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5672发布日期:2021-10-09 17:0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排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排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为了得到更加美观的产品,通常要用到打印装置。按所采用的技术,打印装置分为柱形、球形、喷墨式、热敏式、激光式、静电式、磁式、发光二极管式等。
3.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95344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喷头、第一固化光源及第一吸风组件,第一吸风组件的吸风口位于喷头与所述第一固化光源之间,第一吸风组件用于抽吸所述喷头喷墨时形成的墨雾。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传统打印装置只能在固定位置对待打印的物体进行打印,降低了打印作业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打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打印装置只能在固定位置对待打印的物体进行打印,存在降低了打印作业灵活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排打印装置双排打印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打印的喷头打印车,所述双排打印装置还包括:
6.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喷头打印车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边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以及
7.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喷头打印车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喷头打印车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边线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以调节喷头打印车的相对打印位置。
8.优选的,所述喷头打印车包括第一安装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打印组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打印组件连接。
9.优选的,所述打印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至少两组打印喷头,每组打印喷头的数量至少有三个。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包括壳体、喷头打印车、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该装置先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喷头打印车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边线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喷头打印车的相对打印位置,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喷头打印车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边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可以对待打印的物体进行打印作业,相比于传统的只能在固定位置对待打印的物体进行打印,有效提高了打印作业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实际打印需求,解决了现有打印装置只能在固定位置对待打印的物体进行打印,存在降低了打印作业灵活性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的侧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中y轴左右伺服电机与y轴左右丝杆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中打印喷头设置在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的打印过程示意图。
21.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在打印过程中处于打印原始位置时的示意图。
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在打印过程中处于打印开始位置时的示意图。
2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打印装置在打印过程中处于打印结束位置时的示意图。
24.图中:1

第一驱动机构;2

第二驱动机构;3

打印组件;4

打印喷头;5

第一安装架;6

二级墨盒;7

温度控制组件;8

壳体;9

第二安装架;10

x轴升降丝杆;11

x轴升降导轨;12

x轴升降电机;13

y轴左右伺服电机;14

y轴左右丝杆;15

y轴左右导轨组;a

打印原始位置;b

打印开始位置;c

打印结束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这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
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8.如图1

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排打印装置的结构图,所述双排打印装置包括壳体8以及设置在壳体8上的用于打印的喷头打印车,所述双排打印装置还包括:
29.第一驱动机构1,设置在所述壳体8外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喷头打印车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的边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默认为是y轴方向的移动);以及
30.第二驱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壳体8内,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与所述喷头打印车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喷头打印车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的边线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默认为是x轴方向的移动),以调节喷头打印车的相对打印位置。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喷头打印车来对待打印的物体进行双排打印,具体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与第二驱动机构2来实现打印位置的调节与打印操作,即先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驱动所述喷头打印车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的边线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喷头打印车的相对打印位置,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驱动喷头打印车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的边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可以对待打印的物体进行打印作业,相比于传统的只能在固定位置对待打印的物体进行打印,有效提高了打印作业的灵活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壳体8朝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的一侧是可拆装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将该侧板体进行拆卸,或者是安装在所述喷头打印车上,该侧板体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驱动机构1穿过的开口,进而可以保证喷头打印车沿第一驱动机构1的边线方向进行正常的往复移动。
33.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例中,优选的,第一驱动机构1与第二驱动机构2具体可以采用现有的2轴同服电机控制,具体型号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这里并不作限定,只要可以驱动喷头打印车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的边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默认为是y轴方向的移动),以及驱动所述喷头打印车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的边线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默认为是x轴方向的移动)即可。
34.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喷头打印车包括第一安装架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5上的打印组件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架5与打印组件3连接。
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驱动所述打印组件3进行移动(默认为是x轴方向的移动),进而调节打印组件3对待打印物体的打印位置,具体的,对于安装固定好的待打印物体,其尺寸规格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待打印物体的尺寸规格,需要移动打印组件3的输出端直接正对待打印物体,而且可以调节待打印物体与打印组件3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根据实际打印作业需要来合理调整打印距离参数,有效提高了打印作业的灵活。
36.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打印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5上的至少两组打印喷头4,每组打印喷头4的数量至少有3个。
3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两组打印喷头4,进而可以实现对物体的双
排打印,具体的,可以是对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同时打印两排外观,也可以是同时对两个平行设置的物体来同时进行打印,进而同时打印两个产品,有效提高了打印效率。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架5上设置两组打印喷头4,每组打印喷头4的数量有3个,进而可以实现六喷头打印,当然,也可以是设置为其他的形式,例如,可以是设置三组打印喷头4,每组打印喷头4的数量有2个,还可以是四组打印喷头4,每组打印喷头4的数量有4个,具体设置方式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这里并不作限定。
39.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架5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打印喷头4进行供墨的二级墨盒6,具体的,所述二级墨盒6可以是现有的uv打印机的二级墨盒,其通常在打印喷头4的上方。
40.如图1

11所示,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连接。
4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驱动第二驱动机构2以及安装的喷头打印车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的边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默认为是y轴方向的移动)。
42.参照图8

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动作原理是:待机状态下喷头打印车停在打印原始位置a,用于控制双排打印装置正常工作的控制器接到打印任务,根据需要打印的产品直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驱动喷头打印车下降到指定高度准备(即到达打印开始位置b),给一个开始打印的信号,喷头打印车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的运行,喷头打印车往前运行,即在指定的打印开始位置b开始喷墨打印,运行速度和喷墨的速度通过计算机控制。打印结束,喷头打印车回到打印开始位置b,等待下一个打印指令。
43.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包括:
44.第二安装架9,安装在所述壳体8上;
45.所述第二安装架9上设置有y轴左右导轨组15,所述y轴左右导轨组15内安装有y轴左右丝杆14;以及
46.y轴左右伺服电机13,固定在第二安装架9外侧,所述y轴左右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与所述y轴左右丝杆1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y轴左右丝杆14在y轴左右导轨组15内进行转动,以带动与y轴左右丝杆14远离所述y轴左右伺服电机13一端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2进行移动。
4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y轴左右伺服电机13驱动所述y轴左右丝杆14在y轴左右导轨组15内进行转动,以带动与y轴左右丝杆14远离所述y轴左右伺服电机13一端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2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喷头打印车沿所述y轴左右导轨组15的边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默认为是y轴方向的移动)。
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第二驱动机构2外侧与y轴左右丝杆14的输出端连接,y轴左右丝杆14可以采用现有的丝杆结构,例如滚珠丝杠等,具体型号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这里并不作限定。
49.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包括x轴升降丝杆10、x轴升降导轨11与x轴升降电机12,所述x轴升降电机12的输出端与x轴升降丝杆10连接,用于驱动x轴升降丝杆10相对于x轴升降导轨11进行升降。
5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的,x轴升降电机12安装在x轴升降导轨11上,x轴升降导轨11外侧与y轴左右丝杆14的输出端连接(参照第一驱动机构1的具体结构),通过x轴
升降电机12驱动x轴升降丝杆10相对于x轴升降导轨11进行升降,进而可以带动喷头打印车沿x轴方向移动,以调节喷头打印车的打印位置,(喷头打印车外侧与x轴升降丝杆10的输出端连接,x轴升降丝杆10可以采用现有的丝杆结构,例如滚珠丝杠等)。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由于所述喷头打印车包括第一安装架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5上的打印组件3,所述x轴升降丝杆10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架5与打印组件3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采用两组x轴升降丝杆10进行升降,通过单电机传动,进而可以在减少设备费用的同时保证升降过程的稳定性。
52.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8上还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7。
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所述温度控制组件7具体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温度控制器,具体是设置两路智能温度控制器,控制二级墨盒6和打印喷头4的温度,确保墨水能在恒温下工作。
54.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喷头打印车来对待打印的物体进行双排打印,具体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与第二驱动机构2来实现打印位置的调节与打印操作,在待机状态下,喷头打印车停在打印原始位置a,用于控制双排打印装置正常工作的控制器接到打印任务,根据需要打印的产品直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驱动喷头打印车下降到指定高度准备(即到达打印开始位置b),给一个开始打印的信号,喷头打印车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的运行,喷头打印车往前运行,即在指定的打印开始位置b开始喷墨打印,运行速度和喷墨的速度通过计算机控制。打印结束,喷头打印车回到打印开始位置b,等待下一个打印指令。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均可采用现有设备,并且计算机等是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6.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