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板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863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印刷板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板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印刷包装行业中,需要对印刷板材进行喷涂作业,喷涂是由喷涂机完成的,喷涂机的后方有一个流平段——即自然干燥的工艺段,这个流平段一般需要30米左右,才能使喷涂过感光材料牢固地附着印刷板材在上面,这就需要安装喷涂机的生产车间具有足够长的安装地方,从而影响了喷涂机的安装。针对流平段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1120195888.0的发明印刷板材喷涂机干燥装置的解决方案如下:包括印刷板材喷涂机、水蒸气箱和干燥箱,水蒸气箱在干燥箱的前边,印刷板材喷涂机的尾部具有水蒸气箱和干燥箱,水蒸气箱和干燥箱具有印刷板材的进口和出口,印刷板材喷涂机具有通过水蒸气箱和干燥箱的进口和出口的引导滚轮。但是本发明只是简单介绍了干燥箱的位置,并没有介绍干燥箱的具体结构和运行原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印刷板烘干装置,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印刷板的烘干,而且为闭式循环,减少了占用面积,减少了人员布局,降低了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板烘干装置,它包括:

输送机,所述输送机包括首尾相连形成闭式循环的轨道和多个活动设置在轨道上并用于承接印刷板的承接组件以及与承接组件相连并用于驱动承接组件沿着轨道做闭式循环移动的循环移动驱动机构,多个承接组件沿着轨道的输送方向依次对应设置有烘干工位和上下料工位;

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对应烘干工位,所述干燥箱内设置有混合室、顶部风道、侧风道和烘干腔,所述承载组件的顶部和其顶部承载的印刷板位于烘干腔内,所述干燥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器和至少一个循环风机,所述干燥箱上设置有与混合室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混合室的出口和顶部风道的进口之间,以便所述循环风机用于循环混合室和顶部风道之间的风,所述顶部风道的出口和侧风道的进口相连通,所述侧风道通过一均风板与烘干腔相连通,所述烘干腔通过另一均风板与混合室相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出热部分伸入所述顶部风道内。

进一步为了方便排湿,所述干燥箱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顶部风道相连通的排湿口。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循环移动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循环移动驱动机构包括沿着轨道设置的循环链条和与循环链条相连以便用于驱动所述循环链条沿着轨道移动的链条驱动机构,所述承接组件安装在循环链条上。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承接组件的具体结构,所述承接组件包括竖杆和托盘,所述竖杆的底端安装在循环链条上,所述托盘安装在所述竖杆的顶端上,所述托盘和竖杆的顶部位于烘干腔内。

进一步为了使承接组件运行平稳,所述竖杆上安装有车架,所述车架上安装有滚动轴承组,所述滚动轴承组滚动状容置于轨道内。

进一步为了利于托盘上的印刷板的受热,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受热孔。

进一步为了能够在轨道上同时实现喷码工序,所述轨道的上方在烘干工位和上下料工位之间设置有喷码工位,所述喷码工位对应设置有用于给喷码工位的托盘上的印刷板进行喷码的喷码机。

进一步,所述承接组件设置有30个,并且烘干工位对应的承接组件具有24个,所述喷码工位对应的承接组件具有1个,所述上下了工位对应的承接组件具有5个。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在上下料工位设置一个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将印刷板放置于上下料工位对应的一个承接组件的托盘上,循环移动驱动机构驱动循环链动作,托盘上的印刷板进入烘干工位的干燥箱的烘干腔内进行烘干,烘干后再进入喷码工位,由喷码机对其喷码,然后进入上下料工位,由操作人员进行人工下料;另外,干燥箱内的风向流动为由进风口将冷风进入混合室,然后通过循环风机将风吹进顶部风道,然后由加热器进行加热,成为热风,热风再经过侧风道,然后通过均风板进入烘干腔,对托盘上的印刷板进行烘干,然后风通过另外一个均风板进入混合室,形成循环烘干,达到对印刷板的烘干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输送机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循环移动驱动机构和干燥箱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干燥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干燥箱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印刷板烘干装置,它包括:

输送机,所述输送机包括首尾相连形成闭式循环的轨道1和多个活动设置在轨道1上并用于承接印刷板的承接组件以及与承接组件相连并用于驱动承接组件沿着轨道1做闭式循环移动的循环移动驱动机构,多个承接组件沿着轨道1的输送方向依次对应设置有烘干工位和上下料工位;

干燥箱2,所述干燥箱2对应烘干工位,所述干燥箱2内设置有混合室21、顶部风道22、侧风道23和烘干腔24,所述承载组件的顶部和其顶部承载的印刷板位于烘干腔24内,所述干燥箱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器25和至少一个循环风机26,所述干燥箱2上设置有与混合室21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风口27,所述循环风机26设置在混合室21的出口和顶部风道22的进口之间,以便所述循环风机26用于循环混合室21和顶部风道22之间的风,所述顶部风道22的出口和侧风道23的进口相连通,所述侧风道23通过一均风板28与烘干腔24相连通,所述烘干腔24通过另一均风板28与混合室21相连通,所述加热器25的出热部分伸入所述顶部风道22内。

进一步为了方便排湿,如图4所示,所述干燥箱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顶部风道22相连通的排湿口29。

所述循环移动驱动机构包括沿着轨道1设置的循环链条11和与循环链条11相连以便用于驱动所述循环链条11沿着轨道1移动的链条驱动机构,所述承接组件安装在循环链条11上。

如图4所示,所述承接组件包括竖杆31和托盘32,所述竖杆31的底端安装在循环链条11上,所述托盘32安装在所述竖杆31的顶端上,所述托盘32和竖杆31的顶部位于烘干腔24内。

进一步为了使承接组件运行平稳,如图2所示,所述竖杆31上安装有车架,所述车架上安装有滚动轴承组33,所述滚动轴承组33滚动状容置于轨道1内。

为了利于托盘32上的印刷板的受热,所述托盘32上设置有受热孔。

为了能够在轨道1上同时实现喷码工序,如图1所示,所述轨道1的上方在烘干工位和上下料工位之间设置有喷码工位,所述喷码工位对应设置有用于给喷码工位的托盘32上的印刷板进行喷码的喷码机4。

所述承接组件设置有30个,并且烘干工位对应的承接组件具有24个,所述喷码工位对应的承接组件具有1个,所述上下了工位对应的承接组件具有5个。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在上下料工位设置一个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将印刷板放置于上下料工位对应的一个承接组件的托盘32上,循环移动驱动机构驱动循环链条11动作,托盘32上的印刷板进入烘干工位的干燥箱2的烘干腔24内进行烘干,烘干后再进入喷码工位,由喷码机对其喷码,然后进入上下料工位,由操作人员进行人工下料;另外,干燥箱2内的风向流动为由进风口将冷风进入混合室21,然后通过循环风机26将风吹进顶部风道22,然后由加热器25进行加热,成为热风,热风再经过侧风道23,然后通过均风板28进入烘干腔24,对托盘32上的印刷板进行烘干,然后风通过另外一个均风板28进入混合室21,形成循环烘干,达到对印刷板的烘干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