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72133发布日期:2020-12-29 13:1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防伪标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防伪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多样化。各商品生产厂家为了防止自己的产品被假冒,大多采用防伪标识对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防伪。

纹理防伪技术是以材料本身固有的纹理特征作为防伪识别标记的一种防伪技术,将纹理分布特征图案用于防伪识别标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一张都不相同,基本原理是:随机形成一个纹理分布特征图案,将其存入云端数据库待查,识别时调出云端数据库中的纹理分布特征图案对比,不符合为假。

中国专利cn202010217263.3公开了一种随机物理特征识别大标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标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印刷层、第一塑膜层、第一胶水层、随机物理特征层、第二印刷层、第二塑膜层、色墨层和第二胶水层。随机物理特征层在第二印刷层上涂布形成,涂布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颗粒具有一定厚度,与随机物理特征结合的胶水量比较小时,涂布过程中容易导致印刷层和第二塑膜层上出现划痕,影响标识表面效果,严重时会干扰印刷层信息的识读;与随机物理特征结合的胶水量比较大时,涂布虽然比较流畅,不容易出现划痕,但是受到挤压或者模切时,容易发生溢胶,在生产加工过程出现标识反粘现象。

2)涂布颗粒时,颗粒混合在胶水中,由于颗粒与胶水密度不一致,涂布过程中容易下沉或上浮,导致涂布时经常出现涂布不均匀,出现无物理特征颗粒或者颗粒过多造成划痕等质量问题。目前大多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人工搅拌后直接涂布时有一定效果,但是涂布一段时间后,这一问题又重新出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防伪信息唯一,既难以伪造又能快速鉴别,商品流通过程中能随时验证真伪,验证真伪后可查询产品的溯源、防伪、积分和兑奖等信息,标识揭开破坏、无法复原,有效防止二次使用,魔粒位于两层膜之间,不易脱落,涂布均匀;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解决了魔粒特征防伪直接涂布出现划痕或溢胶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塑膜层、印刷层、随机物理特征层、第二塑膜层、局部离型层、色墨层和胶水层;

其中,所述的印刷层信息包括可变信息,所述的随机物理特征层由随机物理特征和胶粘剂组成,可变信息与随机物理特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可以是局部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整体对应关系,视客户需要而定。

所述的标识能够揭开,分为剥离部分和留底部分,剥离部分为第一塑膜层、印刷层、随机物理特征层、第二塑膜层、局部色墨层和局部胶水层,留底部分为局部离型层、局部色墨层和局部胶水层。

上述的魔粒即随机物理特征粒子。所述的随机物理特征为肉眼可识别的颗粒、条块、圆环或纤维丝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的随机物理特征为肉眼可识别的有金属质感的颗粒、条块、圆环或纤维丝中的至少一种,既具有明显外部特征、又能够从标识上分离出来的物质。优选地,所述的随机物理特征层的厚度为1-20μm。

所述的第一塑膜层为pet、pe、pp或pvc薄膜,厚度为10-80μm;所述的第二塑膜层为pet、pe、pp或pvc薄膜,厚度为10-80μm。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塑膜层为pp或者pe薄膜,具有极好的手感,使产品更加柔软舒适,服帖性能佳,不会出现翘标、起皱现象,同时对标识加热进行整体转移时,发生热缩,导致标识变形失效。

所述的印刷层的可变信息下方设置实地色层,优选地,实地色层为白色墨层或者银色墨层。可变信息位于实地色层上方能够有效避免下方随机物理特征对其识读性干扰。

所述的胶水层下方设置离型纸层。

本发明所述的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一塑膜层下方印刷图文信息,形成印刷层;

2)在第二塑膜层下方印刷局部离型层,然后再印刷色墨层;

3)将随机物理特征颗粒混入胶粘剂中,使用溶剂进行兑稀,然后使用复合机涂布,在印刷层下方形成随机物理特征层,并将其与第二塑膜层复合在一起;其中,涂布料槽底部设置气流搅拌装置(其结构示意图见附图3),所述的气流搅拌装置包括进气管和导管,进气管与导管连通,导管上均布有出气孔;

4)在色墨层下方涂布胶水,与离型纸层复合,模切,得防伪标识;

5)采集可变信息和随机物理特征,将可变信息和局部或全部的随机物理特征通过运算进行关联,上传数据库,以备查询使用。

步骤1)中,印刷层信息包括可变信息,在可变信息下方印刷实地色层。

步骤3)中,所述的进气管与导管的直径为6-8mm,进气管的气压为0.2-0.5mpa,出气孔的孔间距为2-3cm,出气孔的孔径为0.01-0.08cm。

步骤3)中,所述的胶粘剂为cf-206,所述的溶剂为乙酸乙酯,所述的胶粘剂、溶剂、随机物理特征颗粒的质量比为100:80:2。使用溶剂兑稀,可保证涂布时随机物理特征颗粒分布均匀,且固含降低,在保证随机物理特征颗粒均匀的情况下胶量降低,避免了胶水溢胶现象。

步骤4)中,所述的胶水为耐高温胶水,采用双组分压敏胶加入固化剂提高胶水内聚力。

消费者鉴别真伪时:

1、通过扫描标识的可变信息(即印刷层信息),可调出随机物理特征颗粒分布情况,通过比对鉴别防伪标识的真假。此外,还可以通过软件先扫描可变信息,然后再采集随机物理特征颗粒分布情况,系统进行自行比对,来判断标识的真伪。

2、在扫描可变信息验证为正品后,可以实现溯源、防伪、兑奖、积分等作用。

3、随机物理特征层的随机物理特征,手摸有凹凸感,并且可挑出。

4、标识揭起时,局部离型层所对应的色墨层留底,致使揭起不完整,标识破坏,避免标识的二次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标识能够实现购买前验证真伪,有效的避免了流通过程中无法辨别真伪的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查验真伪,可以在验证为真品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本发明所述的标识利用随机物理特征层难以再现的随机物理特征与可变信息关联形成,防伪标识具有唯一性,无法进行仿制。

3、通过扫描标识的可变信息,可调出随机特征颗粒分布情况,通过比对鉴别防伪标识的真假。此外还可以通过软件先扫描可变信息,然后再采集随机特征颗粒分布情况,系统进行自行比对,来判断标识的真伪。构成一个既难以伪造又能快速识别的防伪标识。

4、标识被揭开后就会破坏,能够有效防止标贴的二次使用,防伪力度高。随机物理特征手摸有凹凸感、并且可挑出。

5、随机物理特征颗粒涂布时,采用溶剂兑稀,在保证涂布均匀的前提下,避免了两层膜之间溢胶的风险。另外,随机物理特征存在于两层膜(第一塑膜和第二塑膜)之间,非表面和底层,避免了加工脱落的风险。

6、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通过在涂布料槽底部安装气流搅拌装置,可实现颗粒均匀涂布,从根本上解决了颗粒涂布不均的问题,节省人力,同时也能提高此类产品的质量和美观性,生产效率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气流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塑膜层;2、印刷层;3、随机物理特征层;4、第二塑膜层;5、局部离型层;6、色墨层;7、胶水层;8、离型纸层;9、实地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的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塑膜层1、印刷层2、随机物理特征层3、第二塑膜层4、局部离型层5、色墨层6和胶水层7;

其中,所述的印刷层2信息包括可变信息,所述的随机物理特征层3由随机物理特征和胶粘剂组成,可变信息与随机物理特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是局部对应关系。

所述的标识能够揭开,分为剥离部分和留底部分,剥离部分为第一塑膜层1、印刷层2、随机物理特征层3、第二塑膜层4、局部色墨层6和局部胶水层7,留底部分为局部离型层5、局部色墨层6和局部胶水层7。

所述的随机物理特征为肉眼可识别的有金属质感的颗粒,既具有明显外部特征、又能够从标识上分离出来的物质。所述的随机物理特征层3的厚度为10μm。

所述的第一塑膜层1为pet薄膜,厚度为20μm;所述的第二塑膜层4为pp薄膜。

所述的胶水层7下方设置离型纸层8。

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在第一塑膜层1下方印刷图文信息,形成印刷层2;

2)在第二塑膜层4下方印刷局部离型层5,然后再印刷色墨层6;

3)将随机物理特征颗粒混入胶粘剂中,使用溶剂进行兑稀,然后使用复合机涂布,在印刷层2下方形成随机物理特征层3,并将其与第二塑膜层4复合在一起;其中,涂布料槽底部设置气流搅拌装置,所述的气流搅拌装置包括进气管和导管,进气管与导管连通,导管上均布有出气孔;

4)在色墨层6下方涂布胶水(即胶水层7),与离型纸层8复合,模切,得防伪标识;

5)采集可变信息和随机物理特征,将可变信息和局部或全部的随机物理特征通过运算进行关联,上传数据库,以备查询使用。

步骤3)中,所述的进气管与导管的直径为8mm,进气管的气压为0.5mpa,出气孔的孔间距为3cm,出气孔的孔径为0.05cm。所述的胶粘剂为cf-206,所述的溶剂为乙酸乙酯,所述的胶粘剂、溶剂、随机物理特征颗粒的质量比为100:80:2。

步骤4)中,所述的胶水为耐高温胶水。

消费者鉴别真伪时:

1、通过扫描标识的可变信息(即印刷层2信息),可调出随机物理特征颗粒分布情况,通过比对鉴别防伪标识的真假。此外,还可以通过软件先扫描可变信息,然后再采集随机物理特征颗粒分布情况,系统进行自行比对,来判断标识的真伪。

2、在扫描可变信息验证为正品后,可以实现溯源、防伪、兑奖、积分等作用。

3、随机物理特征层3的随机物理特征,手摸有凹凸感,并且可挑出。

4、标识揭起时,局部离型层5所对应的色墨层6留底,致使揭起不完整,标识破坏,避免标识的二次使用。

实施例2

所述的魔粒特征识别防伪标识的结构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印刷层2的可变信息下方设置实地色层9,实地色层9为白色墨层6。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印刷层2信息包括可变信息,在可变信息下方印刷实地色层9。

消费者鉴别真伪时,同实施例1。

当然,上述内容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