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以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2243发布日期:2019-03-19 23:3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驱动装置以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显示设备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通常包括多个子像素。各子像素通过公共电极及其像素电极上的不同电压产生的压差来实现显示。

公共电极上的电压通常由gamma驱动(一种公共电压驱动)输出的公共电压信号决定,像素电极上的电压通常由源极驱动输出的数据信号决定。显示设备进行驱动装置上电后,源极驱动内需要进行重置处理以清除之前显示工作时存储的一些残留信息。因此,源极驱动输出的数据信号通常晚于gamma驱动输出的公共电压信号。这就导致公共电极上的电压达到预定电压后,像素电极上的电压可能还为0v而未升至预定电压。此时,显示设备就会出现异常闪线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异常闪线问题的的驱动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共电压驱动,用于输出公共电压信号;

源极驱动,包括数据模块,所述数据模块用于输出数据基础信号;所述源极驱动具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用于输出数据信号;

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开关单元以及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还电连接所述公共电压驱动与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还电连接所述数据模块与所述输出端;

所述驱动装置上电后,所述控制单元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并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以使所述输出端输出的所述数据信号为所述公共电压信号;

所述驱动装置上电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开始计时,在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后,所述控制单元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并断开第一开关单元,以使所述输出端输出的所述数据信号为所述数据基础信号;所述预定时间的时长为不小于0.5t,t为预设的一帧显示时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时间的时长为0.5t-5t。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三端开关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

或者,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电连接所述输出端并监测所述输出端输出的数据信号;当监测到所述数据信号的电压值为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时,所述控制单元开始计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时序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栅极驱动,电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器;

所述时序控制器在所述控制单元开始计时时,控制所述栅极驱动进行扫描信号的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位于所述源极驱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公共电压驱动位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公共电压驱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位于源极驱动内;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位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

一种驱动装置,包括:

公共电压驱动,用于输出公共电压信号;

源极驱动,具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用于输出数据信号;所述源极驱动包括数据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模块用于输出数据基础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以及第二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公共电压驱动,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数据模块,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输出端;

所述驱动装置上电后,所述控制单元导通所述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并断开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以使所述输出端输出的所述数据信号为所述公共电压信号;

所述驱动装置上电后,所述控制单元还监测所述输出端输出的数据信号;当监测到所述数据信号的电压值为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时,所述控制单元开始计时;

在计时达到一帧显示时长后,所述控制单元导通所述第二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并断开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以使所述输出端输出的所述数据信号为所述数据基础信号。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像素电极、公共电极以及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源极驱动并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信号,所述公共电极电连接所述公共电压驱动并用于接收所述公共电压信号。

上述驱动装置,在上电后的刚开始一段时间内,控制单元导通第一开关单元并断开第二开关单元,以使源极驱动的输出端输出的数据信号为公共电压信号。所以,此时若显示面板上的子像素被打开,则其像素电极上会被公共电压信号快速充电,被公共电压信号充电后的像素电极上的电压与同样被公共电压信号充电的公共电极上的电压几乎相等。因此,此时显示画面显示为黑,而不会出现像素电极上的电压为0v而导致的异常闪线问题。

当显示上电超过预定时间后,数据模块已经完成重置处理工作,并可以有效输出数据基础信号。此时,控制单元导通第二开关单元并断开第一开关单元,以使输出端输出的数据信号为数据基础信号,进而进行正常显示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显示设备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子像素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输出的各种信号的时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驱动装置,可以应用于但是并限于液晶显示设备的驱动。这里以液晶显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1,液晶显示设备通常包括显示面板100与驱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装置200。

显示面板100通常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10,例如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等。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110可以形成一个显示单元。一个显示单元内的各种颜色的子像素110配合,使得显示单元可以显示任意所需颜色。同时,显示面板的所有子像素110有序地排列成多行,每行子像素110的数量为多个。参考图2,子像素110可以包括像素电极111、公共电极112以及二者之间的液晶分子113。

显示面板100通常还包括扫描线120以及数据线130(参考图1)。显示面板工作时,扫描线120接收驱动装置200上的扫描信号vscan,进而逐行打开各子像素110。与此同时,数据线130接收驱动装置200上的数据信号vdata,进而在各行子像素110打开的同时,为各子像素110的像素电极111进行充电。像素电极111接收数据信号vdata的同时,公共电极112接收驱动装置200上的公共电压信号vcom,进而在像素电极111与公共电极112之间产生压差,使得液晶分子113偏转进而透光显示。

参考图3,驱动装置200通常包括公共电压驱动210、栅极驱动220以及源极驱动230。公共电压驱动210一般为gamma驱动,其用于输出公共电压信号vcom,栅极驱动220用于输出扫描信号vscan,源极驱动230用于输出数据信号vdata。对显示设备进行上电,使其显示工作时,公共电压驱动210、栅极驱动220以及源极驱动230通常同时接到工作信号。

公共电压驱动210接到工作信号后通常直接对公共电极112输出公共电压信号vcom。但是,栅极驱动220内需要进行重置处理以清除之前显示工作时存储的一些残留信息,然后才输出扫描信号vscan。同样,源极驱动230内也需要进行重置处理以清除之前显示工作时存储的一些残留信息,然后才输出数据信号vdata。所以扫描信号vscan与数据信号vdata通常晚于公共电压信号vcom。

并且,由于内部电路结构以及所需清除的信息并不相同,所以栅极驱动220内进行重置处理的时间与源极驱动230内进行重置处理的时间并不一定相同,即扫描信号vscan与数据信号vdata的输出的时序也不一定相同。

当扫描信号vscan早于数据信号vdata时,即驱动装置200依次按照公共电压信号vcom、扫描信号vscan、数据信号vdata的时序先后顺序进行输出。这会导致扫描信号vscan打开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110时,公共电极112上已接收到公共电压信号vcom而达到预定电压,而像素电极111上并无数据信号vdata可以接受,导致其上的电压为0v而非其预定电压。这就导致像素电极111与公共电极112上的压差异常,进而导致显示出异常闪线。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闪线问题,提出了一种驱动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00以及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200。显示面板100包括子像素110。子像素110包括像素电极111、公共电极112以及像素电极111与公共电极112之间的液晶分子113。像素电极111电连接源极驱动230并用于接收数据信号vdata,公共电极112电连接公共电压驱动210并用于接收公共电压信号vcom。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4,驱动装置200包括公共电压驱动210以及源极驱动230。公共电压驱动210用于输出公共电压信号vcom,源极驱动230用于输出数据信号vdata。源极驱动230具体包括有数据模块231。数据模块231用于输出数据基础信号vdata1。这里的数据基础信号vdata1为与传统显示设备的数据信号vdata相同的信号。本申请源极驱动230具有输出端s,输出端s用于输出本申请的数据信号vdata。

除此之外,驱动装置200还包括控制模块240。控制模块240包括控制单元241、第一开关模块242以及第二开关模块243。第一开关模块242与第二开关模块243均电连接至控制单元241。同时,第一开关单元242还电连接公共电压驱动210与输出端s,用以控制公共电压驱动210与输出端s之间电路的通断。第二开关单元243还电连接数据模块231与输出端s,用以控制数据模块231与输出端s之间电路的通断。

驱动装置上电后,控制单元241导通第一开关单元242并断开第二开关单元243。此时,输出端s与公共电压驱动210之间的电路被导通,而输出端s与数据模块231之间的电路被断开。因此,公共电压信号vcom流入输出端s,即输出端s输出的数据信号vdata为公共电压信号vcom。所以,此时若显示面板100上的子像素110被打开,则其像素电极111上会被公共电压信号vcom快速充电,被公共电压信号vcom充电后的像素电极111上的电压与同样被公共电压信号vcom充电的公共电极112上的电压几乎相等。因此,此时子像素110内的液晶分子不偏转而使得显示画面显示为黑,不会出现像素电极111上的电压为0v而导致的异常闪线问题。

驱动装置上电后,控制单元在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42与第二开关单元243通断的同时,还开始计时。在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后,控制单元241导通第二开关单元243并断开第一开关单元242。此时,输出端s与公共电压驱动210之间的电路被断开,而输出端s与数据模块231之间的电路被导通。因此,数据基础信号vdata1流入输出端s,即输出端s输出的数据信号vdata为数据基础信号vdata1。

当显示上电超过预定时间后,源极驱动230的数据模块231已经完成重置处理工作,并可以有效输出数据基础信号vdata1。此时,控制单元241使输出端s输出的数据信号vdata为数据基础信号vdata1,进而可以进行正常的显示工作。

图5为驱动装置200的输出的数据信号vdata、公共电压信号vcom以及某一行子像素的扫描电压的时序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在驱动装置上电后,先导通第一开关单元241后导通第二开关单元242,即先让公共电压信号vcom流入输出端s而作为数据信号vdata,后让数据基础信号vdata1流入输出端s而作为数据信号vdata。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开机闪线问题。

假设一帧显示时长为t,本申请实施例预定时间的时长为不小于0.5t。0.5t时间内可以有效保障数据模块231可以完成重置处理工作,并可以有效输出数据基础信号vdata1。

此外,若将预定时间的时长延长至0.5t以上,不仅可以保障数据模块231可以完成重置处理工作后,再让数据信号vdata为有效的数据基础信号vdata1,进而防止闪线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对子像素110内液晶分子113的排列方向进行整理,使得之后显示效果更佳。

具体地,显示面板100显示是依靠液晶分子113的偏转进而使背光源的光透过而进行显示的。但是,上一次显示过程中,液晶分子113的偏转方向会影响这次显示过后的显示面板内的液晶分子113的排列方向。到下一次进行显示时,显示面板100内液晶分子113的排列方向受到上一次显示的影响。因此,在下一次显示刚开始时使得像素电极111上的电压与公共电极112上的电压相当(相等或者接近相等)而显示黑画面,可以对液晶分子113的排列方向进行整理,去除上次显示对液晶分子113排列方向的影响,使得之后显示效果更佳。

本申请将预定时间的时长延长至0.5t以上,此时像素电极111与公共电极112上所接收的信号均来自与公共电压信号vcom,因此可满足像素电极111上的电压与公共电极112上的电压相当而显示黑画面,进而可有效整理显示面板100内的液晶分子113的排列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时间的时长为0.5t-5t,即预定时间的时长为不大于5t。因此,既可以有效整理液晶分子113的排列方向,又不会使得显示之前黑化面过长而影响显示效果。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在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后的一段时间内,通过数据模块231输出与公共电压信号vcom相当的数据基础信号vdata1流入输出端s作为数据信号vdata。此时接受数据信号vdata的像素电极111与接收公共电极信号的公共电极112上的电压也可以相当,从而对液晶分子113的排列方向进行有效整理。例如,可以设置预定时间的时长为1t,然后在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后的4t时长的时间内,通过数据模块231输出与公共电压信号vcom相当的数据基础信号vdata1流入输出端s作为数据信号vdata。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242需要与控制单元241、输出端s、公共电压驱动210三处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243需要与控制单元241、输出端s、数据模块231三处电连接。所以,第一开关单元242和第二开关单元243均需要至少三个电连接点。因此,可以设置第一开关单元242和第二开关单元243均为三端开关器件,或者也可以二者之一为三端开关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选择第一开关单元242与第二开关单元243为两种导电类型不同的场效应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导电类型不同,进而可以使得控制单元241通过控制数据电压高低的不同即可以方便地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42与第二开关单元243的通断。

具体地,可以设置第一开关单元242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开关单元243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此时,驱动装置上电后,控制单元242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前,控制单元241输出低电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单元242(p型场效应晶体管)导通而第二开关单元243(n型场效应晶体管)断开。控制单元242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后,控制单元241输出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单元242(p型场效应晶体管)断开而第二开关单元243(n型场效应晶体管)导通。

也可以设置第一开关单元242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开关单元243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此时,驱动装置上电后,控制单元242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前,控制单元241输出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单元242(n型场效应晶体管)导通而第二开关单元243(p型场效应晶体管)断开。控制单元242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后,控制单元241输出低电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单元242(n型场效应晶体管)断开而第二开关单元243(p型场效应晶体管)导通。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242与第二开关单元243也可为其他类型的三端开关器件,例如开关三级管等。或者,第一开关单元242与第二开关单元243也可为多端开关器件,例如四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等。本申请对第一开关单元242与第二开关单元243的具体形式并不做限定,只要可实现本申请的开关功能即可。

继续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41还电连接源极驱动230的输出端s并监测输出端s输出的数据信号vdata。当监测到数据信号vdata的电压值为公共电压信号vcom的电压值时,控制单元开始计时。此时可以给予控制单元241已计时起点,方便了控制单元241内的时序控制。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41也可不电连接源极驱动230的输出端s。此时,可以设置驱动装置200还包括时序控制器(未图示)。时序控制器可以与公共电压驱动210、栅极驱动220、数据模块231以及控制单元241均电连接,进而在给公共电压驱动210、栅极驱动220、数据模块231发送工作信号的同时,也给控制单元241发出工作信号。公共电压驱动210接收工作信号后进行公共电压信号vcom的输出。栅极驱动220接收工作信号后进行扫描信号vscan的输出。数据模块231接收工作信号后进行数据基础信号vdata1的输出。控制单元241接收工作信号后进行计时。

栅极驱动220的时序控制也可与以上方式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驱动装置200还包括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也同时电连接栅极驱动220与控制单元241。但是,本实施例是在控制单元241开始计时后(例如,在监测到公共电压信号vcom而开始计时后),控制单元241发送信号至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接收到相应信号后,控制栅极驱动220进行扫描信号vscan的输出,进而丰富了栅极驱动220的工作形式。

当控制单元241在监测到数据信号vdata的电压值为公共电压信号vcom的电压值而开始计时时,栅极驱动220才开始进行扫描信号vscan输出,还可帮助判断电路公共电压驱动210与输出端s之间的电路故障。此时,若公共电压驱动210与输出端s之间断路,则控制单元241监测不到正确的数据信号vdata,进而不计时,因此栅极驱动220也不会输出扫描信号vscan。此时,显示面板100将一直不进行显示。测试或应用时,若显示面板100如出现类似现象,可判断可能是公共电压驱动210与输出端s之间具有电路故障。

本申请对控制模块240的具体位置并不做过多限制,其可位于驱动装置200内的多个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4,控制模块240位于源极驱动230内,进而可以方便地电连接源极驱动230的数据模块231与输出端s。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6,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板250。控制电路板250上可以具有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可用于对公共电压驱动210、栅极驱动220以及源极驱动230等的控制。公共电压驱动210可以也位于控制电路板250上。此时,可以设置控制单元241与第二开关单元243位于源极驱动230内,进而方便地电连接源极驱动230的数据模块231与输出端s。同时,设置第一开关单元242位于控制电路板250上,进而方便地与公共电压驱动210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公共电压驱动210、源极驱动230以及控制模块240。公共电压驱动210用于输出公共电压信号vcom。源极驱动230包括数据模块231以及控制模块240。数据模块231用于输出数据基础信号vdata1。这里的数据基础信号vdata1为与传统显示设备的数据信号vdata相同的信号。本申请源极驱动230具有输出端s,输出端s用于输出本申请的数据信号vdata。

控制模块240包括控制单元241、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以及第二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控制单元241电连接输出端,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控制单元241,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公共电压驱动210,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输出端s;第二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控制单元241,第二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数据模块231,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输出端s。

驱动装置上电后,控制单元241导通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并断开第二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以使输出端s输出的数据信号vdata为公共电压信号vcom。

驱动装置上电后,控制单元241还监测输出端s输出的数据信号vdata。当监测到数据信号vdata的电压值为公共电压信号vcom的电压值时,控制单元241开始计时。在计时达到一帧显示时长后,控制单元241导通第二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并断开第一导电类型场效应晶体管,以使输出端s输出的数据信号vdata为数据基础信号vdata1。

本实施例在驱动装置上电后的一帧显示时长的时间内,源极驱动的输出端s输出的数据信号vdata为流入的公共电压信号vcom,而一帧显示时长的之后,数据模块已经完成重置处理工作,并可以有效输出数据基础信号。此时,源极驱动的输出端s输出的数据信号vdata为流入的数据基础信号,进而可以进行正常显示工作,进而有效防止开机闪线问题。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