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1639发布日期:2021-06-22 17:0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例如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oled)显示装置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样化。例如,为了护眼等目的,人们使用智能手机时,深色背景模式的使用逐渐多了起来。在深色背景模式下,显示的画面以深色图片为背景并搭配浅色的显示内容(显示内容可以包括图案,文字等)。

然而,当手机的显示模式被配置为深色背景模式时,随着用户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浅色的显示内容在屏幕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此时会出现浅色的显示内容偏色的现象,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在深色背景模式下显示的画面中,浅色的显示内容随着位置的变化发生偏色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一颜色,第二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二颜色,第三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三颜色。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第一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一首帧亮度占比;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第二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二首帧亮度占比;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第三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被配置为驱动第一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一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和与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的第一电容器;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发光器件和被配置为驱动第二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二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和与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的第二电容器;第三子像素包括:第三发光器件和被配置为驱动第三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三像素电路,第三像素电路包括第三驱动晶体管和与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的第三电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的电容量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电容量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间距相同,三者的介电常数相同;第一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正对面积相同,三者的极板间距相同;第一电容器的介电常数与第三电容器的介电常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介电常数与第三电容器的介电常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正对面积相同,三者的介电常数相同;第一电容器的极板间距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间距的比值大于1,小于等于1.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极板间距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间距的比值大于1,小于等于1.1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第三颜色为蓝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为能够发出红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器件为能够发出绿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二发光层;第三发光器件为能够发出蓝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三发光层。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二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二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2%~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一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和/或,第三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三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当显示面板被配置为在深色背景模式下进行显示并且显示画面中浅色显示内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显示面板中部分像素会从发光亮度较小的状态切换至发光亮度较大的状态,这些像素对应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也可能会从发光亮度较小的状态切换至发光亮度较大的状态,并且,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的亮度逐渐增大,直至达到稳定显示状态。当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时,在上述过程中,在达到稳定显示状态之前的几帧画面中,第一子像素发出第一颜色的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发出第二颜色的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发出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的比例相较于稳定显示状态下第一子像素发出第一颜色的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发出第二颜色的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发出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的比例的偏离程度较小,使得前几帧画面中浅色显示内容的颜色较稳定显示状态的画面中浅色显示内容的颜色的差异较小,难以被人眼察觉。这样,便可以解决显示面板在深色背景模式下的显示画面中,浅色显示内容随位置的变化发生偏色的问题。

可以理解地,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中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用户使用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当用户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从画面a变为画面b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t位置处的一个3*3的像素结构(也可以称为像素阵列)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某一纯色画面时起,随帧数增大,各帧画面亮度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一种红色掺杂材料的化学式;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一种绿色掺杂材料的化学式;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一种蓝色掺杂材料的化学式;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数据信号vdata写入像素电路后,n点的电势做周期性变化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第一子像素的亮度随数据信号vdata变化的曲线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第二子像素的亮度随数据信号vdata变化的曲线图;

图13为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与数据信号vdata的关系的模拟结果示意图;

图14为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与数据信号vdata的关系的模拟结果示意图;

图15为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掺杂比例为4%或2%时,第四首帧亮度占比、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耦接”和“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又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耦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接”或“通信耦合(communicativelycoupled)”也可能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并无直接接触,但仍彼此协作或相互作用。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与“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a、b和c的组合: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及a、b和c的组合。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多个”是指至少两个。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近似”或“大致”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图1示出了用户使用显示装置(例如手机)的过程中,当用户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从画面a变为画面b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100被配置为在深色背景模式下进行显示,其显示的画面a和画面b以深色图片为背景,搭配浅色的显示内容;示例性地,画面a和画面b中的背景均为黑色图片,浅色的显示内容包括白色的条状图案1。在用户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的过程中,白色的条状图案1会发生变色现象。以下将阐述变色现象产生的原因。

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像素,通过该多个像素发出带有颜色的光,显示装置100可以显示多彩画面。例如,参见图1和图2,图2示出了一个3*3的像素结构(也可以称为像素阵列),该像素结构位于图1中显示装置100的t位置处。当该像素结构中的像素显示某种颜色时,显示装置100显示的画面中在t位置处的部分是相应的颜色。

其中,像素可以包括多个出光颜色不同的子像素,通过子像素出光亮度的变换来实现像素显示颜色的变换,进一步地实现显示装置100显示的画面的变换。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m为一个像素,其中包括三个子像素:红色(记为r)子像素、绿色(记为g)子像素和蓝色(记为b)子像素,r子像素出射红光,g子像素出射绿光,b子像素出射蓝光。三种颜色的光进入到人眼,人眼能感受到的这三种颜色光线的组合就是人眼能够识别的颜色。也就是说,像素m中子像素发出的三种颜色光线的亮度决定了该像素m显示的颜色,进一步地,多个像素显示的颜色决定了显示装置100显示的画面。三种颜色光线的亮度为一个特定的比例时,像素m显示的颜色属于特定色系;当三种颜色光线的亮度的比例偏离该特定比例时,像素m显示的颜色偏离该特定色系,此时像素m显示的颜色发生了偏色现象。其中,属于同一色系的不同颜色,其亮度可以不同,但色(色相和彩度)相同。例如,当两种颜色属于同一色系时,这两种颜色的色相同;当两种颜色不属于同一色系时,这两种颜色的色不同。所以,可以基于每个像素m的像素数据(也可称为灰阶数据),控制像素m中各个子像素的出光亮度,来调节该像素m显示的颜色,进一步地控制显示装置100显示的画面。例如,像素数据可以包括:各个子像素的分量,例如r分量、g分量和b分量,分别可称为r子像素的灰阶、g子像素的灰阶和b子像素的灰阶。基于r子像素的灰阶、g子像素的灰阶和b子像素的灰阶控制r子像素出射的红光、g子像素出射的绿光和b子像素出射的蓝光的亮度,来调节该像素m显示的颜色。例如,每个子像素的灰阶可以是0~255,其中255为最大灰阶。例如,像素数据为r=255,g=0,b=0时,与像素数据为r=100,g=0,b=0时相比,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的颜色均为红色,属于同一色系,亮度不同。

此外,显示装置100显示画面的模式可以为逐帧画面进行显示的显示模式。示例性地,当显示装置100的刷新率为60hz时,显示装置100一秒钟显示60帧画面,每帧画面的显示周期为1/60秒(即16.7毫秒)。

在此基础上,继续参见图1和图2,当用户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在显示装置100显示的画面从画面a变为画面b的过程中,显示装置100显示了多帧画面。图1中的(a)示出了画面a,该画面a作为第一帧(记为n1帧)画面,其中白色条状图案1位于y1位置。此时,在y2位置处,三行像素l1~l3的像素数据例如均为r=0,g=0,b=0,那么这些像素均显示黑色。随着手指的滑动操作,显示装置100刷新了i(i≥1)帧画面之后,白色条状图案1从y1位置移动到y2位置,此时,在y2位置处的三行像素l1~l3的像素数据例如为r=255,g=255,b=255。图1中的(b)示出了画面b’,该画面b’是白色条状图案1移动到y2位置后的第一帧(记为第ni+1帧)。随后,手指脱离屏幕,显示装置100继续刷新若干帧后显示图1中的(c)示出的画面b。在这若干帧中,白色条状图案1继续停留在y2位置,此时,在y2位置处的三行像素l1~l3的像素数据仍为例如r=255,g=255,b=255。

其中,在显示装置100从画面a变换至画面b’所刷新的i帧画面中,后一帧画面中白色条状图案1的位置相较于前一帧画面中白色条状图案1的位置相同或上移。例如,在画面b’的前一帧(第ni帧)画面中,三行像素l1~l3的灰阶数据例如均为r=0,g=0,b=0,均显示黑色。而第ni+1帧画面中,三行像素l1~l3的灰阶数据例如为r=255,g=255,b=255,从而使得用户可以看到白色条状图案1的位置上移。在从第ni帧画面切换至第ni+1帧画面时,由于三行像素l1~l3中各个子像素的亮度随时间逐渐增亮,因此在画面b’中三行像素l1~l3中各个子像素还无法达到其发光亮度最大的状态。

在显示装置100切换至画面b’时起,由于三行像素l1~l3的灰阶数据例如为r=255,g=255,b=255保持不变,那么在刷新若干帧画面后,三行像素l1~l3中各个子像素的发光亮度继续随时间逐渐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将基本保持不变,即各个子像素发光的亮度保持稳定,此时显示的画面称为稳定显示状态的画面,例如画面b。其中,显示装置100显示画面b时,三行像素l1~l3中r、g、b子像素的发光亮度分别记为lrs、lgs和lbs。

然而,由于r、g、b三种子像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自从最暗(例如,灰阶0对应的亮度)状态到最亮(例如,灰阶255对应的亮度)状态的过程中,三者的亮度变化率不同,这将导致在显示装置100达到稳定显示状态之前三行像素l1~l3中r、g、b子像素的发光亮度的比例偏离显示装置100达到稳定显示状态后三者的比例。例如,显示装置100显示画面b’时,三行像素l1~l3中r、g、b子像素的发光亮度分别记为lri+1、lgi+1和lbi+1,此时,lri+1:lgi+1:lbi+1和lrs:lgs:lbs不相等,从而导致画面b’中条状图案1的色偏离画面b中条状图案1的色,例如,画面b’中条状图案1呈蓝色或紫红色,而画面b中条状图案1呈白色。又如,显示装置100在未达到稳定显示状态之前,显示画面b’之后的前几帧画面中条状图案1的色同样会偏离画面b中条状图案1的色。

类似地,在显示装置100从画面a变换至画面b’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显示装置100中从y1位置到y2位置的多行像素的各个子像素需要从最暗状态开始发光,但无法立即达到最亮状态,因此,在此过程的i帧画面中同样会出现条状图案1的色偏离画面b中条状图案1的色。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为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产品,例如可以是:显示器,电视,广告牌,数码相框,具有显示功能的激光打印机,电话,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数码相机,便携式摄录机,取景器,导航仪,车辆,大面积墙壁、家电、信息查询设备(如电子政务、银行、医院、电力等部门的业务查询设备、监视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isplaypanel,简称为dp),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显示面板耦接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被配置为向显示面板提供电信号。示例性地,驱动电路可以包括:源极驱动器(sourcedriveric),源极驱动器被配置为向显示面板提供数据驱动信号(也称为数据信号)。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与源极驱动器耦接的时序控制器(timercontrolregister,简称为tcon)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是电致发光显示面板,通过显示面板内的电致发光器件实现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示例性地,显示面板可以是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qled(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微led(包括:miniled或microled,led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显示面板dp包括多个子像素px。示例性地,多个子像素px可以呈阵列排布。例如,显示面板dp具有显示区(activearea,aa)和周边区s。其中,显示面板dp包括设置于aa区中的多个子像素px。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px包括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和第三子像素p3。其中,第一子像素p1被配置为显示第一颜色,第二子像素p2被配置为显示第二颜色,第三子像素p3被配置为显示第三颜色。示例性地,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为三基色;例如,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第三颜色为蓝色。

参见上文的阐述,当显示面板的像素数据变化,例如从像素数据a变为像素数据b,使得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第三子像素p3从发光亮度较小的状态(对应像素数据a)切换至发光亮度较大的状态(对应像素数据b)的过程中,显示面板可以显示n帧画面(n≥1)。在该过程中,通过控制像素数据b对应的画面中的前几帧画面(包括:切换到像素数据b对应的第一帧画面,还可以包括:该第一帧画面之后,像素数据b对应的至少一帧画面)中的第一子像素p1发出的第一颜色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p2发出的第二颜色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p3发出的第三颜色光的亮度的比例相较于在稳定显示状态下像素数据b对应的画面中第一子像素p1发出的第一颜色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p2发出的第二颜色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p3发出的第三颜色光的亮度的比例的偏离程度,即可解决在该过程中显示面板dp的显示画面在这些子像素位置处的部分的颜色偏色的问题。

针对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和第三子像素p3中的任一者,在上述过程中,像素数据b对应画面的前几帧画面中子像素发出光的亮度与在稳定显示状态下像素数据b对应的画面中子像素发出光的亮度之间的比值可以用首帧亮度占比来表征。首帧亮度占比是一个实验测试值,测试条件为:当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例如,r=0,g=0,b=0时的画面)切换至该子像素显示的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例如,该子像素显示的颜色为红色,则该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是指r=255,g=0,b=0时的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其中,一帧画面的亮度为在一帧画面的显示周期内,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的平均亮度。示例性地,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为60hz时,当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某一纯色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为0秒至16.7毫秒内(即显示面板显示第一帧画面的显示周期内)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平均亮度。参见图4,当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某一纯色画面时起,只有前几帧画面的亮度在逐渐增大,直至达到稳定显示状态,即显示画面的亮度基本不变的显示状态。在此基础上,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可以是显示面板在稳定显示状态下,多帧画面亮度中的最大亮度。示例性地,在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某一纯色画面时起1秒内,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可以是第w帧至第六十帧画面的亮度中的最大值,其中3≤w≤60,例如,w可以是10,15,20等。

首帧亮度占比越大,当显示面板的像素数据从像素数据a变为像素数据b,子像素从发光亮度较小的状态(对应像素数据a)切换至发光亮度较大的状态(对应像素数据b)的过程中,在像素数据b对应画面中的前几帧画面中子像素发出光的亮度与稳定显示状态下像素数据b对应的画面中子像素发出光的亮度之间的比值越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第一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一首帧亮度占比;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第二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二首帧亮度占比;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第三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三首帧亮度占比。

示例性地,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第三颜色为蓝色;显示面板支持24位真彩色,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第三子像素p3的可以显示的灰阶均为0灰阶至255灰阶。在此基础上,第一首帧亮度占比可以是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色画面切换至红色的最大灰阶(255灰阶)画面时起1秒内,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第三帧至第六十帧画面的亮度中的最大值的比值。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可以是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色画面切换至绿色的最大灰阶(255灰阶)画面时起1秒内,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第三帧至第六十帧画面的亮度中的最大值的比值。第三首帧亮度占比可以是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色画面切换至绿色的最大灰阶(255灰阶)画面时起1秒内,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第三帧至第六十帧画面的亮度中的最大值的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

一组数据的极差为这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数值,可以用来评价该组数据的离散度。示例性地,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为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中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数值,可以用来评价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离散度。

当显示面板dp的像素数据变化,例如从像素数据a1变为像素数据b1,使得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对应像素数据a1)切换至亮度最大的白画面(对应像素数据b1)的过程中,显示面板dp的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以及第三子像素p3也均从不发光的状态(对应像素数据a1)切换至发光亮度最大的状态(对应像素数据b1)。当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相等时,在上述过程中,像素数据b1对应的第一帧画面中,第一子像素p1发出第一颜色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p2发出第二颜色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p3发出第三颜色光的亮度的比例与稳定显示状态下像素数据b1对应的画面(即亮度最大的白画面)中第一子像素p1发出第一颜色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p2发出第二颜色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p3发出第三颜色光的亮度的比例相同。此时,相较于稳定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显示的最大亮度的白色画面,在第一帧画面中显示面板显示的颜色为亮度相同或亮度较小的白色,没有发生偏色现象。

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越小,离散度越小,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数值越接近,在上述过程中,像素数据b1对应的画面中的前几帧画面中第一子像素p1发出的第一颜色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p2发出的第二颜色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p3发出的第三颜色光的亮度的比例相较于在稳定显示状态下像素数据b1对应的画面(即亮度最大的白画面)中第一子像素p1发出的第一颜色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p2发出的第二颜色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p3发出的第三颜色光的亮度的比例越接近,使得相较于稳定显示状态下的显示画面(即亮度最大的白画面),像素数据b1对应的前几帧画面中颜色的偏色程度越小。当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时,像素数据b1对应的前几帧画面的颜色相较于稳定显示状态下像素数据b1对应的显示画面的颜色的偏色程度较小,难以被人眼察觉。并且,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越小,显示质量越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11%。这样,显示面板显示质量更高。

相应地,当显示面板dp的像素数据变化,例如从像素数据a2变为像素数据b2,使得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第三子像素p3从发光亮度较小的状态(对应像素数据a2)切换至发光亮度较大的状态(对应像素数据b2)的过程中,当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的极差越小,在该过程中像素数据b2对应的画面中的前几帧画面中的第一子像素p1发出的第一颜色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p2发出的第二颜色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p3发出的第三颜色光的亮度的比例相较于在稳定显示状态下像素数据b2对应的画面中第一子像素p1发出的第一颜色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p2发出的第二颜色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p3发出的第三颜色光的亮度的比例的偏离程度越小,使得在该过程中,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在这些子像素位置处的部分的颜色偏色程度越小。当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时,偏色程度较小,以至于难以被人眼察觉。这样,便可以解决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发生偏色的问题。并且,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越小,显示质量越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11%。这样,显示面板显示质量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多个(例如每个)子像素px包括发光器件e和被配置为驱动发光器件e发光的像素电路q。其中,像素电路q与发光器件e耦接,被配置为向发光器件e提供驱动信号(例如,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器件e发光。其中,第一子像素p1包括第一发光器件e1和被配置为驱动第一发光器件e1发光的第一像素电路q1。第二子像素p2包括第二发光器件e2和被配置为驱动第二发光器件e2发光的第二像素电路q2。第三子像素p3包括第三发光器件e3和被配置为驱动第三发光器件e3发光的第三像素电路q3。其中,像素电路q(例如像素电路q1、q2、以及q3)可以由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itor,简称tft)、电容器(capacitance,简称c)等电子器件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像素电路q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其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和多个电容器。其中,多个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和开关晶体管。其中,开关晶体管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驱动晶体管输出驱动电流,用以驱动发光器件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路q包括驱动晶体管td、以及与驱动晶体管td的栅极耦接的电容器c。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像素电路q包括两个薄膜晶体管(一个开关晶体管ts和一个驱动晶体管td)和一个电容器c,构成2t1c结构。示例性地,像素电路q还可以是7t1c的结构。其中,第一像素电路q1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td1和与第一驱动晶体管td1的栅极耦接的第一电容器c1。第二像素电路q2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td2和与第二驱动晶体管td2的栅极耦接的第二电容器c2。第三像素电路q3包括第三驱动晶体管td3和与第三驱动晶体管td3的栅极耦接的第三电容器c3。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e可以是有机发光器件。其中,第一发光器件e1可以是能够发出红光的有机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e2可以是能够发出绿光的有机发光器件,第三发光器件e3可以是能够发出蓝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有机发光器件可以是电流驱动型发光器件,其发光亮度由驱动晶体管td的驱动电流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e可以包括发光层。其中,第一发光器件e1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器件e2包括第二发光层,第三发光器件e3包括第三发光层。每一种发光层可以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示例性地,第一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该掺杂材料为红色掺杂材料;示例性地,第二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该掺杂材料为绿色掺杂材料;示例性地,第三发光层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该掺杂材料为蓝色掺杂材料。

其中,主体材料可以使用咔唑衍生物、芴衍生物或者芳基硅烷衍生物等。红色掺杂材料可以使用红荧烯、(e)-2-(2-(4-(二甲氨基)苯乙烯基)-6-甲基-4h-吡喃-4-亚基)丙二腈(dcm)及其衍生物、铱配合物(双(1-苯基异喹啉)(乙酰丙酮)铱(iii)等)、锇配合物、铕配合物。例如,红色掺杂材料可以是图7中化学式表示的铱配合物。绿色掺杂材料可以是香豆素及其衍生物、铱配合物(三(2-苯基吡啶)铱(iii)等)。例如,绿色掺杂材料可以是三(2-苯基吡啶)铱(iii),可以记做ir(ppy)3,可以由图8中的化学式表示。蓝色掺杂材料可以是苝、铱配合物(双(3,5-二氟-2-(2-吡啶基)苯基-(2-羧基吡啶基)铱(iii):firpic等)、and(9,10-di-(2-naphthyl)anthracene,9,10-二(2-萘基)蒽)。其中and可以由图9中的化学式表示。

参见图6和图10,图10示出了数据信号vdata写入像素电路q后,n点的电势做周期性变化。当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较暗画面切换至较亮画面,数据信号vdata的电压降低,但因电容器c中残余电荷无法很快达到稳态水平,导致首帧图像以及前几帧图像对应的n点的电势较稳态偏高,当驱动晶体管td为pmos(positivechannelmetaloxidesemiconductor,正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简称为pmos)时,发光器件e的驱动电流较小,导致首帧图像以及前几帧对应的图像的亮度偏低。并且相应地,导致在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某一颜色的纯色画面时,首帧亮度占比减小。

根据电容量的计算公式:电容量c′=εs/d=q/u,其中,ε为电容器的介电常数,s为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d为电容器的极板间距,q为电容器一个极板上的电荷量,u为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势差。示例性地,u=vdd-φn(φn为n点的电势)。可以推得,在电量q一定的情况下,减小电容量即可降低n点的电势,进一步地,即可提高首帧亮度占比。

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以及第三电容器c3的电容量,即可实现对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调整。

参见图11和图12,根据产品实测数据得到了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亮度随数据信号vdata变化的曲线,从而可以拟合出其相应的函数关系(函数关系如图11和图12所示)。参见图6,当开关晶体管ts导通时,n点电势就等于数据信号vdata。所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亮度随其分别对应的n点电势的变化规律也可以参照图11和图12示出的规律。

图13和图14分别示出了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与数据信号vdata的关系的模拟结果。如图13和图14所示,若需控制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将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调整到相当的水平(例如将第一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二首帧亮度占比提高到79%),则需分别降低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中对应的n点电势。这可以通过调整第一电容器c1的电容量、第二电容器c2的电容量、以及第三电容器c3的电容量来实现,例如相应降低第一电容器c1的电容量以及第二电容器c2的电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c1的电容量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电容量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例如,第一电容器的电容量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并且,第二电容器的电容量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第一电容器的电容量、第二电容器的电容量以及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满足此种比例时,可以实现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示例性地,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为0.91:0.87:1。

由电容量c′=εs/d可知,改变电容器的介电常数、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以及电容器的极板间距可以调整电容器电容量的大小。其中,示例性地,可以通过改变电容器极板间的介质材料来改变电容器的介电常数。例如,电容器中使用的介质材料可以为sinx、siox或sionx。示例性地,可以通过改变像素电路的结构来改变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和极板间距。例如,在显示面板的制作工序中,可以通过改变导电层的图案来改变电容器上下极板的正对面积,可以通过在电容器的两极板增加一层绝缘介质层来增大两极板之间的间距,或者,通过减薄电容器的两极板的绝缘介质层的厚度以减小两极板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间距相同,三者的介电常数相同;第一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例如,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间距相同,三者的介电常数相同;第一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并且,第二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正对面积相同,三者的极板间距相同;第一电容器的介电常数与第三电容器的介电常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介电常数与第三电容器的介电常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例如,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正对面积相同,三者的极板间距相同;第一电容器的介电常数与第三电容器的介电常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并且,第二电容器的介电常数与第三电容器的介电常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正对面积相同,三者的介电常数相同;第一电容器的极板间距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间距的比值大于1,小于等于1.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极板间距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间距的比值大于1,小于等于1.15。例如,在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正对面积相同,三者的介电常数相同;第一电容器的极板间距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间距的比值大于1,小于等于1.1;并且,第二电容器的极板间距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间距的比值大于1,小于等于1.15。

除了改变子像素的电容器,还可以通过改变子像素中发光层的掺杂材料的掺杂比例来调整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其中,掺杂材料的掺杂比例为掺杂材料的体积与发光层的体积之比。示例性地,在发光层的制作工序中,可以采用两个喷嘴分别喷射掺杂材料和主体材料,将掺杂材料掺杂在主体材料中,形成发光层。通过控制两个喷嘴喷射材料的速度来控制掺杂材料与发光层总体的体积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为能够发出红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器件为能够发出绿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二发光层、第三发光器件为能够发出蓝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三发光层。其中,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二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示例性地,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二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2%、3%、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一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和/或,第三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三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例如,第一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一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并且,第三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三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在此基础上,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二发光层的体积之比可以为2%~4%。例如,第一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一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并且,第三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三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并且,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二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2%、3%或4%。

图15示出了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掺杂比例为4%或2%时,第四首帧亮度占比、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数据图。其中,第四首帧亮度占比为当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白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可见,减小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掺杂比例,可以实现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从20%减小到1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