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_3

文档序号:8513295阅读:来源:国知局
素均与一根第一数据线31相连,第一数据线31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向R子像素提供R数据信号,在第二时间段向B子像素提供B数据信号。
[0057]每行虚拟像素单元11中的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111的第一 G子像素和第二虚拟亚像素单元112的第二 G子像素分别与一根第四数据线34、第五数据线相连35,第四数据线34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向第一 G子像素提供第一 G数据信号,第五数据线35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向第二 G子像素提供第二 G数据信号;其中,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为不同的时间段。
[0058]上述显示基板中,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每个虚拟像素单元包括的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和第二虚拟亚像素单元的排布方式不作限定,具体的,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和第二虚拟亚像素单元可以是按行排布,当然也可以是按列排布,这里不作限定。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虚拟像素单元包括的R子像素和第一 G子像素、第二虚拟亚像素单元包括B子像素和第二G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也不作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均以按行排布的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和第二虚拟亚像素单元形成一个虚拟像素单元,且R子像素和B子像素为对角分布为例进行说明。
[0059]上述显示基板中,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每个虚拟亚像素单元包括的子像素的面积不做限定。具体的,以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包括的第一 G子像素和R子像素,第一 G子像素和R子像素的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60]上述显示基板中,该显示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虚拟像素单元,则多个虚拟像素单元可以是按列排布,也可以是按行排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每行”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61]上述显示基板中,每行虚拟像素单元中的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的R子像素和第二虚拟亚像素单元的B子像素均与一根第一数据线相连,具体的,例如每行包括M(M为自然数)个虚拟像素单元,则第N (N为不大于M的自然数)个虚拟像素单元中的R子像素和B子像素与第N根第一数据线相连,即每一个虚拟像素单元中的R子像素和B子像素对应一根第一数据线。
[006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虚拟像素单元,每个虚拟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和第二虚拟亚像素单元,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包括R子像素和第一 G子像素,第二虚拟亚像素单元包括B子像素和第二 G子像素;每行虚拟像素单元中的R子像素、第一 G子像素、B子像素和第二 G子像素均与一根第一扫描线相连;每行虚拟像素单元中的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的R子像素和第二虚拟亚像素单元的B子像素均与一根第一数据线相连,第一数据线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向R子像素提供R数据信号,在第二时间段向B子像素提供B数据信号;每行虚拟像素单元中的第一虚拟亚像素单元的第一 G子像素和第二虚拟亚像素单元的第二 G子像素分别与一根第四数据线、第五数据线相连,第四数据线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向第一G子像素提供第一G数据信号,第五数据线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向第二 G子像素提供第二 G数据信号。由于每个虚拟像素单元的R子像素和B子像素共用一根第一数据线,相比现有技术中每个子像素需要一根数据线驱动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数据线数量大为减少,那么在具有同样高分辨率的情况下,该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开口率。
[0063]可选的,参考图8所示,上述显示基板的每个虚拟像素单元的R子像素和B子像素可以均包括第一控制单元41、第一驱动单元51、有机发光二极管60。第一控制单元41分别与第一扫描线21、第二扫描线22、第一数据线31和第一驱动单元51相连。在第一时间段内,在与R子像素相连的第二扫描线的控制下,R子像素的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将第一数据线提供的R数据信号输入到R子像素中的第一驱动单元以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在第二时间段内,在与B子像素相连的第二扫描线的控制下,B子像素的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将第一数据线提供的B数据信号输入到B子像素中的第一驱动单元以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该显示基板可用于形成OLED显示器件,OLED显示器件具有自发光、视角广、反应速度快等特点。
[006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控制单元的具体电路结构很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上述控制功能即可。下面提供两种电路结构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0065]第一种,参考图9所示,第一控制单元41可以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l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2。具体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l的栅极连接第一扫描线21,漏极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Τ2的源极,源极连接第一数据线31 ;第二薄膜晶体管Τ2的栅极连接第二扫描线22,漏极连接第一驱动单元51。
[0066]第二种,参考图10所示,第一控制单元41还可以是包括双栅型薄膜晶体管T'。具体的,双栅型薄膜晶体管Iw的第一栅极连接第一扫描线21,第二栅极连接第二扫描线22,漏极连接第一驱动单元51,源极连接第一数据线31。
[0067]需要说明的是,双栅型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可以参考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0068]可选的,参考图9和10所示,第一驱动单元51可以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Τ3。第三薄膜晶体管Τ3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单元41,源极连接电源线Vdd,漏极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6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单元还可以是由其他电路元器件形成,这里不作限定,只要满足在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能够驱动有机发光二极发光即可。
[0069]可选的,参考图9和10所示,R子像素和B子像素均还可以包括存储电容C2,存储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控制单元41和第一驱动单元51相连,另一端接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存储电容的个数不作限定,这里不作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以及附图以R子像素和B子像素均包括一个存储电容为例进行说明。
[0070]可选的,参考图8所示,每个虚拟像素单元的第一 G子像素可以包括第二控制单元42、第二驱动单元52、有机发光二极管60。其中,第二控制单元42分别与第一扫描线21、第四数据线34、第二驱动单元42相连。可选的,参考图9和10所示,第二控制单元42可以包括第四薄膜晶体管T4,具体的,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连接第一扫描线21,源极连接第四数据线34,漏极连接第二驱动单元52 ;可选的,第二驱动单元52可以包括第五薄膜晶体管T5,具体的,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栅极连接第二控制单元42,源极连接电源线,漏极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60。当然,第一 G子像素还可以包括存储电容C2,存储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单元42和第二驱动单元52相连,另一端接地。每个虚拟像素单元的第二G子像素可以包括第三控制单元43、第三驱动单元53、有机发光二极管60。其中,第三控制单元43分别与第一扫描线21、第五数据线35、第三驱动单元53相连。第三控制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上述的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这里不再赘述。
[0071]实施例三
[007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提供的任一项的显示基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器等显示器件以及包括这些显示器件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0073]实施例四
[007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任一项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0075]在第一扫描时段,第一扫描线向像素单元中的R子像素、G子像素和B子像素输入扫描信号。
[0076]在第一扫描时段的第一时间段,第一数据线向R子像素输入R数据信号。
[0077]在第一扫描时段的第二时间段,第一数据线向B子像素输入B数据信号。
[0078]在第一扫描时段的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第二数据线向G子像素提供G数据信号。其中,第一扫描时段的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为不同的时间段。
[007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任一项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至少包括R子像素、G子像素和B子像素;每行像素单元中的R子像素、G子像素和B子像素均与一根第一扫描线相连;每个像素单元的R子像素和B子像素均与一根第一数据线相连,G子像素与一根第二数据线相连;该驱动方法通过第一数据线在第一时间段向R子像素提供R数据信号,在第二时间段向B子像素提供B数据信号;第二数据线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向G子像素提供G数据信号,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为不同的时间段;由于每个像素单元的R子像素和B子像素共用一根第一数据线,相比现有技术中每个子像素需要一根数据线驱动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数据线数量大为减少,那么在具有同样高分辨率的情况下,该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开口率。
[0080]可选的,为了提高显示效果,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的时长相同。
[0081]进一步的,在第一扫描时段的第一时间段,第一数据线向R子像素输入R数据信号具体包括:在第一扫描时段的第一时间段,第一数据线向R子像素的第一控制单元、B子像素的第一控制单元输入R数据信号;与R子像素相连的第二扫描线向R子像素的第一控制单元输入打开信号,与B子像素相连的第二扫描线向B子像素的第一控制单元输入关闭信号,使得R数据信号输入到R子像素的第一驱动单元以驱动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
[0082]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