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07781发布日期:2020-11-20 12:0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越来越大,从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用于设置诸如传感器等电子器件的区域越来越小。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上,光线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以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环境光。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环境光检测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屏;

调光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第一光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调光组件背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且与所述调光组件正对设置;

第二光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调光组件背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以及

承载件,与所述显示屏相对设置,所述承载件上间隔形成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形成遮光部,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调光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所述调光组件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其中

所述调光组件用于对透过所述显示屏的环境光以及所述显示屏发出的光线进行过滤,以使得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接收到所述显示屏发出的光线,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接收到所述显示屏发出的光线以及透过所述显示屏的环境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装置;

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光线强度、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光线强度计算环境光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光线传感器获取第一光线强度,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包括显示屏发出的光线的强度;

通过第二光线传感器获取第二光线强度,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包括显示屏发出的光线的强度以及透过所述显示屏的环境光的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计算环境光强度;

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由于第一光线传感器、第二光线传感器接收环境光的情况是不同的,第一光线传感器用于接收显示屏发出的光线,而第二光线传感器用于接收显示屏发出的光线以及透过显示屏的环境光,因此可以根据第一光线传感器和第二光线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计算环境光强度和/或环境光色度。并且,由于第一光线传感器与第二光线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很小,能够尽可能保证显示屏上与第一光线传感器对应的区域和与第二光线传感器对应的区域产生的光线相同,同时所述遮光部位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之间,可以避免混光的情况发生,消除检测环境光时显示屏发光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可以提高环境光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承载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种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五种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设备等。

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显示装置20以及处理器30。

所述壳体1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和整体框架。可以理解的,所述壳体10可以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0的各个功能模组,例如用于安装显示装置、摄像头、电路板、电池等。

所述显示装置20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其中,所述显示装置20用于显示信息,例如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此外,所述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从而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根据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对所述电子设备100进行控制,例如可以控制显示装置20显示信息时的显示亮度、显示色彩等。

所述处理器30安装在所述壳体10内部。其中,所述处理器30与所述显示装置20电连接,从而所述处理器30可以对所述显示装置20的显示进行控制。此外,所述处理器30还可以用于对所述显示装置20中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对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从而确定环境光强度和/或环境光色度,并根据计算得到的环境光强度和/或环境光色度进一步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控制。

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的第一种剖视图。所述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屏21、调光组件22、第一光线传感器23、第二光线传感器24以及承载件25。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分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光线传感器23、第二光线传感器24仅用于区分两个光线传感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线传感器23可以理解为第二光线传感器,相应的第二光线传感器24可以理解为第一光线传感器。

其中,所述显示屏21用于显示信息,以实现所述显示装置20的显示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21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

在显示信息时,所述显示屏21可以产生光线,诸如光线i2。显示屏21产生的光线i2包括朝向各个方向的偏振光。显示屏21产生的光线i2可以向显示屏21的两侧传输,例如朝向所述调光组件22的一侧传输以及朝向背离所述调光组件22的一侧传输。其中,所述调光组件22的一侧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一侧,背离所述调光组件22的一侧可以理解为朝向用户的一侧。当显示屏21产生的光线i2朝向用户传输,并被用户的眼睛感知到时,用户即可观察到显示屏21显示的信息。

此外,可以理解的,环境中存在环境光,诸如环境光i1。所述环境光可以包括日光、月光、灯光等。环境光i1可以透过所述显示屏21,从而传输至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例如环境光i1可以透过所述显示屏21传输至所述调光组件22所在的一侧。

所述调光组件22设置在所述显示屏21的一侧。例如,所述调光组件22设置在所述显示屏21朝向电子设备100内部的一侧。所述调光组件22用于对透过所述显示屏21的环境光以及所述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进行过滤,例如改变透过所述显示屏21的环境光i1的偏振方向,以改变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环境光的情况。其中,所述调光组件22可以包括改变光线偏振方向的元件,例如偏光元件、四分之一波片等。

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为光电传感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设置在所述调光组件22背离所述显示屏21的一侧且与所述调光组件22正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用于接收所述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i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不能接收到透过所述显示屏21的环境光i1。

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也为光电传感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设置在所述调光组件22背离所述显示屏21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用于接收所述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i2以及透过所述显示屏21的环境光i1。

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调光组件22对光线的过滤作用,例如偏振作用,所述调光组件22可以改变透过所述显示屏21的环境光i1的偏振方向,因此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环境光i1的情况是不同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调光组件22用于对透过所述显示屏21的环境光以及所述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进行过滤,以使得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接收到所述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i2,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到所述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i2以及透过所述显示屏21的环境光i1。

其中,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之间的距离d小于预设距离。也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之间的距离d很小。其中,所述距离d可以为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为2mm(毫米)。

可以理解的,在电子设备100检测环境光时,所述显示屏21产生的光线会对环境光的检测造成影响。为了根据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和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检测到的数据准确计算出环境光强度和/或环境光色度,消除所述显示屏21发光所造成的影响,需要保证所述显示屏21上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对应的区域和与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对应的区域产生的光线尽可能相同,也即保证所述显示屏21上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对应的区域和与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对应的区域的显示亮度、显示色度尽可能相同。

而所述显示屏21上,相距越近的区域所显示信息的连续性越强,相距越近的区域的显示亮度、显示色度的差异也越小。因此,将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之间的距离设置的很小,能够尽可能保证所述显示屏21上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对应的区域和与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对应的区域产生的光线相同,从而消除检测环境光时所述显示屏21发光所造成的影响。

请一并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承载件25的俯视图。

所述承载件25与所述显示屏21相对设置。所述承载件25上间隔形成第一安装孔251和第二安装孔252。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251、所述第二安装孔252可以贯穿所述承载件25,也可以不贯穿所述承载件25。也即,所述第一安装孔251、所述第二安装孔252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所述第一安装孔251、所述第二安装孔252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调光组件22。所述第一安装孔25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52之间形成遮光部253。所述遮光部253可以遮挡光线,也即阻挡光线透过。

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51内,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252内。例如,可以将所述承载件25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的底部、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底部焊接到一起,以实现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安装。从而,所述遮光部253位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与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之间。所述遮光部253可以使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的光线与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光线彼此隔离。

所述调光组件22设置在所述承载件25上。例如,所述调光组件22可以通过诸如粘贴等方式固定在所述承载件25上。其中,所述调光组件22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251。例如,所述调光组件22可以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251,也可以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25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52。从而,通过将所述调光组件22设置在所述承载件25上,可以更好的保证透过所述调光组件22后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的光线与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光线彼此隔离,提高光线的隔离效果。

其中,所述承载件25可以为电子设备100中独立设置的支撑结构,例如可以为独立设置的支架、小板等结构。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25也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所述承载件25可以由遮光材质形成。例如,所述承载件25的材质可以包括诸如镁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材质,也可以包括诸如塑胶等非金属材质。所述承载件25一方面可以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另一方面可以使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的光线与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光线彼此隔离。

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之间的距离很小,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的光线与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光线可能会产生混光,从而影响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各自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而所述遮光部253位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与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之间,可以保证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的光线与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光线彼此隔离,避免混光的情况发生,因此可以提高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各自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电子设备100检测环境光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中,由于第一光线传感器23、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环境光的情况是不同的,第一光线传感器23用于接收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而第二光线传感器24用于接收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以及透过显示屏21的环境光,因此可以根据第一光线传感器23和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检测数据计算环境光强度和/或环境光色度。并且,由于第一光线传感器23与第二光线传感器24之间的距离很小,能够尽可能保证显示屏21上与第一光线传感器23对应的区域和与第二光线传感器24对应的区域产生的光线相同,同时所述遮光部253位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与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之间,可以避免混光的情况发生,消除检测环境光时显示屏21发光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可以提高环境光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的第二种剖视图。其中,所述显示屏21包括发光层211和遮光层212。

所述发光层211用于发光,以在所述显示屏21显示信息时产生光线,例如产生光线i2。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既可以朝向所述调光组件22的一侧传输,也可以朝向背离所述调光组件22的一侧传输,即朝向用户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211可以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所述遮光层212位于所述显示屏21朝向所述调光组件22的一侧。所述遮光层212用于对所述发光层211提供保护作用。例如,所述遮光层212的材质可以包括泡棉、钢片等。

所述遮光层212上设置有透光孔2121。所述透光孔2121贯穿所述遮光层212。从而,所述透光孔2121可以允许光线穿过所述遮光层212。其中,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发光层211后,可以通过所述透光孔2121穿过所述遮光层212,并继续向电子设备100内部传输。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可以通过所述透光孔2121穿过所述遮光层212,并向电子设备100内部传输。

所述透光孔2121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正对设置。从而,穿过所述遮光层212的光线可以朝向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和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方向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的第三种剖视图。

其中,所述显示屏21包括第一偏光元件2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包括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设置在所述显示屏21朝向用户的一侧,也即设置在所述发光层211背离所述调光组件22的一侧。

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用于对光线进行偏振。其中,当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传输至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由于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的偏振作用,从而形成线偏振光。i2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后形成的线偏振光朝向电子设备100外部传输,被用户感知到后,用户即可正常观察到所述显示屏21显示的信息。

另一方面,当环境光i1透过所述显示屏21传输至电子设备100内部时,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也形成线偏振光,线偏振光继续朝向电子设备100内部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包括第一偏光轴。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允许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平行的光线透过,阻止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垂直的光线透过。也即,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以及环境光i1中,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平行的部分光线可以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而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垂直的部分光线无法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

所述调光组件22包括第二偏光元件221。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设置在所述承载件25上,且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25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也包括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也可以对光线进行偏振。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正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包括第二偏光轴。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允许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轴平行的光线透过,阻止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轴垂直的光线透过。

因此,当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传输至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时,光线i2中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轴平行的部分光线可以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并继续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中,光线i2中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轴垂直的部分光线不能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因此,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可以接收到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也即可以接收到所述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i2。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垂直。因此,可以理解的,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后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平行,从而与所述第二偏光轴是垂直的。因此,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后形成的线偏振光不能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从而,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不能接收到环境光i1。

另一方面,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可以直接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中,从而被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到。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后形成的线偏振光也可以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中,从而被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到。因此,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既可以接收到所述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i2,也可以接收到环境光i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中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轴平行的部分光线可以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而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轴垂直的部分光线不能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因此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接收到的光线为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的一半。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全部可以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中。因此,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到的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为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接收到的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的2倍。

其中,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30可以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电连接。所述处理器30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检测到的第一光线强度、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检测到的第二光线强度计算环境光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即所述调光组件22包括第二偏光元件221,并且不包括下文的第三偏光元件223和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时,所述处理器30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环境光强度:

p=x2-2x1

其中,p为环境光强度,x1为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检测到的第一光线强度,x2为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检测到的第二光线强度。

此外,所述处理器30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检测到的第一光线色度、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检测到的第二光线色度计算环境光色度。其中,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环境光色度:

q=y2-2y1

其中,q为环境光色度,y1为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检测到的第一光线色度,y2为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检测到的第二光线色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的第四种剖视图。

其中,所述显示屏21还包括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朝向所述调光组件22的一侧,也即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与所述发光层211之间。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可以用于改变光线的偏振类型以及改变光线的偏振角度。

所述调光组件22还包括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设置在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朝向所述显示屏21的一侧。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与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也可以用于改变光线的偏振类型以及改变光线的偏振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设置在所述承载件25上,且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251。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设置在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上。例如,可以依次将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粘贴在所述承载件25的表面,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251。再例如,可以先通过诸如光学胶等粘合剂将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结合为一个膜层,再将结合成的膜层粘贴在所述承载件25的表面,并且所述膜层覆盖所述第一安装孔251。

其中,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的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的偏光轴垂直,也即所述第二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垂直。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的慢轴垂直。

当环境光i1透过所述显示屏21传输至电子设备100内部时,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形成线偏振光,随后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时形成圆偏振光,圆偏振光依次透过所述发光层211、所述遮光层212并传输至所述调光组件22。随后,圆偏振光在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时再次形成线偏振光,并且所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是相同的。因此,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时再次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的偏光轴是垂直的,不能继续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因此,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依然不能接收到环境光i1。

环境光i1可以在依次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所述发光层211、所述遮光层212后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中。

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在依次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后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其中,光线i2在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时形成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集合光线,集合光线中有一半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从而被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接收到。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可以直接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因此,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到的光线i2为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接收到的光线i2的2倍。

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即所述调光组件22包括第二偏光元件221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并且不包括下文的第三偏光元件223和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时,所述处理器30也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环境光强度:

p=x2-2x1

其中,p为环境光强度,x1为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检测到的第一光线强度,x2为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检测到的第二光线强度。

所述处理器30也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环境光色度:

q=y2-2y1

其中,q为环境光色度,y1为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检测到的第一光线色度,y2为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检测到的第二光线色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的第五种剖视图。其中,所述调光组件22还包括第三偏光元件223和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

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与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正对设置。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用于对光线进行偏振。其中,当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传输至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时,由于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的偏振作用,从而形成线偏振光。光线i2形成线偏振光后,继续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其中,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包括第三偏光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也包括偏光片。

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设置在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朝向所述显示屏21的一侧。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与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正对设置。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也可以用于改变光线的偏振类型以及改变光线的偏振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设置在所述承载件25上,且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覆盖所述第二安装孔252。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设置在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上。例如,可以依次将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粘贴在所述承载件25的表面,并且覆盖所述第二安装孔252。再例如,可以先通过诸如光学胶等粘合剂将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结合为一个膜层,再将结合成的膜层粘贴在所述承载件25的表面,并且所述膜层覆盖所述第二安装孔25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的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的偏光轴垂直,也即所述第二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垂直。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的慢轴垂直。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的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的偏光轴平行,也即所述第三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平行。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的慢轴垂直。

其中,当环境光i1透过所述显示屏21传输至电子设备100内部时,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形成线偏振光,随后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时形成圆偏振光,圆偏振光依次透过所述发光层211、所述遮光层212并传输至所述调光组件22。随后,圆偏振光在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时再次形成线偏振光,并且所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是相同的。因此,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时再次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的偏光轴是垂直的,不能继续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因此,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依然不能接收到环境光i1。

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形成线偏振光,随后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时形成圆偏振光,圆偏振光依次透过所述发光层211、所述遮光层212并传输至所述调光组件22。随后,圆偏振光在透过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时再次形成线偏振光,并且所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是相同的。因此,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时再次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的偏光轴是平行的,能够继续透过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并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因此,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可以接收到环境光i1。

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在依次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后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其中,光线i2在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时形成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集合光线,集合光线中有一半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从而被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接收到。

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在依次透过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后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其中,光线i2在透过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时形成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集合光线,集合光线中有一半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从而被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到。

因此,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到的光线i2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接收到的光线i2是相同的。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即所述调光组件22包括第二偏光元件221、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第三偏光元件223和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时,所述处理器30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环境光强度:

p=x2-x1

其中,p为环境光强度,x1为所述第一光线强度,x2为所述第二光线强度。

此外,所述处理器30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环境光色度:

q=y2-y1

其中,q为环境光色度,y1为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检测到的第一光线色度,y2为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检测到的第二光线色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的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的偏光轴平行,也即所述第二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平行。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的慢轴平行,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使透过的光线的偏振方向改变90度。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的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的偏光轴垂直,也即所述第三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轴垂直。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的慢轴平行,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使透过的光线的偏振方向改变90度。

其中,当环境光i1透过所述显示屏21传输至电子设备100内部时,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形成线偏振光,随后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时形成圆偏振光,圆偏振光依次透过所述发光层211、所述遮光层212并传输至所述调光组件22。随后,圆偏振光在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时再次形成线偏振光。由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使透过的光线的偏振方向改变90度,因此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时再次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是垂直的。而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的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的偏光轴平行,因此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时再次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的偏光轴依然是垂直的,不能继续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因此,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依然不能接收到环境光i1。

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形成线偏振光,随后线偏振光透过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14时形成圆偏振光,圆偏振光依次透过所述发光层211、所述遮光层212并传输至所述调光组件22。随后,圆偏振光在透过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时再次形成线偏振光。由于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使透过的光线的偏振方向改变90度,因此透过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时再次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透过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时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是垂直的。而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的偏光轴与所述第一偏光元件213的偏光轴垂直,因此环境光i1在透过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时再次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的偏光轴是平行的,能够继续透过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并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因此,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可以接收到环境光i1。

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在依次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后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其中,光线i2在透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22时形成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集合光线,集合光线中有一半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二偏光元件221,从而被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接收到。

所述发光层211产生的光线i2在依次透过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后传输至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其中,光线i2在透过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4时形成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集合光线,集合光线中有一半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三偏光元件223,从而被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到。

因此,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到的光线i2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接收到的光线i2是相同的。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仍然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环境光强度:

p=x2-x1

其中,p为环境光强度,x1为所述第一光线强度,x2为所述第二光线强度。

此外,所述处理器30仍然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环境光色度:

q=y2-y1

其中,q为环境光色度,y1为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检测到的第一光线色度,y2为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检测到的第二光线色度。

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剖视图。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壳体10包括中框11和后盖12。

其中,所述中框11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11也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所述中框11用于为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可以理解的,所述中框11上可以设置凹槽、凸起、通孔等结构,以便于安装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例如,所述中框11上可以设置通孔111,所述通孔111可以用于安装功能组件,也可以用于供光线通过。其中,所述中框11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诸如铝合金、镁合金等,此外所述中框11的材质还可以包括塑胶。

所述后盖12与所述中框11连接。例如,所述后盖12可以通过诸如粘接、卡接等方式实现与所述中框11的连接。其中,所述后盖12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诸如铝合金、镁合金等,此外所述后盖12的材质也可以包括塑胶、玻璃等。

所述后盖12与所述中框11形成容置空间13。所述容置空间13用于安装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例如所述容置空间13可以用于安装电路板、电池等。

其中,所述显示屏21设置在所述中框11上,以实现所述显示屏21的安装和固定。

所述承载件25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3内,且所述承载件25与所述中框11上的通孔111正对设置。而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安装在所述承载件25的第一安装孔251内,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安装在所述承载件25的第二安装孔252内,所述调光组件22设置在所述承载件25上,因此所述调光组件22、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也与所述中框11上的通孔111正对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光线传感器23获取第一光线强度,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包括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的强度;

通过第二光线传感器24获取第二光线强度,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包括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的强度以及透过所述显示屏21的环境光的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计算环境光强度;

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对所述电子设备100进行控制。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计算环境光强度可以参考上述电子设备100的各个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对所述电子设备100进行控制,例如可以包括控制电子设备100的显示亮度、显示色彩等,还可以包括控制电子设备100的显示模式,例如根据环境光强度控制电子设备100在白天显示模式和夜间显示模式之间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中,由于第一光线传感器23、第二光线传感器24接收环境光的情况是不同的,第一光线传感器23用于接收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而第二光线传感器24用于接收显示屏21发出的光线以及透过显示屏21的环境光,因此可以根据第一光线传感器23和第二光线传感器24的检测数据计算环境光强度和/或环境光色度。并且,由于第一光线传感器23与第二光线传感器24之间的距离很小,能够尽可能保证显示屏21上与第一光线传感器23对应的区域和与第二光线传感器24对应的区域产生的光线相同,同时所述承载件25的遮光部253位于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23与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24之间,可以避免混光的情况发生,消除检测环境光时显示屏21发光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可以提高环境光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根据环境光强度对所述电子设备100进行控制时,可以提高控制的准确性。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