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印刷用冷却室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9852发布日期:2020-07-24 15:2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印刷用冷却室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印刷领域,具体为一种包装印刷用冷却室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装印刷是指在包装上印上装饰性花纹,图案或者文字,以此来使产品更有吸引力或更具说明性,包装是指设计并生产容器或包扎物的一系列活动,包装作为国民经济的配套服务行业,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包装行业得以迅速发展,正在形成一个以纸、塑料、金属、玻璃、印刷、机械为主要构成,拥有一定现代化技术与装备,门类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包装行业已用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近40年来的发展路程,基本上改变了“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局面,包装行业已从一个分散落后的行业,发展成一个拥有一定现代技术装备、分类比较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当今包装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包装市场的国际化、包装业发展的全球化、各国包装业发展的相互关联及依存程度也越来越大。

目前阶段的一种包装印刷用冷却室供水装置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冷却速度过慢、结构不稳定、冷却效果弱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印刷用冷却室供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冷却速度过慢、结构不稳定、冷却效果弱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印刷用冷却室供水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挂板,且挂板位于机体上的顶端位置,所述挂板的底端安装有扇叶,且扇叶设置有两个,所述扇叶的底端安装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冷却管接管,所述第一冷却管接管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冷却管接管,所述冷却管的底端安装有冷却辊,且冷却辊位于机体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冷却辊的底端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端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开关,所述水管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内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与散热板位于水箱上的中间位置,所述水箱的两端安装有水箱固定板,且水箱固定板位于水箱的外侧位置,所述水箱的底端安装有底脚,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水管接口,且水管接口位于水箱上的两端位置,设置有两个,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聚风罩。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管接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冷却辊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管位于机体上的两端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支架固定连接,且水管位于第一连接管底端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开关位于水管上的中间位置,且水管通过支撑板与水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位于水箱上的中间位置,且散热板与散热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辊与冷却管固定连接,且冷却管位于冷却辊的顶端的正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机体内的顶端设置有扇叶,且扇叶设置有两个,用来加速冷却管内的水流,从而通过双扇叶进行加速冷却,机体的底端设置有水箱,水箱上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与散热片转动连接,通过散热片的转动进而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散热降温,从而通过水箱底端的水管接口进行水流的循环;

2、本实用新型冷却辊的顶端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设置与冷却辊、水箱连接,通过冷却辊底端的第一连接管进行水流的分流冷却,从而加大了冷却水的冷却,第一连接管底端设置有水管开关,通过水管的开关进行控制水流的压力,在冷却状况足够的情况下进行单独的水循环,从而有效的减少磨损与机体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挂板;3、扇叶;4、冷却管;5、冷却辊;6、支架;7、开关;8、支撑板;9、水箱;10、聚风罩;11、水管;12、散热片;13、散热板;14、第一连接管;15、第二连接管;16、水箱固定板;17、水管接口;18、底脚;19、第一冷却管接管;20、第二冷却管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包装印刷用冷却室供水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置有挂板2,挂板2用来固定扇叶3,且挂板2位于机体1上的顶端位置,挂板2的底端安装有扇叶3,扇叶3用来降温机体1内部的结构,且扇叶3设置有两个,扇叶3的底端安装有冷却管4,冷却管4用来底端水箱9内部的水流冷却,从而进行回流至水箱9内,冷却管4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5,第二连接管15用来连接冷却辊5,冷却管4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冷却管接管19,第一冷却管接管19用来连接水箱9上的水管接口17,第一冷却管接管19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冷却管接管20,第二冷却管接管20用来连接第二连接管15,从而通过第二连接管15连接冷却辊5,冷却管4的底端安装有冷却辊5,冷却辊5用来冷却外侧的结构面,且冷却辊5位于机体1上的中间位置,冷却辊5的底端安装有支架6,支架6用来固定第一连接管14,支架6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4,第一连接管14用来连接水箱9内部的水流,从而对水箱9内部的水流进行冷却,进而通过第二连接管15传递至冷却辊5内,第一连接管14的底端安装有水管11,水管11用来连接水箱9与第一连接管14之间的水流,水管11上设置有开关7,开关7用来封闭水箱9内部的水流循环,水管11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8,支撑板8用来支撑固定支架6与第一连接管14,支撑板8的底端安装有水箱9,水箱9用来加速冷却管4内的水散热,水箱9上设置有散热板13,散热板13内设置有散热片12,且散热片12与散热板13位于水箱9上的中间位置,水箱9的两端安装有水箱固定板16,且水箱固定板16位于水箱9的外侧位置,水箱9的底端安装有底脚18,底脚18用来固定水箱9,水箱9上设置有水管接口17,水管接口17用来连接冷却管4,且水管接口17位于水箱9上的两端位置,设置有两个,水箱9上设置有聚风罩10,聚风罩10用来散热片转动使风流的聚集,使风完全吹至水箱9上。

进一步,第一冷却管接管19通过第二连接管15与冷却辊5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管15位于机体1上的两端位置,第一冷却管接管19用来连接冷却辊5,使冷却辊5内部的水流进行水循环,从而降温。

进一步,第一连接管14与支架6固定连接,且水管11位于第一连接管14底端的中间位置,水管11通过第一连接管14与支架6用来控制水箱9内部的水流循环。

进一步,开关7位于水管11上的中间位置,且水管11通过支撑板8与水箱9固定连接,开关7用来控制水管11的开通与关闭,从而控制水循环的流量与冷却速度。

进一步,散热板13位于水箱9上的中间位置,且散热板13与散热片12固定连接,散热片12通过散热板13的固定连接用来水箱9的散热。

进一步,冷却辊5与冷却管4固定连接,且冷却管4位于冷却辊5的顶端的正中间位置,冷却管4用来冷却冷却辊5内部的水流,从而加速冷却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机体1顶端的挂板2进行固定扇叶3,从而通过扇叶3进行机体1内部的风流循环,进而对机体1内部进行散热,通过机体底端的水箱9上的水管接口17进行连接冷却管4,通过冷却管4两端的第一冷却管接管19进行连接水箱9进行回流,通过第二冷却管接管20进行连接冷却辊5,从而进行冷却辊5的降温,通过水箱9上的散热板13与散热片12进行水箱内部的水流散热,通过水箱9底端的底脚18进行水箱9的固定支撑,通过水箱9两端的水箱固定板16进行水箱的固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