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训练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8174发布日期:2019-11-01 21:5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牙科训练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教学训练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科训练板。



背景技术:

在日常口腔修复操作中,牙体制备是一项基本功,直接影响着义齿的就位、修复体的制作空间、牙髓活力和剩余牙体的强度等,从而最终对修复体的密合性和稳固性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医生的牙体预备都没有经过严格的且多次的临床制备流程,最后得到的制备体也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各显神通”。传统的备牙训练时,普遍采用离体牙作为训练对象来训练;值得注意的是,离体牙由于是产自人体,并因由于外伤、专科拔牙、牙周病、自然脱落等原因而导致牙齿脱离出上下颌骨牙槽窝的牙,因此获取途径极为单一,产量往往不高,这导致备牙训练的成本较高,随之带来训练频次降低。又由于牙体制备流程是“熟能生巧”的操作流程,训练频次的降低,势必导致医生的牙体制备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牙体制备效果往往无法满足患者实际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牙科训练板,其具备构造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能够满足备牙训练所需的低成本和高频次的训练需求,最终可有效提升备牙训练者的牙体制备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牙科训练板,其特征在于:本训练板包括待磨板;待磨板为三层复合板结构,包括由上而下依序板面贴合设置的第一板层、第二板层和第三板层;所述第一板层硬度及厚度与牙齿的牙釉质硬度及厚度相吻合,第二板层硬度及厚度与牙齿的牙本质硬度及厚度相吻合,而第三板层厚度与牙齿的牙髓腔的深度相吻合;以第一板层的用于面贴合第二板层的板面为内板面,在所述第一板层的外板面上布置有与牙齿齿面轮廓一致的牙型图案;所述牙型图案为当牙齿正常直立时,从俯视角度所获得的牙齿齿形图案;牙型图案上预设有供学员磨削的闭合线条状的窝洞洞型图案。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层为白色着色,第二板层为黄色着色,第三板层为红色着色。

优选的,所述牙型图案包括由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彼此正常排列后形成的第一仿真牙型图案和由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彼此正常排列后形成的第二仿真牙型图案。

优选的,所述待磨板上还设置有牙侧图案,所述牙侧图案为当牙齿正常直立时,从侧视角度所获得的牙齿齿形图案;牙侧图案上同样预设有供学员磨削的闭合线条状的窝洞洞型图案。

优选的,在所述牙型图案与牙侧图案之间的第一板层外板面处还设有进阶区,所述进阶区内布置进阶图案。

优选的,所述待磨板外形呈正方板体状,在待磨板的板边和/或角端处设置试磨区,所述试磨区处设置“U”字状或角槽状的试磨图案,以使得试磨图案被磨削后的槽型呈凹入式槽腔构造。

优选的,所述待磨板的各边角均圆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抛弃了传统的直接使用离体牙包括仿造离体牙进行备牙训练所带来的诸如成本过高、硬度不真实和训练频次较低等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三层复合板式的待磨板来作为训练基材,依靠在待磨板的第一板层上预先描绘出特定牙的牙型图案来形成牙齿轮廓,后期训练时通过对该牙型图案上预设的与现实备牙操作相一致的窝洞洞型图案进行切削打磨,进而实现高效率的训练需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待磨板的由上而下的三道板层分别对应了人体牙齿的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髓腔,学员在进行对窝洞洞型图案的破冠磨削时,时刻需注意力度和磨削方式,确保不能出现穿髓等现场状况,从而也就起到的极高的仿真训练需求。实践证明,经过本实用新型训练后的学员,即使在现实手术时,也能快速而高效的实现对人体牙齿的正确备牙甚至是现场口腔磨牙目的,其训练的高效性、低成本性及操作可靠性均得到有效保证。

2)、实际上,人体牙齿按照牙齿的排列顺序,正常情况下是从最中间门牙开始算的:也即依次为左/右中切牙、左/右则切牙、左/右第一前磨牙、左/右第二前磨牙、左/右第一磨牙以及左/右第二磨牙,最后一颗叫左/右第三磨牙也即俗称智齿。而在临床备牙甚至如磨牙等牙齿手术中,最难处理的牙齿也就是对左/右第一前磨牙、左/右第二前磨牙、左/右第一磨牙以及左/右第二磨牙,也就是常说的第4、5、6、7颗牙进行破冠磨削操作。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牙型图案包括由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以及第二磨牙彼此正常排列后形成的第一仿真牙型图案及由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彼此正常排列后形成的第二仿真牙型图案。通过对第一仿真牙型图案和第二仿真牙型图案上指定区域处设置的窝洞洞型图案进行破冠磨削操作,以利于实现针对性的训练,最终实现在有限板面区域和较短时间内的最高效化的训练目的。

3)、实际上,对于很多备牙训练的新手学员,甚至是当天第一次拿起训练器械的资深学员,在初始时直接就上手对牙型图案及牙侧图案上的窝洞洞型图案进行切削打磨显然是不现实的,训练成效也极差,不仅容易直接暴力破坏窝洞洞型图案,同时也更容易因打磨器具直接穿透第一板层也即牙釉质和第二板层也即牙本质,从而进入第三板层也即牙髓腔,进而出现穿髓现象,这在操作中是不被允许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窝洞洞型图案所触及不到的边角落处布置试磨图案,从而利用试磨图案的图样简洁性来初步锻炼学员手感,实现由简及难的临床训练需求,并同步确保了本实用新型的无谓损耗,一举多得。试磨图案的槽口指向待磨板的板边处,也即在进行试磨图案的打磨时,实际上是对待磨板板边处的凹入打磨过程,从而在待磨板板边处形成一个个的凹槽。此外的,在有试磨图案的同时,必然也就有进阶图案。所谓进阶图案,也即是在对试磨图案逐渐上手后,可开始对进阶图案进行打磨,而在进阶图案打磨熟练后方可进行窝洞洞型图案的打磨操作。进阶图案一方面与窝洞洞型图案相似,另一方面进阶图案又因独立于牙型图案之外因此也不用怕破坏牙型图案,因此操作难度上显然低于直接在牙型图案上进行窝洞洞型图案的破冠磨削,而又难于对试磨图案的破冠磨削操作,正适合在试磨图案与窝洞洞型图案之间起到训练过渡作用。上述由简及难的临床训练操作,可有助于逐步提升学员的操作热情和熟练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述结构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窝洞洞型图案的布置位置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窝洞洞型图案

10-待磨板

11-第一板层 12-第二板层 13-第三板层

20-第一仿真牙型图案 30-第二仿真牙型图案

40-试磨图案 50-进阶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3所示,包括正方板体状的待磨板10。当然,实际操作时,待磨板10的外形可以为长方板状、圆板状甚至任意板体外形,只要不会影响待磨板10后续的图案的涂绘和不妨碍学员的正常切削打磨即可。

如图2所示的,待磨板10为三层板式的复合板结构,包括由上而下依序面贴合设置的具备一定硬度和不同颜色的第一板层11、第二板层12和第三板层13,且各板层的厚度一一对应正常牙齿的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髓腔的厚度及深度,而至少第一板层11和第二板层12的硬度相应的对应正常牙齿的牙釉质及牙本质的硬度。与此同时,在第一板层11的外板面处喷绘或以任意方式设置有试磨图案40、牙型图案、牙侧图案和进阶图案50。对于试磨图案40而言,其目的在于正式进行备牙训练之前练手所用,以避免刚开始进行训练而出现因手生而导致的牙型图案损坏问题。而进阶图案50,则是当学员能熟练打磨试磨图案40后,可尝试性的进行进阶图案50的打磨切削,从而稳固和提升其训练水平。

牙型图案则包括由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以及第二磨牙彼此正常排列后形成的第一仿真牙型图案20及由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彼此正常排列后形成的第二仿真牙型图案30,以利于实现对最难打磨牙齿的针对性的训练目的。为便于理解,此处的牙型图案应当为牙齿正常直立时,从铅垂方向俯视而获得的牙齿齿面图案;而牙侧图案则应当为当牙齿正常直立时,从侧向方向目视而获得的牙齿侧面图案,以便于进行针对性仿真打磨训练。牙型图案及牙侧图案上布置窝洞洞型图案a;为便于理解,图3中对各个牙型图案及牙侧图案处的窝洞洞型图案a均作了阴影化处理,学员训练的目的是对试磨图案40和进阶图案50的破冠切削操作熟练后,再对图3的阴影区域也即各窝洞洞型图案a进行精确化和安全化的破冠打磨处理,以期在窝洞洞型图案a安全和完美成型的同时,确保不会造成诸如穿髓等额外状况发生。

总而言之,无论进行何种图案的切削打磨,无论目的是进行备牙还是口腔磨牙,由于待磨板10的三层板层所形成的仿真层的存在,学员在破冠打磨训练时都必须时刻注意打磨力度及方式,以避免出现穿髓等现场问题,从而实现了最大化的仿真训练目的。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同时存在试磨图案40、进阶图案50和窝洞洞型图案a,依靠打磨时由试磨图案40至进阶图案50再至牙侧图案和牙型图案处窝洞洞型图案a的由简及难的步进式打磨过程,可实现其循序渐进的仿真训练需求,成效极为显著。经由本实用新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后,即使在现实手术时,学员也能快速而高效的实现对人体牙齿的正确备牙甚至是现场口腔牙体修复目的,其训练的高效性、低成本性及操作可靠性均得到有效保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