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面打印机的喷头排列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0034阅读:16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喷头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幅面打印机的喷头排列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大幅面打印机的技术进步,大幅面打印机逐步应用于工业生产,包括广告喷绘、服装、鞋材印花、墙纸喷印、艺术品打印等等。在数码印花行业,工业喷头和爱普生喷头同时并存;其中,爱普生喷头有高性价比,优秀的打印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占据很大的份额。相比传统的爱普生五带头(DX5)和七代头(DX7),新应用的爱普生5113喷头,在价格和打印速度上有绝对的优势,特别是在热转移数码印花和涂料数码印花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为提高生产效率,多喷头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单机多喷头的设备。单机多喷头的优势如下:1、单机生产能力与喷头数量成正比增长;2、相同产能情况下,机器占地面积小,维护成本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目前单机多喷头排列方式存在如下问题:喷车底板较为宽大,平整度要求较高,加工工艺复杂,次品率较高;相对的打印平台须成倍加宽,对平台加工精度要求增高,产品成本增加;平台加宽后导致走料的问题增多,剐蹭喷头的几率成倍增加,导致喷头报废率增加,导致客户使用成本增加。

综上所述,故有必要对现有大幅面打印机的喷头排列固定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大幅面打印机的喷头排列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幅面打印机的喷头排列固定结构,包括有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的固定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喷头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有用于安装喷头的喷头安装孔,喷头安装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喷头定位孔,所述喷头安装孔呈矩形状,所述喷头安装孔的四个角位均设置有喷头架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本体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多个底板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表面表面设置有横筋条,所述横筋条设置有若干个调节螺丝孔,所述底板本体的顶壁设置有若干个与调节螺丝孔相匹配的调节螺丝安装孔,调节螺丝安装孔的直径大于调节螺丝孔的直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固定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喷头的安装结构,喷头一端嵌设在喷头安装孔中,并通过喷头定位孔固定喷头,然后通过喷头架安装孔来固定喷头架;极大地将底板本体的长度变小,同时提高了平整度,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良品率;由于没有对打印平台造成倍数增宽,进而降低了平台加工精度,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也极大地减少喷头报废率,避免客户使用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头架安装孔;2、喷头定位孔;3、喷头安装孔;41、调节螺丝孔;

42、调节螺丝安装孔;5、底板安装孔;6、横筋条;

A、固定表面;A1、顶壁;A2、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幅面打印机的喷头排列固定结构,喷头排列固定结构,包括有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的固定表面A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喷头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有用于安装喷头的喷头安装孔3,喷头安装孔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喷头定位孔2,所述喷头安装孔3呈矩形状,所述喷头安装孔3的四个角位均设置有喷头架安装孔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固定表面A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喷头的安装结构,喷头一端嵌设在喷头安装孔3中,并通过喷头定位孔2固定喷头,然后通过喷头架安装孔1来固定喷头架;极大地将底板本体的长度变小,同时提高了平整度,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良品率;由于没有对打印平台造成倍数增宽,进而降低了平台加工精度,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也极大地减少喷头报废率,避免客户使用成本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本体的左右两侧壁A2均设置有多个底板安装孔5。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表面A表面设置有横筋条6,所述横筋条6设置有若干个调节螺丝孔41,所述底板本体的顶壁A1设置有若干个与调节螺丝孔41相匹配的调节螺丝安装孔42,调节螺丝安装孔42的直径大于调节螺丝孔41的直径。调节螺丝孔41可以与调节螺丝相螺纹连接,调节螺丝一端抵压着喷头,便于调节喷头的位置,而螺丝刀便从调节螺丝安装孔42穿过后拧调节螺丝孔41上的调节螺丝。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喷车宽度相对单个喷头不增加,平整度较高,加工加单,成本低;

2、打印平台宽度较窄,单头平台宽度就可以满足打印需求,配套部件成本低;

3、平台走料平顺,刮蹭喷头的几率低,喷头和产品成品报废率低,客户使用成本低,产品质量有保证;

4、多喷头设备整机成本低,大大降低客户购机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