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用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028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施工用警示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警示牌。



背景技术:

电力工人经常需要进行户外施工,比如在10kV变电站内进行施工,虽然间距数据都满足安全距离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作业人员进行工作,因为在工作过程中,作业人员会变换工作位置,相互传递工具和对检修设备进行拆卸、安装、更换等工作,如果作业人员稍微不注意就会忽视这个距离,给工作带来潜在的危险,因此需要使用警示牌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提醒。

现有的警示牌有三种:挂钩型、磁贴型和围栏型,挂钩型:警示牌朝下挂,容易被铝排或铜排遮挡;如果没有合适的挂接点,使用中很容易转动、掉落;磁铁型:警示牌较小,容易被铝排或铜排遮挡,而且只能在具有铁磁性的材料表面悬挂,局限性太大;围栏型:悬挂和移动复杂,灵活性不够,被风吹后,容易翻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用警示牌,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警示牌容易掉落、对悬挂物体材料有要求、稳定性不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力施工用警示牌,包括警示框架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直连板、弯连板和弹板,所述弯连板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弯连板所对圆弧角大于180度且小于190度,直连板的尾部和弹板的尾部分别与弯连板的两端固定连接,警示框架固定在直连板上。

优选的,所述直连板的头部与弹板的头部之间的最窄距离大于弯连板直径1/3且小于弯连板直径的2/3;间距过大会使固定物体容易滑出底座,间距过小在使用时不易单手操作将底座卡在固定物体上。

优选的,所述弹板的头部固定有导入板,所述导入板与弹板的夹角为钝角;降低卡入固定物体时的难度,由导入板提供一定的导向性。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与固定物体接触的面均包裹有绝缘层;防止固定物体带电,保护作业人员安全。

优选的,所述警示框架通过阻尼铰链固定在直连板的侧壁上;通过阻尼铰链可以调整警示框架的角度,更好的确定警示框架位于合适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警示框架包括固定框和活动框,固定框的顶部与活动框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框的底部通过L形第一转板与直连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活动框的底部设有L形的第二转板,第二转板包括竖直端和水平端,竖直端与活动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水平端的前端伸入底座内且紧贴在直连板上;通过第二转板的水平端位于底座内且紧贴直连板,在底座卡在固定物体上使可以保证活动框不能被开启,从而保证夹在警示框架内的警示语不会被吹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结构简单,仅由警示框架和底座构成,重量轻,便于携带,同时底座的造型利于固定在多种不同的结构或材质的物体上,保证警示牌的稳定性,不易掉落,完全适应户外构架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施工用警示牌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施工用警示牌的实施例,一种电力施工用警示牌,包括警示框架1和底座2,底座2上与固定物体接触的面均包裹有绝缘层或者整个底座2都由绝缘材料制成或者整个底座2都包裹绝缘材料,底座2包括直连板3、弯连板4和弹板5,其中弹板5为弹性材料制成或者弯连板4为弹性材料制成,以便在插入固定物体时,能够使底座2张开一定的间距,弯连板4为圆弧形且所对圆弧角大于180度小于190度,直连板3的尾部和弹板5的尾部分别与弯连板4的两端固定连接,直连板3的头部与弹板5的头部之间的最窄距离大于弯连板4直径1/3且小于弯连板4直径的2/3,弹板5的头部固定有导入板6,导入板6与弹板5的夹角为钝角,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方便卡入固定物体。

如图2、图3所示,警示框架包括固定框7和活动框8,固定框7的顶部与活动框8的顶部转动连接,固定框7的底部通过L形第一转板9与直连板3的侧壁固定连接,活动框8的底部设有L形的第二转板10,第二转板10包括竖直端11和水平端12,竖直端11与活动框8的底部固定连接,水平端12的前端伸入底座2内且紧贴在直连板3上,需要夹入警示标语时,板动活动框8,使活动框8与固定框7分开,将警示标语置于固定框7上,然后扣紧活动框8,让活动框8的第二转板10水平端12伸入底座2内,这样在底座2夹紧固定物体时,活动框8就不会松脱。

本装置警示框架还可以使用阻尼铰链固定在直连板3的侧壁上,这样警示框架就可以调整不同的倾斜角度,以扩大适应范围。使用时只要将底座2卡入固定物体即可,固定物体的材质不限,在卡入时使弹板5的头部与直连板3的头部之间间距扩大,利用弹板5或者弯连板4的弹力夹紧固定物体,从而将本装置的位置固定住。

本装置结构简单,仅由警示框架和底座2构成,重量轻,便于携带,同时底座2的造型利于固定在多种不同的结构或材质的物体上,保证警示牌的稳定性,不易掉落,完全适应户外构架上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