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控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集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为一体,用于显示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的设备,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商业传媒、教学、家用、演出等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led显示屏已逐渐向可触控化发展。
led显示屏的结构与其触控效果息息相关,传统的触控显示屏安装不合理,led显示屏的制作和安装困难较大,触控装置无法应用于大尺寸led显示屏中,导致led显示屏的触控灵敏度低,无法实现精准控制,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led显示屏,能够降低触控led显示屏的安装难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led显示屏,包括:
框架及若干led模组,所述框架围设于所述led模组外侧;
触控装置,容置于所述框架内并与所述led模组电性连接,所述触控装置包括第一触控元件与第二触控元件,所述第一触控元件上设有发射单元,所述第二触控元件上设有接收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led显示屏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led显示屏通过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实现对led模组的触控,触控装置内置于框架内,使触控装置与框架的一体化,使触控led显示屏的尺寸不受安装问题的限制,在led模组安装于框架上后即完成触控led显示屏的装配,降低了触控led显示屏的安装难度,实现了触控led显示屏的快速、便捷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led显示屏,所述第一触控元件与所述第二触控元件位于所述框架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触控元件不高于所述第二触控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led显示屏,所述第一触控元件和/或所述第二触控元件包括多个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依次连接或者间隔式排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led显示屏,每一所述led模组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单元,位于所述框架相对两侧的触控单元基于所述框架的中心对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led显示屏,所述框架包括限位板及安装槽,所述触控装置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板卡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led显示屏,所述框架的侧部伸出有挡板,所述led模组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挡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led显示屏,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触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容置于所述框架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led显示屏,所述led模组包括led灯板及箱体,所述led灯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箱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led显示屏,所述led灯板上固定有多个led灯珠,所述led灯板上覆盖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裹所述led灯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led显示屏,所述保护层灌装成型于所述led灯板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触控led显示屏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框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框架与led模组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触控单元在框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led模组的分解图;
图7是led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图1至图3示出了触控led显示屏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触控led显示屏包括框架100及若干led模组200,框架100围设于led模组200外侧,用于安装及保护led模组200,led模组200为触控led显示屏的主要显示器件,还包括触控装置300,触控装置300容置于框架100内并与led模组200电性连接,使led显示屏具备触控性能,通过将触控装置300安装于框架100内,实现了框架100与触控装置300的一体化,便于触控装置300、框架100与led模组200的快捷安装,降低了触控led显示屏的安装难度。触控装置300包括第一触控元件310与第二触控元件320,第一触控元件310上设有接收单元(未示出),第二触控元件320上设有发射单元(未示出),接收单元能够接收发射单元所发出的信号,因触控装置300在led模组200的周围,在led模组200上执行相应操作时,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信号发生变化,进而能够判断led模组200的相应操作位置,实现对led模组200的触控。
本实施例中的触控led显示屏通过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实现对led模组200的触控,触控装置300内置于框架100内,实现了触控装置300与框架100的一体化,使触控led显示屏的尺寸不受安装问题的限制,在led模组200安装于框架100上后即完成触控led显示屏的装配,降低了触控led显示屏的安装难度,实现了触控led显示屏的快速、便捷安装。
发射单元可以设置为红外触控发射元件,并与第二触控元件320电性连接,接收单元可以设置为红外触控接收元件,并与第一触控元件310电性连接;当触摸led模组200时,发射单元所发射的红外线受阻,通过接收元件接收的信息变化获知触摸位置,实现触控。led模组200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个,并按要求拼接为相应尺寸,led模组200可阵列式排布,或者拼接为要求的形状,框架100的形状与led模组200的轮廓相对应。本实施例中触控led显示屏设置为立地式、挂墙式、内嵌式、悬挂吊装式等,例如,在触控led显示屏的底部设置支撑支架形成立地式,在触控led显示屏的后侧设置挂钩与墙体形成挂接,在led显示屏的顶部设置吊环进行悬吊。
第一触控元件310与第二触控元件320分别位于框架100相对的两侧,使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的信号传递能够覆盖全部led模组200,实现led显示屏的全触控。上述相对的两侧是指,如图1,发射单元置于框架100左侧时,接收单元位于框架100右侧,发射单元置于框架100下侧时,接收单元置于框架100上侧,位于框架100左侧的第二触控元件320与位于框架100右侧的第一触控元件310等高,位于框架100下侧的第二触控元件320高度低于位于框架100上侧的第一触控元件310。本实施例中,第二触控元件320位于框架100的下侧与左侧,第一触控元件310位于框架100的上侧与右侧,通过两个方向的触控信号传递,能够快速定位触控位置,提高led显示屏的反应率;并且,通过上述的位置设置,使得第二触控元件320的高度不高于第一触控元件310的高度,由于日光从上向下照射,外部白光不会与发射单元发射的红外线混淆,从而屏蔽了外部白光的干扰,提高触控led显示屏的触控精度。
框架100包括限位板110及安装槽120,触控装置300容置于安装槽120内,限位板110堵住安装槽120的开口,使触控装置300隐藏于框架100内部,避免触控装置300裸露造成损伤。安装槽120的槽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的凹陷121,限位板110靠近安装槽120的一侧设有限位槽111,触控装置300的两端分别插入凹陷121及限位槽111内,从而将触控装置300固定于安装槽120内,防止触控装置300在安装槽120内移动,影响触控精度。
限位板110的两端均与框架100卡接,将触控装置300置于安装槽120内并卡入凹陷121,并使限位板110的两端与框架100卡接,即完成触控装置300的安装,操作较为便捷。限位板110选择为能够供红外线发出的材质,保证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之间的信号传递。
框架100的侧部还伸出有挡板130,led模组200能够可拆卸的安装于挡板130上,从而将led模组200固定于框架100上;挡板130与led模组200上可设置相互对应的安装孔,通过在安装孔内锁入螺纹紧固件实现挡板130与led模组200的可拆卸连接。
挡板130的根部设置为阶梯状,led模组200边缘可抵持于挡板130的根部,使led模组200与框架100紧密接触,提高led模组200与框架100连接的稳定性;另外,挡板130的上方还设有抵持块140,led模组200的一侧与挡板130锁紧,led模组200的另一侧抵紧抵持块140,使led模组200在框架100上保持稳定,防止led模组200晃动。
参照图4与图5,每一个第一触控元件310和/或第二触控元件320均包括多个触控单元330,触控单元330的个数可根据led模组200的数量进行合理调整;触控单元330可依次进行连接或者间隔式分布,如图5所示,位于框架100上侧的触控单元330呈间隔式分布,位于框架100左侧的触控单元330依次连接,每一个led模组200上均连接有至少一个的触控单元330,以实现对led模组200的触控。各触控单元330之间同样进行电性连接,以组合成触控装置300整体,通过将第一触控元件310与第二触控元件320设置为分段式结构,从而led模组200能够分块进行安装,使led模组200的组装更为便捷,而不需led模组200完全拼接完成后再安装于框架100上,操作较为不便,此方法适用于大尺寸led显示屏的组装,降低了led显示屏的装配难度。
本实施例中,框架100相对两侧的触控元件基于框架100的中心对称,因此,位于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led模组200可同时安装于框架100上,以提高触控led显示屏的安装效率;并且,此分模块式安装,使触控led显示屏不必考虑大尺寸的拼接问题,led模组能够无限拼装,克服了触控led显示屏的大尺寸安装时触控屏制造困难以及安装后性能不稳定、灵敏度低的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触控单元330之间可通过排线或者其他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框架100也可设置为分段式结构,如本实施例中的框架100可设置为4段,并两两相互垂直排布,组合呈框架100整体,在位于框架100弯角处的相邻触控单元330实现电性连接后即可将框架100相对应的两端进行组装,框架100的此种结构方式更利于触控装置300与框架100的装配。
还包括控制单元400,控制单元400容置于框架100内并与触控装置300电性连接,控制单元400包括系统卡,触控装置300可通过转接口410与系统卡相连,通过信号识别实现触控效果,并且该系统卡可以选择widows、android等多种系统,具有较高实用性,通过系统卡中的程序设置达到led模组200的不同触控效果。触控装置300与系统卡之间的转接口410可以是usb接口、microusb接口或者typec接口。系统卡上还可连接用于切换音频输出的音频单元420、用于调整led模组200显示状态的显示单元430以及用于切换led模组200通断状态的开关440等。
参照图6与图7,led模组200包括led灯板210及箱体220,灯板上固定有多个led灯珠211,led灯板210处于通电状态时,led灯珠211发光,进而使led模组200显示相应内容;led灯板210与箱体220的装配可采用磁吸固定的方式,具体为,箱体220上设置有多个磁性体221,led灯板210上设置有多个金属体212,磁性体221与金属体212位置对应并相互吸附,使led灯板210固定于箱体220上。上述磁吸方式可实现单个led模组200的拆装,便于触控led显示屏的后期维护,维修成本低。
磁性体221可选择磁铁,金属体212可选择铸铁等能够被磁铁吸附的金属,磁性体221沿箱体220的边缘均匀分布,金属体212沿led灯板210的边缘均匀分布,使led灯板210整体被牢固吸附于箱体220上,提高箱体220与led灯板210的安装稳定性。
参照图7,led灯板210上覆盖有保护层213,该保护层213包裹住led灯珠211,使led灯珠211与外部隔绝,从而提高led模组200的防潮、防水、防尘性能,并能避免led灯珠211受到撞击而损坏或者刮伤,使用者可以无顾虑触摸,提高了led模组200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抵抗紫外线,优化led模组200的显示效果。
led灯珠211可采用灌胶工艺固定于led灯板210上,保护层213也可通过灌装方法成型于已固定的led灯珠211表面,保护层213覆盖在led灯板210的表面及四周,保护层213与led灯珠211、led灯板210成为一体,使led灯板210的表面更为平整,led灯板210的表面不需设置保护玻璃,led模组200的组装更为便利,并且提高了led模组200的散热性能。本实施例中的led模组200在进行拆装时,没有类似玻璃、触摸膜的遮挡物,因此led模组200的维修更为便利,并且单个模组拆装时,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
保护层213可采用高分子透明环氧树脂并通过灌装工艺成型,使保护层213在对led灯珠211进行保护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透明率,提高led模组200的显示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