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55289阅读:来源:国知局
透光性基板14b,其构成上述显示板14的基材,并且由聚碳酸酯构成;不透光部14c,其由印刷形成于该透光性基板14b的背面的黑色的遮光层构成。
[0046]不透光部14c按照下述方式印刷形成于透光性基板14b的背面,该方式为:对应于图5所示的除了基本呈矩形状的显示区域Rl以外的非显示区域R2以及位于非显示区域R2的内侧的显示区域Rl的周缘部SI。此时,如果着眼于不透光部14c与显示区域Rl的周缘部SI的位置关系的话,可以说不透光部14c按照从观看者侧观看(正视)车辆用仪表D时与显示区域Rl的周缘部SI重合的方式印刷形成于透光性基板14b的背面。
[0047]另外,在该场合,与位于周缘部SI的内侧的显示区域Rl部分(即图5中符号S2所示的有效显示区域)对应的透光性基板14b部位构成了没有形成由上述遮光膜构成的不透光部14c的非印刷部分。又,不透光部14c具有作为遮蔽部的功能,该遮蔽部在从观看者侧观看(正视)车辆用仪表D时,使金属制的框体36 (前面框34)处于不可视状态。
[0048]不过,图6表示了如下状态:通过透明树脂40将显示元件31与显示板14接合时,因某种原因,显示板14相对显示元件31的位置从图5所示的状态,朝箭头X方向仅错位了数毫米左右。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场合,从观察者侧正视车辆用仪表D时,由于按照不透光部14c与显示区域Rl的周缘部SI重合的方式而将不透光部14c形成于透光性基板14b,因此即使如图6所示那样,显示板14的位置发生错位的场合,仍可防止框体36 (前面框34中的前面部34a)的一部分通过作为透视部区域的有效显示区域S2而被观看到的外观上的缺陷的广生,可提供商品性尚的显不装置。
[0049]另外,虽然省略了此处的详细说明,但不透光部14c不仅可设置于显示机构20侧,也可连续地设置于指针式显示部10侧,在指针式显示部10侧,不透光部14c印刷形成于除了上述指标部14a的形成区域以外的透光性基板14b的背面区域。又,不透光部14c也可形成于除了有效显示区域S2以外的透光性基板14b的表面区域。
[0050]透明树脂40由填充于显示机构30与透光性基板14b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的光学粘合剂(比如液状的硅类粘合剂)构成,其厚度为300 μ m?1000 μ m左右,另外其折射率为
1.45?1.55左右,设定为与由聚碳酸酯形成的透光性基板14b的折射率基本相同的折射率。
[0051]另外,在将显示板14与显示机构30接合时,透明树脂40被涂布于显示板14与显示机构30之中的至少一者上后,使用透明树脂40而将显示板14与显示机构30贴合,然后通过使透明树脂40固化(UV固化),从而可得到由显示板14、显示机构30以及透明树脂40构成的显示组件20。
[0052]并且,在透明树脂40固化后,透明树脂40可吸收因作为与透明树脂40密接(粘合)的粘合部分的透光性基板14b、设置于显示元件31的前面侧的前侧偏光部件(图中未示出)的线膨胀系数的不同而造成的伸缩,并且构成如下粘合剂:具有在上述粘合部分(即透明树脂40与透光性基板14b的粘合面、透明树脂40与上述前侧偏光部件的粘合面)不会产生剥离的程度的粘合力(弹性粘合力),呈凝胶状固化。又,可根据需要,按照包围透明树脂40的方式,在不透光部14c与前面部34a之间埋设由密封材料构成的堤坝状部(未图示),透明树脂40不会流出到显示机构30的外部(比如指针式显示部10侧)。
[0053]通过上述各部,构成了车辆用仪表D。在如此的构成中,观看车辆用仪表D的观看者能够通过透明树脂40、透光性基板14b、透视面板18而观看(透视)到显示于显示元件31的有效显示区域S2的车辆信息31b。
[0054]在如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用仪表D中,将显示机构30与覆盖上述显示机构30的显示板(保护部件)14通过填充于显示机构30与显示板14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的透明树脂40而接合,该显示机构30具有设置有可表示车辆信息31b的显示区域Rl的显示元件31,显示板14具有:构成上述显示板14的基材的透光性基板14b ;不透光部14c,该不透光部14c按照从观看者侧正视车辆用仪表D时与显示区域Rl的周缘部SI重合的方式形成于透光性基板14b,由此,在使用透明树脂40而将显示元件31与显示板14结合时,即使因某种原因,显示板14相对于显示元件31的位置发生些许错位的场合,仍可消除框体36(前面部34a)的一部分通过有效显示区域S2而被观看到的外观上的缺陷,可提供商品性尚的显不装置。
[005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从观看者侧正视车辆用仪表D时显示区域Rl的周缘部SI与不透光部14c重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比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7所示的那样,相当于着色显示区域的符号T的范围所示的像素31a部位(即位于显示区域Rl的周缘部SI以及相比周缘部SI稍靠内侧的像素31a)均进行黑色显示。
[0056]在该场合,比如关于着色显示区域T的范围内的像素31a,通过使R像素50、G像素60以及B像素70全部处于非显示(非亮灯)状态,从而能够得到处于黑色显示的着色显示区域T。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位于周缘部SI以及周缘部SI的内侧的显示区域Rl部位所设置的像素31a为如下构成:按照具有作为不透光部14c的色调的黑白色(同类色)的色调的方式,通过黑色来进行着色显示。
[0057]此时,比如图8所示的那样,假如没有设置着色显示区域T,在显示区域Rl上作为背景色而显示出的车辆信息31b的背景色为使R像素50、G像素60以及B像素70全部亮灯而得到的白色,并且在图8中的沿纵向配列形成的像素31a组中,位于周缘部SI与有效显示区域S2之间的边界附近的像素31a组中的仅R像素50、G像素60被不透光部14c覆盖的场合,在显示区域Rl的左方侧,原本并不应被观看者观看到的纵线状的蓝色线71 (在图8中,由涂黑部分示出)沿着不透光部14c而显示出,可能造成外观上的美观度的降低。
[0058]对此,如上述图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那样,位于周缘部SI以及周缘部SI的内侧的显示区域Rl部位所设置的像素31a按照具有作为不透光部14c的色调的黑白色(同类色)的色调的方式,通过黑色来进行着色显示,由此,位于着色显示区域T的像素31a均为黑色显示,造成上述外观上的美观度降低的蓝色线71完全不会显示,因此,能够提供外观上的美观度良好的显示装置。又,在图7中,关于周缘部SI与着色显示区域T的总和的尺寸值,优选为周缘部SI的尺寸值的2倍以上。
[0059]另外,在上述变形例中,针对位于着色显示区域T的像素31a进行黑色显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比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如图9所示,沿着色显示(黑色显示)的着色显示区域T的内侧的显示区域Rl部位(有效显示区域S2部位)可为色调渐变区域80,该色调渐变区域80从作为着色显示区域T的色调的黑色,渐变为形成车辆信息31b的背景的背景色(此处,设为使R像素50、G像素60以及B像素70全部亮灯而得到的白色背景色)。在该场合,色调渐变区域80从着色显示区域T向内侧延伸,该亮度随之按照黑色一灰色一白色的方式渐变。
[0060]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061]本发明可适用于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将显示机构与覆盖上述显示机构的保护部件通过填充于间隙的透明树脂而接合,该显示机构具有设置有可表示规定信息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元件,该间隙形成于显示机构与保护部件之间。
[0062]符号说明
[0063]10 指针式显示部
[0064]11 指针
[0065]13 配线基板
[0066]14 显示板(保护部件)
[0067]14a 显示部
[0068]14b 透光性基板
[0069]14c 不透光部
[0070]30 显示机构
[0071]31 显示元件
[0072]31a 像素
[0073]31b 车辆信息(规定信息)
[0074]32 照明机构
[0075]34 前面框
[0076]35 背面框
[0077]36 框体
[0078]40 透明树脂
[0079]50 R 像素
[0080]60 G 像素
[0081]70 B 像素
[0082]80 色调渐变区域
[0083]Rl 显示区域
[0084]R2 非显示区域
[0085]SI周缘部
[0086]S2 有效显示区域
[0087]T着色显示区域。
【主权项】
1.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将显示机构与覆盖上述显示机构的保护部件通过填充于间隙的透明树脂而接合,该显示机构具有设有能表示规定信息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元件,该间隙形成于上述显示机构与上述保护部件之间,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部件具有:构成该保护部件的基材的透光性基板;不透光部,该不透光部按照从观看者侧正视上述显示装置时与上述显示区域的周缘部重合的方式形成于上述透光性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述周缘部以及上述周缘部的内侧的上述显示区域部位所设置的像素,按照具有与上述不透光部的色调为同类色的色调的方式来进行着色显示。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商品性的显示装置。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将显示机构(30)与覆盖上述显示机构(30)的显示板(14)通过填充于间隙的透明树脂(40)而接合,该显示机构(30)具有设有可表示规定信息的显示区域(R1)的显示元件(31),该间隙形成于显示机构(30)与显示板(14)之间,显示板(14)具有:构成该显示板(14)的基材的透光性基板(14b);不透光部(14c),该不透光部(14c)按照从观看者侧正视显示装置时与显示区域(R1)的周缘部(S1)重合的方式形成于透光性基板(14b)。
【IPC分类】G01D13/04, G09F9/00, B60K35/00
【公开号】CN105074803
【申请号】CN201480018757
【发明人】冈田裕司
【申请人】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4月3日
【公告号】WO2014168067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