。第一转动臂22a具有第一连接端221a、第一主体臂222a及第一自由端223a。第二转动臂22b具有第二连接端221b、第二主体臂222b及第二自由端223b。

第一转动臂22a通过第一连接端221a与第一支点部件21a连结并围绕第一支点部件21a进行上下转动,第二转动臂22b通过第二连接端221b与第二支点部件21b连结并围绕第二支点部件21b进行上下转动。

旋转辊(旋转部件)23旋转自如地设置在第一自由端223a和第二自由端223b之间。

拉伸弹簧(弹性部件)24具有作为第一上弹性部件的第一上拉伸弹簧(上弹性部件)241a和作为第二上弹性部件的第二上拉伸弹簧(上弹性部件)242a以及作为第一下弹性部件的第一下拉伸弹簧(下弹性部件)241b和作为第二下弹性部件的第二下拉伸弹簧(下弹性部件)242b。

第一上拉伸弹簧241a和第二上拉伸弹簧242a分别向上方偏置第一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22b,第一下拉伸弹簧241b和第二下拉伸弹簧242b分别向下方偏置第一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22b。

此外,在下面说明中,除特别说明外,可以将第一上拉伸弹簧241a和第二上拉伸弹簧242a及第一下拉伸弹簧241b和第二下拉伸弹簧242b统称为拉伸弹簧24。

返回到图1,对线路支点部30的构成进行说明。从图1中可知,线路支点部30设置在纸张输送线路上且与阻尼器20相比位于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

线路支点部30具有支撑辊(支撑部件)31和未图示的滑动部。

滑动部具有相互对置设置的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均为图示)。支撑辊31能够沿着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在上下方向(图1中上下箭头方向)上进行切换位置,从而能够通过支撑辊31的顶点31a或者底点31b来支撑输送来的纸张A。也就是说,支撑辊31在使用内纸卷B时通过支撑辊31的顶点31a来旋转支撑输送来的纸张A,在使用外纸卷C时通过支撑辊31的底点31b(图1虚线示出的支撑辊31)来旋转支撑输送来的纸张A。

而且,在图1中,第一上拉伸弹簧241a和第二上拉伸弹簧242a与第一下拉伸弹簧241b和第二下拉伸弹簧242b,在没有纸张A输送时以支撑辊31的顶点31a或底点31b、支点部件21的中心点O3(即第一支点部件21a和第二支点部件21b的中心点O31和O32、旋转辊(旋转部件)23的中心点O4及纸卷B或纸卷C的中心点H1(O1或O2(参照图3和图4))在同一轴线上的方式保持转动部件22(即第一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22b)。也就是说,当没有内纸卷B或外纸卷C时在上下方向(正反方向)上通过拉伸弹簧24以相同的拉力F(图3和图4所示的箭头)进行拉着,从而在上述位置(参照图1)中以平衡的状态进行保持着。

图3是表示使用内纸卷B时的阻尼器20的转动部件22和线路支点部30的支撑辊31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使用外纸卷B时的阻尼器20的转动部件22和线路支点部30的支撑辊31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如图3及图4所示,当纸卷B和纸卷C的外形相同时,安置内纸卷B时的转动部件22(第一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22b)的角度P1和安置外纸卷C时的转动部件22(第一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22b)的角度P2相同。这时,在图3中,通过拉伸弹簧24(第一上拉伸弹簧241a和第二上拉伸弹簧242a)向上方牵引转动部件22(第一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22b)旋转辊23从下方向上方旋转偏置从内纸卷B拉出的纸张A,支撑辊31向上方切换位置从而以顶点31a支撑纸张A。此外,在图4中,通过拉伸弹簧24(第一下拉伸弹簧241b和第二下拉伸弹簧242b)向下方牵引转动部件22(第一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22b)旋转辊23从上方向下方旋转偏置从内纸卷C拉出的纸张A,支撑辊31向下方切换位置从而以底点31b支撑纸张A。因此,通过拉伸弹簧24的拉力F在上下方向上来分担旋转负荷(缓和纸卷B或纸卷C的惯性影响),转动部件22(第一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22b)所涉及的拉力F相同从而通过阻尼器20降低纸卷B或纸卷C的旋转负荷的效果在使用内纸卷B时和使用外纸卷C时均相同。而且,阻尼器20在通过打印部60对纸张A进行打印时具有兼用缓和内纸卷B和外纸卷C的惯性(纸张旋转负荷)影响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对使用拉伸弹簧作为弹性部件2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扭簧来作为弹性部24。

根据本实施例的条形码打印机1,通过在纸张输送线路L上依次设置有具有支点部件(第一支点部件21a和第二支点部件22b)21、转动部件(第一转动臂22a和第二转动臂22b)22、旋转辊(旋转部件)23及拉伸弹簧(弹性部件)24的阻尼器20和具有支撑辊(支撑部件)31和未图示的滑动部的线路支点部30,能够在使用内纸卷B时和在使用外纸卷C时通过拉伸弹簧24转动部件22以支点部件21为中心使旋转辊23向上方或向下方旋转偏置纸张A,而且,在没有纸张A输送时,通过拉伸弹簧(弹性部件)24,支点部件21的中心点O3和旋转辊的中心点O4与支撑辊的顶点31a或者底点31b及纸卷B或纸卷C的中心点O1或O2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从而通过阻尼器20减少旋转负荷(纸卷的惯性)对纸张输送带来的影响的效果在内纸卷B和外纸卷C中变为相同(同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