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显示装置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电子设备的高屏占比是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针对减小显示边框上目前市面上有挖孔屏、升降摄像头,屏下摄像头,大角度曲面屏等方案。
3.基于目前的显示装置的设计方案,需要在盖板上预留油墨边框,用于隐藏显示装置的各个叠层的切割边缘和金属走线等;油墨印于盖板上导致盖板的贴合面上存在油墨段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于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7.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形成有容纳空间,其中所述侧板包括遮挡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遮挡板连接,所述遮挡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朝向所述容纳空间伸出;
8.显示基板,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其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侧板相对固定,所述遮挡板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所述非显示区。
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外壳,其中外壳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侧板,底板和环绕在底板周围的侧板形成容纳空间,位于容纳空间中的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因为在非显示区处的显示基板具有的各个叠层的切割边缘和金属走线,遮挡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朝向容纳空间伸出,也就是说遮挡板的自由端伸入容纳空间,以用于遮挡显示基板的至少部分非显示区,使得将显示基板的各个叠层的切割边缘和金属走线遮挡。通过遮挡板的遮挡作用因此在盖板的四周上无需设计油墨,也就无需预留有用于涂覆油墨而存在的油墨台阶,进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边框,还同时去掉油墨印刷精度对显示装置的影响,简化了盖板制程工艺及成本。
10.可选地,所述遮挡板朝向所述容纳空间方向部分探出所述连接板。
11.可选地,所述遮挡板和所述连接板配合形成有朝向所述容纳空间开口的卡槽;
12.所述盖板部分伸入所述卡槽中,与所述侧板卡接。
13.可选地,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卡槽的一侧形成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盖板。
14.可选地,所述遮挡板和所述盖板相对的侧面均为曲面,且两个侧面凹凸配合。
15.可选地,在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盖板形成有沉台,所述遮挡板设置在所述沉台远
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16.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遮挡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共面。
17.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开口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钝角,所述遮挡板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表面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圆滑过渡。
18.可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接触面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19.可选地,所述密封胶为黑色。
20.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21.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平行;
22.所述第一部分的底板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底板面积。
23.可选地,所述外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外壳为柔性件。
24.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粘贴层和面板;
25.所述面板位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粘贴层位于所述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28.图3为对应图2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对应图2中的外壳与盖板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对应图2中的x处的局部放大图;
31.图6为对应图2中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33.图8为对应的图7中的y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36.图标:aa-显示区;bb-非显示区;
37.1-外壳;11-底板;12-侧板;121-遮挡板;1211-遮挡板顶面;122-连接板;1221-支撑面;13-容纳空间;14-第一部分;15-第二部分;16-卡槽;2-显示基板;21-盖板;211-盖板顶面;212-沉台;22-粘贴层;23-面板;24-保护层;3-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
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应理解,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者衬底被称为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以插设有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
40.基于目前的显示装置的设计方案,需要在盖板21上预留油墨边框,用于隐藏显示基板2的各个叠层的切割边缘和金属走线等;油墨印于盖板21上导致盖板21与其下面的膜层的贴合面上存在油墨段差,由于存在油墨段差使得盖板21与其下面的膜层之间存在气泡,影响显示效果,为了避免气泡的产生,在盖板21需要预留油墨与其下面膜层之间有效搭接区,并且还需要考虑油墨移印公差;因此限制油墨边框进一步减小,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无法进一步减小。
41.为了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进一步减小,本发明实施例将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盖板21边缘的油墨取消,采用外壳1遮挡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bb的方式。
4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43.外壳1,外壳1包括底板11和与底板11连接的侧板12,底板11和侧板12形成有容纳空间13,其中侧板12包括遮挡板121和连接板122,连接板122的一端与底板11连接,另一端与遮挡板121连接,遮挡板121远离连接板122的一端朝向容纳空间13伸出;
44.显示基板2,位于容纳空间13内,显示基板2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其中显示基板2包括盖板21,盖板21与侧板12相对固定,遮挡板121在显示基板2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非显示区bb。
4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外壳1,其中外壳1包括底板11和与底板11连接的侧板12,底板11和环绕在底板11周围的侧板12形成容纳空间13,位于容纳空间13中的显示基板2具有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因为在非显示区bb处的显示基板2具有的各个叠层的切割边缘和金属走线,遮挡板121远离连接板122的一端朝向容纳空间13伸出,也就是说遮挡板121的自由端伸入容纳空间13,以用于遮挡显示基板2的至少部分非显示区bb,使得将显示基板2的各个叠层的切割边缘和金属走线遮挡。通过遮挡板121的遮挡作用因此在盖板21的四周上无需设计油墨,也就无需预留有用于涂覆油墨而存在的油墨台阶,进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边框,还同时去掉油墨印刷精度对显示装置的影响,简化了盖板21制程工艺及成本。
46.这里取消目前设计中的盖板21四周油墨,盖板21不存在油墨台阶,与盖板21下面的膜层贴合时不易产生贴合气泡。也就是说取消油墨下面膜层与油墨的最小搭接区,进而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同时去掉油墨印刷精度对显示边框的影响,简化盖板21制程工艺及成本。
47.下面对外壳1与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方便理解,如
图2所示,一并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外壳1上预留有安装盖板21的安装位置,使得盖板21与外壳1相对固定。
48.具体地,遮挡板121朝向容纳空间13方向部分探出连接板122。也就是说,在图3中,遮挡板121自由端的部分伸入容纳空间13中,遮挡板121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连接板122在底板11上的正投影,从而使得遮挡板121可以完全对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bb进行遮挡,以保证隐藏显示基板2的各个叠层的切割边缘和金属走线等。
49.在一些具体地实施方式中,遮挡板121和连接板122配合形成有朝向容纳空间13开口的卡槽16;盖板21的非显示区bb域的部分伸入卡槽16中,与侧板12卡接。通过卡槽16的设计,实现了盖板21与外壳1的卡接,对盖板21相对于与外壳1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并将两者之间进行固定。
50.继续参考图3,连接板122朝向卡槽16的一侧形成有支撑面1221,支撑面1221用于支撑盖板21。当然如果显示面板为平面的,则将支撑面1221设计为与底板11平行的平面;如果显示面板为曲面屏,则将支撑面1221设计为与显示面板的弯曲度匹配的曲面,具体可以参照图7所示的结构,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51.如图5所示显示基板2为平面结构,为了保证显示装置的正常工作,因此显示装置需要考虑防水和防尘问题,所以将遮挡板121和盖板21相对的侧面均为曲面,且两个侧面凹凸配合。例如,外壳1与盖板21连接位置设计对应的锯齿型密封结构,也就是,遮挡板121朝向盖板21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凹凸结构,盖板21朝向遮挡板121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一凹凸结构形状匹配的第二凹凸结构。当然关于第一凹凸结构的具体形状并不限制,可以为如图所示的倒梯形,也可以为三角形,只要是能够保证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能够形状匹配即可。
52.如图8所示,显示基板2为曲面结构,同样,为了保证显示装置的正常工作,因此显示装置需要考虑防水和防尘问题,所以将遮挡板121和盖板21相对的侧面均为曲面,且两个侧面凹凸配合。例如,外壳1与盖板21连接位置设计对应的锯齿型密封结构,也就是,遮挡板121朝向盖板21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凹凸结构,盖板21朝向遮挡板121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一凹凸结构形状匹配的第二凹凸结构。当然关于第一凹凸结构的具体形状并不限制,可以为如图所示的倒梯形,也可以为三角形,只要是能够保证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能够形状匹配即可。
5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在非显示区bb内,盖板21形成有沉台212,遮挡板121设置在沉台212远离底板11的一侧。沉台212的形状与外壳1的遮挡板121配合,由于沉台212的存在,可以保证遮挡板121相对于盖板21不突出,使得遮挡板121与盖板21更平滑,不容易积灰,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整体更美观。
54.如图4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显示基板2为平面结构时,连接板122与底板11垂直,遮挡板1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表面与位于显示区aa内的盖板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表面共面。也就是说,遮挡板顶面1211与盖板顶面211共面。
55.如图7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显示基板2为平面结构时,连接板122与底板11形成开口朝向容纳空间13的钝角α,遮挡板121远离底板11一侧的表面与位于显示区aa内的盖板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表面圆滑过渡。
56.为了进一步提高盖板21和外壳1之间的防水功能,盖板21与外壳1接触面之间填充
有密封胶3。如图5和图8所示,图5为显示基板2为平面结构,图8为显示基板2为曲面结构。为了保证显示装置的正常工作,因此显示装置需要考虑防水和防尘问题,所以将遮挡板121和盖板21相对的侧面均为曲面,且两个侧面凹凸配合。例如,外壳1与盖板21连接位置设计对应的锯齿型密封结构,也就是,遮挡板121朝向盖板21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凹凸结构,盖板21朝向遮挡板121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一凹凸结构形状匹配的第二凹凸结构。从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第一凹凸结构的锯齿的凸起高度逐渐减小,使得外部环境中的水氧从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b的交界处进入显示区aa在减弱,当靠近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b的交界处这时锯齿为最高点,有利于隔绝水氧;从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方向,锯齿的凸起高度先增大后减小,水氧隔绝达到一定的上限后,就可以把锯齿的高度相对减小。
57.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外壳1和盖板21之间的密封性,在盖板21与外壳1接触面之间填充有密封胶3,以提高窄边框显示装置的防水性。由于遮挡板和盖板两者凹凸配合会产生一定的配合公差,可以阻挡灰尘,但是为了进一步地阻挡液体,在遮挡板和盖板之间的凹凸配合面之间填充密封胶,由于密封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因此遮挡板和盖板之间密封性更好。当然为了避免从填充有密封胶3的位置出现漏光,例如密封胶3选择黑色,也就是在外壳1与盖板21之间填充黑色不透光密封胶3。
58.可选的,为了更好外壳1和盖板21之间的密封性,在盖板21与外壳1接触面之间填充有密封胶3也可以形成与外壳1和盖板21匹配的凹凸结构形状。例如:密封胶3靠近盖板21或者外壳1的一侧,从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密封胶3锯齿的凸起高度逐渐减小。
59.如图9所示,当外壳1的材料为金属等刚性材质时,外壳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外壳1拆分为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两部分,关于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的拆分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以aa虚线为分割线拆分为两部分,或是以bb虚线为分割线拆分为两部分,图9中的分隔方式仅为示例。
60.为了安装显示基板2方便,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沿第一方向排布,第一方向与底板11所在平面平行;第一部分14的底板11面积小于第二部分15的底板11面积。当然如果外壳1尺寸过大,外壳1还可以根据需要分隔成为三部分或是四部分,在此不做限制。
61.当外壳1包括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两部分时,装配顺序为先将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基板2的盖板21与第二部分15装配,然后再将第一部分14装配。
62.如图10所示,当外壳1为柔性件时,外壳1为一体式结构。装配顺序为先将遮挡板121施加外力使其变形,然后将显示基板2安装到容纳腔内,通过密封胶3将盖板21与遮挡板121相对固定,当外力消失时,柔性遮挡板121复位,至此完成安装。
6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2还包括:粘贴层22和面板23;
64.面板23位于盖板21朝向底板11的一侧;粘贴层22位于面板23和盖板21之间。例如粘贴层22可以为光学胶,(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为了保护面板23不因为外力撞击而导致损坏,在面板23朝向底板11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护层24,起到缓冲的作用。
6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可以为:子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6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