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印铁机上的着墨辊,尤其是一种辅助着墨辊。
背景技术:
印铁机在印刷过程中,墨路系统结构、安装及调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印品的最终效果,而墨路系统传输过程中的调节最重要一项就是对墨辊位置的调节,其作用是将经一系列墨辊打匀的油墨定量地涂布在印版滚筒之间,依照软硬相同的排列规律,着墨辊属于软辊,是被动辊,依靠与串墨辊以及印版滚筒的摩擦获得动力而转动,当着墨辊转动时,带动油墨挤压印版滚筒,根据间隙大小形成不同墨层。
通常着墨辊圆周的长度小于印版滚筒圆周长度,着墨后,由于油墨的分裂,原先的油墨轮廓仍然会保留在墨辊上,并通过墨辊旋转,时常会以“鬼影”的形式转印到印刷铁板上。尤其在版面周向供墨悬殊的情况下,“鬼影”现象就更加容易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辅助着墨辊。在墨路系统上单独添加了一个辅助着墨辊,这样就能够将墨路上的墨膜在短期内打得更匀,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彻底消除“鬼影”现象的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辅助着墨辊,整体安装在位于墙板之间的固定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胶辊;
所述胶辊的轴向两端对称设有轴向贯通的中心内孔,两端的中心内孔上由内至外依次对称装配有第一垫片、第一辊轴承、第二垫片和第二辊轴承,两端的中心内孔中穿设辊轴,所述辊轴的轴向两端对称套设有弹簧挡圈;
所述弹簧挡圈的内端穿入至中心孔的近所述第二辊轴承处,并且其内端面与所述第二辊轴承之间设有轴向活动间隙;
所述弹簧挡圈内端的外壁上设有弹簧座,该弹簧座上嵌设有弹簧;
所述弹簧挡圈的外端设有穿设在辊轴上的辊轴挡圈;
所述辊轴挡圈的内面与弹簧挡圈的外端面紧密贴设,辊轴挡圈上径向均布有可与固定支架固定相连的连接孔,所述辊轴的两端面通过辊轴挡圈固设在固定支架上。
上述辅助着墨辊,其中,
所述第二辊轴承为单向推力轴承。
所述第一辊轴承为滚针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彻底消除“鬼影”现象的出现,本实用新型在墨路系统上单独添加了一个辅助着墨辊,这样就能够将墨路上的墨膜在短期内打得更匀,通过墨辊轴向串动量大小的调节,来达到去除“鬼影”的目的。
提高涂印质量,节省原料及板材;结构简单,便于调节和装卸;在提高涂印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有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辅助着墨辊的墨路胶辊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涉及的辅助着墨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Y-印版辊筒;
G-辅助着墨辊;
1-辊轴挡圈;2-弹簧挡圈;3-弹簧;4-第二辊轴承;5-第二垫片;
6-第一辊轴承;7-第一垫片;8-胶辊;9-辊轴;J-墙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辅助着墨辊G,该辅助着墨辊G整体安装在位于墙板之间的固定支架J上,包括胶辊8,该胶辊8的轴向两端对称设有轴向贯通的中心内孔(图中未示出),两端的中心内孔上由内至外依次对称装配有第一垫片7、第一辊轴承6、第二垫片5和第二辊轴承4及弹簧3,两端的中心内孔中穿设辊轴9,辊轴9的轴向两端对称套设有弹簧挡圈2;
弹簧挡圈2的内端穿入至中心孔的近第二辊轴承4处,因弹簧挡圈2其内端面与第二辊轴承4之间设有弹簧3,所以相互存在轴向活动间隙,弹簧挡圈2的外端与穿设在辊轴9上的辊轴挡圈1紧密贴设。
辊轴挡圈1上径向均布有可与固定支架J固定相连的连接孔(图中未示出),辊轴9的两端面通过辊轴挡圈1紧固在固定支架J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辊轴承4为单向推力轴承,第一辊轴承6为滚针轴承。
图1所示为包含有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辅助着墨辊的墨路胶辊排列结构示意图;
在安装胶辊时需按照规定顺序,着墨辊共有5根,其中着墨辊VII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辅助着墨辊,安装顺序是先装着墨辊II、III,再装着墨辊I、IV、VII,为了保证墨辊间压力达到要求,必须调节着墨辊I、II、III、IV与串墨辊V、VI之间的压力,以及辅助着墨辊VII与着墨辊IV之间的压力,着墨辊在压力调节时以两端的偏心环上的角度数位置基本一致为准。
着墨辊VII在装入墙板之间、调整位置之前,根据其内部结构需进行整体组装,如图2所示,必需先将橡胶辊筒8与辊轴9接合。
首先在橡胶辊筒8的内孔中分别按顺序装入第一垫片7、第一滚针辊轴承6、第二垫片5、第二单向推力辊轴承4以及与其端面接触的弹簧3,左右两侧均保持对称一致;随后将辊轴9穿入橡胶辊筒8的内孔中,左右端套入弹簧挡圈2,使其两内端面与弹簧3完全接触,最后在辊轴9的弹簧挡圈2最外侧装入辊轴挡圈1,辊轴挡圈1的内端面需紧密接触弹簧挡圈2的外侧端面,保证弹簧挡圈2不会因为轴向存在间隙而单独的左右串动。
最后,将装好的辅助墨辊G通过固定架J安装于墙板之间,并调整其与之相接合的其它墨辊的间隙和平行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着墨辊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设备中的供墨系统不管是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都影响到了最终的印刷质量,如图1所示,关键是体现在着墨辊I、II、III、IV上的油墨是否能充盈和均匀,由于设备上所配置的四根着墨辊的周长是定值,而印版滚筒Y的周长依产品的重复周长而变化,是个不定值,印版滚筒Y转动一圈,将着墨辊I、II、III、IV上的油墨转移到印版滚筒Y上,如果这四根着墨辊上的油墨能及时得到均匀补充,那么,转移到印版滚筒Y上的油墨就很充足,就不会出现“鬼影”,如果几根着墨辊上的油墨都得不到均匀、充分的补充,那么,转移到印版滚筒Y上的油墨就可能有差异,油墨少的地方,色饱和度就弱,就会产生鬼影,所以,在原有基础上另外添加一组可使墨辊轴向串动的辅助着墨辊VII,目的是打乱原先着墨辊IV上的油墨痕迹,调整墨辊IV上的油墨厚薄,使其均匀。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鬼影”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辅助着墨辊VII是一套辊轴的两端固定在墙板之间的固定支架J上的橡胶辊筒,如图2所示,胶辊8两侧端内孔装配有垫片5、7,还有辊轴承4、6和弹簧3,辊轴9从中穿入,辊轴9两头套入弹簧挡圈2入胶辊8两端内孔中,其胶辊8两侧内孔中装入弹簧3的目的是使胶辊8可沿辊轴9作轴向串动,弹簧挡圈2的内台阶面起到通过顶压弹簧3来固定胶辊8在轴向的相对位置,辊轴9的两端面靠辊轴挡圈1牢固地固设在墙板之间的固定支架J上,使其保证与辅助着墨辊G的位置。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