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8254发布日期:2021-10-27 18:2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产纸箱的时候,为了方便识别纸箱的生产信息,经常会在纸箱上喷印各种标签,例如条形码、二维码、中英文数字编码、logo、批号、流水号等等带有识别信息的标签,生产厂家普遍采用喷码机来对纸箱进行喷码、贴标。现有喷码机的工作流程为:工人将需要喷码的纸箱摆好放置在喷码机的传送带上,传送带把纸箱运输到喷码枪的位置进行喷码。当批量喷码的时候,该喷码机需要工人不断地将纸箱放到传送带上,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较低;此外,由于是人工将纸箱摆放到传送带上,经常出现纸箱的喷码位置对不准喷码头的位置,不能准确地喷到纸箱上需要喷码的位置,导致喷码质量差,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不需要人工逐个上料,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纸箱整齐有序,提高了喷码的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包括给料机构、上料机构、传送机构及喷码机构;
6.所述给料机构包括支架组件、置料平台及升降组件;所述置料平台滑动连接于支架组件,升降组件设于支架组件的底部,且升降组件驱动置料平台上下移动;
7.所述传送机构设于给料机构的端部,上料机构滑动连接于给料机构的端部,且上料机构的驱动装置驱动其移动至传送机构的上方;
8.所述喷码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喷码机本体及喷码头,移动组件连接于传送机构,喷码头连接于移动组件,移动组件驱动喷码头在传送机构的上方左右或上下移动,喷码头通过管道及导线与喷码机本体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框架、侧板及底梁,框架对称的固接于底梁的两端,且侧板固接于框架上;所述置料平台为带式输送机a,带式输送机a的两侧通过滑动连接于侧板的内壁;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a、转轴及链条;所述电机a固接于底梁上,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于侧板底端内壁且固接有下链轮,电机a驱动连接于转轴,上链轮转动连接于侧板顶端内壁,链条传动连接于上链轮与下链轮之间,且带式输送机a的两端固接于链条上。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带式输送机a的两端固接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顶端之间横向固接有两根调节滑杆,调节滑杆上连接有两组可锁止的调节滑块,每组调节滑块的底端固接有调节框,调节框的底部套设于带式输送机a外侧,且调节框上固接有挡板。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横梁、升降板及吸盘;所述框架的顶端向传送机构上方延伸,横梁滑动连接于框架的顶端,且框架之间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横向固接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横梁;所述横梁上固接有第二气缸,升降板固接于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升降板上固接有若干个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长腰型孔,吸盘通过其尾部的螺杆可调节的连接于长腰型孔上。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传送机构为带式输送机b,带式输送机b的底部设有支腿;所述移动组件包括u型架、背板及支座;所述带式输送机b两侧的机架上固接有托架,u型架固接于托架上,u型架的顶端的侧部固接有电机b,电机b的动力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一带轮,u型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驱动皮带,背板滑动连接于u型架且固接于驱动皮带;所述背板的侧部设有z轴滑台模组,支座的前方竖向固接于z轴滑台模组上,z轴滑台模组上横向固接有x轴滑台模组,支座的侧部固接有l型板,l型板上固接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有竖板,竖板滑动连接于l型板。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喷码头共有两个,其中一个固接于x轴滑台模组上,另一个固接于竖板上。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带式输送机b的机架一侧固接有电机c,电机c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有第三带轮,机架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带轮,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调节皮带,调节皮带上固接有两根挡杆,调节皮带驱动两根挡杆相向运动,且挡杆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托架之间的横杆上。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带式输送机b接近于给料机构这端的机架两侧固接有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有引导辊,第四气缸驱动引导辊接近或远离于带式输送机b的上表面。
1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托架上还设有用于物料压紧机构;所述物料压紧机构包括调节块及压条,调节块滑动连接于托架之间的横杆上,压条呈l字型且端部设有长腰型孔,压条通过梅花螺栓螺纹配合于调节块;所述压条的一端位于喷码机构的前端,另一端位于喷码机构的后端。
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压条位于带式输送机b上方的两端呈倾斜状。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第一、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不需要人工逐个上料,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纸箱整齐有序,提高了喷码的质量。
20.第二、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置料平台采用带式输送机a,多列成垛的纸箱放置于带式输送机a上,当第一列纸箱喷完后,第二列通过带式输送机a向前进给,进一步提升效率。
21.第三、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上料机构上安装有调节框,可根据不同宽度尺寸的纸箱,调节两个调节框之间的间距,保证成垛纸箱的整齐性。
22.第四、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带式输送机b的上方设有两根挡杆,可根据纸箱的尺寸调节两根挡杆之间的间距,防止在喷码时纸箱倾斜。
23.第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输送机b上设有引导辊,在上料
时引导辊将纸箱卷至输送带上,保证上料的准确性,提升效率。
24.第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托架上还设有用于物料压紧机构,纸箱在喷码时,压条将之和压制,防止其在带式输送机上蹿动,保证喷码的质量。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机构、喷码机构、物料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解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解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喷码机构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喷码机构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机构示意图。
36.图中:1

给料机构、101

框架、102

侧板、103

底梁、104

带式输送机a、105

电机a、106

转轴、107

链条、108

支撑架、109

调节滑杆、110

调节滑块、111

调节框、112

挡板、2

上料机构、201

横梁、202

升降板、203

吸盘、204

支撑杆、205

第一气缸、206

第二气缸、3

传送机构、301

带式输送机b、302

支腿、303

托架、304

横杆、305

电机c、306

调节皮带、307

挡杆、308

第四气缸、309

引导辊、4

喷码机构、401

喷码头、402

u型架、403

背板、404

支座、405

电机b、406

驱动皮带、407

z轴滑台模组、408

x轴滑台模组、409

l型板、410

第三气缸、411

竖板、5

物料压紧机构、501

调节块、502

压条、503

梅花螺栓、6

纸箱。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38.实施例1:如图1~10所示,一种自动化的纸箱高效喷码装置,包括给料机构1、上料机构2、传送机构3及喷码机构4;所述给料机构1包括支架组件、置料平台及升降组件;所述置料平台通过滑块滑道组件滑动连接于支架组件,升降组件设于支架组件的底部,且升降组件驱动置料平台上下移动;所述传送机构3设于给料机构1的端部,上料机构2通过滑块滑道组件滑动连接于给料机构1的端部,且上料机构2的驱动装置驱动其移动至传送机构3的上方;所述喷码机构4包括移动组件、喷码机本体(附图未示出)及喷码头401,移动组件连接于传送机构3,喷码头401连接于移动组件,移动组件驱动喷码头401在传送机构3的上方左右或上下移动,喷码头401通过管道及导线与喷码机本体连接。
39.其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框架101、侧板102及底梁103,框架101对称的固接于底梁103的两端,且侧板102固接于框架101上;所述置料平台为带式输送机a104,带式输送机a104的两侧通过通过滑块滑道组件滑动连接于侧板102的内壁;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a105、转轴106及链条107;所述电机a105固接于底梁103上,转轴106的两端转动连接于侧板102底端内壁且固接有下链轮,电机a105驱动连接于转轴106,上链轮转动连接于侧板102顶
端内壁,链条107传动连接于上链轮与下链轮之间,且带式输送机a104的两端固接于链条107上。
40.其中,所述带式输送机a104的两端固接有支撑架108,两个支撑架108的顶端之间横向固接有两根调节滑杆109,调节滑杆109上连接有两组可锁止的调节滑块110,每组调节滑块110的底端固接有调节框111,调节框111的底部套设于带式输送机a104外侧,且调节框111上固接有挡板112。
41.其中,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横梁201、升降板202及吸盘203;所述框架101的顶端向传送机构3上方延伸,横梁201通过滑块滑道组件滑动连接于框架101的顶端,且框架101之间固接有支撑杆204;所述支撑杆204上横向固接有第一气缸205,第一气缸20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横梁201;所述横梁201上固接有第二气缸206,升降板202固接于第二气缸206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升降板202上固接有若干个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长腰型孔,吸盘203通过其尾部的螺杆可调节的连接于长腰型孔上。
42.其中,所述传送机构3为带式输送机b301,带式输送机b301的底部设有支腿302;所述移动组件包括u型架402、背板403及支座404;所述带式输送机b301两侧的机架310上固接有托架303,u型架402固接于托架303上,u型架402的顶端的侧部固接有电机b405,电机b405的动力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一带轮,u型架40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驱动皮带406,背板403通过滑块滑道组件滑动连接于u型架402且固接于驱动皮带406;所述背板403的侧部设有z轴滑台模组407,支座404的前方竖向固接于z轴滑台模组407上,z轴滑台模组407上横向固接有x轴滑台模组408,支座404的侧部固接有l型板409,l型板409上固接有第三气缸410,第三气缸410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有竖板411,竖板411通过滑块滑道组件滑动连接于l型板409。
43.其中,所述喷码头401共有两个,其中一个固接于x轴滑台模组408上,另一个固接于竖板411上。
44.其中,所述带式输送机b301的机架310一侧固接有电机c305,电机c305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有第三带轮,机架310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带轮,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调节皮带306,调节皮带306上固接有两根挡杆307,调节皮带306驱动两根挡杆307相向运动,且挡杆307的两端通过滑块滑道组件滑动连接于托架303之间的横杆304上。
45.其中,所述带式输送机b301接近于给料机构1这端的机架310两侧固接有第四气缸308,第四气缸308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有引导辊309,第四气缸308驱动引导辊309接近或远离于带式输送机b301的上表面。
46.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1在使用时,纸盒容易在带式输送机b301上前后蹿动;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具体地说:
47.所述托架303上还设有用于物料压紧机构5;所述物料压紧机构5包括调节块501及压条502,调节块501通过滑块滑道组件滑动连接于托架303之间的横杆304上,压条502呈l字型且端部设有长腰型孔,压条502通过梅花螺栓503螺纹配合于调节块501;所述压条502的一端位于喷码机构4的前端,另一端位于喷码机构4的后端;所述压条502位于带式输送机b301上方的两端呈倾斜状;本实施例的托架303上设有用于物料压紧机构5,纸箱在喷码时,压条502将之和压制,防止其在带式输送机上蹿动,保证喷码的质量。
48.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4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50.如图11所示,成垛的纸箱6展平堆放在带式输送机a104上,第一气缸205及第二气缸206伸出,吸盘203移动至纸箱6上方吸取纸箱6,第二气缸206及第三气缸410缩回,将纸盒的一端放置于带式输送机b301上,由于引导辊309的作用,纸箱6整体被转移至带式输送机b301上;此外,取一张纸箱6后,电机a105驱动带式输送机a104向移动一个工位;纸箱6到带式输送机b301上后,首先进入两个挡杆307之间,保证纸箱6不会左右倾斜,接着纸箱6到达压杆下方,压杆防止纸箱6在带式输送机b301上前后蹿动;当纸箱6达到喷码头401下方时,根据喷码机本体所设定的程序进行喷码工作;喷码结束后,纸箱6从带式输送机b301的末端排出。
51.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