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识牌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0540发布日期:2018-12-14 22:5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识牌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标识牌安装架。



背景技术:

配网工程现用的架空线路和设备安健环标识牌经常会因字体老化、设备更换、网架结构的优化及设备名称更改等,需要将安健环标识牌进行及时更换,但在更换过程中常常又会受设备、线路处在运行状态,安装时安全距离不足,线路停电次数受限等诸多因素限制,导致安健环标识牌不能及时更换,从而影响运行维护和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识牌安装架,牌框对标识牌以定位和固定作用,可以非常方便地更换标识牌,不会受设备、线路处在运行状态,安装时安全距离不足,线路停电次数受限等诸多因素限制,从而保证安健环标识牌及时更换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和检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标识牌安装架,包括有标识牌、牌框和卡箍,所述标识牌上设置有钩挂件,所述牌框后方中心处水平焊接有箍槽,所述箍槽上焊接有柱抵件,所述柱抵件水平设置在箍槽中心处,所述卡箍包括有箍条和箍头,所述箍条上设置有箍口,所述箍槽呈矩形管状,所述箍槽的上面中心处形成有下凹,所述下凹与柱抵件配合形成有空腔,所述箍条伸入到空腔内,所述牌框前面设置有与标识牌适配的插槽,所述柱抵件上铰接有L型件,所述L型件上设置有钩孔。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牌设置有牌体,所述牌体呈矩形并与钩挂件螺钉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牌框设置有缺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牌框、箍槽、柱抵件和卡箍为不锈钢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箍槽两端设置有切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时,只需要找到合适位置,打开箍条,柱抵件与电线杆相抵,箍条围住电线杆,再将箍条插入到箍头,拉紧箍条,箍槽对箍条进行限位和防护,箍头与箍口卡合,同时箍条将电线杆箍紧,完成牌框的定位和固定,另一方面,柱抵件上通过螺栓铰接有L型件,L型件上设置有钩孔,可以通过螺栓将L型件与塔架固定连接,完成牌框的定位和固定,将标识牌插放到插槽中,标识牌上设置有钩挂件,只需要使用绝缘钩杆,将钩挂件钩住,就可以取出标识牌,并更换新的标识牌,可以非常方便地更换标识牌,不会受设备、线路处在运行状态,安装时安全距离不足,线路停电次数受限等诸多因素限制,从而保证安健环标识牌及时更换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和检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牌框的后视图;

图3是牌框的前视图;

图4是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标识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5,一种标识牌安装架,包括有标识牌13、牌框1和卡箍4,标识牌13上设置有钩挂件14,钩挂件14上设置有钩件孔,牌框1后方中心处水平焊接有箍槽2,整体对称,便于安装,箍槽2上焊接有柱抵件3,柱抵件3水平设置在箍槽2中心处,整体对称,便于安装,卡箍4包括有箍条5和箍头6,箍条5上设置有箍口7,箍槽2呈矩形管状,箍槽2的上面中心处形成有下凹 8,下凹8与柱抵件3配合形成有空腔,箍条5伸入到空腔内,牌框1前面设置有与标识牌13适配的插槽11,箍条5贴近牌框1的部分设置在箍槽2内并可沿箍槽2滑动,牌框1主要在电线杆等设备上起到定位固定作用,柱抵件3 上通过螺栓铰接有L型件9,L型件9上设置有钩孔10,可以用手或工具将L 型件9钩住,便于牌框1的定位安装。

安装时,只需要找到合适位置,打开箍条5,柱抵件3与电线杆相抵,箍条 5围住电线杆,再将箍条5插入到箍头6,拉紧箍条5,箍槽2对箍条5进行限位和防护,箍头6与箍口7卡合,同时箍条5将电线杆箍紧,完成牌框1的定位和固定,另一方面,柱抵件3上通过螺栓铰接有L型件9,L型件9上设置有钩孔10,可以通过螺栓将L型件9与塔架固定连接,完成牌框1的定位和固定,将标识牌13插放到插槽11中,标识牌13上设置有钩挂件14,只需要使用绝缘钩杆,将钩挂件14钩住,就可以取出标识牌13,并更换新的标识牌13,可以非常方便地更换标识牌13,不会受设备、线路处在运行状态,安装时安全距离不足,线路停电次数受限等诸多因素限制,从而保证安健环标识牌13及时更换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和检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标识牌13设置有牌体15,牌体15呈矩形并与钩挂件14螺钉相连,便于拆装,只需要制作新的牌体15,就可以换装成新的标识牌13,而新的牌体15制作简易,可更换性强。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牌框1设置有缺口12,便于取出标识牌13。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牌框1、箍槽2、柱抵件3和卡箍4为不锈钢件,防腐蚀,防水,经久耐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箍槽2两端设置有切角16,防止干涉或边角刮手。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