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式船舶甲板真火消防模拟训练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9335发布日期:2019-04-09 21: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式船舶甲板真火消防模拟训练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训练区燃烧器(4)、甲板平台(7)、消防栓(10)、训练区基坑(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板平台(7)上端面的一侧设有消防栓(10),所述消防栓(10)的水带接口(8)上依次设有出水流量传感器(9)、水龙带(6)、消防水枪(5);甲板平台(7)上端面的另一侧设有辅助用房(28),所述辅助用房(28)内设有燃气控制系统(26)和点火及燃烧系统(27);

所述甲板平台(7)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由支撑架(11)分隔开的训练区基坑(12),所述支撑架(11)上端设有火场温度传感器(1),所述训练区基坑(12)的一侧分别与氮气控制系统(21)和进排风系统(22)相连;训练区基坑(12)下端面上还设有出水口(23),所述出水口(23)与自流管道(24)相连,所述自流管道(24)与集水井相通;

所述训练区基坑(12)内还设有紧贴于甲板平台的训练区燃烧器(4),所述训练区燃烧器(4)下端设有气体预混腔(3),所述气体预混腔(3)下端与加压管道(19)相连,训练区燃烧器(4)的正下方还设有集水器(13),所述集水器(13)包括用于收集消防水的承水盘(14)、水量传感器(17)、集水管(18),所述承水盘(14)的下端与集水管(18)相连,所述集水管(18)上设有水量传感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船舶甲板真火消防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水盘(14)的上部呈漏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船舶甲板真火消防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水盘(14)内设有滤网(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船舶甲板真火消防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区燃烧器(4)的上表面还覆盖有用于防止训练区燃烧器(4)受损伤的防护网(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船舶甲板真火消防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控制系统(26)包括燃气控制室、燃气分配及输送设施以及燃烧控制设施,所述燃气控制室内部安装燃气泄漏报警仪、防爆排气扇以及百叶门窗,以保证房间空气畅通;所述燃气分配及输送设施在所述燃气控制室内根据训练需求对气源进行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船舶甲板真火消防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火及燃烧系统(27)包括:点火器、燃烧器、高能半导体电嘴、高压挠性电杆、高压电缆、加压管道(19)和气体预混腔(3),所述点火器采用HEIA系列高能点火装置,点火器功率为180W;燃烧器上布置有燃烧嘴(58),所述高能半导体电嘴依靠半导体材料放电,可以有效降低放电电压,提高电嘴的自净能力,减少电极的电蚀作用;所述高压挠性电杆可在一定范围内弯曲,采用插接式接头,耐高温、防雨防潮,有效满足工程安装的需要;所述高压电缆由耐高压导线及屏蔽电缆组成,可耐高温200℃;所述加压管道(19)用于丙烷气二次加压;所述气体预混腔(3)将空气混入燃烧管(20)内,与加压后的丙烷气进行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固定式船舶甲板真火消防模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嘴(58)的布置密度每平方米不少于40个.可保证燃烧器的燃烧火焰高度均匀,以形成整体火海的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定式船舶甲板真火消防模拟训练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a.开启氮气控制系统(21);

b.进排风系统(22)对训练区基坑(12)及相关管路进行例行通风换气,防止上次训练后剩余的丙烷气在角落处聚集、形成安全隐患;

c.检查集水器(13),确认滤网(15)、水量传感器(17)设备完好,打开集水管(18),将承水盘(14)内残余的液体导入训练区基坑(12)内,让液体通过出水口(23)和自流管道(24),导入集水井(25);

d.启动燃气控制系统(26),系统进行供气;

e.启动点火及燃烧系统(27),点燃训练区燃烧器(4),火焰稳定燃烧后,下达“开始灭火”的口令;

f.燃气控制系统(26)将火场温度传感器(1)、出水流量传感器(9)和水量传感器(17)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结合所述甲板平台单位面积的集水量、所述消防栓的供水量及所述甲板平台的实时火场温度三种参数,每2秒钟对参数进行一次更新,判断集水量是否达到预设的阈值,集水量和供水量之比是否在预设的波动范围之内和火场温度是否低于预设的最高温度值,当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系统判定上一秒的灭火行动有效,经所述燃气控制系统(26)调低该区域气阀的开度;如果有任意一个条件不满意,则判定前一秒的灭火行动无效,调高该区域气阀的开度,然后进入下一轮参数扫描和判定过程,直到气阀完全关闭,完成灭火行动达到模拟火灾扑灭效果,判断当前时间段内参训人员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然后调节气阀开度,直至火焰被成功“扑灭”或者训练时间结束;

g.完成训练后,关闭燃气控制系统(26)和点火及燃烧系统(27),

h.再次启动氮气控制系统(21)和进排风系统(22)对训练区基坑(12)及相关管路进行例行通风换气,并将集水井(25)内的污水导入场地污水处理系统(29)进行净化处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