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0002发布日期:2020-08-11 20:1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丝网印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光伏厂商多采用丝网印刷法对电池片进行电极和电场的制备,这就需要使电池片与丝印网板配合对位,这种配合对位精度较高,使用人力基本上无法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包括:丝印网板;升降机构,与所述丝印网板相连,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丝印网板沿z轴方向运动;y向调整机构,与所述丝印网板相连,所述y向调整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丝印网板沿y轴方向运动;x向调整机构,与所述丝印网板相连,所述x向调整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丝印网板沿x轴方向运动;旋转机构,与所述丝印网板相连,所述旋转机构能相对所述x向调整机构转动以调整所述丝印网板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池片对位调整机构,包括:丝印网板、升降机构、y向调整机构、x向调整机构和旋转机构。其中,升降机构、y向调整机构、x向调整机构和旋转机构均与丝印网板相连,且升降机构能够带动丝印网板沿z轴方向运动,y向调整机构能够带动丝印网板沿y轴方向运动,x向调整机构能够带动丝印网板,旋转机构能够带动丝印网板相对x向调整机构转动来调整丝印网板的对位角度,这样,当电池片测量定位后,电池片对位调整机构能够根据电池片的位置对丝印网板进行沿坐标系的x轴方向、y轴、z轴方向以及角度的调整,以保证丝印网板与电池片进行精确的配合对位,提高了丝印网板与电池片对位的精确性,同时提高了丝印网板与电池片配合对位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表示坐标系中x轴、y轴和z轴所在方向。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柱上固定板;导向柱下固定板,位于所述导向柱上固定板的下方;底座,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固定板与所述导向柱下固定板之间;升降装置,与所述y向调整机构相连,所述升降机构相对所述导向柱上固定板和所述导向柱下固定板沿z轴方向运动,以带动所述y向调整机构沿z轴方向运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下固定板上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装置相对所述导向柱上固定板和所述导向柱下固定板沿z轴方向运动。

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柱上固定板、导向柱下固定板、底座、升降装置和驱动机构。其中,底座设置在导向柱上固定板和导向柱下固定板之间,升降装置与y向调整机构相连,且升降装置能够相对导向柱上固定板和导向柱下固定板沿z轴方向运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柱下固定板上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升降装置相对导向柱上固定板和导向柱下固定板沿z轴方向运动,以带动y向调整机构及丝印网板沿z轴方向运动。

其中,第一驱动件的具体结构不受限定,如直线电机或液压油缸等均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花键和设置在所述升降花键顶部的导向轴座,所述导向轴座与所述y向调整机构相连。

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花键和设置在升降花键顶部的导向轴座,导向轴座与y向调整机构相连,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升降花键沿z轴方向运动以带动y向调整机构沿z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丝印网板沿z轴方向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柱上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下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升降花键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以相对所述导向柱上固定板和所述导向柱下固定板沿z轴方向运动。

通过在导向柱上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导向孔,在导向柱下固定板上设置第二导向孔,使得升降花键能够穿过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以相对导向柱上固定板和导向柱下固定板沿z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丝印网板沿z轴方向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向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向孔沿所述导向柱上固定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孔和所述升降花键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和升降花键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通过将多个第一导向孔沿导向柱上固定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将多个第二导向孔沿导向柱下固定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升降花键穿过与其对应的多个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进行升降运动,提高了升降机构升降运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丝印网板与电池片配合对位的精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包括多个与所述升降花键的底部相连的同步轮和套设在所述同步轮上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相连。

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与升降花键的底部相连的同步轮和套设在同步轮上的传动带,通过将传动带与第一驱动件相连,使得第一驱动件运行时能够驱动第一传动带及多个同步轮同时运动,进而带动多个升降花键同时沿z轴方向运动,保证了多个升降花键升降的同步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y向调整机构包括:下底板,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上底板,设置在所述下底板的上方,并与所述x向调整机构相连;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并与所述上底板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底板相对所述下底板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

y向调整机构包括:下底板、上底板和第二驱动件,下底板与升降机构相连,上底板设置在下底板的上方,通过将第二驱动件设置在下底板上并与第二驱动件相连,使得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上底板相对下底板沿y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丝印网板沿y轴方向运动,以调整丝印网板沿y轴方向的位置。

其中,第二驱动件也可以为直线电机或液压油缸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x向调整机构包括:安装板,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第三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上底板上并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相对所述上底板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

x向调整机构包括安装板和第三驱动件,安装板与旋转机构相连,第三驱动件设置在上底板上并与安装板相连,且第三驱动件运行时能够驱动安装板相对上底板沿x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旋转机构及丝印网板沿x轴方向运动,以调整丝印网板沿x轴方向的位置。

其中,第三驱动件也可为直线电机或液压油缸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网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下板面;t轴丝网架,设置在所述网板上;滑轨,沿所述t轴丝网架的周向设置;第四驱动件,设置在所述t轴丝网架上,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t轴丝网架沿所述滑轨绕所述网板的中心转动;其中,所述丝印网板设置在所述t轴丝网架上。

旋转机构包括:网板、滑轨、t轴丝网架和第四驱动件,其中,网板设置在安装板的下表面,滑轨沿t轴丝网架的周向设置,t轴丝网架设置在网板上并能沿滑轨运动,丝印网板设置在t轴丝网架上,第四驱动件与t轴丝网架相连,这样,当第四驱动件运行时能驱动t轴丝网架沿滑轨绕网板的中心旋转运动,进而使丝印网板的对位角度得以调整,进一步提高了丝印网板与电池片配合对位的便捷性和精确性。

其中,第四驱动件也可以为直线电机或液压油缸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10升降机构,101底座,102导向柱上固定板,103导向柱下固定板,104升降花键,105导向轴座,106第一驱动件,107同步轮,108传动带,20y向调整机构,201下底板,202第二驱动件,203上底板,30x向调整机构,301第三驱动件,302安装板,40旋转机构,401t轴丝网架,402网板,403滑轨,404第四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1,包括:丝印网板;升降机构10,与丝印网板相连,升降机构10用于带动丝印网板沿z轴方向运动;y向调整机构20,与丝印网板相连,y向调整机构20用于带动丝印网板沿y轴方向运动;x向调整机构30,与丝印网板相连,x向调整机构30用于带动丝印网板沿x轴方向运动;旋转机构40,与丝印网板相连,旋转机构40能相对x向调整机构30转动以调整丝印网板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1,包括:丝印网板、升降机构10、y向调整机构20、x向调整机构30和旋转机构40。其中,升降机构10、y向调整机构20、x向调整机构30和旋转机构40均与丝印网板相连,且升降机构10能够带动丝印网板沿z轴方向运动,y向调整机构20能够带动丝印网板沿y轴方向运动,x向调整机构30能够带动丝印网板,旋转机构40能够带动丝印网板相对x向调整机构30转动来调整丝印网板的对位角度,这样,当电池片测量定位后,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1能够根据电池片的位置对丝印网板进行高度、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角度的调整,以保证丝印网板与电池片进行精确的配合对位,提高了丝印网板与电池片对位的精确性,同时提高了丝印网板与电池片配合对位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表示坐标系中x轴、y轴和z轴所在方向。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1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具体地,升降机构10包括:导向柱上固定板102;导向柱下固定板103,位于导向柱上固定板102的下方;底座101,设置在导向柱上固定板102与导向柱下固定板103之间;升降装置,与y向调整机构20相连,升降机构10相对导向柱上固定板102和导向柱下固定板103沿z轴方向运动,以带动y向调整机构20沿z轴方向运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柱下固定板103上的第一驱动件106,第一驱动件106用于驱动升降装置相对导向柱上固定板102和导向柱下固定板103沿z轴方向运动。

升降机构10包括:导向柱上固定板102、导向柱下固定板103、底座101(如大理石底座)、升降装置和驱动机构。其中,底座101设置在导向柱上固定板102和导向柱下固定板103之间,升降装置与y向调整机构20相连,且升降装置能够相对导向柱上固定板102和导向柱下固定板103沿z轴方向运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导向柱下固定板103上的第一驱动件106,第一驱动件106能够驱动升降装置相对导向柱上固定板102和导向柱下固定板103沿z轴方向运动,以带动y向调整机构20及丝印网板沿z轴方向运动。

其中,第一驱动件106的具体结构不受限定,如直线电机或液压油缸等均可。

实施例二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花键104和设置在升降花键104顶部的导向轴座105,导向轴座105与y向调整机构20相连。

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花键104和设置在升降花键104顶部的导向轴座105,导向轴座105与y向调整机构20相连,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升降花键104沿z轴方向运动以带动y向调整机构20沿z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丝印网板沿z轴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导向柱上固定板102上设有第一导向孔,导向柱下固定板103上设有第二导向孔,升降花键104穿过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以相对导向柱上固定板102和导向柱下固定板103沿z轴方向运动。

通过在导向柱上固定板102上设置第一导向孔,在导向柱下固定板103上设置第二导向孔,使得升降花键104能够穿过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以相对导向柱上固定板102和导向柱下固定板103沿z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丝印网板沿z轴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导向孔沿导向柱上固定板102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导向孔和升降花键104的数量与第一导向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和升降花键104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通过将多个第一导向孔沿导向柱上固定板102的周向间隔设置,将多个第二导向孔沿导向柱下固定板103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升降花键104穿过与其对应的多个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进行升降运动,提高了升降机构10升降运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丝印网板与电池片配合对位的精确性。

实施例三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包括多个与升降花键104的底部相连的同步轮107和套设在同步轮107上的传动带108,传动带108与第一驱动件106相连。

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与升降花键104的底部相连的同步轮107和套设在同步轮107上的传动带108,通过将传动带108与第一驱动件106相连,使得第一驱动件106运行时能够驱动第一传动带108及多个同步轮107同时运动,进而带动多个升降花键104同时沿z轴方向运动,保证了多个升降花键104升降的同步性。

如图2所示,具体地,y向调整机构20包括:下底板201,与升降机构10相连;上底板203,设置在下底板201的上方,并与x向调整机构30相连;第二驱动件202,设置在下底板201上并与上底板203相连,第二驱动件202用于驱动上底板203相对下底板201沿y轴方向往复运动。

y向调整机构20包括:下底板201、上底板203和第二驱动件202,下底板201与升降机构10相连,上底板203设置在下底板201的上方,通过将第二驱动件202设置在下底板201上并与第二驱动件202相连,使得第二驱动件202能够驱动上底板203相对下底板201沿y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丝印网板沿y轴方向运动,以调整丝印网板沿y轴方向的位置。

其中,第二驱动件202也可以为直线电机或液压油缸等。

如图2所示,具体地,x向调整机构30包括:安装板302,与旋转机构40相连;第三驱动件301,设置在上底板203上并与安装板302相连,第三驱动件301用于驱动安装板302相对上底板203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

x向调整机构30包括安装板302和第三驱动件301,安装板302与旋转机构40相连,第三驱动件301设置在上底板203上并与安装板302相连,且第三驱动件301运行时能够驱动安装板302相对上底板203沿x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旋转机构40及丝印网板沿x轴方向运动,以调整丝印网板沿x轴方向的位置。

其中,第三驱动件301也可为直线电机或液压油缸等。

如图2所示,具体地,旋转机构40包括:网板402,设置在安装板302的下板面;t轴丝网架401,设置在网板402上;滑轨403,沿t轴丝网架401的周向设置;第四驱动件404,设置在t轴丝网架401上,第四驱动件404用于驱动t轴丝网架401沿滑轨403绕网板402的中心转动;其中,丝印网板设置在t轴丝网架401上。

旋转机构40包括:网板402、滑轨403、t轴丝网架401和第四驱动件404,其中,网板402设置在安装板302的下表面,滑轨403沿t轴丝网架401的周向设置,t轴丝网架401设置在网板402上并能沿滑轨403绕网板402的中心旋转运动,丝印网板设置在t轴丝网架401上,第四驱动件404与t轴丝网架401相连,这样,当第四驱动件404运行时能驱动t轴丝网架401沿滑轨403绕网板402中心旋转运动,进而使丝印网板的对位角度得以调整,进一步提高了丝印网板与电池片配合对位的便捷性和精确性。

其中,第三驱动件301也可为直线电机或液压油缸等。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池片对位调整机构结构包括:z向调整机构(即升降机构)、y向调整机构、x向调整机构和θ轴调整机构(即旋转机构),一般的,丝印网板的对位调整包括x向、y向、z向移动和θ轴旋转四个动作。

进一步地,z向调整机构包括:大理石底座、驱动机构和四套升降花键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大理石底座下方,并与设置在大理石底座下方的导向柱下固定板连接;四套升降花键机构通过与设置在大理石底座上方的导向柱上固定板连接,其置于大理石底座下方的部分通过以同步轮和同步带的传动方式与驱动机构连接,达到四套升降花键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同步上升、下降的目的。

进一步地,y向调整机构包括下底板、第二驱动件和上底板。下底板通过与设置在四套升降机构上的导向轴座连接,达到与z向调整机构刚性连接的目的;第二驱动件设置在下底板上并相对于下底板y向安装;上底板放置在驱动部分上,驱动部分运行时,带动上底板相对于下底板y向移动。

进一步地,x向调整机构含的驱动部分设置在上底板上方,并相对于下底板x向安装;网框安装板(即安装板)后端安装位与驱动部分连接,第三驱动件运行时,带动网框安装板相对于下底板x向移动。

进一步地,θ轴调整机构设置在网框安装板前端安装位上,其主要包括的t轴丝网架分别与第四驱动件和滑轨组固定安装;第四驱动件运行时,在滑轨组的限位下,t轴丝网架绕设置在其上的网板中心旋转调整。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游视觉拍照工位对电池片的位置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数值传输至设备控制器,经软件算法分别控制x向、y向、θ轴旋转装置做出相对应的位置调整,电池片的转运装置将电池片转运至安装在t轴丝网架上并经调整后的网板正下方,最终使网板与电池片上下对位。网板z向的升降根据设备调试时所设定的数据进行调整,并由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位置精度方面的确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能够根据电池片的位置对丝印网板进行高度、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角度的调整,以保证丝印网板与电池片进行精确的配合对位,提高了丝印网板与电池片对位的精确性,同时提高了丝印网板与电池片配合对位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